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

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

时代的发展,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迫切需要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中,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参政议政运行机制是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一是提高参政党参政议政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水平,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加强参政党机制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客观要求。中央5号文件突出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对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制度保障。各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和政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为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提供制度保障,才能达到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九届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的“多党合作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影响和决定着多党合作的水平。”

二是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机制建设,是适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要求的重要措施。目前,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处在战略发展和问题凸显相互交织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实现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执政党不断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需要各民主党派加强制度化建设,把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智力优势汇集起来,引导到为首都改革建设发展服务上来,成为推动首都各项建设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动力。

三是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机制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参政议政工作实践是有效发挥参政党的政治作用、履行参政党职能、树立参政党良好社会形象的途径,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党合作的需要,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当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情况来看,需要通过加强参政议政机制建设,全方位提高参政议政的建设水平。才能真正使得参政党由 “期待的角色”变成“现实的角色”。总之,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已成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和基本性的任务。

(一)参政议政运行机制运行的条件及其构成要素

1.参政议政运行机制运行的条件

第一、 中共各级党委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

第二、 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信息基本对称和资源相对平衡。

第三、 民主党派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意识,以及明确的工作思路和长远的工作规划。

第四、 民主党派要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完善的制度规范、有效的运行方式和工作措施。

第五、 民主党派要有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以及必须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证等等。

2.参政

议政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参政议政运行机制是指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发展要务,按照“一个参加、三个参与”的要求,通过合理的组织构造,科学的功能设计,紧密的联动关系,实现各民主党派内外联系、上下沟通,进而达到和谐运转、高效运行的工作程序。

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要素有:(1)政的价值目标系统。主要内容是由多党合作和政治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中确立的政治准则及其各民主党派章程中规定的参政议政要求决定的。(2)政的组织功能系统。主要是指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民主党派独立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的结构设计及其每一级组织的功能定位。(3)制度保障系统。主要围绕着参政议政,对其组织行为和组织运行过程中的人、财、物的保障的规范。(4)联动系统。主要包括民主党派内外的信息流动,党派组织内部上下之间对决策的执行和协调及其相互配合。

(二)参政议政运行机制模型设计

1、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结构图(略)

2、参政议政运行结构的说明

——横向结构

(1)民主党派作为参政议政的主体,需要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和部门发生广泛的联系。其中,与中共、政府、人大和政协的联系最为广泛。

(2)与中共的联系主要是接受中共政治上的领导,围绕着中共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参政议政,参政议政的内容来自中共,参政议政的主要成果为中共的决策服务。

(3)民主党派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是更好地参政议政的一个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是知情出力的一个直接的信息来源,是合作共事,发挥党派作用的必要方式。

(4)民主党派与人大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其成员在履行人民代表职责的过程中实现的。

(5)民主党派最佳的参政议政方式,是通过政协与中共进行政治协商,通过政协的各种会议提意见、作批评、写提案等方式进行参政议政。

——纵向结构

(1)参政议政的运行机制是以民主党派的组织系统为基本框架的,包括市委后会、党派市委机关和党派区公委三个部分组成。

(2)参政议政运行机制是以“五会一体”为其基本特征的,五会即党派的全委会、常委会、主委会、机关办公会和专委会组成的一个整体。

(3)依据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功能可以分为决策系统、支持系统和实施系统。其中决策系统由全委会、常委会和主委会所组成;支持系统由常务副主委领导的机关办公会、专(兼)职副主委、秘书长以及机关各处室所组成;实施系统由市委专委会和课题组以及区工委专委会和课题组所组成。

(4)“五会一体”运行机制:由党派市委全委会研究、审议本党派参政议政的工作报告和决议,决定并批准参政议政的工作目标和方案。在党派常委会的主持下,以主委会为中心,通过机关办公会进行部署,为专委会参政议政服务,并将其结果反馈到主委会,由主委会向常委会提交工作报告。

(5)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在咸阳运行状态的基础上强化了参政议政的支持系统。特别强调在党派市委中,要有一

名专职领导主管参政议政工作,同时强化了机关参政议政部的协调功能和作用,并对机关处室的职能规范提出了调整的设想,为围绕参政议政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三)健全和完善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重点

参政议政的形式主要有党派调研、政协提案、高层协商、议政会、通报会、座谈会以及信息通报等形式,其中由以前三种形式在参政议政运行机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党派调研和高层协商则是亟需健全和完善的重中之重。

1.关于调研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在参政议政调研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课题筛选、课题确立、人员构成、经费保证、课题实施、结果反馈和评比奖励等运行机制。其中课题的筛选和确立是关键;人员和经费是基础;课题实施是重点;反馈、奖励是动力。

课题的筛选和确立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决策系统的全委会、常委会和主委会的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下来的。人员构成、经费保证以及反馈和奖励是由参政议政运行机制支持系统的机关办公会和各处室职能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课题的实施和完成是有由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实施系统的各专门委员会及其课题组的具体工作得以最终完成的。

就当前北京各民主党派调研工作运行的现状而言,在课题的筛选到课题的确立方面工作有待于强化,在人员的构成到经费的保证方面工作有待于优化,在课题的实施到结果的反馈和奖励方面工作有待于加大力度。

2.关于高层协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党派与中共的高层协商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检验党派参政议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也是党派在参政议政中最需要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高层协商层次高、面积宽、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在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上应给以特别的关注。

为适应高层协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灵敏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完备通畅的网络信息机制;高素质的人才建设机制;前瞻性的课题储备机制;点面结合的调研工作机制等。

建全和完善上述机制,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强化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意识,调动党派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积极参与参政议政,把全党的智慧和热情引导到围绕发展中心,积极参政议政上来。

第二、通过参政议政部,建立起以党派市委为中心,以各级基础组织为纽带,以课题组研究为重点的,在党派内外形成信息网络渠道,并保证其畅通无阻,特别要加强同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络。

第三、发挥优势,汇聚人才。对党派内的著名人士要予以特别的关注,通过组织安排,感情投入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参政议政的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第四、根据中共市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由主委或常务副主委主持制定参政议政年度工作计划和五年工作规划,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课题进行研究,有意识地储备一些重点课题

只要达到上述基本要求,高层协商的机制就会紧张而有序地运行,尽管时间紧,任务重,总能做到基础扎实,从容应对。

(本章完)

四、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中定位,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整体功能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二、“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两种法律制度并存的局面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三、75年、78年宪法记录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的曲折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第一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三、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中定位,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二、如何做“五型”干部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二、如何做“五型”干部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三、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一、什么是“五型”干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难得机遇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一、《意见》体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统一战线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二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党在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四、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中定位,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整体功能三、75年、78年宪法记录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的曲折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二、牢牢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一、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纪中将长期存在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三、75年、78年宪法记录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的曲折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难得机遇三、75年、78年宪法记录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的曲折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二、如何做“五型”干部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一、什么是“五型”干部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二、牢牢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一、《意见》体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一战线领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