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

吕嘉问进来的时候,黄裳和游师雄已经在小会议厅中坐了有半刻钟了。

只有资格列席的成员反倒是到得最早,而有决议权的都堂宰辅则一个比一个晚。

吕嘉问与开封知府、铁路总局提举相互见礼毕,落座后就对黄裳道,“勉仲,外面的人可又多了。”

外面的鼓噪声几天来一直在响着,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更加响亮。

黄裳只能回了一个苦笑,肚子都骂出粗口了,这他娘的是我的事吗?!

国子监不惩处,枢密院不调兵,都堂内部你推我我推你没一句准话,你吕望叔也有脸怪我不动手?有种的下一堂札,让开封府把兵马拉出来啊!

只是黄裳敢怒而不敢言,再是不同派系,当面的尊卑还是要讲的。

吕嘉问就揪着黄裳,仰天叹息,“都堂的体面都没了。”

“体面?!”

铎铎的击地声,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缓缓走了进来。见到他,黄、游两人立刻站了起来,口称邃明公,吕嘉问也跟着起身,行礼问好。

枢密使张璪张邃明比平时来得更早了一些,拐杖重重地在地上顿了一记,“仁庙也曾被乱兵吓得躲入偏殿,还要慈圣领内侍宫女解救,可谁能说仁庙没体面?”

张璪的作派,只引得吕嘉问嘴角边的一抹讥笑,他可不是只有列席资格的议政,“邃明兄是正门进来的,还是从掖门进来的?”吕嘉问讥嘲地问道。

都堂正门与宣德门正门一样,一年到头都开启不了几次,宰辅、官员,寻常都是走正门边的掖门入内。

一开始都堂前的士子并不多,但现在却成群结队,上千人了。正门堵了,掖门也堵了,从昨天开始,宰辅们都是改从更远一点的侧门进出都堂。

要说脸面,的确是丢了。

若不是宰辅们的示弱之举,国子监的学生们也不会一天比一天更多。

人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张璪被游师雄亲自扶着坐了下来,拐杖还住在手中,“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区区一群措大能做得了什么事?昔年欧阳修知贡举,被他黜落的士子上百人围攻,连胡须都没有被揪掉几根。”

“就怕有心人在后面使坏。”吕嘉问对黄裳笑了一笑,“万一此一班措大坐大,市井中有贼人趁机作乱,勉仲难免罪责。本来一队巡卒就能解决的麻烦,到最后闹得京师大乱,我等知道勉仲你情有可原,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黄裳向门口望过去,但韩冈还没到。黄裳心中一声哀叹,在韩冈来之前,他要被挤对多久?

压了压火气,黄裳道,“只要都堂……”

“都堂?!”吕嘉问打断了黄裳的话,“这也要都堂,那也要都堂,什么事都要都堂决定,那要尔等亲民官作何用?!”

都堂要是敢帮开封府背锅,那开封府有什么不敢做?

黄裳怒上心头,如今的局面,不都是章惇、韩冈为首的都堂不肯下决断的缘故?

联合京师所有报纸头版头条刊发社论,似乎是杀气腾腾,却还说着要治病救人,没有真正的动作。

这几天黄裳身上的压力很大,他按兵不动的做法是韩冈面授机宜,他还知道,国子监那边的放任,也是韩冈对何执中的吩咐。

而章惇那边到底是怎么想,黄裳则并不清楚。

但前天和昨天的都堂会议上,章惇与韩冈一样,都不肯对外面的骚乱采取坚决的手段,似乎都想利用那些学生做些什么。

吕嘉问现在在催促,黄裳只能装聋作哑,章、韩两系联手执掌朝政,但并不是说一点矛盾没有。

都堂门口的那群学生,他调来一队巡卒就能驱散了。

还有市井出身的幕僚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找来一群地痞,换身衣服,见人就泼粪,一刻钟就能还都堂一个清静,也就多一点黄白之物。

可是先不说知府联络地痞会让他丢多大的脸,仅仅攻击学子这一项,黄裳就担待不来,不用泼粪,名头就能臭通天。

他还想进都堂啊。

黄裳觉得,章惇、韩冈的沉默也有这个原因。 щщщ ★ttka n ★CΟ

他们都是在等对方忍耐不下去而先行动手。谁先动手,谁的名声就坏了,接下来的议政会议,另一方就能占到大便宜。

可是黄裳这两天私下里并没有从韩冈嘴里得到一个肯定的回应。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韩冈说的。

在报上刊发社论,也是韩冈定的。

可以说仁至义尽,可以说软弱退让,终归只是动文不动武。而不动武的结果,就是事情越来越大。

“勉仲。”见黄裳一直沉默,吕嘉问不满地敲着桌子,“你总得给一个说法吧。”

他是不是也是没有从章惇嘴里得到一个准确的说法?还是说已经得到了章惇的授意?

黄裳继续沉默着,猜测着。

“干脆把御街修一修?”游师雄从旁插话,化解了尴尬,“就说人流踩踏损坏严重,修他个十天半个月。过些日子,也就冷下来了。”

“修什么?”章惇随着声音而至,冲着站起来的黄裳笑道,“都堂前的路要修?”

黄裳讪讪,“只是一个提议。”

章惇向旁边侧过身,让出身后的韩冈,“玉昆,你怎么说?”

