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招安风波

原来这封信正是范耀山派人送至阳城的,信中将朝廷正在张罗着想要招安刑天军的消息传给了肖天健,范耀山在信中也说了他的看法,觉得这次这件事对肖天健来说,是一件好事,希望肖天健考虑一下,最好能接受朝廷的招安。

果不其然,仅仅几天时间之后,太原山西布政司便派来了一个小官,带着少量的随从想要进入阳城县地界,结果一出沁水县城没多远,便被乡兵队给抓了起来,在说明了来意之后,当地保长没敢擅作主张,便派人将这个官员给送到了莲花寨之中。

而朝廷想要招安肖天健和刑天军的消息,不知道怎么搞得,居然在短短几天之中,便传遍了整个刑天军之中。

这个消息顿时在刑天军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于是不少人心思马上便活泛了起来。

毕竟他们刑天军现在的身份,在官面上来说,是不合法的,说白了就是贼,而眼下以刑天军的规模和能力,虽然肖天健在一些场合下,已经渐渐的表露出了问鼎天下的心思,但是毕竟眼下的刑天军实力在这里放着,真正相信肖天健有这种问鼎天下的能力的人,却并不见得很多,人这种东西之所以和动物有区别,就是因为人类会思考,这么一来许多人便开始琢磨了起来。

而这个世道上,起兵造反的人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杆子、义军在北方几乎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朝廷对于这些造反之人,采用的也是能剿则剿,不能剿便招抚,从天启末年开始,这样的事情也多了去了,不少揭竿而起的人有不少死于朝廷的围剿之中,当然也有不少人却被朝廷招安了,摇身一变成了官军,掉头帮着朝廷去围剿其它的义军。

之所以以前朝廷没有对肖天健和刑天军招安过,那是因为刑天军名气太小,在朝廷眼中远不够格,所以对于刑天军来说,先期便能剿则剿,而现在经过数战之后,朝廷开始发现想要剿灭刑天军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于是刑天军便在朝廷眼中升格了,可以被招安了,于是这才派人来这里,想要招安肖天健。

对于这次的招安之事,刑天军之中顿时开始众说纷纭,总之形成了两种意见,一是有人认为,以肖天健的个性和行事作风,根本不可能被朝廷招安,另外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洗白的机会,如果肖天健能答应朝廷的条件的话,招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他们便脱去了贼身,以后正儿八经成了朝廷的官军,以后便可以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

而且这种支持被招安的想法还真不是一个半个人的想法,居然在刑天军之中还相当有一部分市场。

毕竟很多人投入刑天军是被迫无奈,没法活了才当了刑天军的兵,有些人并不想背一个贼名,如果朝廷愿意招安他们的话,有些人还是愿意当官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们这些人之中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当不上官,甚至连想都不用想。

可是对于普通兵卒来说,这件事对他们影响还不算大,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付德明手下做事的一些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之下,才帮刑天军做事的读书人来说,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却更大一些。

其中许多人当年读书为的就是求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当官,光宗耀祖,可是时局一天差似一天,北方有建奴不断犯边,又赶上连年大旱,许多读书人家,并不算是富裕,以前最多也就是小康家庭罢了,在这样的年景之下,不少中产阶层也纷纷破产,使得这些读书人无以为生,只得放弃了继续攻读参加科举的念头,为了一口饭吃,不得不低下身子甚至是走上了街头讨饭,成为了流民中的一员。

更有一些读书人屡试不中,在无以为继之下,也只得放弃了求学,破产之后汇入到了流民之中,最终为了口饭吃,投入到了刑天军之中,为肖天健做事,背上了一个贼名。

以前朝廷不提招抚的事情还罢了,他们还能安心跟着付德明一起干,可是一听说这个消息,这些人便成为了最不安分之人,纷纷暗自聚在一起商量,认为如果此次肖天健接受朝廷的招抚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难得的一次机会,不敢说进身仕途,起码可以洗脱身上的这个贼名,以后哪怕是当个小吏,起码也比现在当贼要强。

这种思潮很快便传入到了肖天健的耳中,顿时让肖天健对此事重视了起来,正待将手下兵将召集在一起,说说这件事的时候,便听说山西布政司派来招安的人已经到了阳城地界,正在被送至莲花寨大营的途中。

于是肖天健在思量了一下之后,便决定在莲花寨大营之中接见这个招安使。

八月初三,这个前来阳城对刑天军招安的官员终于抵达了刑天军的莲花寨大营之中,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显得天地之间一片阴霾。

而刑天军部众们在这一天被肖天健勒令全部归营,同时连带付德明一系的文吏也被一同招致了大营之中,全体在大校场上集结,所有兵将都被要求全副披挂整齐,在大校场上列阵。

不多时肖天健便同样全身戎装,身披一套得体的鳞甲,缓缓的走入了大校场之中,脸色显得很是平静,大踏步的走到了校场前面的点校台上。

肖天健走到点校台上,默默的用眼睛巡视了一遍整个校场上的兵将们,站在校场前面的铁头身体站的笔直,手按着腰间的刀柄,像一根标枪一般,扯足了嗓门对校场上的兵将们大声吼道:“敬礼!”

