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四面楚歌

天元五年开春之后,随着辽东气温逐渐回暖,停滞了一冬的辽东战事,随即便又开始展开。

北方海冰逐步融化之后,三月末的时候,在海港中休整了一个冬天的船只,再一次纷纷开始装满了货物,又一次开始杨帆出航。

满载着各种物资的海船,开始又一次停靠在了辽东半岛东西两岸的码头上,随即开始补充到了辽东诸军之中。

与此同时和船只一起抵达辽东的,除了一批批新增的兵马之外,还开始出现了一批批的新移民。

辽东经过去年的大战之后,大批建奴控制的地盘被清洗一空,土地再一次撂荒,成为了无主之地,这些土地自然被大中朝收归国有,成为了官田,冬季的时候肖天健和内阁大臣们考虑到今后对辽东的实际控制问题,经过商议之后推出了辽东移民计划。

新的移民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土地的分配问题,大中朝向国内人口密集的地区公开招募移民北上,凡是同意前往辽东定居的移民,朝廷每户人家给予一定的现金,作为安家费使用,供其在辽东建造房屋,购置农具之用,同时按照每户人家的人口给予每个移民五亩免费的官田,供其进行耕作,而且还免除他们两年时间的田赋,第三年田赋也给予减半收取,一旦受灾的话,还可以延长减免田赋的时间。

除了授给他们的私田之外,如果移民有力气扩大种植的话,还可以从辽东当地官府手中佃租官田进行耕种,而他们佃租的官田耕种下来缴纳的佃租,也在第一年免收,第二和第三年减半收取。

另外凡是愿意到移民辽东的农户,在前往辽东的途中,一切吃喝用度全部由朝廷负担,每天每人给粮二斤,每个月每人给盐半斤,如果自带耕牛的话,还给耕牛一定的补助,朝廷并且负责为他们提供船只运送他们渡海,并且派兵在第一年的时候,给他们屯驻地提供保护。

这种招募移民的条件可谓是十分优厚,一些胆大的农民,自身又在家乡没有多少土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同意应募,拖家带口的在各地官府统一组织之下,开始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沿途官府会为他们提供临时住所和饮食供应,甚至于会隔一段路,便设置一个医疗站,为他们治病,一旦途中有人死亡的话,还给他们提供棺材和土地,供他们亲属埋葬。

过罢年之后,这些各地应募的移民便开始分批抵达胶东一带,抑或是山海关一带,然后分别乘船或者在军方的保护下前往辽东各个屯驻地进行安置,随行的还有一批新任命的官吏,另外还有一批官吏提前到达进行布置安排。

所以在天元五年开春之后,一股新的移民潮便在大中朝国内掀起,大批移民开始朝着辽东移民。

当然因为辽东战事尚未结束,这个时候移民数量还不可能多,第一批移民数量也仅仅只有几万人左右,可是这对于大中朝来说,便是今后控制整个辽东的种子,随着辽东战事结束之后,便会有更多的移民出关前往辽东,只有辽东汉人的数量不断增长,中国才能牢牢的将整个辽东控制在手中,在这一点上,肖天健和内阁大臣们都自然有清晰的认识。

而且朝北方移民,只是未来大移民计划中的第一步,今后按照肖天健的规划,大中朝还将朝着蒙古草原的漠南甚至于漠北移民,一方面以军事高压手段来压服那些蒙古人,一方面以武力保护移民迁入到他们的生存地之中,只有如此,方能将北方稳定下来。

另外现在肖天健还顾及不上西北方向的亦力把里地区,也就是后世的新疆地区,等辽东之战结束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发动对这一带的讨伐之战,反正在他看来,只要是后世中国的,就必须要拿回来。

当然也少不了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这块土地的控制权,不过好在大明覆灭之后,这两地的藏人便已经表示了对中央政府的臣服,藏传佛教活佛也表示愿意接受大中朝的册封,在这一点上,去年西藏已经名义上归化于了大中朝的统治,所以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下一步肖天健认为,向西藏一带移民,也是要提上日程做以考虑的问题。

在肖天健的规划之中,大中朝的国土范围,应该远不是现在这些范围,除了现如今的辖地之外,大中朝北方的国境下一步要极大的进行扩张,最起码从乌拉尔山以东的大片广袤土地,都应该是中国人的,即便是短期之内向北大批移民不现实,起码也要名义上先拿到手再说,省的让老毛子都给抢了去,今后成为中国北方的大敌。

最关键的还是整个远东一带的资源,对于几百年之后的中国来说,这片在这个时代还是荒芜之地的辽阔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现如今有这个机会,将这块土地提前收入中国人的囊中,又岂能坐失这个大好时机!

在这一点上,肖天健也已经跟内阁方面进行了沟通,内阁大臣们没想到肖天健的胃口这么大,居然盯上了那么极北之地,也要收入到大中朝囊中。

不过对于肖天健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们这些大臣还是很高兴的,人活一辈子,遇上了这么一个励精图治的圣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福气,单凭这么开疆拓土一件事,就足以让他们这些人今后彪炳于世,青史留名了,故此内阁大臣们也都同意,一旦辽东战事结束之后,可以派遣一支精锐的先遣兵马,向北继续开拓疆土。