韩冈神色淡淡,“哪来的钱修?朝廷可没钱贴补。”

韩冈和章惇联袂而至,顿时就让厅中人有了一种诡谲的感觉。

议政能看到机密内参,而都堂宰辅能看到绝密文件,但最高一级的机密,并不局限在宰辅们手中的绝密文件里,那些只掌握在章惇和韩冈两人手中。

是达成了什么协议,还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从张璪开始,每一位与会的宰辅和暂时列席的议政,都有相同的想法。与会者全数到齐,各自落座之后,会议厅中的气氛就不免带着一丝诡异。

“外面的事,本来我和玉昆都想着先放一放,等河北河东的消息来了,想来就会散了,没想到越闹越大了。”

这是章惇这两三天来,第一次在正式会议上主动提起外面的学生。

与会者们的精神都集中了起来,从章惇的开场白中,已经可以听出都堂首相准备对这一起事件定性。

只有确定了事件性质,才能确定应对的手段。

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出于义愤还是包藏祸心,是被人蛊惑还是谋图不轨,这些是必须要都堂来进行确定的。

章惇和韩冈之前都对此保持沉默,故而才让人无所适从。

“整件事的缘起,明面上是因为河东之败,实则是有心怀叵测之辈图谋不轨。”

而现在,章惇终于要定他们的罪名了。

那韩冈呢?他会怎么说。

与会者在聆听章惇发言的同时,都开始关注起韩冈的反应。

韩冈则紧接着章惇的话语。

“其人虽口称为国,然其所言种种,实乱官军之心,有助于北虏。”

两位宰相明显地达成了共识。

“今天。”章惇举起了一张纸条,“就是刚才,是石豫送来的,是那群忧国忧民的学生们的要求。”

章惇的声音中带着点讽刺,略低头,念着纸条上的内容,“要严惩败军,要查办败将,要更换河东和河北守臣,要宰相、枢密引咎辞位。”

章惇念一句,厅中宰辅们的脸色就冷上一分,那群学生,简直发了癔症,几天来没看到都堂对他们动手,就得意忘形了。

章惇抬头,冷冷一笑,“幸好还没有要皇帝亲政。”

“不知天高地厚。”沈括板着脸。

“当严惩不贷。”曾孝宽板着脸。

“为首者当诛。”吕嘉问同样板着脸。

章惇没搭理他们,又低头念到,“还有要国子监中严禁教授气学,维系新学道统不改。”

好些人偷眼去看韩冈,只能看见一张风轻云淡的脸。

“另有声称上舍人数太少,每年上舍进士太少,要求国子监增加上舍生名额,朝廷增加上舍进士名额,以及贡举名额。”

张璪一顿拐杖,怒道,“分给国子监的贡举名额都快有开封府的三分之一了,能当一路之地,还敢说不够多?贪得无厌!”

章惇将纸条一折,“说起来各地的贡举名额的确该动一动了。礼部试的人数上一科已有七千人,举人的增加速度需要慢一点了。”

如今跟过去不一样了。举人的身份现在是终身制,而不是只能用上一届。这样一来,能够上京赶考的贡生数量就要比以前多得多。尽管朝廷又多有规定,对往届举人加以限制,比如每年的学政考核,但终究还是多得太多。

不过眼下在会上提起来,却是不合时宜。只是没人觉得章惇是凑巧提到,自然是有其用心。

韩冈再一次成为视线集中的中心,只见他摇摇头,“西北、西南的进士人数本少,减少举人数量不利当地教化。”

“西北拔贡比例不低了。”章惇道。

韩冈道,“西北文风不盛,不如此不足以勉励西人向学之心。”

章惇摇头道,“江南诸路对此抱怨得可不少。”

过去贡生的名额,礼部试过不了那就是过不了。西北十选一、二十选一又如何,江南百里挑一,福建两百取一,争夺一个贡生名额的确激烈,可到了礼部试上,西北贡生根本不是江南才子、福建才子的对手。

即使拔贡的比例比西北低了十倍,江南诸路也没人会觉得不公平,中进士的数量比西北要高十倍呢。

可如今西北拔贡比例那么高,随便一个秀才努力几年就能成举人,这就让江南诸路的读书人看不顺眼了。

韩冈则稳稳地站在西北一方,“怨言如谤言,总是堵不住的,不如放开来,反正也没什么用。”

宰相的争论,其余辅臣们没人敢参与,只能旁听。

听到章惇和韩冈争辩的焦点,张璪不耐烦地说,“那就支援西北西南的边州好了。从荆湖北路、江南东路以及两浙路调拨一部分名额,还有开封……”

吕嘉问立刻道,“京师于天下,譬如首脑于人。首脑亡则人亡,京师乱则天下乱,万万不可削减开封原有的举人数量。”

“主体是湖北、江东、两浙,开封既然不能动就不动好了。”张璪中气十足地提议。各家子弟都在京师,开封名额不动,其他人都无意出面阻止。

“国子监呢?”有人问道。

外面都是国子监学生,尽给都堂添乱,理应削减以作惩罚,但其中多是官宦家的子弟,不能做得太过,张璪忙将权柄地还给章、韩,“两位相公怎么看?”

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九)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九)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上)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三)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四)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一)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八)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五)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七十九章 尘嚣(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五)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二)第一十六章 三载愿终了(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上)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二)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下)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六)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议(二十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上)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七)第二百零五章 变故(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九)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一)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九)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一)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二)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八十二章 尘嚣(十三)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五)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议(十七)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