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各地局势2

与此同时刘耀本也率部出兵沔阳,先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景陵县,随即顺水而下攻打沔阳,沔阳知州自知不能敌,又贪生怕死携家眷出城而逃,但是却被官军截住去路,官军之中一个把总决意投靠刑天军,当即将这个王知州拿下,叛军当着他的面轮jian了他的妻妾,抢了他所携的财物,又绑缚了他投降了刑天军,而沔阳也很快因为城中官军反叛,迅速的便被刘耀本率部攻占,至此整个湖广西部,基本上都落在了刑天军手中,至于这些叛军,刘耀本在收降他们之后,发现这帮家伙根本就是一帮地痞无赖,根本不能用,而且这帮人在沔阳负有恶名,民愤极大,虽然他们叛投刑天军,但是却不足以洗脱他们的罪责,于是刘耀本当众将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处斩,剩下的尽数以罪囚看押充为了苦力,发往河南去挖煤采矿赎罪去了。

至于李栓柱也没有就这么闲着,这段时间在襄阳一带补充编练的大批新兵,因为赵二驴在武当县一败,他一怒之下率部攻下了武当县,击败了偷袭赵二驴的王光兴所部,在经过一阵休整之后,虽然赵二驴有错,但是毕竟已经被免去了副都统之职,肖天健念其乃是最早跟着他的老部下,最终并未加重处罚,令其暂领一营,戴罪立功,继续跟着李栓柱做事。

李栓柱和赵二驴关系因为这次的事情,闹的很僵,李栓柱大骂赵二驴是头笨驴,让赵二驴颇为不爽,虽然赵二驴继续留在李栓柱手下做事,可是两个人之间已经是貌合神离,相互之间没事根本连话都不说。

李栓柱在拿下武当县之后,便对郧阳府打起了主意,七月间在肖天健率部攻打荆州城的时候,他也调集了所部的精锐,率领高天前和赵二驴等部兵发郧阳,随即发动了郧阳之战。

而郧阳府时下坐镇的是巡抚王永祚,他在武当县丢失的时候,便意识到刑天军将会分兵攻打郧阳府,所以提前也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一边调派游击刘调元将郧阳一带的百姓,尽数收入城中,名义上是保护百姓不受贼军祸害,但是实质上却是要做到坚壁清野,使得刑天军在当地找不到粮食和助战民众,同时增加城中民众数量,可以胁迫他们帮助官军守城。

郧阳因为其地理上的特殊性,正好是湖广和川陕交界之处,这十几年来,各路陕西义军,常常走这一带进入河南、湖广,抑或是通过此地返回陕西等地,故此郧阳受害最深,大批义军都在这一带活动过,所以郧阳当地百姓早兵祸非常多,到这个时候,郧阳遗留下来的民户不过仅剩下了几千户,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赤地百里了,大批土地都被撂荒,几十里见不到人烟。

而如果按照原来历史发展的话,郧阳又是一个让人称奇的地方,李自成在河南一带复振之后,张献忠和罗汝才在湖广复起之后,都曾经多次攻打过郧阳府,甚至于整个湖广都被李自成攻占,但是独独郧阳却始终没有被义军攻克,后来因为周边地区全部失陷,以至于朝廷两年时间里都不知道郧阳还有官军坚守。

而历史上坚守郧阳的除了巡抚王永祚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这里,那就是郧阳按察使高斗枢在郧阳府坐镇,加上王光恩力守郧阳,所以郧阳始终都没有被李自成攻占。

可是现在历史却被肖天健搞的是天翻地覆,先不说高斗枢眼下还在长沙当兵备副使,而作为郧阳主将的王光恩也早已被肖天健在南阳一带给干掉了,所以郧阳府眼下便没了这文武二将,仅剩下了抚院王永祚和王光兴,这样的搭档对付远比李自成凶悍十倍的刑天军,显然就虚弱的太多了。

李栓柱集兵抵达郧阳府城外的时候,城中郧阳仅剩下了三四千的官兵,在王光兴和刘调元的分别率领下,驻守在城中,负责城池的防御,虽说王光兴偷袭赵二驴一战功成,可是毕竟他比不上他各个王光恩的本事,另外他带的兵在武当县又被李栓柱所破,使得王光兴麾下实力大损,故此这个时候的郧阳府,根本就没有实力挡住李栓柱。

李栓柱一到郧阳府,便立即下令城中的官军还有官吏立即投降,可是王永祚坚决不肯投降,加上王光兴又杀了不少刑天军的部众,深知一旦投降,刑天军估摸着放不过他,所以也决意拼死抵抗到底。

他们将城内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尽数强征他们登墙协守,同时就连城中的健妇也被他们征调,为城头运送各种滚木礌石、滚汤沸水之物,帮助协守,以图以城中全民皆兵来阻止刑天军破城。

