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

“检正,这是你要的许州济养院的文书。”

宗泽从堂吏手中接过卷宗,点点头,让人先下去。

“怎么还在忙着?”

堂吏刚出去,一人溜溜达达就进来了。

宗泽忙得连眼都没抬,“相公给的差事,等他从宫里回来要办好。”

他的案头上,已经摆了几十份公文,皆是有关济养院的文函。

在许州的公文中翻了两下,找到了他所要的数据,端端正正地记录在一张纸上。

那人伸着头,看了看宗泽刚刚丢到公文堆最上面的那一份:“济养院。这不是兵礼房的差事么?”

宗泽头也不抬,从另一侧又拿起一份公文,边翻着边说,“相公交代下来的,你能跟他说不关我的事?”

这其实并不是兵礼房的差事,所以宗泽也没有让下吏来帮忙。

“汝霖你是宰相之才,韩相公不过是想让你多历练历练。”

宗泽又提起笔,在纸上认真地写着什么,“多谢夸赞,宗泽不敢当。”

韩冈不止一次地夸奖宗泽是宰辅之才,然后十分干脆地将很多要事都丢给了宗泽来处理。

宗泽一方面感念韩冈的知遇之恩,但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压榨了。像是磨坊里的驴子,看到前面挂着的青草,然后不停的一圈又一圈地拉着磨。

“京师是不是要抓人了?”那人忽然放低了声音,悄声问着。

“赵伯坚,你是替谁问的?”

宗泽无奈地抬起头,望着眼前的中年官员。

赵令铄,表字伯坚,是太祖五世孙,已经出了五服,除了玉版留名之外,没有别的好处,不过也就可以参加科举。

谁都知道,宗室中人不出五服不可能参加科举,最少也得是开国匡字辈的五世孙才能算是出五服。而太祖一系的令字辈,太宗一系士字辈,魏王系的之字辈,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人不到。其中没有官职荫补,还认真准备考进士还不到百人。所以到了如今,宗室进士就只出了这么一个。

开国以来的第一人,可想而知,赵令铄在宗室中的地位会有多特别。赵令铄如今官品低微,但他的名字连皇太后都听说过,虽说没指望做宰相、参政、枢密使,可进入议政重臣行列的几率却要比普通进士高得多。

赵令铄本人,因为其宗室的身份,在中书中虽不当重任,但地位也十分特殊,谁都能说个好。宗泽与赵令铄的关系不错,而且前两年赵令铄因为道遇叔祖宗晟不致敬,被告上了宗正寺和中书门下。赵宗晟是太宗曾孙,太祖、太宗系之间,心结很重,总是有着明里暗里的冲突,看见赵令铄这个春风得意的皇家进士自有几分不顺眼,这下抓到把柄,当然不愿放手。幸好宗泽在中间帮了把手,免了官面上的处罚。

不过两人能轻松相谈,还是气味相投之故。

“人多了。”赵令铄抽了张小几子过来坐下来。

宗泽拿他没办法,摇摇头,“不是去洛阳办差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你当去哪里,洛阳啊。今天去,明天回,能要几天?”

“没再多留两日,洛阳风月难得啊。”

“第一次去多留两日倒也罢了,去的多了,洛阳城里面也没什么意思了,还有什么好玩能比得上京城?等到夏天,再抽几天空去邙山走走。”

有了铁路之后,去洛阳、去应天、去大名府等四京出一趟差,都变得十分简单。

用京洛铁路,走一趟洛阳,一般是八个时辰。

如果是五更发车的早班车的话,就能在城门落锁之前抵达洛阳。第二天办了事,做当天晚上的夜车回京,次日清早便能上工。满打满算也就是两天的时间。如果都是坐夜车往来,甚至一天多一点就够了。当然,洛阳风月不输京华,朝廷虽是差使人,但还是会讲些人情的,一般都会多给两日差。

“真要说到风月,洛阳城里还不如城外的车站,汝霖你怕是不知道,洛阳车站周围现在变得有多好。”

宗泽拍了拍手边的公文堆,“洛阳车站去岁净入十四万三千余贯,我会不知道?”他笑了笑,“东京车站更是三十多万。铁路的维修、人工,只靠车站下面的产业都包下了,运费就是净赚,商税还要另算。”

所有已经建成的铁路车站,在建造时,无一例外地都顺便占下了很大一片地。除了一部分属于车站本体建筑之外,剩下的都修起了屋舍。可以做仓库,客栈,酒店。

京泗铁路通车的这两年,仅仅是车站出租房屋的收入,已经可以将铁路的运营费用给抵过去了。并代铁路,虽然地处河东偏远之地,但车站的额外收入,也保证了整条铁路能够正常的回本。而最早修成的方城山轨道,尽管刚刚完成了新一期的改造,但由于是不亚于汴河的要道,半年的收入足以抵得过当年刚开始修轨道的支出。

“一本万利啊。”赵令铄干笑了两声,又道:“不说这个了,相公要办济养院,肯定不是花钱卖好这么简单,但大理就这么缺人吗?”

