第555章 东线战事

其实,如今的战局形势,跟刘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很相似的。

荆州军主力在南阳,而江东军主力在江北,双方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自然没有其他的兵力和心思去想着背刺盟友,只能合力夹攻曹魏。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证明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正确的.打死诸葛亮都想不到,历史上的孙权居然连个合肥都打不下啊!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关羽就曾经调王基,州泰,石苞等人北上支援自己进攻南阳,只不过留了个后手,让徐庶去镇守江陵而已。

而现在,徐庶的意思,只要保证文聘,石苞,张任三个人不动,看住长江水道和荆南,那么南郡的王基就可以放心调兵北上,哪怕把南郡调空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事实上,这还是有点冒险的,万一江东再有一个吕蒙这样的人才,再来一次白衣渡江骗过沿江监视岗哨的话,南郡还是有被攻破的危险的。

这一点,其实不仅徐庶知道,关羽也知道,只是两人并不在意。

历史上吕蒙能快速的攻取荆州,是因为关羽的大本营只有一个南郡,只要夺取了南郡,就可以把关羽彻底锁死在南郡和襄阳之间,遭受孙曹两家的夹攻,关羽根本没有退路。

可如今,关羽的大本营在襄阳,就算江东再次背刺,让他夺了南郡.南郡可就是在江夏,襄阳,武陵三郡的包围圈里,这哪里是来偷袭,这是来送死的。

孙权真要这么干的话,关羽立刻可以回军襄阳,然后联络江夏的文聘,两面夹击孙权.曹丕可不会替孙权出头,他巴不得看戏呢。

所以,徐庶认为,这么做虽然会让南郡有风险,但并不会影响到整体局势。

至于上庸嘛.其实风险还比南郡的更小一点。

张郃这个人确实难缠,但他的职责重大。

在关中失去了雍州北部的屏障后,长安最大的防御屏障就是左冯翊和右扶风两块地方,张郃负责守卫右扶风,寇封不领军进攻他就已经很不错了,张郃绝对不敢冒险进兵的。

毕竟,上次北伐就是寇封在孟达的帮助下,趁着徐晃回兵救援的机会,一举击破了扶风守将王经,闯入右扶风,导致整个雍凉战局崩溃的。

哪怕是张郃想要冒险进兵,长安的曹真也绝对不会同意张郃这么做的。

因此,调上庸兵来南阳支援,并不是多么冒险的事情。

关羽思索了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听从徐庶的建议,抽调上庸和南郡的兵马北上两地兵马加起来,也有近四万人,再加上现在关羽带来了五万人,以九万人对三万,这就有一战的本钱的。

不过嘛.隔天关羽还是带着五百本部士卒,去张辽的营寨门口挑战了。

一方面,面子不能丢,军议说了要继续找张辽单挑的,关羽不能自己说了不算。

故此邓艾还是得跟着吹几天的冷风。

另一方面,关羽也是用这种方式,试图麻痹张辽,掩盖自己调兵的事情。

从上庸到南阳近点,但从军令传达到上庸寇封整军东进,这中间至少也要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行,而从南郡调兵北上,至少也要二十天以上。

这段时间,不能让张辽提前有所防备了。

而这个时候的张辽嘛.张辽也愁啊。

倒不是愁关羽每天跑来自己这边搦战,这事儿真不用担心,只要脸皮够厚,把寨门一闭,关羽喜欢在大冬天的吹风随便他就是了,反正自己是不可能跟他单挑的。

但不跟关羽单挑,不代表张辽就可以这么安心的守下去啊。

其实吧,张辽是真的有心就这么耗着算了,反正大魏家大业大的,拼消耗,你关羽能耗的过我?!

张辽这么想,但曹丕不这么想啊。

前几天,曹丕给张辽写了一封书信.是私人书信,并不是诏书。

信中曹丕在表达了对张辽守卫宛城的慰问后,隐约的表达了一层含义——曹丕希望,张辽能在保证宛城安全的大前提下,试图击退荆州的蜀军,然后抽兵支援其他战场。

当然,曹丕的大前提,是保证宛城的安全。

按照书信中的解读,张辽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保证宛城安全.但当天子的给你写这样的一封私人信件了,张辽真的能把这个信件中说的事儿,当成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儿去处理么?!

为此,张辽发愁啊。

我就三万人,依靠防御工事守卫宛城倒是还能做到,要跑出去找关羽决战,一战击退关羽的五万荆州军开玩笑呢吧?!

