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

邓芝终于是离开了馆驿,在周胤的陪同下,先去集市采买了礼物,然后登门拜访东吴的丞相,张昭张子布。

之所以先拜访张昭,邓芝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第一,作为大汉使臣,出使后主动拜访东吴丞相,是符合外交礼仪流程的当然,张昭见不见自己,那是他自己决定的事情,但至少,周胤也没有理由拦着。

第二,拜访张昭,是一个幌子,为接下来拜访自己真正的目标作掩护,多少也可以让自己在东吴的那些老朋友们有个借口,不至于因为担心孙权怪罪,什么都不说。

所以,拜访张昭只是第一步.但邓芝也没想到,张昭居然真的见了自己。

是的,邓芝本以为,自己去拜访张昭,应该会吃一个闭门羹的。

一方面,今天的事情透着蹊跷,如果是孙权的主意,那么张昭作为东吴丞相,不可能不知情,眼见邓芝要来,为了避免麻烦,不见邓芝是最合适的做法。

另一方面,张昭的年纪太大了,都快接近八十岁了。

他这个年纪,处理朝政的精力都不一定够了,更别说接见外客了而且以张昭的身份地位,他不见邓芝,邓芝也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邓芝是真的认为,张昭是不会见自己的。

可张昭不仅见了,而且是亲自接见,顺带的,让邓芝直接在自己的府内住下了。

你邓芝不是在馆驿大闹,说是卫士们“圈禁”你嘛,那没事儿,你以后就住到丞相府上吧,出入自由,看谁敢拦伱。

你要去拜访好友,约见东吴朝臣,没关系,你随便去,如果遇到不想见你的人,我这个丞相出面,帮你约来聊,想聊什么聊什么,多好。

这么一来,你总不能说东吴不讲外交礼节,全无待客之理了吧?!

邓芝不得不感慨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邓芝如果就这么在张昭的府里住下了,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告诉那些东吴朝臣们,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而所谓的见不到人,张昭去请,也是假大方.真被张昭请来的那些人,在张昭的府邸里,能想说什么说什么嘛?!

更重要的是,张昭邀请邓芝在自己的府邸内住下,以他的声望和地位,可以说一种对邓芝的看重,邓芝如果拒绝,反而是不懂礼数的表现。

本来在馆驿住的话,邓芝还能通过一些其他手段外出搜集情报,住在张昭这边的话,一举一动想必都在张昭的注视下,再想搞清楚问题所在,就很难了。

就在邓芝有点愁眉不展的时候,张昭居然主动的,跟邓芝聊起了之前两国之间的争端。

就是东吴两次领兵进攻江陵和襄阳的事儿。

邓芝一看张昭主动提起了这个事情,那么作为大汉使节,他终究是要行使自己的责任的。

张昭是东吴丞相啊,哪怕是私下见面谈话,只要谈到公事,那就是公务.邓芝严正的提出了谴责,并且要求东吴对此事做出正式的解释。

邓芝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却引来张昭微微一笑。

“此非朝廷,伯苗亦无需如此正式。”张昭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架势来,笑着,对邓芝说道,“久闻伯苗亦是熟读诗书之人,可知三皇五帝,夏商春秋之事?!”

邓芝一听这话,也是一愣。

张昭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之前自己公事公办的提出了谴责抗议,正确的应对不应该是张昭摆出丞相的姿态,对自己的说辞进行反驳么?!

怎么还是一副长者的样子,而且一开口就是“三皇五帝,夏商春秋”?!

这是要说古论今,考教自己学问不成?!

但,张昭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呢,他既然这么说,邓芝也只能摆出一副躬听的架势,说道,“还请张公指教。”

张昭笑了一下,也不客气,说道,“三皇之时,禅让继位,天下有德者居之。五帝时,虽有血脉传承,但持天下权柄者,终择之以贤.伯苗以为然否?!”

邓芝闻听,一阵点头.这是儒家的三皇五帝传承观念,邓芝当然得说对,否则就是离经叛道了。

张昭也不意外,继续说道,“夏之始,家天下,颇历波折,商周更替,乃至春秋战国,皆以家天下为重,却不知有德始终。故,夏有太康失国之厄,商有迁都之祸,周有犬戎之灾.幸有贤人秉正,方始渡过灾厄。此,伯苗以为然否?!”

邓芝心说这糟老头子想说什么?!

这里举得例子,大多都是国君无道,后有贤臣辅佐,王朝才得以延续的事情.啥意思?!

到了这里,邓芝敏感的政治神经立刻起作用了这种时候,不能随便附和,只能沉默不语。

不赞同,但也不否认。

然后,张昭的大招来了。

“老夫私以为,此皆为重家天下,而忽略贤士之故。”张昭继续说道,“天下,本不该是一家之天下。太康昏庸,因而失国,夏启无道,商汤伐之。商纣无道,武王伐之汉室倾颓,曹贼专权,我主崛起东南,安地方,平祸乱,驱贼寇,示仪轨,可称贤乎?!” “今汉室已殁,天下三分,天下疆土,本该归有德之人,我主贤于天下,取天下之地,又有何不可?!”

听到这里,邓芝琢磨过味来了.直接拍案而起!!!

