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如何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各国应该有各自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阶级社会的特征,从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寻找文明发展的动力。他们在分析社会主义文明与一切剥削社会文明的根本区别和继承关系后,认为以阶级对抗为核心的社会对抗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指出,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包含着革命,而从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文明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文明过渡更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这个社会革命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革命,这两个革命如同车之两轮,使革命不断前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无产阶级是共产主义文明的开创者,他们“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深刻阐明了夺取政权、发展文明和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但首先必须由劳动人民夺取政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前提,然后开始社会主义,并进而发展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根据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不断探索和总结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理清了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

1、坚持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执政的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稳妥进行。毛泽东同志为此确立了民主集中制,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是经过共产党来领导的,“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经过民主政治建设曲折的历程,邓小平同志深刻体会到,“民主的发展要靠党的领导”。在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后,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他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地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通过改革逐步实现。为了促进国家民主,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早在50年代就考虑到

改革。周恩来同志曾明确提出,要使民主扩大,“就要在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把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管理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之中。他指出,“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要“克服官僚主义,首先还要研究体制的改革”。他身体力行地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领导了克服官僚主义、党政关系等方面的政治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地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他强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出发,从干部任选制、组织领导制以及权力运作制等多层面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

3、发展党内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现代民主政治通常表现为政党政治。在我国这样一党执政的国家,执政党掌握很大的公共权力,占据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党内民主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民主的发展程度。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同志也特别注重党内民主与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强调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正确界定党和国家的职能,用党内民主来推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新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和考验,面对执政兴国的伟大使命,江泽民同志更加重视“发展党内民主”。他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充分体现和保障广大党员民主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适应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倡导在党内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

实现党内民主需要监督作保证。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让人民监督政府”。随着政治生活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的逐渐扩大,中共领导人在推进党内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扩大人民群

众的民主监督,特别是民主党派的监督,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4、加强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共三代领导人都注重把实现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突破口,极大增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他深有感触地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为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大胆创新制度,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5、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成果。民主作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其共性并不为资本主义独有,社会主义民主同样可以利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经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上,提出过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要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民主形式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政体屡屡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中国的政治制度决不照搬别人的东西,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邓小平也指出:“要继续坚持同对我们友好的西方国家交往,继续坚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当然,这种借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学其精神,为我所用。随着现代代民主和法治不断深入人心,制度间的相互借鉴已是各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之一。在此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实践精神,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开放、进步和自信。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思考和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它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文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本章完)

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第二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一、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定位,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方向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学院教育体系_一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中定位,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统一战线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四、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中定位,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整体功能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调研报告_三、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的几点意见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二、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一第二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党在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四、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中定位,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整体功能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辟人类文明文明的新途径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三、75年、78年宪法记录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的曲折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二、民间组织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二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历程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一、什么是“五型”干部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二、“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两种法律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二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一、邓小平的民主监督思想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再造历史的辉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一、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定位,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方向一、什么是“五型”干部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民间组织——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_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其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