可当张辽仔细了解了各方战报,分析了整个战场的情况后,张辽发现,曹丕这么说,确实是有原因的。

关中方向的战况,张辽还没有收到最新的战报,这个时候张辽还不知道陈仓道已经被突破的消息,只知道郭淮领军在五丈原跟蜀军主力对峙。

但这个时候,张辽还是知道郭淮在五丈原对峙中已经丢了两条防线,仅靠一条东区防线坚守,整体是处在下风的。

虽然不至于让蜀军突破五丈原,但关中地区的士卒,那是一个都不能调动,万一蜀军突破了郭淮的阻拦,闯入关中,那这些剩下的士卒,就是保卫长安的主力了。

而东面的情报,就是曹丕为啥隐晦的希望张辽这边能破局的真正原因了。

曹丕也不想给张辽写这样的信件,虽然曹丕在武略上确实比自己的父亲曹操差很多,但他也不是不懂战阵的人,早年也曾经跟随曹操一起出征,军阵的事儿,多少知道点。

主君不顾战场形势,逼着下面的将军出战,这是战场大忌,曹丕还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问题是曹丕现在是真的没办法了啊。

从中原到关中,三线大战,而且是两家欺负一家.要不是曹操打下的底子够厚,曹丕早就玩完了好吧。

可即使如此,现在的局势,也让曹丕非常的头疼。

西线方向,关中长安还在对峙,一时间分不出胜负,但关中的重要性曹丕不可能不知道,故此对曹真方面,曹丕只要曹真能守住长安就可以了,自然不会指望他来破局。

而东线方面.那里可以说是一团浆糊。

本来曹丕还打算在登基之后,夺回青徐二州,给自己增加一点军功呢说真的,曹丕觉得这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中原腹地,战阵骑兵为先,江东的土包子们,哪里有骑兵?!

可谁知道,人家江东不跟你打平原野战,而是先发制人,突然偷袭下邳城,等臧霸反应过来的时候,三路大军已经围攻下邳了。

而更可恶的是,曹休和贾逵这俩货,这种时候了还在闹不合,让周瑜这个在淮南的人跳出了阻截圈,北上进攻下邳。

好吧,周瑜都已经跳出来了,这时候再追究谁的责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曹丕下令曹休和贾逵,赶紧领兵去增援彭城,只要守住彭城,那就还有反攻的希望。

可那个混蛋曹休,居然在自己的诏命赶到前,先一步出发,南下进攻寿春去了说真的,如果曹休不是姓曹的话,曹丕真的想直接卸了曹休的兵权。

但之后事情的发展,让曹丕真的动了解除曹休兵权的想法.这个混蛋,带着两万多人围攻只有不到五千人守卫的寿春,打了快一个月,愣是没有打下来?!

这混蛋,他根本不姓曹,应该是姓孙吧?!

要光是这样,曹丕还不至于着急上火。

真正的麻烦在于,彭城方面,已经三次向自己告急,希望自己能派出援兵了。

本来吧,随着臧霸尽可能的保存战力退守彭城,徐晃也及时带兵增援彭城到位,甚至贾逵也带着三千人亲赴彭城,在兵力上,以徐晃为首的彭城守军,并不比江东军差太多了。

彭城守军大概有三万多,而江东军主力,即使算上周瑜带来的部队,也不过是四万五千多人而已只是单纯的坚守彭城的话,问题是不大的。

可架不住,对面有个诡计多端的周公瑾!

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1150章 刘晔的建议第487章 占便宜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1167章 主帅人选第995章 真正的战略第419章 马儿的行踪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952章 洛阳应对第910章 水战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218章 各种变故第377章 战后处置第753章 馊主意第589章 试探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703章 疲蜀之计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586章 险计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672章 魏吴和议第941章 误判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273章 开山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879章 各自的选择第583章 抢时间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767章 安抚第620章 溃败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280章 孙权的决断第386章 水泥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439章 张郃的突袭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491章 汉中预度部第331章 烧营第825章 议定出兵第298章 许褚夺营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687章 蒋琬和陈祗第357章 东三郡第282章 变化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126章 绝北道第531章 冲阵对决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257章 成本第247章 成都述职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416章 骑虎难下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344章 吕蒙的决意第989章 战备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1252章 灭吴时机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231章 魏亡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996章 试探第76章 邓艾去留第1022章 洛阳邀战第268章 鲁肃病重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171章 联姻第878章 南门攻防第213章 “谨慎”第37章 一顾茅庐第1076章 事关国本?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158章 送犁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144章 张机第52章 军中嬉戏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421章 张飞的遭遇第840章 溃逃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488章 刘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