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

延州的夏天分外让人难耐。

不仅仅是因为树木稀少的缘故,各家各户烧着石炭的烟气弥漫在延州城的上空,还有人家甚至用那种黑糊糊的石脂来生火烧饭,烟味更是呛人。

这种烟气缭绕、熏得让人头晕的地方,就是种谔现在所在的城市。

虽然身在自家的书房中,种谔也没打算像延州城的其他官宦人家一样,点起香炉,用薰香来抵挡刺鼻的烟味,而是在烟尘中安之如素。

照样看书、照样写字,照样拿着块麂皮擦拭着刚刚得到一柄宝剑。

浅黄色的麂皮沾了点油后,在两指宽的剑身上抹过。剑尖就在擦拭中轻轻颤动,薄如纸页的剑身弯曲自如,竟是一柄难得一见的软剑。

麂皮拂过的剑身清亮如一泓碧水,莹莹光泽中隐见纹理,打磨得恰到好处的锋刃透着森森寒意,而这样的利器却是柔如丝缎,任谁来看,都是难得一见的神兵。

种谔前两日受到这柄剑的时候,也试验过一次,将之弯曲团起,甚至能放进木盒中。而拿出来时则一下弹开,重又伸得笔直。如果是爱剑如痴的郭逵见了,必然视如珍宝。

不过再好的剑也要着意保养,要经常上油擦拭,一有疏忽,就会很容易变得锈迹斑斑。

“太尉,王都巡在外求见。”种谔的亲随来到书房前。

“让他进来吧。”种谔继续低头擦着剑,专注在剑身上的眼睛透着冷漠。

片刻之后,先是种谔的儿子种朴,接着一个身材矮壮,坚如磐石的汉子出现在门口。满面的虬髯,双目神光湛然,因饱经风霜而变得黝黑粗糙的面颊,让不知情的外人根本就看不出他才不过二十出头。

刚刚从熙河路调任而来的王舜臣,就这么跟着种朴前后脚走了进来。

一走进来,王舜臣便冲着种谔大礼参拜:“王舜臣拜见五郎。”

五郎。

听见王舜臣用了这个熟悉的称呼,种谔冷淡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种世衡亲卫的儿子,少年时跟着种朴做伴当,当年因为殴伤贵人家的衙内,不得不连夜逃往秦州。只是七八年一过,如今的王舜臣已经是名震关西的大将,一手连珠神箭在天子的面前都挂着名。际遇之奇,也是让世人闻之惊叹。

只是现在两边的关系就有些让人烦心。王舜臣算是种家的家生子,但如今已经是一方镇将。按如今的世情这个名分还在,不过继续将王舜臣视为下人,就是亲家要便仇家了。

王舜臣乃是枢密副使王韶的爱将,在河湟开边时立功甚多,同时也与未来必然在两府中有一席之地的韩冈以兄弟相称,一手冠绝当今的神射更被天子所喜爱,又怎么可能像过去如仆役一般视种家为主。只是上下尊卑的观念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种谔何能例外?故而心头一直转不过弯来。

幸好王舜臣的表态让心高气傲的种谔松了一口气,“坐!”

种朴见到父亲的态度软化,也放下了心,扯着王舜臣站起身,一起在种谔的下手坐下来。

种朴可没有他老子那么多纠缠的心结。他自幼与王舜臣一起长大,如同亲兄弟一般。王舜臣当年之所以远走秦州,其实也是因为在帮他种十七出气的缘故。这一次请调王舜臣至鄜延,虽是大伯种诂的建议,但若没有种朴在后面的推波助澜,种谔也不会这么容易上本奏请天子。

善待王舜臣,是现今种家上下一致的意见。不仅仅因为王舜臣本身还有很大潜力,也有王舜臣身后的韩冈这一重要因素在。有着种建中的同窗之谊,再加上王舜臣这位与韩冈兄弟相称的生死之交,就能与韩冈相与交好,不仅日后很可能会有几十年的依仗,现在就能在王安石和王韶面前再多上一条路。不至于在第二次攻略横山的时候,受到来自朝中的干扰。

种家可是吃够了朝堂无人的苦。种世衡当年在西军中,人人将他与狄青相提并论。起头时,两人所立功业也相差仿佛,修了清涧城、施有离间计的种世衡其实还更强一点。可是狄青占了几个宰辅看重,日后飞黄腾达,最后竟是靠着剿平侬智高之乱,而坐到了正任的枢密使。至于种世衡,则终官正七品的东染院使,横班只在眼前不远,可就是没能踏过去。有鉴于此,种家如今执掌家门的几位,如何会放过前途无量的韩冈不去交好?

王舜臣坐了下来,视线当先落在了种谔手上的宝剑,武将的习惯让他一时间忘了礼节,两眼发亮:“好剑!”

