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崇祯困局

可是肖天健刚返回洛阳,便从山东传来了消息,说奴酋岳托率建奴军攻下了城防空虚的济南,入城之后大洗一番,杀城内外大明百姓数万,并将济南城中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以及全城青壮百姓尽数掳走,和被逼入山东的多尔衮合兵一处,开始携带驱逐着本次入寇所获的大批民众、牲畜、金银、粮食等等各种物资开始北返。

而几乎算是与此同时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也带领十万陕军沿长城沿线,走山西太原进入到了京辅之地。

可是洪承畴和孙传庭还是入卫的太晚了一些,当他们抵达京辅之地的时候,此时大部建奴都已经饱掠之后开始北返了。

再看一下朝廷这会儿的局面,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整个京辅之地,在洪承畴率领陕兵入卫之前,仅剩下了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麾下的一万多山西宣大兵官军还算是成建制的兵马以及卫戍京师的几万京营以及关宁军,而卢象升和高起潜控制的两个兵团则基本上都被建奴击溃,散布在京辅各地,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而崇祯在得知高起潜在丘县被建奴击溃之后,呆坐龙椅半晌时间都没有说话,对于高起潜,他还是十分信任的,之所以他下旨要罢去高起潜的总监军之职,让刘宇亮接替他,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平众怒罢了,倒也没想过真的要把他逮问之后砍了他的脑袋,可是现在高起潜却把整整三万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给搞成了这等模样,崇祯这会儿可就是真的有杀了他的心思了。

可惜的是据战场上传回来的消息说大战之后高起潜便不知所踪,现在有几种可能一是他被建奴所杀,弃尸于乱军之中了,二就是这厮自知罪责深重,可能畏罪潜逃了,三就是可能会被建奴生擒活捉了去。

这三种可能性之中,他最希望看到的是高起潜死于乱军之中,否则的话,这厮知道的事情太多,弄不好会成为很大的威胁。

同时他也了解到高起潜之败的原因之一,这一仗高起潜其实是被刑天军给逗引到丘县的,崇祯能想得出高起潜这是想要背水一战,靠立一个大功来洗脱身上的罪名,可是没成想却被骗入到了战场之中,成为了建奴手下的牺牲品。

现在只要想到刑天军和肖天健这几个字,崇祯就恨的是咬牙切齿,他堂堂一个九五至尊的大明皇帝,却奈何不了这伙刑天贼,每每想出的对付他们的办法,总是被他们化解掉,并且会以十倍的代价报复过来,高起潜在丘县兵败失踪,很大成分上就是刑天军对高起潜的报复,同时也等于是对朝廷悍然动用武力堵截刑天军兵马南下的行为的一种报复,这一次朝廷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这会儿,崇祯已经产生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自己屁股下面的这张龙椅搞不好可能会坐不稳了,这个刑天军已经成了他最大的一个强敌,远超过了其它各路变民军对他大明王朝的威胁。

紧接着便是济南被建奴攻克的消息,德王被鞑子掳去,这无疑又给崇祯了很大的打击,现在可以说大明已经彻底进入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对内,有刑天军这样一支已经强大到朝廷无法对付的敌人,对外则有辽东对关内虎视眈眈的建奴,同样也是一个几乎无法对付的强敌,在这两股敌人的挤压之下,大明江山可以说是进入到了风雨摇曳之中,一个弄不好随时都可能会被其中一个敌人给颠覆。

对于这种局面,崇祯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济南告破之后,大批建奴军已经开始北返,那么接下来他就又要抽出更多的精力,来对付这支刑天军了。

不过让他心情稍好一点的是从河南传来了消息,说左良玉已经在年后发大军进入了河南,一举克复了南阳府,并且在南阳府杀刑天贼近万之众,汝宁知府傅汝为则上奏说汝宁府的官军也克复了不少失地,在这样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局面下,这两个消息无疑算是亮点中的亮点了。

于是崇祯当即一喜,便下旨奖赏左良玉以及傅汝为等人,称他们为国之栋梁,勉力他们要继续为国效力,尽快将刑天贼剿灭。

但是这种高兴也仅仅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崇祯随即便被更多的忧虑给淹没了,眼下卢象升和高起潜都不知所踪,只是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在刑天贼军中见到过卢象升的尸体,但是却因为口说无凭,始终无法确定卢象升的生死,某种程度上现在崇祯已经开始相信卢象升的死讯了,可是对于高起潜这个混账东西,也同样在丘县大战之后便不见了踪影,他们不见也就不见了,重要的是他们当初手下的诸将们这段时间兵败之后,似乎也都人间蒸发了一般,不知道都领着残兵败将藏到了什么地方。

虽然这些军将们显得有点无能,可是毕竟朝廷对他们还要依仗,这打仗总是要有人来带兵吧!军将可不如当兵的好找,要是这帮人都畏于朝廷追究他们责任的话,带兵不敢露面,这天下还指望谁来帮他守呢?更可怕的是一旦要是这些兵将们害怕事后追责,干脆也投靠了建奴抑或是刑天贼的话,那岂不是就更麻烦大了吗?

