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正主失踪

而刘耀本率部控制紫禁城,基本上也没有遭遇什么抵抗,两个营的兵将,便迅速的将整个紫禁城内外给控制了起来。

但是说的容易,办起来却真的闹出了不少笑话,想想看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兵将们,虽然跟着肖天健起兵以来,攻城略地也算是见过了点世面,但是他们所谓见过的世面,最多也就是一些富户的家园,哪儿能跟这么大的紫禁城相比呀!

所以入宫之后,这两营兵将便开始分头行动,虽然抓了些太监带路,可是等真格入宫之后,看着这紫禁城之中巍峨的宫殿,还有密密麻麻的道路,还是让不少大中军的兵将在紫禁城之中转晕了,好多人到了后宫之后,更是被这里的奢华给惊呆了。

不少太监宫女都在身上塞得是鼓鼓囊囊的,结果被抓住的时候,一搜身,便搜出了不少的值钱的东西,看得这些大中军兵将们是眼花缭乱,满眼都是星星,还真就有人挡不住这样的诱惑,偷偷的塞了些东西到怀里面去。

整个控制紫禁城,一直忙到晚上,刘耀本最关心的事情不是缴获了多少东西,而是崇祯这会儿哪儿去了!

入宫的兵将,几乎是搜遍了紫禁城的所有角落,当了半夜也没有找到崇祯的下落,就连皇太子和崇祯另外两个儿子,也踪迹全无,仅仅是在坤宁宫之中,找到了已经悬梁自尽的周皇后和意外自尽未死的袁贵妃,在慈宁宫之中抓到了天启帝张皇后,又在其他宫中找到了被崇祯杀了的田贵妃等嫔妃,并在紫禁城寿宁宫和昭仁殿之中抓到了现年只有十三岁的长平公主和仅有三岁还被宫女照料着的昭仁公主。

崇祯和他的三个儿子找不到,刘耀本可就慌神了,他当然知道这四个人的重要性,现如今紫禁城已经被他们控制住了,但是这四个人却踪迹全无,这可如何了得?

于是刘耀本一边派人去急报肖天健得知此事,一边立即在宫中,对那些被已经控制的太监宫女们连夜突击审讯,试图从他们口中,查出崇祯和三个皇子的去向。

肖天健也连夜入城,半夜的时候进入到了紫禁城之中,并且立即令宪兵和羽林卫接管了整个紫禁城。

看着被灯火照亮的紫禁城,肖天健不由得也是感慨万分,这个时候的紫禁城和他后世参观的紫禁城还有很大的区别,起码大殿的殿名就跟后世不同,而且规模也比后世稍微小一点,但是放眼这个时代,紫禁城恐怕还是这个世上最巍峨最富丽堂皇的宫殿,他今天终于以大中朝皇帝的身份,踏入到了这座宫城之中,想让他心情平静,恐怕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从他在山海关将十几万建奴大军,赶鸭子一般的赶回锦州以北的辽东的时候,当他的一只脚踏入这座曾经的大明都城的时候,便注定要揭开中华的一幅新的编章,中国人从此之后,再也不用受到那些脑袋后面留了条猪尾巴一般的金钱鼠尾发式的建奴的奴役,再也不用被他们利用酱缸蛆文化蒙昧近三百年,闭关锁国闷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自高自大,以至于坐失这个世界海洋大发现的最佳时机。

看着已经被大中军控制的紫禁城,看着这些曾经耗费了国人无数财力,被朱家王朝建立起来的巨大辉煌的京城,肖天健这会儿的心里面是感触良多。

他不否认中国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后世留下了这么巍峨,这么金碧辉煌,这么巧夺天工的一座皇城,使之在几百年之后,还被世人所瞩目。

但是也不可否认,这样的大兴土木,除了留下了一大片辉煌的建筑群之外,并未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任何有价值的作用。

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朱元璋的小农意识,下旨封海的话,以中国历史上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这个时代,岂能让那些尚还没有完全崛起的欧洲蕞尔小国们,利用他们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航海技术,和一些曾经根本入不了中国人法眼的小海船,却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并且将他们的触手伸到了世界各地,以至于中国人却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关闭了海上的大门,从此再也不关心世界上在发生什么事情。

