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

当南阳战事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时,左冯翊潼关的战事,却已经明朗化了。

魏延率领三千骑兵奔袭潼关,一举偷袭得手,切断了曹真主力大军的退路和粮草补给线,逼迫曹真回军反攻潼关。

与此同时,提前给自己取好谥号的魏明帝曹叡,命令夏侯尚率领一万禁卫军日夜兼程,直扑潼关,务必要重夺潼关,接应回曹真率领的司隶主力。

没有这些司隶主力,就谈不上坚守洛阳。

故此,遭遇到两面夹击的魏延,在潼关坚守的,异常辛苦。

兵力不足是一方面。

三千骑兵下马守城,困难比魏延想象的还要大,很多人都是临时训练操弄守城器械,守城过程中,经常出现应对不及时而导致的手忙脚乱。

城池争夺战中,出现这样的手忙脚乱就意味着会被敌人借机攻上城墙,而一旦敌人爬上城墙,那就得陷入到血腥的肉搏战中。

也就搭着凉州来的骑兵,虽然守城器械摆弄不明白,但个人战斗力还是挺强的,人人悍勇,这才一次又一次的把魏军重新赶下城墙去。

但总是这么让人爬上城墙,熟知守城战的魏延非常清楚,这么守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失守的。

魏延为此非常的着急,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潼关正面,戴陵和王昶指挥的一万军卒利用王昶提前打造的攻城器械攀登城楼,潼关背面,晚了三天抵达潼关的夏侯尚一边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一边下令用箭矢压制潼关城墙。

如果两者在一面,魏延防守起来还轻松一点,但可惜,这是两面夹击。

魏延一边要组织士卒,阻挡正面戴陵指挥士卒的攀爬进攻,另一边,还要随时防备从关后射上城墙的箭矢而魏延的手头,只有三千兵力,根本不够用。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潼关的防御,是对外不对内的。

潼关本来就是曹操打造的,用来防备关中凉州军阀的关隘,主要针对的防守方向,就是从关中过来的敌人。

这一面,曹操在建造潼关的时候,就着力加强了防守,而后来驱逐了凉州军阀,但没十年,刘备又占据了关中,导致曹魏方面对潼关面临关中的一面,数次加强的防卫。

但潼关背面,是通往弘农司隶地区的,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传统优势地区,因此对这一面的防御措施,曹魏一直没有太在意。

可如今,魏延占据了潼关,这个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别的不说,潼关正面的女墙就比潼关背面的女墙要高出一尺。

面对正面戴陵,王昶等人的进攻,魏延还能做到勉强应付,可从潼关背面射来的箭矢,魏延是毫无办法。

如果再让夏侯尚打造完毕攻城器械,利用攻城器械进攻,那魏延真的得考虑,自己是不是有战死在潼关的可能性了。

是的,魏延没想退。

虽然赵云在魏延出发前再三叮嘱,要魏延视时机而动,能坚守潼关就坚守,不能坚守潼关的话也不要拼命,能撤就撤。

但魏延是什么人,他那个别扭性子,能允许他做出这种事情来?!

这次“异道会潼关”,本来就是魏延极力主张,最后获得了赵云的支持后执行的,那个张溪虽然没有明面反对,但一直表现的也不是太愿意这次计划要是失败了,那以后魏延在张溪面前,还有抬起头来的资格么?!

这对魏延这个孤高性子的人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此,魏延是真打算在潼关死守。

不过嘛.虽然说有这个觉悟,但如果能顺利完成预定的计划的话,其实能不死还是不要死的好.现在魏延已经做到了他该做的了,就看张溪的了。

而张溪,此时也是在冒险。

是的,一直把谨慎用兵当做自己信条的张溪,如今也在冒险。

他只带着一万士卒,就开始尾随追击曹真的四万余撤退士兵,这不是冒险是什么?!

但凡曹真要有点心思,撤军中途来个全面反击,那张溪随时可能面临损失惨重的结果。

而曹真不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摄于赵云率领的那五千凉州骑兵的威胁,另一方面,曹真是真不想跟张溪继续有所纠缠,必须尽快退兵反攻潼关。

在曹真看来,张溪那个混蛋也不是好惹的,他既然敢带着一万士卒过来追击,自然也有他的把握如果冒然反击的话,一旦陷入缠斗,对曹真并没有任何好处。

赢还是能赢的,但问题是,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摆脱对面那个混蛋的纠缠。

如果花的时间太长了,就算赢了张溪又怎么样,只要潼关不破,自己军中粮草就只能支撑十五到二十天左右,过了这些时日,军中缺粮却无法攻下潼关,到时候这四万大军都不需要蜀贼攻打,自己就溃散。

