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离去的准备

第75章 离去的准备

“携民渡江”这事儿,有段时间经常被有心人用来攻击抹黑刘备,说刘备是为了阻挡曹操的追兵,这才裹挟百姓而走。

这就很扯。

刘备是逃跑诶,不带百姓的话,这年月的常规行军一天也能走四五十里路,逃命状态一天六七十里也是有可能的。

可刘备带上了百姓,一天却只能走二十里都不到的你见过谁家逃跑是这么跑的?!

要是不带百姓,按照长坂坡的地理位置计算,刘备可能真的能先到达南郡,都不一定要去夏口。

当然,这是演义,在历史上,如果刘备不带百姓一起走的话,他率领军队跑去夏口是绝对没问题的,绝对不会有长坂坡之战。

再一个,拿百姓阻挡曹操的追兵拜托,曹操的军队屠城都屠了多少次了,还在乎这些百姓是不是阻拦了进军道路?!

真实的情况其实就很简单,携民渡江就是刘备仁义爱民的最好体现,根本没有其他的解释。

荆州世家可以投降,因为世家们知道曹操不可能杀他们,还需要他们帮忙稳定荆州统治。

但百姓不懂,也不知道曹刘军的军力对比,他们只知道北面的曹军有屠城的名声,而真正对他们好的人是刘备,跟着刘备走,有刘备的大军保护,才有一条生路。

刘备也没办法,他当然知道他最重要的是逃命,可他没办法抛下这些跟随他的百姓,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从新野走到樊城,再从樊城走到襄阳一路走下来,跟着他的百姓会越来越多,最后到达了十几万的程度。

然后在长坂坡,被虎豹骑追上了。

这是刘备跑的最狼狈的一次,但也是他最得民心的一次。

诸葛亮不可能想到后来居然还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张溪也不可能把这事儿直白的告诉诸葛亮.这不是靠推理能得出的结论,只有事到临头了才知道原来情况会发展到这么严重。

张溪能做的,就是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到时候准备充分一点,多带几条大船过去能多救一点百姓也是好的。

跟诸葛亮和徐庶聊了很久,三个人讨论了很多张溪需要在江夏做的事情,闹的张溪的压力有点大。

送走了诸葛亮和徐庶后,张溪又独自在房间里想了很久,生怕自己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这一晚上睡的并不好,第二天张溪是顶着黑眼圈去的张飞营中。

要跟张飞交割一下行军司马的职责。

张飞也有点不舍得,毕竟张溪是他合作过的最好的行军司马除了不让他喝酒外。

张溪则是不忘交代张飞,记得试验一下武刚车的功效,不符合现在作战习惯的要改进,尽快的装备给士卒,提高军队的防御能力。

武刚车的使用方法不需要张溪教,作为汉朝曾经的制式军械,张飞就算不懂,也只需要问一下懂的人就好,这不是新武器,不用专门传授使用方法。

张飞则点头应下,然后告诉张溪,他跟大哥刘备商量过了,会安排一校人马,护送张溪去江夏上任。

而人选嘛,就是寇封,和他带领的那一小校人马,一百五十人。

寇封是张溪的兄弟,那一百五十人又是张溪第一次练兵时候就认识的人,可以说用起来最顺手,张飞把这些人专门划出来给张溪,也算是一片苦心。

张溪也没有矫情,谢过了张飞的关照。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现在张飞营中不缺人。

关羽在樊城,他带过去一千人,再加上原本樊城的守军,即使裁汰老弱,关羽手中也有将近两千人马。

而在新野,刘备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部部曲五百人,剩下的扩军名额都给了张飞。

张飞现在新招了七百人,跟原来的士卒们混合训练,即使分给张溪一百五十人,他手里也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虽然新兵多了会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是张飞还有时间操练,张溪当初怎么训练他手下士卒的,他现在也已经一清二楚了,到不担心分走这一百五十人会影响战斗力。

至于寇封呢,他倒是心情不错。

以前是在张飞手下当差,虽然领军但限制颇多,张溪作为张飞的行军司马,对他还不太好明目张胆的照顾。

现在是跟着张溪去江夏,有张溪照顾,将来也不愁没有独领一军的机会这二哈还是挺开心的。

处理完了公务上的事情,张溪还得处理一下私人的事情。

等从张飞营中回来后,张溪让小七宝持拜帖,亲自上门去拜见了邓夫人。

关于邓艾的学习问题,也需要好好的跟邓夫人商量一下。

邓艾是张溪的学生,磕头拜过师的那种。

理论上讲,张溪要去江夏任职,那么作为张溪的学生,邓艾也要跟着去江夏才行。

这就是这个时代师父和弟子的关系,在弟子没有出师前,师父到哪儿,弟子就必须跟着到哪儿,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师父。

但张溪特殊,邓艾也特殊。

张溪虽然知道这个规矩,但本身对这个规矩的认可度就不是很高,觉得没必要让小邓艾跟着自己到处跑。

邓艾的特殊性在于,他是新野邓家的少主,也是邓夫人唯一的孩子.邓艾要是跟着张溪去了江夏,那邓夫人该怎么办?!