以至于当二百多年之后,欧洲列强将大批战舰开到中国沿海,并且用舰炮轰开中国国门,将大批毒害中国人的鸦片源源不断的运入中国,毒害中国人的同时,将大批作为世界上最硬通的金银,运回到他们的国家去,那个时候,中国人才惊愕的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上的列强远远的抛到了后面,从此再也无法以辉煌了几千年的文明,傲立在世界之巅的时候,并且要不断的被列强当成一块肥肉瓜分,受尽了丧权辱国的屈辱。

虽然这个时代,也并不能说所有中国人都忽视了海洋,起码在南方福建一带,还有郑氏集团现如今将南海乃至是通往日本、朝鲜的航线视作他们家族的后花园,但是目光的短浅,却也将他们的视野仅仅限制在了从世界地图上来看,并不广袤的南海一带,甚至于周边的那些地方,正在被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乃至是正在崛起的英国人侵占,却不知道利用他们的力量,去为中国人也夺占殖民地。

现在既然他肖天健踏入到了这座都城之中,那么他便不允许这种事情再照着原来的轨迹滑落下去,大明已经彻底腐朽了,任谁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所以只有被扫入到历史垃圾堆之中,让他们不能再左右这个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度,很幸运的是老天爷将他丢回到了这个时代,并且使得他幸运的称谓了大明王朝的终结者,而不是那个充满了小农意识野蛮而且自大的李自成来完成这项工作。

虽然眼下建奴还没有被彻底打趴下,虽然现在中国还有南方诸省尚没有被统一,还有李自成那个伪大顺皇帝在陕西胡折腾,西面还有正在崛起的准葛尔部,都需要他一步步的去将他们收拾掉,逐步的完成大中国的一统,但是肖天健认为,现在已经要开始为下一步中国人重归大海,做先期的准备了。

时代进入到这个时候,可以说中国人比起那些欧洲人已经晚了一步,如果以中国现在的国力,哪怕是经过这么多年战乱,国力已经十分虚弱,但是和那些欧洲小国相比的话,即便是将他们全部绑在一起,也未必见得他们就能比中国强到哪儿去,而且现在大航海时代才刚开始并不算长,世界还没有彻底被欧洲列强瓜分,还有许多不毛之地,可以供中国人去争夺。

虽说西方一些科技已经在这个时代领先了中国人,但是这种领先,也仅仅是很小的差距,特别是在他的刑天军崛起之后,在火器方面,中国已经并不落后欧洲什么了,再加上他这个超级作弊器的存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科技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他完全可以走许多捷径,稍微努力一下,便可以让中国再一次大幅超越欧洲,哪怕是现在航海和造船技术稍微落后一些,但是对于他来说,这都不是什么问题,总之他肖天健只要活着,那么下一步就该让世界看看,大中华将继续占据在世界之巅之上。

肖天健一边在众多羽林卫的护随下策马走在通往皇极殿的石板路上,一边心潮澎湃的考虑着这些事情,忽然间刘耀本带着麾下的兵将,远远的从皇极殿方向迎了过来,并且在肖天健面前迅速的列队,然后在刘耀本的带领下,一起并腿挺胸,对肖天健行了一个军礼。

“禀皇上!第二近卫师都统刘耀本见过皇上!奉皇上之命,末将已经完全控制了紫禁城!现正在对紫禁城中的财物,进行封存和统计!

另外我们已经在皇城之中,控制了天启帝张皇后,并且找到了已经悬梁自尽的周皇后和被崇祯所杀的田贵妃等嫔妃,并且控制了自尽未死的袁贵妃,还有崇祯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另外还有尚未逃走的宫女共一千七百人,太监六百五十余人也已经被我们控制!

但是……但是微臣们却没有能找到明帝朱由检和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永王三人,请圣上恕罪!

