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

诸葛恪出任江夏太守的事情暂时先放一边,因为真的不算重要。

现在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张溪必须先搞清楚,东吴和曹魏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再不进攻的话,大汉这边可就要做好彻底的准备了。

这帮魏国和吴国的君臣们,不会真的以为,他们的结盟是多么保密的一件事情吧?!

又或者,魏国和吴国的君臣们集体脑瘫了,认为大汉会不在意他们是不是结盟,根本不做任何应战准备?!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张溪想搞清楚,就是诸葛亮那边,也一样在纳闷。

南阳郡兵已经在徐庶的带领下抵达了洛阳,诸葛亮联名张飞的调兵奏章也已经获得了朝廷的认可,现在关中的吴懿和长安的柳隐,胡遵都在抽调兵力,准备军械粮草魏吴两国要是再这么拖下去的话,大汉可就屯重兵于洛阳,不给魏军任何反攻的机会了。

曹魏到底在耍什么花样?!

诸葛亮和张溪,最多对这个事情是不解,驻屯在虎牢关的司马懿,都快急死了。

魏吴两国结盟,只要稍微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会知道,接下来两国必然会对蜀汉用兵,而魏国方面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必然是重兵出击河洛,重夺洛阳。

这不是什么很难猜测的目标,司马懿也知道,以诸葛亮的智商,肯定能明白接下来的处境,他必然会迅速做出应对反应.而司马懿要做的,就是在诸葛亮的应对步骤到位前,先一步发动进攻。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在看到张溪的旗号出现在巩县时,反应这么大的原因。

现在的魏汉双方,在洛阳地区近乎明棋布置,谁能先一步做好进攻防御准备,谁就能占据优势.张溪突然出现在巩县,司马懿当然会大吃一惊,还以为是蜀汉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所有战略部署。

虽然后来,司马懿通过巩县守军的反应,察觉到这是疑兵计,但这多少也是一个警醒.蜀贼也在做应战准备,现在看起来没做好,但不代表永远做不好。

因此,对大魏来说,但凡能早一点发动反攻,就能早一步的占据优势,越是拖延时间,洛阳方面能做出的应对准备就越多。

这一点,不仅司马懿是这么判断的,邺城的大魏朝廷,其实也是这么判断的。

曹叡在和东吴定盟之前,就已经开始制定反攻洛阳的战略计划了,在和东吴定盟后,曹叡立刻下令开始进行备战,同时也开始调兵遣将,增援兖州和河东。

兖州地区,以司马懿为统帅,夏侯霸为护军,命令兖州的贾逵,率兵退入兖州的郭淮,颍川郡的陈泰,全都归属司马懿节制,由东往西,屯兵虎牢关。

河东地区,才刚刚病愈的曹真又被曹叡给派了出来,去统领河东的秦朗,河内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从北向南,兵压黄河。

只要等到这些部署彻底到位后,魏军就可以两路大军主动出击,反攻洛阳。

计划做的很好,但变化,也是相当的多。

首先是河东地区,这里的问题就不少。

大病初愈的曹真,顶着还有点虚弱的身体,快速进入河东主持大局可一进入河东,曹真就发现,事情好像跟自己预计的不太一样。

河东地区的世家大族和百姓,对于并州郡兵,表现出了相当抗拒的态度。

一方面,是外来者和本地土著之间的天然对抗心理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秦朗治军不严的锅。

河东郡嘛,世家大族扎堆的地方,再加上又是河洛中心,京畿近郊之地.多少有点看不上并州这些边境州来的兵伢子。

在并州郡兵看来,如果不是他们南下帮助河东人守卫家乡,这些河东人早就被蜀贼打的无家可归了在我们面前,摆什么谱?!

这本来就是一些小事儿,士卒和世家,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没道理还能闹出什么矛盾出来。

只要秦朗能严格约束并州士卒,同时通过司马氏兄弟俩跟河东世家之间沟通一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秦朗并没有这么做。

他既没有严格约束并州士卒,也没有去找人跟河东世家沟通.他选择的是放任不管。

由此,并州兵和河东本地世家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现在曹真才刚到河东郡,还没要求世家大族全力协助魏军南征呢,世家大族倒是先提出来了,希望曹真能把并州郡兵调回并州去,以防重现当年李、郭之乱,危害地方。

这不是瞎扯淡么,没有并州郡兵,自己还怎么南下渡河,进攻洛阳.你们河东世家给我变出一支三万人的精锐边军出来啊?!

你们要真的有这个能力,这个洛阳当初还能被蜀贼所破?!

