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祸水东引

既然高起潜没有在刑天军手底下捞到什么便宜,还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打了个满地找牙,另外附赠刑天军大批器甲大炮,这便宜刑天军占足了,所以肖天健也就不打算再对他们实施报复了,这也侥幸的让顺德府以西陈驻的那支官军侥幸逃过一劫。

不过对于这件事,肖天健也并非就此就善罢甘休,当即令军中善于文辞的书吏就此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连夜令文员们对其多多抄写,然后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奔往京辅各地,将这篇声讨朝廷的文章张贴到各地,同时也派人将这片文章送回到洛阳,然后令牛金星安排人大量复制出来,派人继续朝全国各地散发。

这片文章之中除了揭露官军的这次行动之外,还揭露了朝廷伪善的嘴脸,痛斥当今朝廷视鞑子入寇而不见,处处避战不敢与之相抗,却趁着这个机会,对毅然北上抗击建奴的刑天军下毒手,还肆意屠杀大明自己的百姓,杀良冒功,抢掠百姓财物,但是很不幸的是官军都是一群酒囊饭袋,不但没有能趁机捞到便宜,还被刑天军打了个屁滚尿流,刑天军可以对此事就此揭过,既往不咎,但是告诫朝廷以及各地官府、官军以后休要再打刑天军的主意,现在最好联手先将鞑子逐出关外,不要干这样亲者痛仇者快,同室操戈之事了。

同时这片文章之中也将刑天军此次北上和鞑子打的几仗做了交待,公布了刑天军的战绩,以及京辅各地官府对刑天军抗奴之举的敌视态度。

这篇文章以极短的速度便被细作和斥候们张贴到了京辅各地,最先是顺德府城门处出现了这张布告,紧接着周边甚至连京城之中到了过罢年之后,也出现了这片文章,顿时在大明境内又引起了一片哗然,惹得老百姓大骂朝廷混蛋,就连一些士子们也上书弹劾高起潜,这个时候不去率兵打鞑子,却要去对付来帮朝廷抵御建奴的刑天军。

人心之中自有一杆秤,可以衡量出谁在为国为民着想,在这方面,掌握着舆论权的朝廷以及官府方面却没有考虑到抢占先机,当此事闹开之后,朱由检是最后得知的消息,当得知高起潜在漳河大败的消息之后,另外又得到了广平府一个官吏的奏疏,详陈了官军溃兵对于广平府一带百姓的作为,气的朱由检又差一点晕过去,当即下诏罢去高起潜兵马总监军的职务,派东厂缉事到顺德府将高起潜抓起来押送回京城之中论罪惩处。

他气的不是自己的决定,而是气的高起潜这货实在是不足大勇,带着那么多的兵马去堵一支刑天军的人马还有那些民众,不但没有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反倒被人家给打得一塌糊涂,败了也就败了,还纵兵在地方行掠,这让他这个皇帝的脸朝哪儿放呀!

撤掉高起潜,就要有人接替他,正好这时候吏部右侍郎刘宇亮跳出来要自请入军当督察,于是崇祯当即很高兴,觉得这个刘宇亮是个敢于任事之人,当即便命刘宇亮接替卢象升另外也接过高起潜之职,到顺德府接管高起潜麾下的兵马。

本来这个刘宇亮也是个钻营小人,本想这个时候跳出来表一下决心,其实压根没想过要担当什么重任的,可是他选的时候太不对,刚好卢象升失踪(阵亡)高起潜惹起了圣怒,他跳出来的这个时机就正好让他坐了这个萝卜,一听说要他当总督,刘宇亮顿时吓了个半死,有心想说他不干,这会儿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卢象升没死的话,他还能推辞,可是现在没人接这个烫手的芋头了,刘宇亮于是不情不愿的只能接旨,带着两千京营官兵出了京城,朝顺德府而去,半路上他尽可能的磨蹭着,把时间消耗在路上,却不敢连日行军赶往顺德府,去接手这些关宁军的骄兵悍将们。

至于对付刑天军这份告示,崇祯当即下诏,令人在京城以及各地追查张贴告示之人,将其逮问,同时下诏令杨嗣昌写一份告书,也以告示的形式到处张贴,驳斥刑天军的这份告书,颠倒黑白,将各种屎盆子尽可能的朝刑天军头上扣,以此来混淆视听,争取民心,同时将高起潜在漳河一败说成刑天军主动挑衅,偷袭官军,总之一切都是刑天军的错,跟他这个大明皇帝没有关系,刑天军乃是贼军,才是天下祸乱之根本,望天下人莫要轻信刑天军所说,要尽力抵制刑天军。

做这种事,杨嗣昌乃是行家里手,写出的文章也漂亮的很,洋洋洒洒的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的一干二净,把刑天军说成十恶不赦之徒,屠杀百姓连建奴都不如,想要以此来挽回人心。

不过到底有多大用处,崇祯和杨嗣昌都心中没底,而官军干的事情和刑天军做的事情,老百姓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着的,舆论究竟会倒向哪一边,只有以后才知道了,反正这是一场不动刀枪的口水战,靠的是笔墨纸砚,孰是孰非老百姓自己去判断好了。

但是相对来说,朝廷这么做,也把水给彻底搅浑了,许多百姓对于两份截然不同的告书的内容,一时间有点无法判断孰真孰假,但是隐约之间,觉得这件事恐怕还是刑天军说的真实一些。

高起潜当得知到处都出现了刑天军的告示,把他这一战的结果公之于众之后,当即便知道他要倒霉了,气的在中军大帐之中摔盘子砸碗,尖声大骂刑天军和肖天健,占了便宜还卖乖,要置他于死地,同时也开动脑筋想办法要渡过这场危机。

而与此同时肖天健也正在琢磨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眼下他从斥候那里得知消息,建奴军有一部陈兵于丘县一带,乃是多尔衮亲率,似乎有朝大名府入寇的迹象,但是具体情况因为斥候无法靠近建奴大军,也未能抓到舌头审问,所以不太清楚。

但是这也给肖天健了一定的机会,于是肖天健便和李信等诸将商议该如何行事。

这个时候罗立说道:“大帅,这次咱们北上,可是帮朝廷忙的,现如今他们这么对待咱们,这仗也不能都让咱们替他们打了吧!要不然的话咱们也太吃亏了!现如今高起潜那厮还有两万多官军在顺德府周边陈驻,咱们去打丘县鞑子,高起潜这厮会不会趁机在咱们背后捅刀子?这不能不小心点呀!”

