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回军

实话实说,这年月的世家大族,对于医者的态度,其实是抱着很微妙的态度的。

一方面,因为这年月医疗技术不发达,稍微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有可能丧命,因此世家大族子弟,如果有条件的话,都会自学一些医学书籍。

比如柳隐,比如诸葛亮,其实多少都懂一些医理。

但,另一方面,这些世家大族子弟对于行医的医者,却又是抱着鄙视的态度。

尤其向张机这样,明明是世家子弟,放着好好的长沙太守的官职不做,却天天跟泥腿子们打交道,给这群泥腿子免费看病的人,简直是世家子弟的异类。

因此啊,张机虽然是南阳张氏的子弟,甚至论辈分,还是南阳张氏家主的族叔辈,但南阳张氏内部,依然对张机不怎么待见。

但这时代不同了。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出了什么BUG,让一只穿越土狗给混了进来,顺带还让这个穿越土狗跟张机搭上了线,再加上这个穿越土狗在荆州没事儿抓了一把思想建设,给盖了一座岳麓书院,专门把张机给请到岳麓书院去搞医学研究这事儿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张溪不仅撺掇这刘备,把张机的著作《伤寒杂病论》用雕版印刷,分发各县,免费向天下医者开放,还把这本书给收录进了岳麓书院的藏书阁内。

随着这些年岳麓书院的名声越来越高,能收藏进岳麓书院藏书阁内的书籍的水平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张机的这本《伤寒杂病论》,已经被世人抬高到了“医家圣典”的地步。

张机本身就是南阳张氏出身,标准的世家子弟,跟民间游医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

如今又写出了“医家圣典”级别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虽然不是儒家经典,但也算另类的著书立传级别的人物了,这就导致了张机本身的地位,不仅在民间,甚至在世家之间,都非常的高。

再加上两年前,张机在荆州的岳麓书院内过世,当时连司马徽这个一直活到现在,老而不死的天下名士都给张机写了祭文,更是进一步抬高了张机的地位。

因此,当柳隐听说卫沈是张机的弟子时,根本就没有把卫沈当成是一个医者,而是下意识的当成同级别的世家子弟来对待的。

当然,这也跟卫沈本身的出身分不开卫沈,出身河东卫家。

就是那个娶了蔡昭姬的幸运儿卫仲道所在的家族,也是河东地区的大世家。

卫沈本身,也确实是世家子弟。

卫沈之所以会被张溪给死乞白赖的挖过来,一方面是张机欠了张溪的人情如果没有张溪提醒,张机的水毒症和疫瘴的研究,还真没有那么顺利的找到预防和医治的办法。

另一方面卫沈其实是比较擅长儿科和妇科,张溪挖这家伙,是为了给自家老婆孩子找个保障。

但现在,因为张溪要上战场了,孙尚香不放心,就拜托卫沈来张溪军中,作为随军军医效力,以防万一。

结果张溪是没用上,倒是让冯习给赶上了。

“此人倒也命大,身中七创,五创皆在四肢等非紧要处,只有两创颇重,一在胸前,一在后背,然幸极未伤五脏六腑.否则我也无能为力!”这是卫沈在初步治疗完冯习后,给出的结论。

冯习的运气,让卫沈也感叹不已。

全身七处大伤,只有胸前一刀和后背一刀砍的很深,已经见骨,但万幸都被肋骨给挡住了,没有伤到内脏上。

要是真的伤到了内脏,那别说卫沈,你就是让张机和华佗复生,他们在这个时代条件的限制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如今冯习昏迷不醒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失血过多这方面,卫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最多只能做到让伤口止血愈合,剩下的,就只能靠冯习自己挺过去。

挺过去,那冯习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伤好了还是一条好汉。

挺不过去,那卫沈也没有办法,毕竟卫沈擅长的也不是治疗创伤。

再说了,失血过多这事儿,就算张溪知道可以通过输血来挽救,但这年代既没有确定血型的条件,也没有靠谱的输血设备,知道怎么做也做不了这事儿。

因此,张溪只能把冯习和卫沈一起留在大昌集,拜托柳隐照看,自己则领兵,先回武功县城外。

又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行军,张溪回到了武功县城外的营寨内。

而这个时候,高翔已经领兵强攻武功县三天了。

高翔的强攻,就是依靠简陋的钩梯,催动士卒攀爬城墙的进攻方式。

这种攻城方式,是效率最低,但同时,也是对敌军压迫感最大的一种进攻方式。

毕竟武功县城内的守军部队人数少,要兼顾数道城墙的防御,本来就力不从心,一旦被汉军攀爬到城墙上,进行城墙争夺战,那对守城部队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但同样,这样的进攻方式,对进攻方的伤亡,也是非常大的。