曹真只能是婉拒了这个要求,然后尽力安抚河东世家大族,同时下令严格约束并州郡兵,无令不得擅自离营。

要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本身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真正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既然要南下进攻洛阳,那就必须要跨越黄河天险,而要跨越黄河天险,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船只.曹真发现,秦朗在河东呆了半年多,居然还没有收集到足够渡河用的船只,甚至秦朗居然还在黄河岸边新建船坞,准备自己造船。

这不是浪催的么,嫌自己手里的钱粮太多是吧?!

曹真现在是真的不理解了,秦朗自从带兵到了河东郡以后,到底是遭遇了什么,怎么变得这么的脑残了?!

赶紧把人找来一问.结果秦朗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秦朗带着并州郡兵刚刚抵达河东那会儿,河东世家们对自己的态度其实还好,不仅送上了一些粮草以资军用,还给并州郡兵安排了一块想到不错的驻地。

但之后的事情,慢慢的就让秦朗无法接受了。

随着河洛局势慢慢稳定,蜀贼屯兵洛阳不再进兵各地.河东世家就开始慢慢的嫌弃起并州郡兵了。

说两句风凉话倒也罢了,但这个隔三差五的来见秦朗,要求秦朗领兵离开河东,是几个意思?!

大魏的郡兵,驻扎在大魏的土地上,居然还要被人赶.有没有一点王法了?!

这个河东,到底是世家的河东,还是大魏的河东?!

在秦朗看来,河东的世家大族们,多少是有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分不清这天下到底谁是君,谁是臣了。

因此,秦朗自然就没理睬这些河东世家们的要求,甚至,原本治军还算比较严格的秦朗,放松了一点对军中士卒的要求。

本意,秦朗是想给这些河东世家们一点颜色看看的,但最后,被人孤立的人,却成了秦朗和他麾下三万并州郡兵。

三万并州郡兵,要驻扎在河东,粮草肯定是要河东郡来提供的.可自从去年的年中过后,不管是河东太守,还是河东各县的县令,全都借口粮食歉收,百姓衣食无足为由,减少了对并州郡兵的军粮供应。

但转头,这帮河洛世家大族们又敲锣打鼓的,给驻兵河内的司马兄弟,送去了一大批粮草钱粮,供应他们驻军开销。

这哪里是粮草不足啊,这根本就是在打秦朗的脸!!!

而之后,秦朗下令,在河东郡境内征集渡船.命令下达了两个月,整个河东郡,秦朗就征集到二十艘船,还都是百姓渔家用来打鱼的小渔船。

逼得秦朗没办法了,直接下令在黄河沿岸选址,新造船坞,自己造船。

秦朗还真就不信了,没有了这帮河东世家大族,自己还能寸步难行了。

然后秦朗就真的寸步难行了。

曹真听完了秦朗的汇报后,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之前让秦朗当副手的时候,秦朗确实做事条理清晰,有章有法.怎么让他出来独当一面了,反而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是,你秦朗算是我大魏亲族,天子亲信,但到了地方,依然还是要跟地方世家大族搞好关系的啊。

没办法,这个时代,尤其是在大魏,没有地方世家大族的支持,伱真的没办法做成多少事情的。

如今已经不是当年太祖武皇帝的时期了,也不是世祖文皇帝的时期.而且就算是世祖文皇帝时期,面对河洛世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这事儿.算了,幸好秦朗虽然闹了点小脾气,但终究没有跟河洛世家彻底翻脸,还有补救的可能。

只是这么一搞,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南征的出兵准备了。

第878章 南门攻防第307章 江东的决定第1254章 兵临城下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100章 接应第1097章 坏消息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860章 潼关之战(十五)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574章 惩罚第852章 潼关之战(七)第978章 初闻迁都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1072章 丁口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636章 将军成长中第170章 再次离家出走第465章 张溪和魏延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614章 乱战第656章 槐里围城第226章 驰援荆南第546章 纠缠第484章 刘备的反应第326章 关兴第167章 摊牌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994章 犹豫不决的张溪第1228章 练兵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056章 水战(四)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18章 苦肉计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263章 忙碌第562章 撤退和追击第713章 地狱笑话第226章 驰援荆南第185章 应对第961章 邺城的决断第1055章 水战(三)第117章 铁索连舟第643章 名将陨落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23章 反对第592章 变小心的冯习第351章 汉中之战落幕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1043章 升官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438章 等不来的张郃第44章 二顾茅庐第98章 刘表病重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495章 柳隐第1048章 战备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534章 陈仓道第606章 回军第301章 收降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504章 眉县世家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43章 输了第168章 解释第1013章 交锋第1178章 追击和破城第24章 注水版兵书第914章 压力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288章 胡修与吕常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1199章 援兵去哪儿第1158章 背锅第123章 联军第94章 援兵到来第1173章 东郡渡河第1141章 濮阳失守第195章 张溪告状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243章 争议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25章 误会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769章 迟滞不前的魏军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584章 失败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651章 退兵第940章 大变故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343章 调整第590章 还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