因此,曹真虽然很想反身揍一顿张溪,但如今的情势,还是先忍忍,等撤回到潼关面前,跟王昶等人汇合后,再做打算好了。

曹真是真心不想跟张溪纠缠,可张溪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放曹真回撤,他必须拖住曹真的行军速度,给魏延减轻压力。

可.就一万士卒,张溪能做的也确实有限。

主动进攻曹真的主力,张溪还干不出这种缺心眼的事情来。

主动进攻的话,就意味着需要把一万士卒全都投入到进攻中去,否则无法对曹真的主力大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可一旦一万士卒全部投入进攻的话,张溪就没有后手了,接下来应对的主动权,就全在曹真的手里。

赵云的骑兵虽然能对曹军造成威胁,但曹真手里也有数千骑兵,虽然经历了一场大败后士气不高吧,但如果曹真真的拼着骑兵全部损失的代价,非要聚歼张溪的步卒,那张溪除了择机撤退外,也没有其他应对的办法。

因此,张溪采取的,是尾随魏军,寻机进攻魏军后翼的机会。

也不追求聚歼,就是有机会咬一口,敌人增援了就拉开距离后撤,敌人要是敢追击,赵云的骑兵就会抓住机会进行突击,敌人回军了就继续追上去,有机会再咬一口。

虽然这么做无法让曹真伤筋动骨,每次最多让魏军损失个数百人,但真的很让曹真恶心。

就跟身后跟着一匹狼一样,也不正面进攻,就这么吊着你,稍有松懈就会被咬上一口.曹真能接受这个损失,但受不了心里这个气。

再一个,军中士气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毕竟是在撤军途中,魏军的军心士气本来就不会太高,再冷不丁的被人从身后追上来,杀伤个数百人的在这种压力下,军心很容易受到影响的。

就连王朗都看的出来,不能继续这么放任蜀贼尾随下去了。

曹真也知道这点,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如何在拦截蜀贼的同时,不至于让大军陷入到跟蜀贼的纠缠中。

为此,王朗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分兵拦截。

王朗建议,在撤退到距离潼关不远处的华阴县后,曹真就给自己留下一万士卒驻守华阴,阻挡蜀贼的追击,曹真本人则率领余下的三万士卒以及八千骑兵,全速进军,赶回潼关去。

之所以选在华阴县,是因为华阴县距离潼关只有六十里左右,不长不短,两天的行军路程。

而最重要的是,通往潼关的大道,必然经过华阴县。

王朗不相信,张溪会犯兵家大忌,在不攻下华阴县的前提下,继续追击曹真大将军。

而王朗觉得,自己虽然不太懂军事,但那也是相对于曹真,司马懿,郭淮这些人而言的.好歹是当年也是会稽太守,虽然被孙策揍的惨了点,但也是经历过战阵的。

再一个,王朗也不是要在华阴县彻底击败张溪,他要做的,就是在华阴县坚守一段时间,给曹真大将军反攻潼关争取时间而已。

再不通军事,领一万人,面对同等兵力的敌军进攻,坚守一个县城十天左右的时间,王朗觉得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而曹真,也觉得王朗说的,是目前来说,最合适的应对方式了。

确实没指望王朗退敌,只要能拖延住张溪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的话曹真给王朗留下了五千兵马,让他驻守华阴,自己则继续赶赴潼关。

而王朗.王朗现在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老夫要的,是一万兵马啊这种要命的时候,大将军怎么还带讨价还价的?!

第139章 变故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994章 犹豫不决的张溪第761章 争议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243章 争议第1096章 兵临许昌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181章 成婚第161章 出门在外皆不易第767章 安抚第642章 两员老将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269章 清闲第1056章 水战(四)第741章 教子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54章 刘备归来第1251章 顺流而下第10章 新年第767章 安抚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645章 议事(二)第274章 王基第1037章 曹叡的选择第201章 拖延时间第590章 还有一条路?!第43章 输了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286章 张郃战魏延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72章 密谋第72章 军械第957章 天意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835章 截断后路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941章 误判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302章 于禁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379章 经济作物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64章 博望之战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1188章 兵出并州第1130章 变策第722章 东吴有变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301章 收降第1057章 调兵遣将第1005章 劝降第645章 议事(二)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58章 另一个视角的三顾茅庐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161章 三年后(二)第9章 寇封第77章 练兵冲突第282章 变化第222章 《蜀科》第1242章 应对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132章 攻取荆南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987章 议定第652章 雪橇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391章 调人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971章 曹叡的郁闷第583章 抢时间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580章 接应第489章 闲着容易出事儿第486章 众议第814章 双方误判第47章 曹仁第334章 襄樊议事第959章 中计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650章 大雪第834章 追击第81章 冲阵第627章 阶段性结束第1165章 平策第761章 争议第716章 关中世家第283章 进攻准备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729章 空城计第358章 战与和第1057章 调兵遣将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882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