但是这都是后话,现如今他们最重要的还是先把建奴这个大麻烦给解决掉再说其他的事情。

随着天气逐步的转暖,各种物资的补充之后,辽东诸军纷纷在刁正和罗立的统领下,在东西两线再一次开始了对建奴的攻击行动。

这一个冬天,对于建奴来说,简直如同噩梦一般,许多建奴再次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生活状态,去年的大战,前年的大旱,导致了去年冬天建奴的严重粮荒,许多建奴根本就没有储备下多少越冬的粮食,在冬天没有吃的,也就只意味着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在小冰川时代辽东长达近半年时间的严寒折磨之下,许多建奴包括他们的奴隶,因为找不到吃的东西,被活活的饿死,甚至连建奴的盛京之中,一些建奴的贵族家中,都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就不要说底层的建奴鞑子,一冬过去之后,他们几乎连他们的战马为了活命都杀光吃掉。

这一个冬天的严寒成了大中军最好的帮手,吞噬掉了无数建奴的生命,待到辽东的春天到来之后,随着大中军再一次展开行动的时候,大中军发现去年还抵抗激烈的许多建奴,已经没有了抵抗的意志和能力了。

当大中军出现在一些寨堡外面的时候,只看到一些建奴目光呆滞的站在寨堡上面,满脸的麻木,面黄肌瘦,呆呆的注视着大中军的到来,许多寨堡往往一攻即破,其中残存的建奴,甚至连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四月之后,东西两线的大中军行动都很迅速,在五月中旬,他们便联合攻破了辽东重镇盖州,并且两线的人马在盖州成功汇合在了一处,进而转头开始朝着辽阳方向攻进。

多尔衮也做出了他的努力,尽可能的调动了近两万奴军,进驻到了耀州和海州一带,试图阻止大中军继续的攻进,同时也集结起了五千多精锐骑兵,试图攻入锦州一带抢夺粮食,来维持他们的消耗。

但是他的种种努力,都在优势的大中军面前化为了灰烬,大中军在进攻沿途实行坚壁清野步步为营的战法,途经一处,便烧光一处,根本不给建奴留下任何可能抢夺的物资,沿途设置的兵站也都筑垒成堡,囤积的物资更是由专人负责看顾。

建奴的抢粮行动虽然展开,但是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虽然攻破了几处兵站和庄堡,但是这些兵站的守军在兵站被破之前,纷纷举火自焚,将兵站中储存的物资一把火烧个干净,让好不容易攻破兵站的建奴连一颗粮食也拿不到,只能白白的付出无数人命的代价。

过去他们对付明军的老法子现在再也没有了用处,大中军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留,一边是不断的发动猛烈的攻势,一边却采取饥饿策略,扼杀建奴的所有获取粮食的可能性。

同时大中朝再一次驱使大批蒙古人以小股方式,不断的深入到建奴的控制区内进行烧杀抢掠,对建奴的庄堡村寨以及牧场进行破坏,这些蒙古人为了向大中朝表忠心,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对他们的旧主子下了毒手。

蒙古鞑子最擅长的就是干这种事情,干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以前他们跟着建奴洗劫汉人,现如今他们掉过头来帮着汉人洗劫建奴,而且这种行动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大中军允许他们留下所抢夺自建奴的牛羊骡马还有各种财物,在物质的刺激下,他们更是干的起劲,无数蒙古骑兵呼啸着出现在了建奴的控制区之内。

整个辽东都在大中军的铁蹄之下开始战栗起来,建奴连战连败,物资又严重的匮乏,不得不且战且退收缩他们的战线。

六月底的时候,在罗立所部的进攻之下,耀州和海州接连告破,建奴这个时候成了守方,大中军完全掌握住了战争的主动权,毫无顾忌的选择他们的战场,迫使建奴军不得不按照大中军的调度行事。

两万余建奴在这个月之中,被罗立所部打的是屁滚尿流尸横遍野,最终只有数千建奴仓皇退入到了辽阳城中。

而与此同时刁正在配合西线打下盖州之后,再一次从东线开始朝着建奴的盛京方向攻进,到了这个时候,建奴才算是真正的陷入到了四面楚歌之中。

(今日特别鸣谢宋开心朋友的打赏!)

第191 方向第183章 贵客临门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124章 屠杀第204章 首战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172章 破局第66章 步骑对阵1第131章 借头示威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7章 觊觎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77章 通州会战4第106章 败退过河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53章 急促射第211章 中转站和桥头堡第223章 又一个督师第158章 穷追败寇第215章 降将建功第123章 北方战区第60章 鞑子避战第115章 山外之乱第158章 穷追败寇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42章 内丘之战3第156章 各个击破第167章 游击战术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63章 局面转换第65章 两害相遇第84章 熬硝制药第65章 求战第1章 命如草芥第206章 剑指台湾第22章 小试牛刀第139章 红石山第55章 直扑中军第1章 凯旋第195章 当头棒喝第37章 震怒第201章 虎大威之败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76章 革左五营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72章 第一个春节第88章 医护队第18章 行赏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8章 北上第44章 标枪第2章 蓟辽粮荒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60章 石桥攻防战、震怒第10章 转战阳城第146章 八大王就抚第77章 战云密布第126章 剑锋再露第202章 奇怪圣旨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38章 兵驻武昌厉兵秣马第221章 定淮门第152章 改编第198章 扶植第177章 五五制整编第167章 兵站第94章 炮轰襄阳第69章 再战再败第188章 石冉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30章 失望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76章 便宜可捞第115章 水军哗变第128章 巨斧猛劈顽敌首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第133章 朝议2第87章 夺穴第83章 悲催举人的命运第193章 团山防线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100章 逆袭2第146章 八大王就抚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55章 直扑中军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4章 卧虎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