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洪流

就在此时,在阳城通往古城镇的一条路上,一队队刑天军的兵将们排列成四列纵队,一个个披挂整齐,大踏步的朝着前面行进着。

而肖天健驻马于道旁,看着这些手下的兵将们从他身边经过,不断的抬手还礼,向这些随同他出征的队伍敬礼。

这一次他出兵河南,虽然八月已经定下,但是为了在他离开之后这里控制区的稳定,他还是在九月间拿下了高平和泽州,使得整个控制区连成了一大块,彻底解除了泽州盘踞的官军对于阳城的威胁,使得作为核心区的阳城更加稳固了许多。

而随同他第一批南下的兵马,他则选择了罗立、李栓柱的二三两个营作为他此次南下河南的主力,另外他还带上了刚刚完成编列的教导营,作为他的预备队,除此之外,还有两哨五百人的精干辎重队和钻地鼠梁铁头的五百人的工兵营也随行一起出征,同时作为民务官一系的人员,付德明抽调出了以罗颖杰为首的一百余名已经相当有经验的民务人员这一次也随肖天健一起南下。

而经过再一次仔细考虑之后,因为此次南下河南物资供应上,更多的要依靠他们自己,补充会相当不易,而炮营虽然大量开始装备的六磅炮火力强悍,但是对于后勤补给依存度太高,机动力也有点跟不上,会影响到全军的机动能力,而且一旦山西这边有事的话,单单留下一个阎重喜的一营兵力,即便是加上石冉负责控制的各地的乡兵营,兵力也显得有些薄弱了一些,肖天健最终还是将刘宝的四营和炮营也留在了家中,令刘宝的四营兵分两部,一部坐镇高平,监视潞安府一带的官军,防止他们从高平再次进犯,另一部则分驻于沁水县,合当地两个乡兵营,镇守沁水一带,监视平阳府和绛州一带的官军,防止他们从这一带入犯。

至于阎重喜的一营,则兵分两路一路坐镇垣曲县,卡在了解州通往垣曲县的山口,另一部分则由阎重喜率部坐镇阳城。

至于炮营,则暂时作为机动力量,留在双峰寨,一方面在双峰寨炮兵学校加强对炮兵的训练,另一方面随时应付官军大规模的入犯,以现在黄生强的炮营的火力,放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成为官军的梦魇,所以在目前情况下,肖天健将炮营留下,也是一个相当稳妥的安排。

趁着这一次打下泽州,各营兵将都汇集起来之后,肖天健在经过仔细的斟酌之后,考虑到今后刑天军入河南之后,还会不断的进行扩军,刑天军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原来的营一级的编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了,于是对于刑天军兵制再一次进行了整顿,以适应未来的扩军。

而这批留守的隶属于战兵系统的诸将,则都交由阎重喜统带,在肖天健离开之前,将其整合在了一起,总兵力和战斗力都不弱于年初刑天军全部实力,并且正式将其称之为刑天军暂编守备师,阎重喜暂时担纲第一任守备师师长同时兼领他的一营,负责留守山西的军事方面的事务,省的因为大家级别一样,一旦有事的话,出现阎重喜无法调动跟他平级的黄生强抑或是刘宝,其目的就是使得职责分明。

在刑天军组建之后,肖天健短短三年之间已经数次对刑天军进行了改编,以适应军队的建设发展,刚开始的时候,他因为对这个时代兵制的不了解,试图直接用后世的兵制,来对手下进行编组,班排为基础单位,但是因为大家不熟悉这样的称呼,都有些排斥,还有点感到别扭,后来在天龙寨的时候,他索性尊重手下的意见,将部下们改称为哨将、队将、什长,再接着编成营之后,便又有了营将之说。

这样的编制虽然附和当时的需求,但是在对于军官们的称谓上却完全自成一体,甚至可以说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连他自己有的时候也觉得称呼起来很是别扭,肖天健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决定还是套用一些后世的军官称呼,来对他麾下的军官进行任命,反正眼下后世的军官系统即便是在西方也没有正式形成,而他本来就不在官方的体制之下,一切都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只要利于以后的军队建设,他想称呼手下军官什么就称呼什么,谁也管不着他!

