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

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

政党政治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到二十世纪末,没有政党存在的国家屈指可数。政党执政成为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最为普遍的形式。普遍的东西总是因为它们蕴涵着共同的规律而具有普遍性。因此,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政党政治运作的领域,就会时时感受到政党政治运作的普遍规律。当今世界各国政党纲领的发展变化所体现出的特点,就是政党政治运作规律作用的结果之一。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前后不同的显著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政党的纲领与世界形势一样,可以用“两极化”来描述。那时的政党,不仅在纲领上各执一端,而且相互之间尖锐对立;不仅国与国之间的政党差异甚大,而且在同一国家中,不同政党之间的纲领也尖锐对立。君主立宪党鼓吹君主立宪主义,无政府主义者鼓吹无政府主义,极右派鼓吹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民主党鼓吹民主自由,社会党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招牌,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等等。同时,各国政党在主观上也极力拉开纲领的距离,唯恐与其他政党混同,唯恐被认为是某个政党的追随者,为的是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立性。在我国同样如此,农工民主党与中共虽然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及革命的归宿上有着许多的共识,但在三十年代,两党之间却相互指责、批评,互不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政党纲领突出表现为中间化、兼容性的特点。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政党,特别是执政(或参与执政)的党,在保证不失去原有基本群众的条件下,总是尽可能广泛地顾及各个阶层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努力寻求不同社会利益之间的妥协、调和而不是对抗。这就使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党在纲领上相互影响、相互接近,乃至相互兼容,在政策和政治主张上相互借鉴,相互利用,乃至相互抄袭。在西方国家,许多典型的资产阶级政党纷纷打出维护劳动者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的旗帜,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在美国,两党在竞选中相互攻击,却并不妨碍获胜者把别党的主张变成自己的主张。而社会民主党为了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以在议会中取得竞选的胜利,极力强调要成为“群众性的纲领党”。德国社会民主党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不再强调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更进一步强调放弃“左”的立场。向来以工人政党自居的英国工党,近年来也与工会拉开距离,声称工党不仅是工会和劳动者的党,也是企业主的党,并于1995年修改党章,放弃了坚持七十多年的国有化目标,而向保守党的纲领靠拢。与此相似,曾长期主张发展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法国社会党,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也开始对现有形式的市场经济表示肯定,以消除其他阶层的疑虑,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西方国家一些极右翼政党也提出了弘扬民主价值,反对极端排外,淡化党的极端民族主义的纲领。如前所述,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纲领也有同样的表现。以上这种状况,造成了如德国社民党理论家所说的情况:“过去两页纸就能鲜明地亮出党的旗帜,今天则几十页也不见得能讲清左右翼的区别。”造成了“在美国,大多数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一致。德国和奥地利的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之间,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之间以及加拿大的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之间,情况也大致相似。法国、意大利、瑞士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政策普遍符合这种模式。”所有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政党,都被德国政治学者基希海默尔概括为一个概念:“兼容型政党”(catch-all party)。兼容型政党的“兼容”,首先就是政党纲领上的兼容。

(本章完)

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二、“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两种法律制度并存的局面二、“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两种法律制度并存的局面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二、如何做“五型”干部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二、如何做“五型”干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统一战线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二、努力维系民革的党派特色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三、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的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统一战线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一、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纪中将长期存在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借鉴历史经验,“反独促统”,发展和壮大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第二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三、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二、世界各国政党纲领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二统一战线领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二、努力维系民革的党派特色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一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一、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纪中将长期存在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第二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二、如何做“五型”干部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三、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二、牢牢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深刻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难得机遇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一、深刻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_二、多党合作制度将在迎接新的挑战中发展完善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三、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