不过微臣还正在对宫中的那些擒获的太监和宫女进行拷问,正在追查崇祯和他三个皇子的下落,请圣上明示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刘耀本一看到肖天健在诸将的簇拥之下,已经进入了紫禁城,于是便立即对肖天健汇报他们这阵子的工作情况,说道崇祯和他的三个儿子的时候,不由得让刘耀本有点泄气。

肖天健听闻还是没有能抓住崇祯,于是也有点失望,他倒是很想现在见一下这个已经和他作对这么多年的崇祯皇帝,并不为了嘲笑他是个失败者,而是想要亲眼见一下这个曾经在后世被许多史学家争议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可是还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抓住崇祯,甚至于连他那三个眼下极为重要的皇子,也没有在宫中,这就让他有点不太放心了。

“哦?那么拷问可有什么结果吗?”肖天健立即对刘耀本问道。

要知道只要崇祯没有抓住,那么大明王朝就还不能说已经被他终结,以当下中国的那些文人还有许多军民,其实在内心之中并不认同他这个靠着造反登基的大中皇帝,只要崇祯跑掉,振臂一呼,还是在民间有着相当的号召力的,哪怕是他的三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只要逃到大中军尚未控制的区域,便会被人利用他们的身份,立即再成立起一个朝廷,继续和他的大中朝周旋下去,那样的话本来就已经残破的国力,便会受到继续削弱,很不利于下一步他一统天下。

“有后宫的太监和宫女已经招供,说下午的时候他们还见到崇祯在宫中四处奔走,崇祯心知他的天下已经完了,所以气急败坏之下,亲手提剑杀了一些太监和宫女,还逼迫他的不少女人自尽,一些嫔妃不肯自尽,结果被崇祯亲手给杀了,他的宠妃田氏便是被他亲手所杀!

但是在听闻我们已经攻至紫禁城的时候,崇祯便带着他的亲信宦官王承恩奔了御花园,之后便再也无人见到崇祯!

至于他那三个皇子,据伺候他们的太监和宫女供述,说在圣上大军兵抵都城外之前,便突然间不知所踪,现如今还没有查出他们的去向!微臣会继续追查下去的!”刘耀本赶紧答道。

肖天健点点头,忽然间问道:“那么玄武门呢?(玄武门便是后来的神武门!)你们控制玄武门的时候,那里情况如何?”

刘耀本立即答道:“禀圣上,微臣入宫之后,很快便派人控制了玄武门,据前去控制玄武门的兵将说,当他们赶到玄武门的时候,那里守门的太监侍卫早就跑了个精光,还顺走了不少宫中的财物,玄武门已经大开,崇祯很可能带着王承恩从玄武门逃了出去,现在微臣正在派兵,到紫禁城外搜寻!”

肖天健点点头,这个时候北京城可以说是兵荒马乱的,紫禁城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也跑的跑,藏的藏,崇祯完全有时间跑出宫去,于是他立即下旨道:“立即发榜昭告城内所有人,供出朱由检和他三个皇子下落者,赏银千两,藏匿朱由检和他三个皇子者,全家抄斩!另外立即派人去紫禁城后面的煤山搜山!如果不出朕所料的话,朱由检很可能带着王承恩逃到了那里!

另外下诏令入城的全军兵将,在清剿掉城内抵抗的明军残部之后,全部按照原定区域立即就地停驻,不得任何人扰民抑或是趁乱抢jie财物,奸yin妇女,违令者斩!

你们第二近卫师留五百人配合羽林卫镇守紫禁城,不得让紫禁城的东西流散出去!卢象升立即率领所有宪兵立即到城中各处,负责监督诸军安民之事!一经发现有人违反军纪,便可就地处决!”

