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背锅侠满宠

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宁死不可为.这就是刘备的底线和坚持。

也正是因为刘备比起其他的乱世军阀多了这么一条底线,并且始终贯彻在执行自己的理念,这才会被后世人称赞为“仁义之君”。

乱世之中,坏人能成事不奇怪,但这样坚守底线依然能成功,这才是时代最需要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

总而言之,刘备宁可速度慢点,用主力大军去进军槐里,硬碰硬的去跟曹真,郭淮干一架,也不想派出羌胡杂骑,仗着骑兵优势去追击百姓的迁徙队伍。

这事儿,汉军阵营中,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诸葛亮,魏延,赵云等人,是知道刘备在长坂坡的经历的,自然不会没事儿找事儿的说这些废话,而庞统和一些荆州派将领,对刘备的性格和做派也同样非常了解,自然也不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触霉头。

至于益州派将领们荆州派都不说话了,他们益州派闲着没事儿干的站出来干啥?!

这又不是什么好主意让羌胡异族去追击大汉百姓,这得是多缺心眼,多想遭人恨,才能提出这种主意来?!

当年曹操派出虎豹骑,目的也不是冲着百姓去的,他那是去截杀刘备的.只不过曹操根本没有考虑过那些跟着刘备的百姓在这样的乱军之中,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而已。

总而言之,这么一搞,刘备自然不能在武功县继续休整,而此时的诸葛亮,也没有对刘备急于进军有任何反对的态度。

因此,当两个帮手开始摆烂后,满宠虽然也想摆烂,但他却必须挑起担子,不管多难,都得往前走。

特么老子现在连能不能守住三辅一个月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组织三辅百姓撤入长安?!

知道刚刚从渭水撤退回槐里的曹真和郭淮,接到这样的诏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么?!

有了大雪封路这一出,曹真,郭淮,满宠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分成两批人,同步进行,既要守卫三辅,也要迁徙百姓。

而刘备这一路快速行军,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所以啊,这事儿,他们是真的不想接手。

诸葛亮只是希望刘备能谨慎行事而已但如今的情势,你再怎么劝刘备也是白搭,面对百万丁口的诱惑,就是诸葛亮也保持不住平常心。

而温恢和杜畿两人呢,自从接到曹丕的这个诏令开始,两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摆烂工作。

如果不是肯干脏活累活,曹氏一族也不会保他到现在。

温恢称病,表示自己无法理事。

这俩为啥一个接一个的摆烂,而曹真更是不要脸的直接甩锅给满宠原因很简单,迁民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容易得罪人了。

曹真可是雍凉总督,名义上,他是雍凉二州最高的长官,不管是军务,还是政务,他都是一把手。

原因很简单,对世家来说,谁来统治关中,都离不开跟世家的合作,而对百姓来说,谁统治关中,他们也一样是要交税。

反正就这样,杜畿也有了理由了——身为人臣,抗旨不遵,就该自我禁足,听候天子惩处。

如今天子下诏,雍凉都督曹真下令,这个活,他满宠就算再不想干,他也必须得干。

毕竟这个时空的满宠,并没有去合肥镇守的经历,也没有捞到孙十万这个经验包,他也一直没啥军功在身。

所以啊,这事儿,真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注意提醒刘备就是了。

曹真和郭淮都搞不懂这个,但如今敌军将至,两人也不得不想办法,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现如今,三辅地区百万人口,曹丕居然要让自己等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撤回关内?!

开玩笑呢吧!

因此,在这个时代,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百万级别的丁口迁徙,除了用酷吏的手段外,没有任何办法。

也不知道自家天子是不是真的脑残了,还是贾文和这个毒士年纪大了,脑子有点不好使了.百万丁口的迁徙啊,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内能做完的。

因为早年的一些经历,满宠一人,甚至是满宠全家的富贵前途,都是寄托在曹魏集团的身上的。

因此,杜畿上书反对曹丕的迁民诏令,虽然没敢指着曹丕的鼻子骂他,但也很直接的表示,给天子出这种主意的人是佞臣,奸臣,就该千刀万剐。

他俩也是没办法,谁让曹丕的诏令就是这么下的呢。

现如今,满宠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佳,但他除了跟着曹魏集团一条道走到黑外,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迁徙百万丁口这个事儿.满宠也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时间也不容许他去两面讨好,所以满宠只能选择干起了老本行,当起了酷吏。

不用这种酷烈的手段,不管是世家还是百姓,都不会愿意离开故土的。

否则满宠的下场,可比得罪世家大族还要凄惨。

温恢还有个理由,他是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他这个年纪,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都不知道。

曹真,郭淮,王昶三人,分别驻守在槐里和长陵,在第一线挡住可能追来的蜀贼,争取足够的时间,而满宠则带着温恢,杜畿二人,负责总理三辅地区百姓和世家迁徙工作。

但杜畿吧杜畿没有正经理由啊,他又不想得罪世家,两边一琢磨,算了,老子拼着官职不要,也不想掺和这里面的事儿。

杜畿是找到了理由,可满宠气的想骂娘!!!