“前些日子才拿到手,是磁州名匠解良所造。”种谔说着来历,将剑反手递过去。

王舜臣接过来上上下下看了一通,又就手挥舞了两下,晶莹闪亮、柔韧如蛇,却不会因为太过柔软而妨碍挥舞的剑身让他啧啧称叹,“果然是好剑!也就只有磁州的刀剑大匠才有这样的好锤头。”

将剑双手捧着还回去,王舜臣笑道:“不知五郎打算将这柄剑起个什么名字?”

“剑就是剑!杀人的器物,要名字作什么?”种谔刷的一声收剑归鞘。作为一名武将,种谔当然也喜欢收集神兵利器,但要说他有多把这些刀剑放在心上,那倒也未必。抬起手来,就把剑再丢给王舜臣:“要想起,自己想个好名字去。”

“当真?”王舜臣也不推辞,喜笑颜开地起身拜谢道:“多谢五郎的赏赐。”

王舜臣外表看着粗豪,但为人却是精细,自小跟着种朴做伴当,怎么可能不学着察言观色。说话处事,也都保持着分寸,而一点点粗鲁,反而透着亲热。熙河路中的将领里面,他在军中的人缘是最好的。该一起骂娘的时候一起骂娘,该一起喝酒的时候一起喝酒,时常呼朋唤友出外游猎,在熙河路的军中,结下了多少铁打的交情来。

他若是说什么无功不受禄,那反而就生分了。现在虽是毫不客气地接受下来,但却更显得亲近。王舜臣自幼在清涧城长大,跟着种家也久了,也不会因为现在身居高位了,身后又有够硬的后台,就认为能与种家分庭抗礼。而且若是被人认为是坏了品性,那就别想再往上走多远了。

收下了剑,王舜臣喜滋滋地坐下来,“前日一听五郎要调俺来鄜延,俺当天就想骑着马赶来了。在熙河路的这两年,鸟都淡出来了。一张弓,射下来全是野鸡野兔,好一点的就是野鹿野猪,偶尔射了只大虫熊罴,就要敲锣打鼓了,就不见来个贼人好让俺练练手的。对了,前两天还弄了张黑白纹的花熊皮,俺娘说给大郎旧时从马上摔下来的时候伤过腰,花熊的皮子正好用来护腰。”

王舜臣杂七杂八地说着,毫不见外,亲热得就是一家人,种朴也旁边帮着腔,种谔渐渐的话也多了起来。看着王舜臣的态度,就是自家的子侄一般。

喝了一巡茶,说了一阵话,种谔将茶盏一放,神色变得严正起来:“王舜臣,你可知今日我请调你来鄜延路是为了什么?”

王舜臣站起身,单膝跪倒:“请太尉指派,末将无有不从!”

“就是为了横山。”种谔前倾着身子,俯身对着王舜臣:“你也知道,从老太尉在的时候,就一心要克复横山,熙宁元年,我费尽心力将绥德城拿回来,也是为了横山。五年前,西军上下并立一击,筑起了罗兀城,那时已经是胜券在握,谁能想到因为庆州军叛乱而功亏一篑。”

“只差一步啊……”种谔至今说起当年事,遗憾、悔恨依然充满胸臆,要是能再坚持几天该有多好?!眼见着就要夺得最后的胜利,却还是没能将之抓到手中。现在想来,错就错在他押错了宝,压到了韩绛这个不值得下注的赌徒身上。

“你虽是延州东路都巡检,但治所年前已经迁到绥德城。绥德城中的鄜延路第七将的十一个指挥,四千五百马步兵归你管辖。”种谔沉声说道,“调你来此,不为他事。就是攻取横山时,由你来为全军打头阵。”

旧时的一个城寨里,通常都会有分属不同军额的军队,而且是有禁军、有蕃军、有乡兵,令出多头,指挥调动起来很是麻烦,经常会贻误战机。现在随着将兵法在陕西推广,则是按驻兵的地域划分,以三千到一万人为一将,将同驻一地的军队整编起来,自此可以灵活指挥。

鄜延路如今分为九将,王舜臣作为都巡检,为第七将的正将。手下管着四千五百马步兵,总共分为十一个指挥。这些事,王舜臣在接下调令时就知道了。

“当真让俺做先锋?!多谢五郎抬举!”

王舜臣听了又是大喜,跳起来又向种谔拜礼称谢,不是收到宝剑时的带着一点伪装的道谢,而是发自心底里的欢喜,他可是盼着战场上的血腥味盼了整整有三年了。

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一十五章 庙堂(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七)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八)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二)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上)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四)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九)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八)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三)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六)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一)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一)第二百零七章 变故(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五)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九)第八章 君臣(中)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上)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八)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