以刑天军目前的编制情况,营已经成为了刑天军一个基本的独立作战单位,一营的兵力基础是一个以五五制为单位组建起来的战斗集团,混编有五哨长枪兵、火铳手、刀牌手为基干兵种,前段时间他为了增强各营的独立作战能力,又给各营增补了一个五十人左右的斥候队,作为营属侦查和轻骑兵力量使用,增补了超过一哨人马的大行李队,作为营属辎重队使用,同时给各营补充了一哨营属炮队,使除了新编教导营之外的四个步兵营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独立作战的能力。

如此编制军队的方式已经跟这个时代任何军队都不一样了,倒是有点接近眼下西方一些国家的步兵团的编制,与后世的军队相比,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肖天健考虑之后,反正大家已经习惯了营的称呼,而他的军队又是以五五制为基础进行编制的,遂决定原来的营的称谓继续保持,营将全部改称为营长,直接在作战师的下面,取消了旅团两级编制。

至于营以下的各种编制,原来的一哨人马则再次改称为连,哨将还改称为连长,连以下是五十人的队,队将称呼不变,最基础的什长和伍长则继续予以保留,如此一来,队伍的编制便一目了然,他自己叫起来也感觉舒服了许多。

而这样的改变,对于军官们来说,倒是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总之他们各自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什么也耽误不了。

更何况在经历一场有一场的胜利之后,肖天健在刑天军的地位已经不容任何人质疑,几乎所有兵将,对于肖天健都视若神明一般,充满了盲目的崇拜,在他们眼中,现在肖天健不管让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只有肖天健能带领他们走出贫穷,使他们扬眉吐气,所以肖天健要做什么,在刑天军之中绝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所以他推行兵制渐进性改革,自然也是一通到底,根本没有任何阻力。

在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肖天健将这次随他南下的几营兵马,合称为南征第一师,直接由他自己统带,形成了一个兵力达到七千人左右的兵团,并且赶在出发之前,在莲花寨下誓师成军,踏上了出征的道路。

对于这一次南下河南,军中兵将们也都很是兴奋,肖天健在出发动员的时候,为麾下的兵将们描述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许诺只要在河南打下一个属于他们的地盘之后,随军出征的每个兵将,都将会分得二十亩土地,这还不算因为战功受赏的那一份赏金,如此一来,出征的兵将们顿时军心大振,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

这个时代,对于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兵将们来说,肖天健不可能用所谓的革命思想来激励他们,也不可能用什么民族意识来武装他们,最浅显的还是给他们实惠的东西,而兵将们绝大多数都是曾经失地的农民出身,他们对于土地的渴求,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而且经过这一年多来,从陕西跟着肖天健进入山西的那些老兵们,现如今在山西刑天军辖地之内,都已经分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十亩粮田,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当地娶了老婆,成了家业,虽然离开山西有些不舍,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十亩田地还远达不到他们所想要的土地,所以一听说到河南去打天下,将会给他们分更多的田地,这些人便都嗷嗷叫着,跟着肖天健踏上了征程。

现在肖天健说的话,做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质疑他的决定,刑天军的兵将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跟着肖天健干,绝不会吃亏,他们甘做肖天健手中的利剑,肖天健让他们挥向什么地方,那么他们就毫不犹豫的挥向什么地方,至于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只要有人阻碍他们前进的道路,他们便要像铁锤一般,彻底将其粉碎。

这不是他们盲目自大,而是这几年来,刑天军几乎以不败的记录,已经使得他们自信心充分膨胀,什么官军、义军,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在刑天军铁一般的纪律面前,任何军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肖天健近乎盲目的崇拜,使得他们对于这一次出兵河南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任何怀疑,所以军令一下,受命出征的兵将们,便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准备。

刑天军没有军饷,只管吃穿,想要拿钱,就要靠战功来获取,但是只要兵将们敢于用命,肖天健对于他们的赏赐所获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肖天健很注意对于战死战伤的兵卒们的抚恤,不管他们是受伤致残,还是战死沙场,每个人都会受到厚恤,根本不用担心身后之事,再加上军中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善的战场救护,受伤也不怕没人救,所以打起仗来,刑天军部众表现是相当凶悍的,基本上不会有人惜命不前,这一点不管是官军还是其它义军,都远远撵不上刑天军的战斗意志。