所以崇祯为此和杨嗣昌商议了一番,决定公开下诏给那些败将们,就说这次兵败,责任不在他们这些人身上,而罪责都在卢象升和高起潜身上,免去他们的罪责,令其速速现身,朝廷依旧会留任他们。

如此一来,得知了朝廷已经下旨免于追究他们的责任之后,已经消失了很多天的这些败将们才一个个的在京辅各地现身,最早现身的还是宣府总兵杨国柱和山西副将虎大威,他们二人当日在巨鹿一战之中,因为大营被鞑子兵攻克,营中将士被建奴军分割开,使得他们没有能和卢象升聚在一起,后来当刑天军突然现身杀入战场的时候,杨国柱和虎大威便趁势率领数百官兵杀出了重围,脱离了战场。

本来他们是可以和刑天军汇合的,可是因为虎大威当年多次败于刑天军之手,现如今眼看要被鞑子所灭,反倒被刑天军所救,这脸上实在是无光,所以拒不肯领兵去和刑天军汇合,同时杨国柱也担心事后会背负一个通贼的罪名,所以两人商议之后,便率领残兵一路上风餐露宿,隐秘行踪逃到了定州一带,直到听闻朝廷下旨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才敢领兵在保定府现身。

二人一现身便立即写了奏疏,将巨鹿一战的详细情况陈报给了崇祯,怒斥高起潜对其见死不救,以及后来他们如何突围的事情都陈报给了朱由检,而且二人还将卢象升这次大战之中的表现写的清清楚楚,一同报知了朱由检,朱由检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他误会了卢象升,而卢象升可能真的是已经重伤亡故了。

随着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入卫,建奴军离京辅,京师的安全也就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这个时候崇祯也等不下去了,熊文灿早已被逮问了,眼下因为建奴入寇的事情,五省总督的位置一直空缺,刑天军又坐大于河南晋南等地,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压住刑天军的话,这天下今后是谁的还真就不一定。

所以虽然建奴军还在山西北部和山东肆虐,尚未撤出关外,可是崇祯还是急不可耐的招对杨嗣昌,向杨嗣昌问计该如何对付刑天军这个大麻烦。

招抚肯定是不行的了,虽然因为鞑子入寇朝廷说要招安肖天健,肖天健口头上答应,但是双方的条件根本就谈不拢,肖天健所提的条件根本就是要割地称王,养兵的钱还要朝廷来出,这条件换作谁都不可能答应的,所以唯有对刑天军继续进剿一途。

杨嗣昌其实这会儿也没多少好办法,眼下蓟辽一带的官军随着这次鞑子入寇,崩溃了许多,兵力十分空虚,而高起潜又在丘县丢了不少的兵马,使得此次洪承畴和孙传庭入卫的陕兵,多要留下来抵御建奴,故此中原腹地的官军实力便更加空虚了一些。

现在能和刑天军对阵的也仅剩下了左良玉还有陕西那边的左光先、贺人龙等部,可是靠他们能收拾得了刑天军吗?

杨嗣昌扪心自问没有这个把握,毕竟这一次他比皇帝还清楚,刑天军北上仅以万余人的兵力,便在京辅各地连败建奴军数阵,斩杀建奴数千人之多,却未尝一败,这刑天军天底下到底还有谁能收拾得了他们,杨嗣昌也不清楚。

崇祯看杨嗣昌平日里很是能说会道,可是今日一问到剿灭刑天军的事情上,便有点遮遮掩掩,顿时便心中不快了起来,回想一下这两年杨嗣昌上位之后做的事情,崇祯突然间发现杨嗣昌这个人其实也没有他起初想的那么能干,虽然起初他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策,多少见到了一些成效,可是最终却让刑天军在中原坐大,而他举荐一个熊文灿,最终把偌大的一个河南基本上都丢给了刑天军,只不过招抚了张献忠等一众贼酋罢了。

而现在他正在为刑天军的事情头疼,可是杨嗣昌这个被他视作肱骨之臣的阁部却支支唔唔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这顿时让他颇为不喜。

说来说去杨嗣昌也只是说要重用左良玉,令其尽快克复河南失地,另外可以调用陕西贺人龙所部,入河南对刑天军同时用兵,如此可以克制刑天军云云,始终也没有拿出一个太好的办法。

崇祯听罢之后更是不喜,于是问其谁能坐镇中原,总领对刑天军剿抚之事,到了这会儿杨嗣昌实在是被逼到了死角上了,于是便无奈请命亲自去湖广坐镇督战,调度各部兵马入河南剿抚刑天军。

(今日鸣谢辣死神、不喝西北风、梦之守望、呼噜呼噜、feng41501、yyc0308_cn几位弟兄的打赏,呵呵!昨天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弟兄们这么给力!多谢多谢!)

第50章 献策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47章 蛇鼠一窝第93章 溃逃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156章 新年攻势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10章 清点第199章 梁家庄阻击战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70章 遮断第51章 中路军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93章 团山防线第44章 转送民众第96章 山海关之役2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61章 交锋第46章 事有异常第63章 局面转换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90章 大敌当前第68章 强行敲诈第178章 卢氏之危第100章 逆袭2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165章 应对第233 登基.双喜临门第4章 粮荒第15章 巡视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2章 断然拒绝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132章 时不我待冒雨强攻第83章 夫人外交第224章 势如破竹第141章 战争之神的咆哮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乱第167章 陆海之争第68章 布置第6章 阴沟翻船第80章 围城打援第63章 奏捷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35章 起赃第23章 迷情夜第129章 扩张行动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93章 援军分至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71章 异议第163章 平乱第43章 叛徒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2章 亩产千斤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70章 亲人相见第67章 步骑对阵2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7章 破寨第113章 乡兵队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135章 破庄第80章 兵至卢氏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10章 清点第72章 野蜂破阵第144章 大考第90章 巡逻队第62章 收复失地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35章 多尔衮的圈套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战1第102章 锦州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230章 失望第9章 时局第139章 徒呼奈何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5章 传教士第147章 实兵对抗第71章 异议第93章 装神弄鬼第75章 大出所料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49章 互通有无第82章 定装颗粒火药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44章 标枪第5章 重拾旧业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162章 山西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