“老匹夫,何出此无父无君之言?!”邓芝怒喝一声道。

可张昭却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先考,虽故去,却供于宗社,老夫之君,如今便在宫中安坐,何言无父无君?!”

邓芝一听这个老不要脸的玩意儿说的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而且,张昭话里的含义,实在是让邓芝听的后背冒汗.东吴这是要直接翻脸了么?!

张昭之前叨叨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邓芝,这个天下,不是刘氏的天下,是有德者的天下。

这话乍一听,好像也不能说是错,但问题是,张昭这么说,等于在否定之前刘备和孙权约定的两帝并立的政治基础。

当初孙权称帝,刘备想要顺势讨伐,但奈何实力不够,曹魏的威胁太大,不得已采用了这种模糊的手段,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帝位,但双方都模糊掉谁是正统的争论。

毕竟,天下正统,只有一个。

也就是所谓的“两帝并立”,等到消灭了曹魏以后,双方在一战决定谁是正统。

之前双方都是这么含糊着过来的,但现在,张昭给东吴找了一个“天下疆土,有德者居之”的名分,不仅正当化了东吴攻击江陵和襄阳的举动,同时也是第一次,向季汉方面强调,东吴以贤德取天下,是天下正统。

这么一来,就是打破双方一直以来的默契,东吴在正统上,第一次否定了季汉的地位,不承认季汉作为大汉延续的法统这可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这种正统之争,足够直接引起两国大战了。

而更要命的是,如今曹魏还在,东吴突然打破默契,否认季汉的正统地位跟北边的曹魏,会不会有关系?!

毕竟上次邓芝来访的时候,曹魏就派出了蒋济过江来和谈,想要跟东吴建立盟约了现在,莫非事情有变?!

顺着这条线去联想的话,邓芝是越想越后怕。

毕竟,这个话,如果是从普通的江东名士,或者是朝廷大臣嘴里说出来,邓芝倒也不用太过于激动,毕竟只是一家之言。

可从张昭这个东吴丞相的嘴里说出来,政治意义截然不同。

这是不是代表着,东吴已经做好了跟大汉正面开战的准备,这次不过是借着邓芝出使,正式表明立场?!

怪不得,自己才一到建业,就被人困在馆驿之内.如果东吴确实已经打算翻脸了,那这么做也说得过去。

邓芝是真的急了。

他倒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急,他急的是.来的时候张溪跟他交过底,江陵现在还没有做好跟东吴全面开战的准备,希望邓芝能尽量拖些时日。

如今,邓芝怕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邓芝一方面必须表现出自己的愤怒,一方面,也必须想办法尽快从张昭这里脱身,通过安插在江东的细作渠道,把东吴准备翻脸这事儿,给张溪传递过去。

因此,邓芝怒声呵斥张昭,一方面是确实需要当面反驳张昭的言论,另一方面,骂完了,就有离开丞相府的理由了。

可.张昭这个老家伙,这么大年纪了,什么没见过,油盐不进呐。

邓芝责骂张昭无父无君,结果张昭说自己的父亲好好的在宗社祠堂享受香火,主君在宫殿内安坐,怎么就无父无君了?!

邓芝发现,自己好像有点骂不下去了这老头,明显是把当初当汉臣,食汉禄的事儿,推的一干二净了。

再一个,人家都不承认你季汉是后汉的继承人了,老头子当汉臣,跟你这个“蜀国”臣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邓芝憋屈了半天,硬是发现,自己当着张昭的面,什么话都骂不出来了。

当然,一些污言碎语还是可以骂的,但那不符合邓芝名士的身份,也降了作为大汉使节的格局索性一拂袖,大步流星的离开张昭的丞相府。

嗯,还是先走吧,想办法传递消息要紧。

而张昭呢,并没有拦着邓芝,在邓芝离去后,张昭也是叹口气,然后更衣,进宫.去找孙权聊聊。

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跟至尊聊聊,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第1078章 交易第1006章 开战第989章 战备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834章 追击第1109章 弃守的代价第531章 冲阵对决第391章 调人第53章 蹴鞠第904章 刘禅的应对第90章 声东击西第401章 突袭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572章 破寨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162章 三年后(三)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315章 退敌第650章 大雪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683章 影响第472章 凉州平定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616章 王双的绝技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069章 休战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539章 追击夏侯楙第813章 撤军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207章 退路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1158章 背锅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735章 决议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893章 提前准备第703章 疲蜀之计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741章 教子第803章 三方应对第968章 迁都第644章 议事(一)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004章 邀约第778章 舌辩第997章 后手齐出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1213章第604章 收尾第21章 新官职,新工作第216章 时间线变动第784章 调整第213章 “谨慎”第1102章 追击第282章 变化第565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第328章 阵前嘴炮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54章 刘备归来第142章 分地盘第429章 抢时间第752章 收留第503章 谁谨慎?!第1129章 有心无力的蒋济第847章 潼关之战(二)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814章 双方误判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156章 曲辕犁第554章 南阳僵持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1018章 陆凯第1014章 寇封来援第370章 围攻味县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72章 军械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1124章 僵局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79章 巡视防务第812章 击溃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72章 军械第584章 失败第1097章 坏消息第933章 鲁阳第909章 谈崩第959章 中计第516章 长安的应对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745章 平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