校场上所有的兵将,在听到了铁头这声大吼之后,都立即精神一振双腿绷紧,一起抬起右手,重重的捶打在自己的左胸上面,发出了一片轰鸣声。

这个时候天空中开始滴落起了雨点,一颗颗雨滴落在干燥的地面上,激起一点点的烟尘,但是很快整个地面上都开始潮湿了起来,雨下的也越来越大了起来。

肖天健也在点校台上绷紧双腿,将身体站的笔直,以右拳击胸作出了还礼的动作,铁头这才再次叫道:“礼毕!”

所有人都立即哗啦一声,垂下了他们的右手,恢复了肃立的姿势。

肖天健继续默默的审视着校场上所有的兵将,一直没有说话,任由雨势越来越大,将他和所有站在校场上的兵将的衣服打湿,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如同小鞭子一般的抽打在了所有人的身上脸上,然后顺着身体流了下去。

肖天健一眼不眨的就这么站在校场的点校台上,默默的注视着台下所有的兵将们,渐渐的兵将们开始意识到今天有点不太对头,这一次肖天健集结他们,并不是像普通的训话那么简单,肯定也不是要来观看他们的操演的,于是都有些发毛,紧张的看着肖天健,所有人都紧闭着嘴唇,绷紧了脸皮,等待着肖天健说话。

这场雨初时来的很猛,但是持续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大致有半个时辰左右,而在这半个时辰之中,肖天健站在校场的点校台上,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始终保持着军姿的姿势,静静的站在点校台上,和校场上所有的兵将们一起承受着这场大雨的洗礼。

八月的雨已经很凉了,抽打在身上脸上让人起鸡皮疙瘩,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有些不太适应,但是渐渐的等全身都湿透之后,反倒感觉不到什么不适了,每个人都不清楚这是在做什么,肖天健为什么将他们集结起来之后,却一句话都不说,就这么陪着他们一起站在雨地里面挨淋。

但是校场上的气氛却越来越凝重了起来,逐渐的开始充满了一种肃杀感,直到雨势渐渐的小下来之后,肖天健才忽然动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吐气大声的对校场上的所有兵将们说道:“你们知道今天为何将你们召集在这里吗?你们又可知道为什么我要陪着你们在这里淋雨吗?”

这个时候校场上除了雨声之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显得很静,随着肖天健的开口说话,仿佛是在校场上响起了一声滚雷一般,令所有人都猛的一激灵,都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着肖天健的声音。

对于肖天健的问话,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人作答,只是望着肖天健等着肖天健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答案。

等了一阵之后,肖天健接着开口说道:“就是因为我们之中有些人这些天在听到了有关招安的事情之后,开始犯浑!开始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所以今天我才要将大家召集在一起,淋这场雨,让所有人都清醒一下!包括我自己在内,也跟着你们一起清醒一下!”

大家顿时便明白了这一次肖天健集结起来他们的目的,原来对于这次招安的事情,今天肖天健是要给他们一个答案了,于是所有人都赶紧更加仔细的听了起来。

,!

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147章 天下哗然第84章 城破第39章 再下一城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15章 较量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49章 济生堂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43章 叛徒第144章 首尾两端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处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70章 中套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06章 镇反第81章 绑腿第20章 绝地第46章 火中取栗第16章 合兵入关第46章 烦恼第87章 鸡飞狗跳第73章 家宴?第199章 改制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41章 骑战2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2章 夜袭2第122章 息兵罢战第207章 奇袭安庆府第81章 轻下一城第199章 误打误撞第106章 兵临城下第5章 闯王第146章 有话要说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51章 携美出巡第76章 便宜可捞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34章 陇州之战1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第9章 时局第55章 两强之战11第136章 曹操来投第20章 调兵遣将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0章 火力输出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152章 改编第50章 献策第46章 卑鄙之极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76章 便宜可捞第122章 息兵罢战第119章 搂草打兔子第151章 千金宝贝第113章 金屋藏娇第204章 赶尽杀绝第148章 突袭垣曲第215章 非议第72章 斥候的对决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17章 宁远陷落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47章 卢象升的判断第51章 残酷的开始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66章 吴三桂第35章 多尔衮的圈套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14章 落脚之地第29章 转变第23章 震慑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99章 逆袭1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179章 豫西乱战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4章 分兵而动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235章 大阅兵2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106章 败退过河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26章 剑锋再露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54章 肉盾第23章 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