“不是大理,是云南。”宗泽更正道,“相公曾经说过,尽管这些人多是污了汤的老鼠屎,但放到边地,还是要比蛮夷干净一点。”

“但其中也有些可怜人。”

“的确如此。”宗泽点头,“可朝廷给了他们属于自己的产业,难道不是仁政吗?能堂堂正正做人,难道不比卑躬屈膝强?何况乞丐之中,不乏将他人家的小孩子绑了去,打断腿,毁了容,养大之后,用以乞讨的恶徒。这样的人,岂能容他继续不作而食?!”

宗泽现在手上除了日常的事务之外,主要就是韩冈丢过来的云南路的移民工作。

近年来,但凡刺配流戍的罪犯,要么去岭外,要么去西域,已经形成了制度,哪一路的去哪里,都有规矩。现在多了个云南,想要移民,就要从他人口中夺食。

因为动辄刺配边远,天下间的犯罪是一年比一年少,比起十年前,案件总数整整少了三成。本来人就不够分,哪里还能经得起再一家的抢食。

所以政事堂那边就想,与其三家抢饼,还不如将饼做得更大一点。这主意,免不了就打到了满街的乞丐的身上。

去年岁末,朝廷诏令天下各路州县,设立济养院,用以收容衣食无着的贫民和乞丐,并提供食宿。济养院的制度,名义上是恩泽天下贫民、乞丐,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吸纳移民的衙门,要让一干因各种原因不事生产的劳力,为大宋稳定边疆。

饥民乃是祸乱之源,饥荒时,朝廷在流民中选强壮者为兵,便是预防有人作乱。而太平年景,虽不虞有流民于途,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沦为赤贫,衣食无着的百姓,数量依然不少。与其让他们沿街乞食,最后开始作奸犯科,还不如先给他们一条出路。

所以按照预定的计划,将会用几年时间,逐步让天下城中禁乞,只要发现乞丐,全都收入济养院中。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便是送往云南等偏远之地,让他们耕种。暂时没有劳动能力,才会养起来,只要有双手,就不愁没事给他们做。

很多乞丐,都是有手有脚,做些体力活肯定能养活自己,会乞讨,只是懒而已,到了边地,自有劝农官来帮他们改正这个毛病。不怕他们敢闹事,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蛮荒之地,汉人必须抱团,不听官府的,就要在蛮夷手中吃苦。而那些因为失地而不得不乞食的流民,则更受地方上欢迎,都是老实人,不会闹出一些幺蛾子的事。

赵令铄沉默了片刻,“所以相公才会选在三月正式推行养济院制?”

“当然。”

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京师的乞丐就会多上几成。设在三月开始推行养济制度,韩冈虽没有明说,但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撒大网捞大鱼。

“乞丐都不留了,那两厅三院那边又有个什么章程?”

所谓两厅三院,就是开封府左右厅和府院、左军巡院、右军巡院,管理着开封府的刑狱诉讼。

“乞丐不论,如果没有正当职业,又找不到三个保人,只要定了罪,不论多小,都会去云南。其实伯坚兄你也不用急着问,过两天章程就会公布的。”

近几年,京师内部对大小过犯管束已是极严。

京师百万军民,市井中不免多有一干破落户,走着偏门吃饭。如果自身不学好,骚扰街邻,或是勾引好人家的子弟学坏,往往就会被告官。一旦罪行确定,登时就会被发遣边地,一辈子都难以再回京师。

这样的案子,隔三岔五就有一起,只要在京城中生活,经常能听说这等事情,甚至报纸上都会进行刊载,以警士人。

宗泽家旁边有户官宦人家,主人是兵部员外郎,在枢密院职方司办差。他家的大儿子就被一个泼皮引诱了去赌球,而且还是私人的外围赌球,去年一个冬天就输了两百多贯,然后被报了官,引诱他家儿子的泼皮,给判了去北庭都护府。而那个开私家赌球的,则是杖遣交州——先杖一百,再发配交州。

不过在左军巡院中挨了五十多下,就咽了气,一条草席裹了出去,也没机会出京师——敢从蹴鞠、赛马两大总社手中抢食,自然会被杀鸡儆猴。

但现在还要办得更严,但凡没有正当职业,都在打击行列。没有正当职业,也找不到三位以上的保人,一旦犯事,就得去云南走上一遭。

赵令铄有点发愣,“这下子,京师中的风气可是要大变样了。”

“这正是相公要看到的。”

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五)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八)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长风(六)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上)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六)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兴波(下)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下)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七)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下)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二十二章 虚实(二)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三)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上)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上)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上)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五)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一)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四)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五)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八)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一十六章 庙堂(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五)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八)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三)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三章 巩州(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九)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下)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二)第二百零七章 变故(四)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九)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