卢象升听罢之后立即躬身接旨,他在入京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大中军一些兵将入城之后,控制不住自己,在城内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大掠扰民。

虽然他很清楚大中军军纪森严,但是这里不比一般的城市,这里汇聚着北方最多的权贵和有钱之人,京师的富庶他比谁都清楚,面对着这样的诱惑,一旦这些从农民转化为军人的大中军兵将入城之后,难保没有人能将受不住这样的诱惑,趁机打捞一笔,那样的话便可能会造成北京城里面大乱,对于以后控制京城将会非常不利。

现在还没有轮到他提醒肖天健,肖天健便主动派他负责城内军纪的纠察,便说明了肖天健很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并未因为攻下大明的都城,而忘乎所以。

于是他立即领旨,将诸军之中的宪兵还有跟着肖天健的两营宪兵,全部派到了京城各处,负责监管城中大中军诸路兵马,省的出了差错。

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先稳定住京城的局势,以免再造成混乱,就连紫禁城的四个大门,卢象升也派出了宪兵,把守住了大门,对于下一步撤出紫禁城的那些兵将,进行搜查,省的这帮家伙控制不住自己,把紫禁城之中的一些贵重财物还有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给带出去,流散到民间去。

于是刘耀本也赶紧接令,将手下大部分兵将立即撤离紫禁城,仅留下五百人,交给铁头配合他麾下的羽林卫负责接防紫禁城的防务。

接着李信等人问及该如何处置这些紫禁城之中擒获的皇妃以及太监宫女们,肖天健稍稍考虑了一下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道:“凡是紫禁城之中,那些崇祯的妃嫔们,都先妥善安置她们,不得祸害她们,毕竟她们也是可怜之人!错不在她们身上!今后她们出自谁家,就让她们家人将其领回去好了!

至于太监,按照南京的老办法,对于低级的小太监,今后尽数遣散,但是暂时先留下他们,帮忙封存宫内财物,整理宫内的各种文献资料,这些东西不是朕的,是天下百姓的,今后有朝一日,朕要将其还给天下之人!至于那些身居要职的大太监,暂且全部看押起来,听审之后,再行处置!

至于宫女嘛!朕已经有三个女人了,对朕来说,已经是足矣!就不要留在这里魅惑朕了!只要有家可归的,可以发放路资,将其遣散回家,该嫁人的嫁人去!朕绝不效仿历代皇帝,给身边留下这么多女人!这么莺莺燕燕的围着,想不成昏君都难!朕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没工夫留她们在身边!都遣散了吧!”

听罢了肖天健的吩咐之后,众将无不对肖天健大为敬佩,这天下是他一手领兵打下来的,要说肖天健现在想要什么不可以?这些宫里面的宫女还有崇祯的那些嫔妃们,无不是千挑百选出来的,换做谁恐怕都不会舍得,就这么放掉她们!可是肖天健却根本不为美色所动,下旨将其遣散,这样的节操,真是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于是众将纷纷接旨,开始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忙活了起来。

(今天一看打赏,寒风我震惊了!感谢法号星空兄弟的连串打赏!看起来颇为壮观呀!所以今天怎么也要交一份五千字的大章才行!呵呵!)

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37章 震怒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27章 小事一桩第29章 守财奴第72章 斥候的对决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158章 斗智第199章 履约第91章 少年营第23章 奇袭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3章 强度黄河第111章 正主失踪第155章 来而勿忘非礼也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58章 大中牌绞肉机第15章 下马威第59章 献计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53章 新式鸟铳第38章 强盗遇上强盗第11章 夜袭第80章 忆苦思甜第25章 铁骨破军第83章 厉兵秣马第57章 祸害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7章 舍命救主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4章 北伐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53章 问题第87章 请辞第90章 缩头乌龟第210章 大雾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7章 舍命救主第188章 进展顺利第5章 密道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85章 屠奴第199章 梁家庄阻击战第133章 朝议2第24章 油尽灯枯第196章 火焚阳城第163章 平乱第89章 溃城而出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18章 出发第8章 都是尿惹的祸第151章 巧匠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21章 内讧第8章 北上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152章 钻地鼠第79章 依旧不休第5章 传教士第30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第24章 洪流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05章 兵至高岭第55章 石桥攻防战5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30章 殿后而行第98章 合纵第4章 粮荒第234章 大阅兵第92章 弃卒第52章 临危不惧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69章 看破第178章 内阁第131章 守备之死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237章 大阅兵4第32章 醋意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147章 实兵对抗第79章 新附军第29章 守财奴第39章 总结第98章 铁头的复仇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31章 借头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