听罢了罗立的话之后,诸将也都点头表示同意,现在他们对朝廷的做法可以说是恨得咬牙切齿,打鞑子他们没意见,但是一边要打鞑子,一边还要防着官军背后对他们下刀子,这样一来,不是每个人都没有顾虑的。

而就连李信也点头道:“大帅,诸位将军说的有理,高起潜漳河兵败,这一次咱们把消息捅的是天下尽知,以当今的大明皇帝,是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管的,就算是为了面子,也不会轻饶了高起潜,肯定是要对他罢官逮问的!

而眼下高起潜可以说已经是被逼到了绝地了,如果我们现在去丘县跟多尔衮对决的话,以高起潜这个小人,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最后一搏的!卑职以为一旦我们兵进丘县的话,说不定高起潜趁势便会率领兵马,对我们后背下手,和鞑子里应外合夹击我们!如此一来,我们腹背受敌,即便是能打赢,也估计着只能是一场惨胜!

以卑职所见,这一仗不能打!要打的话,也最好是让官军去和鞑子打一仗,他们打建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大不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协助一下他们!”

肖天健听罢之后心中也有点无奈,他手下的这些部将们也都不是圣人,虽然他经常会对他们晓之大义,可是这朝廷实在不是东西,干的事情也都是缺德事,想让自己的手下没有一点想法和怨气是不可能的。

而且罗立和李信的担忧也颇有道理,他们刑天军即便是想打,但是有高起潜和这些官军在周边,不但不能将其视作友军,还要处处提防着他们,这仗即便是打,也打的不痛快,甚至可能会因为官军的敌视和牵制,造成刑天军的被动和重大损失。

更何况打大仗对物资后勤的需求很大,他这次北上虽然尽量的携带了粮食,并且靠着内丘之战和赞皇之战从鞑子手中夺取了一些粮食补充,可是单有粮食对于刑天军来说可不是全部,刑天军的装备注定他们对物资需求要比这个时代的一般军队更大一些,关键就在随军携带的弹药上,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在京辅无法得到补充的,官府是绝不可能替刑天军补给这些东西的。

经过这段时间几次和鞑子交手之后,军中携带的弹药消耗量不小,以目前的情况勉强虽然可以支撑一次大战,但是大战之后便利马会陷入弹绝的情况,一旦再遭遇不管是官军还是建奴的进攻,他们都可能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罗立李信他们反对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的。

想了一下之后,肖天健皱眉对李信问道:“那么依你看,这一仗难不成就不打了吗?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入寇大名府不成?”

李信摇头道:“非也!卑职并非要大帅放弃这一仗,而是另有想法!”

“你说!”肖天健也不啰嗦,直接问道。

“大帅,这一仗即便是要打,也不能只由咱们来打!官军对付建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总不能总让他们坐看咱们将士们拼死和建奴打!所以这一次咱们可以将官军扯进来,帮着咱们打,他们打得赢的话,最好,打输的话,那么也算是替朝廷除掉了一批尸位素餐的东西,减小一下朝廷的压力不是?”李信跟着肖天健学的现在说话也变得有些幽默了起来。

众人听罢之后顿时都哄笑了起来,都瞅着李信等他的下文。

“嗯!有道理,呵呵!接着说,咱们该怎么让官军也扯进来,不让他们光坐着看!要是能扯上他们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了!”肖天健也跟着笑了起来,点头让李信接着说。

李信刚才卖了个关子,于是接着说道:“此事好办,大帅何不妨如此这般……”

(三更到!弟兄们查收!)

第161章 不识时务者第66章 意外收获第40章 缺才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199章 梁家庄阻击战第202章 最后堡垒第81章 得胜还师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2章 断然拒绝第66章 步骑对阵1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1章 困顿督臣第117章 绝杀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18章 出发第132章 朝议第102章 大捷第84章 城破第52章 民劫第18章 行赏第1章 困顿督臣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35章 平西之战第141章 战争之神的咆哮第40章 缺才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38章 人才第114章 违纪第22章 直面交锋第166章 吴三桂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86章 激辩1第152章 训诫第35章 陇州之战2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112章 振抚民心第236章 大阅兵3第112章 崇祯的宿命第16章 跃马挥刀第156章 新年攻势第194章 作战沙盘第145章 投靠者第191章 出关第21章 强心剂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07章 屠城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2章 全面歇兵第16章 同仇敌忾第77章 再有收获第29章 守财奴第120章 如山推进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99章 借题发挥第53章 新式鸟铳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81章 两路进逼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22章 奇袭队第193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59章 献计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37章 陇州之战4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35章 克城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03章 庆捷第11章 托大第110章 赌约第130章 困兽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头第124章 各地局势2第79章 进展神速第97章 紧锣密鼓第11章 夜袭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26章 倒贴女奴第40章 告慰苦主第60章 决死一搏第220章 轻取外城第163章 阳谷县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80章 顺义城下第31章 攻关受挫第25章 赴宴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234章 大阅兵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4章 打劫目标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25章 名臣第48章 兵至大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