各色头盔上的翎羽和各色旗幡在道路上汇聚成一片彩色的洪流,蜿蜒盘旋于山道之中,前方望不到头,后方看不到尾,眼看着被他一手训练出的这支虎狼之师,即将随他踏上逐鹿中原的战场,肖天健不由得豪情大发,想起了那句“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的豪言,在肖天健心中,眼下他也再不是两年多以前初到这个世上的那个迷茫恐慌的青年了,既然上苍给他了这个机会,那么他便认为这是天命使然,是这个时代选择了他,那么他便有义务将大汉民族重新振作起来,力挽狂澜与既倒,改变未来中华即将沉沦数百年的前途,想到这里之后,他更是心情激荡了起来,一提马缰,带着铁头等近卫,朝着前面奔去。

古城镇的码头沿岸,早已大大小小的停靠了数十条各式船只,每条船上都挺立着一些彪悍的水营兵卒,神情肃穆的望着岸上集结的这些刑天军兵将们。

●Tтkā n ●Сo

阎重喜带着刁正、杨昆山等人也肃立于码头一侧,看到肖天健策马驰至码头,于是纷纷立即抬手向肖天健行礼,大声叫道:“卑职恭迎将军驾临!”

因为刘宝、黄生强、付德明等人各自都事务缠身,不可能都来古城镇这里,这一次阎重喜便代表所有留守兵将们来到了古城镇来为即将率部出征的肖天健送行,看着这些一队队开拔过来的袍泽们,不由得也是心情激荡,微微的有些感到遗憾。

肖天健翻身跳下战马,大踏步的走到了他们面前,同样举手还礼之后上前拍了拍阎重喜的肩膀,对阎重喜和刁正说道:“你们不用板着脸,这一次我率部出去,你们也都担子不轻,该说的早就都给你们说过了,替我看好家就是你们最大的功劳!怎么样杨昆山?船只情况如何?”

杨昆山立即挺胸大声答道:“启禀将军,卑职总共调集了七十条各式船只,一次可以将一营运至黄河对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晚和明天一天,便可将将军麾下的全部人马都送至对岸!”

肖天健满意的点点头道:“做的很好!冯狗子呢?这会儿这家伙也该来了吧!”

说话间众人便看到冯狗子也骑着一匹马飞速的冲到了码头这边,远远的便跳下马朝着肖天健奔了过来,抬手对肖天健敬礼之后,便快步走到肖天健面前,对肖天健说道:“将军,卑职有事耽搁了一阵,来晚了一点,还请将军恕罪!不过卑职已经得到消息,卢象升于七天前,率领其麾下的天雄军已经奉旨从开封渡河北上,沿彰德府入卫京师了!

另外卑职还查明,河对岸河南府对于我们基本上没有任何防范,他们绝对没料到将军会选在这个时候,率军南渡黄河,进入河南境内,所以对岸渑池县根本就没任何准备,而且渑池县也仅有不到六百守军,将军选这个时候渡河正是时候!”

肖天健听罢之后,哈哈一笑道:“这一次我率部过去之后,那死胖子福王恐怕会很生气!上一次咱们劫了他们的粮船,这一次我要让他听见咱们刑天军的名号,便浑身哆嗦!罗立何在?”

(来个大章,)

第53章 急促射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8章 送行第33章 忠臣之“死”第7章 舍命救主第85章 美人计第152章 训诫第14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106章 兵临城下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89章 疑窦第107章 秉笔太监第92章 双胞小萝莉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37章 安逸第144章 首尾两端第1章 困顿督臣第39章 总结第152章 训诫第88章 再下一城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61章 陷阱第59章 献计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43章 建军节大阅兵第30章 悍勇知县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26章 奇袭渑池第83章 参谋部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12章 振抚民心第60章 炼铁炉头第62章 城门1第124章 恶少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121章 内讧第4章 北伐第153章 问题第38章 扩大战果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96章 奋起余勇第110章 紫禁城第61章 陷阱第93章 装神弄鬼第20章 火力输出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85章 还师豫西第31章 好大绿帽第57章 决胜2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60章 鞑子避战第78章 兵围开封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38章 人才第78章 兵围开封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107章 屠城第37章 杀降第23章 震慑第6章 交易第90章 巡逻队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7章 潜入第45章 明挖墙角2第203章 建奴命运的裁决第56章 水坝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91章 实证第112章 振抚民心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95章 认赌服输第19章 厉兵秣马第138章 援军纷至第70章 背水一战第111章 正主失踪第134章 短期计划第44章 标枪第17章 觊觎第36章 铩羽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75章 直逼襄阳第4章 终归要来第39章 总结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1章 夜袭第70章 再生一计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49章 隐真示假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52章 钻地鼠第19章 喷火的怪兽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61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