所以张溪这次拜访邓府,就是问问邓夫人,邓艾的学习问题怎么办?!

“夫人勿忧,此非溪不认弟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张溪耐心的对着邓夫人解释道,“溪往江夏任职,艾儿若随行,则无人照顾夫人。岂不闻孔先师有言:“父母在,不远游”?!至于艾儿学业,溪已拜托元直兄代为传授。元直兄之才,胜溪数倍,且精通兵法韬略,艾儿随元直兄学习,当不误大事。”

理儿,就是这个理。

邓艾是家中独子,跟着张溪去了江夏,就留邓夫人一个人在新野,这个肯定不合适。

毕竟邓艾现在虚岁才十二岁。

所以张溪想的是,让邓艾留在新野,交给徐庶照看。

当然,学生那还是张溪的学生,但张溪不在嘛,邓艾要是有学业上的问题,也不能一直等着张溪回来了再解答,他可以去请教徐庶。

而且徐庶懂兵法啊,小邓艾最想学的兵法.张溪可不懂这个。

张溪自认为,这事儿自己已经算是安排的妥当了。

但邓夫人表示不同意。

“先生此言不然。小妇人虽读书不多,但却闻听“父母在,不远游”之言,后有一句“游必有方”。”邓夫人微微一笑,看了眼邓艾,说道,“先生既去新野,艾儿自当跟随,小妇人得知艾儿乃是跟随先生学艺,亦知艾儿所在便可,何须专留艾儿在膝前尽孝?!”

小邓艾闻言,担忧了看着母亲,似乎想说什么,但被邓夫人给一眼瞪回去了。

邓夫人压制了自己儿子后,继续对着张溪说道,“况且艾儿之师乃是先生,非他人也。有名师在侧,又何须请教他人?!”

那个吧,我倒是觉得,徐庶比我强来着。

但这会儿说这个话却是没用,人家邓夫人的意思很明确了,那就是邓艾是张溪的弟子,那张溪到哪儿,邓艾也得跟着到哪儿,也不需要别人来教。

张溪那个纳闷的.你当初让儿子拜我为师,不就是为了扯一根虎皮么,至于这么讲究规矩么?!

“既如此艾儿,你过来!”张溪想了一下,叫过邓艾,问道,“先生问伱,你须如实回答可愿跟先生去江夏?!”

邓艾抬头看看母亲,再看看张溪,很是犹豫。

很显然,小邓艾不舍得自己的母亲。

邓夫人也不说话,就是这么平静的看着邓艾知子莫如母,同样的,邓艾也知道自己母亲的性格脾气。

刚刚都那么说了,要是自己说不愿意跟着先生去的话,那母亲一定会生气的。

可邓艾确实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家里的那些族叔,叔祖等人,自己在还好点,要是自己不在的话,天知道他们会怎么欺负母亲。

邓艾犹豫了好久,最后突然的抬头,跟张溪说道,“艾愿.愿随先生只,只是先生,艾艾有有一良策,可得双全。”

张溪耐心的听邓艾说完,然后笑了一下,问道,“哦,不知艾儿有何良策,为师愿闻其详!”

张溪本身不信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想出什么良策来。

但邓艾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何,何不.让母亲.同,同去江夏?!”

嗯,这主意吧别说,挺靠谱。

就是邓夫人有点脸红。

显然,邓夫人不太乐意。

(本章完)

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665章 突围第619章 误判第554章 南阳僵持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921章 出使归来第143章 庞统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187章 治病第302章 于禁第234章 蒋琬第343章 调整第123章 联军第454章 关羽的调整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41章 应对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940章 大变故第983章 洛阳的威胁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447章 街亭混战(二)第138章 油江口第798章 贾逵和蒋济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24章 人选第611章 战术之争第702章 托孤第181章 成婚第793章 扫清威胁第354章 曹操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597章 退守和换防第593章 艰难行军中的张郃第429章 抢时间第151章 赵累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1020章 兜圈子第1086章 抢攻第7章 三国第761章 争议第632章 关羽的伤势第520章 张溪定计第166章 暴露第477章 改制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233章 佐官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741章 教子第34章 榨油第222章 《蜀科》第590章 还有一条路?!第873章 南门决断第987章 议定第92章 疲兵之计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935章 互换第139章 变故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93章 投石机第952章 洛阳应对第650章 大雪第431章 诡异的南阳战事第766章 人选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1245章 接连败阵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394章 矛盾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1070章 和谈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第125章 借将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302章 于禁第1005章 劝降第9章 寇封第1139章 战略目的第362章 张溪的平南策第447章 街亭混战(二)第462章 突破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34章 榨油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24章 注水版兵书第808章 添油第51章 乱世人心第769章 迟滞不前的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