特么你们都撂挑子了,让我怎么办?!

但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你敢逼着他们迁徙,他们骂死你都是轻的,指不定你哪天半夜起来上个厕所,就没命再接着回房睡了。

即使老天帮忙,天降大雪帮曹魏多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但迁民百万这种事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妥善完成。

可天子诏令就是这么下的,曹真和郭淮总不能来个抗旨不遵吧?!

也就是万幸,老天爷帮忙,天降大雪封路,给曹真和郭淮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不然这会儿曹真和郭淮更加焦头烂额。

满宠是没有办法撂挑子的。

虽然少不了出谋划策建功的功劳,但满宠本身领军打仗,一直都是在败,从南郡一路败到长安。

对于百姓来说,满宠等人可以无所谓的忽视掉,这年头的百姓,到哪儿都是一样,能活下来就算不容易。

贾诩再三表示真不是我的锅。

当初曹操为了迁徙汉中和武都两郡的人口,硬是拖着跟刘备对峙了两个月,这才慢慢撤兵武都和汉中两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四十余万人口而已。

谁不肯迁徙,满门抄斩。

而杜畿呢,则是更加直接,他直接上书反对了曹丕的迁民诏令,然后闭门在家,等候天子发落。

杜畿是京兆世家出身,温恢是太原世家出身,他们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言人,怎么可能会为了曹魏皇室去得罪关中世家呢。

起码郭淮和曹真,是真的没有想到刘备居然来的这么快,雪还没有完全停呢,刘备就已经距离槐里不到五十里地了特么蜀贼是怎么过来的?!飞过来的?!

说实话,曹真这么做,多少有些甩锅的嫌疑。

真的,现在满宠是真的后悔了.早年为了出头,一时剑走偏锋当了酷吏,谁知道这个酷吏一当就得当一辈子。

在关中,他们好歹还有地,多少是个希望,一旦迁徙到关内人离乡贱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描述。

蜀贼随时会来,而前线能顶住多少时间,谁也说不准,要迁徙如此多的丁口,唯一的办法,就是强行迁徙。

但如今,曹真却表示要负责军务,把迁徙百姓入关的政务丢给满宠,温恢,杜畿三人去处理,小算盘都已经打满了。

这还真的不是装的,温恢确实病了,因为关中天气突然转凉,下雪将近一个月,再加上温恢一直有点水土不服,所以他是真的病倒了。

百姓那边,根本用不到满宠去当酷吏,郡县小吏一顿皮鞭加环首刀的威胁,这些百姓都会乖乖听话,收拾包袱上路。

唯一的问题是关中世家们,满宠的酷吏手段,就是为了他们而准备的。

反正关中经过前面的多年战乱,也不存在什么大影响力的世家了,以满宠的手段,稍微重一点,这些关中的中小世家们大多都扛不住。

满宠固然因此遭人唾骂,名声快比贾诩还要臭了,但这个迁徙工作,满宠总算还是顺利的开展了起来。

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438章 等不来的张郃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714章 雪灾第1209章 变数第1120章 秦朗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899章 曹魏的盘算第254章 冠礼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012章 诱敌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143章 庞统第111章 变调的智激周瑜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939章 相持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48章 战备第179章 准备第383章 分配第41章 应对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123章 联军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1章 求职第409章 不觉中计的赵昂第225章 处置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战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148章 出巡第356章 五虎将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107章 鲁肃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316章 溜边将军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976章 巴丘水战(二)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81章 冲阵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159章 联姻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1018章 陆凯第643章 名将陨落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第779章 舌辩结束第6章 这个世界不太对劲第51章 乱世人心第1047章 南征第1070章 和谈第31章 商讨第1171章 一请司马懿第291章 失败的诱敌第107章 鲁肃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583章 抢时间第968章 迁都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72章 拖延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671章 战事停歇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692章 争论第264章 再见面第242章 杨仪第429章 抢时间第1047章 南征第43章 输了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498章 原因第178章 前因后果第604章 收尾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867章 定性第1223章 李严的无奈第1222章 经济战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994章 犹豫不决的张溪第123章 联军第827章 魏延诈关第64章 博望之战第118章 苦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