短短三天的进攻,高翔所指挥的攻城部队,就已经有了八百多人的伤亡了。

就是高翔,都心疼不已。

不是不想进攻,而是不能就这么进攻.给他点时间,打造好攻城器械,比这样的进攻方式要有效率的多,士卒的伤亡率也会低的多。

但.军令如此,高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能给与武功县足够的压力,就不可能有逼降武功县的机会就算伤亡很大,但高翔还是得咬着牙的继续进攻。

而此时的王昶,那是真的有点顶不住了。

张郃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员,留守在武功县的士卒,又有几个不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对面可是有七千多士卒呢,自己这边才一千三百多人,还要分守四面城墙说好听点是留守,说难听点,搞不好大家就是被张郃给抛弃了。

张郃领兵出城,说是去偷袭五丈原了,但谁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别回头一转向,直接跑回右扶风去了。

也就是现在时间过去不久,蜀军进攻的压力还没有到临界点,这点小心思大家都藏在心里,还没爆发出来而已。

但这也导致了军中的士气不振,各怀心思。

可要是继续这么下去,王昶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守卫武功县到什么时候。

虽然呢,当初商讨分兵的时候,张郃曾经说过,他一旦带兵去偷袭五丈原了,王昶只要尽量拖延时间,不让蜀军发现自己离开就可以了,这个武功县要守多久,张郃并没有明说。

或者说,其实双方都有默契的,如果到了危急时刻,武功县守不住的话,那么王昶也是可以选择放弃武功县,直接退回右扶风去的。

比起右扶风,一个武功县的得失,并不重要。

但王昶可不想就这么轻易的撤退。

如今距离张郃出发也不过是四天时间而已,自己坚守一座城池,如果连四天都守不住,那以后自己也别想着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了。

再一个,四天时间,张郃如果进军顺利的话,那倒是不用担心,但如果进军不顺要退回,自己却先一步退走了,那不是张郃连个退路都没有。

因此,王昶的想法,还是要在武功县坚守一下,坚守上至少十天.十天之后,如果真的守不住,那王昶就直接领兵退回右扶风,在右扶风重新组建防线,防止蜀军趁虚进攻右扶风。

但.第五天下午,王昶发现,城外的蜀军营地内,不仅士卒数量变多了,主将的旗帜,也从“高”,换成了“张”。

原本分兵去拦截张郃将军的张溪,已经回来了。

这让王昶的内心一沉,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其实稍微用脑子想一下就能知道了,如果张郃将军进军顺利,这时候的张溪应该是在拼命尾随追击张郃将军,哪怕一路追到五丈原都在所不惜。

但张溪却在这个时候领兵回到了武功县,那张郃将军那边.王昶的内心,顿时焦急不已。

如果张郃将军战败了,甚至五千人的精锐大军全都葬送在了山道内,那自己应该怎么办?!

继续坚守?!

那等蜀军全力围攻上来了,自己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直接放弃?!

万一张郃将军没有全军覆没,回来却看到自家退路已经没了.那才是大问题呢。

王昶思来想去,觉得如今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继续坚守上两天,如果张郃将军回来,那一切都会好转,如果张郃将军在两天时间内还没有回来.那就真的回不来了。

万幸,第六天的中午,王昶在北门,见到了狼狈从山道中退回武功县的张郃大军。

但同时,这支大军也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带给了王昶。

张郃将军箭疮发作,如今已然昏迷不醒。

第415章 抄袭狗的计策第46章 家内琐事第91章 准备退路第1182章 曹爽在犹豫第868章 选择第66章 战后动态第1059章 偏师出兵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54章 刘备归来第256章 炼铁第1162章 三年后(三)第565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第539章 追击夏侯楙第1章 求职第136章 江陵决战(三)第1250章 搅局者(三)第611章 战术之争第764章 周瑜的计谋第888章 巡江第1197章 退守第604章 收尾第31章 商讨第940章 大变故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599章 突破第204章 名分第100章 接应第868章 选择第1186章 河内变化第968章 迁都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800章 郭淮的疑虑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773章 刻板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282章 变化第851章 潼关之战(六)第121章 劝降文聘第283章 进攻准备第1047章 南征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614章 乱战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902章 折中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621章 跑了第289章 关羽的策略第437章 街亭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438章 等不来的张郃第1023章 诸葛八阵图第947章 互相试探第756章 三伐议定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705章 女儿事第26章 找原因第617章 吴懿突阵第1041章 刘协的难题第94章 援兵到来第75章 离去的准备第1018章 陆凯第1186章 河内变化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144章 张机第589章 试探第939章 相持第486章 众议第351章 汉中之战落幕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767章 安抚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1025章 变数第133章 亲事第373章 花鬘和关索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112章 找错人了吧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572章 破寨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823章 重泉县内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148章 出巡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161章 出门在外皆不易第586章 险计第1093章 中计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