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社会分化是社会转型的基础,其一般表现是社会结构要素的增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功能的专一化。在加速转型期,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极大地冲击了我国高度集中的传统社会结构,我国原有的低分化社会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发生了迅速的分化。

1.领域分化。加速转型期以前,我国是一个分化程度低整合度高的社会,且这种高整合度主要是靠国家对社会采取强制性的政治整合实现的。政治领域是整个社会领域的核心,经济和精神文化活动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并与政治领域具有极大的同质性。在加速转型期,经济和文化领域逐步从政治领域中分化出来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此同时,政治领域本身也以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职责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这样,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由“大一统”向各自独立承担的功能分化,并为整个社会的分化打下了基础。

2.阶层分化。加速转型期最为显著的社会分化是阶层结构的分化。长期以工人、农民、干部为主体的三大身份阶层在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出现了诸如农民工等身份与职业相背离的边缘性群体和产生了以私营企业主为主要代

表的新的社会阶层。阶层分化,对我国原有的阶层序列、阶层关系以及制度架构和意识形态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的社会阶层和现存秩序体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

3.组织分化。进入加速转型期之后,社会组织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并出现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异质性特征十分明显,尤其是原来由中央控制社会的权力逐步向地方和部门组织转移后,以行政系统为依托的纵向控制系统极大地削弱。与此同时,党的基层组织活动能力减弱、影响力下降,新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4.利益分化。伴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各类利益主体的自主权也在不断扩大,利益的分化也势必发生,出现了多元的利益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对利益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社会行为的强大动力,而利益分化实际上也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必然会在不同利益主体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5.观念分化。社会分化必然会在意识形态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上反映出来,加上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扩散,人们的价值观念将会不断趋于多样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悖的

价值观念会涌现出来,致使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不可避免。

总之,进入社会转型期后,以领域、阶层、组织、利益和观念等分化为基础,我国社会结构中的异质性因素迅速增加,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层次的多元的社会结构,社会矛盾非常复杂。这种状况的出现对统一战线有深刻的影响。

处理同和异的矛盾,协调异质性因素与社会结构主体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相互调适中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秩序是统一战线的任务和工作目标。不用置疑,统一战线是以异质性因素的存在为前提的,有同无异就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所以,转型期社会异质性因素的增加、多样性的发展为统一战线奠定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在改革开放前,因为实行“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且要消灭以工农差别、脑体差别和城乡差别为主要表现的各种社会差别,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即使是思想观念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不允许的,这就从根本上抽掉了统一战线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统一战线工作在低水平上曲折发展就难免不是一种必然,历史从反面证明了异质性因素的存在对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入转型期后,随着分化型社会的出现,统一战线将在新的基础上获得重大发展。

(本章完)

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_一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党在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一、什么是“五型”干部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二、努力维系民革的党派特色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二、努力维系民革的党派特色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二、牢牢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二、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_一二、如何做“五型”干部二、创立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二、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深刻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_一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二、努力维系民革的党派特色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一、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定位,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方向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二、多党合作制度将在迎接新的挑战中发展完善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一、《意见》体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一、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纪中将长期存在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二、创立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一、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定位,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方向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创立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二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难得机遇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二、多党合作制度将在迎接新的挑战中发展完善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