李栓柱见城中官吏军将不肯投降,于是也不多跟他们啰嗦什么了,当即分兵于郧阳府城东南两侧开始对郧阳发动了猛攻。

战事一开始就打的相当激烈,城中的守军在王光兴、王永祚和刘调元等人的率领下,对着城外是矢石俱下,连连打退刑天军的进攻。

这一战便打了十多天之久,李栓柱麾下的各营人马,损失都不算小,但是因为刑天军占据着火力上的优势,打得城上守军也伤亡惨重,并且将城墙打的也是残破不堪,守将刘调元也被当场轰杀在了城墙上面,尸体碎成了数块,惊得城上众人无不胆寒。

最终城内有刑天军的细作趁机鼓动起了一批民壮和守军,突然间发难,将郧阳巡抚王永祚抓了起来,这才打开了城东门,将刑天军放入到了郧阳城中,王光兴一见大势已去,一边率兵在城中与刑天军巷战,一边试图开西门逃走。

但是却被赵二驴在城西门处追上,好一通厮杀最终将王光兴击伤生擒,赵二驴痛恨王光兴让他在同僚面前丢尽了脸,当场便将王光兴给大卸八块,丢到了城外喂了野狗,这才出了胸中一口恶气,同时还下令尽屠王光兴的数百部下官军,为此又受到李栓柱的斥责,两个人闹的更是不愉快,李栓柱当即鞭打了赵二驴一顿,又把赵二驴给关了禁闭。

至于生俘的郧阳巡抚王永祚,李栓柱则没有杀他,派人请示肖天健如何处置于他,肖天健这个时候也刚打下荆州,闻讯之后,询问了一番王永祚的为人,得知此人算是一个比较正值的官吏,于是传令给李栓柱不得亏待于他,令其将他送至汝州安置编管,以后另行安排。

实质上王永祚这个人也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他在南明为官,坚持在南方招募义军抗请,后来一直坚持到死,清军后来抓住了他的母亲,砍去了他母亲的胳膊,他都不肯降清,所以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文官,所以这种人肖天健遇上,哪怕是他反对他肖天健,也是不忍杀掉他们的,故此现将其送至汝州编管,那里现在有一个人恐怕可以说服王永祚,迟早这样的官吏,还是要为他所用的。

当然肖天健也得知了赵二驴的事情,为此觉得李栓柱做的有点过分,杀俘的事情虽说被他禁止,但是也是分事情的,王光兴因为他兄长的事情,成为了刑天军的死敌,留下他没用,赵二驴屠掉他和他的部下,其实算不了错,因此李栓柱鞭打他,便有点上纲上线了。

所以肖天健暗中告诫了一下李栓柱,让他不要因此便和赵二驴继续过不去,毕竟他们二人搭档也算是时日不短了,闹的这么厉害,不太合适,另外授意李栓柱暂时让赵二驴镇守郧阳府,两个人分开一段时间,不要再闹下去了。

李栓柱接到肖天健的口谕之后,想想也是,赶紧将赵二驴给放了出来,而且肖天健还亲自嘉奖了一番赵二驴此战的功劳,稍稍的斥责了他杀俘不对,轻描淡写的将这件事揭了过去,同时说赵二驴的名字对他眼下已经不太合适了,毕竟他也是刑天军大将,二驴来二驴去的,不好听,赐名赵二驴改名为赵卫华,暗中和冯狗子改名卫汉的意思相近,赵二驴得知之后,大哭了一场,让人捎信给肖天健谢恩。

而李栓柱也在稳住了郧阳的局势之后,宴请了一番赵二驴,给赵二驴亲自端酒道歉,并且将赵二驴官复原职,重新拔擢为了副都统,令其坐镇郧阳府,防备川陕的官军。

赵卫华(赵二驴)虽然心中还有疙瘩,但是毕竟和李栓柱合作这么长时间了,这件事表面上也就不再计较,接管了郧阳府的防卫。

可怜郧阳府到这个时候,仅剩下了两三千户民众,李栓柱在回到襄阳之后,收拢了一批百姓,将他们移至了郧阳安家,这才多多少少的恢复了郧阳的民户数量,否则的话偌大一个郧阳府周边的土地,恐怕就要彻底撂荒了。

就在李栓柱率部攻下郧阳之后,活动在郧阳以西一带的过天星惠登相、托天王常国安等部,也见大势所趋,各自率部到了郧阳,投入到了刑天军之中,为此李栓柱将他们暂留在了郧阳,听从赵二驴的调遣,加强赵二驴的兵力,镇守郧阳府一带,又大大增强了实力。

第96章 山海关之役2第6章 诈城第31章 暂时失利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35章 锁定目标第86章 武装游行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136章 人选第43章 杀牛第53章 新式鸟铳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79章 进展神速第235章 大阅兵2第191 方向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95章 宿敌第74章 胸甲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87章 鸡飞狗跳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89章 溃城而出第9章 绑票第25章 赴宴第143章 挽留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49章 兵围古城镇第9章 事败第137章 验收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43章 建军节大阅兵第67章 纷杂局势第178章 商铺第55章 侥幸第53章 急促射第10章 宿命?第68章 兵还洛阳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90章 缩头乌龟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97章 交易第82章 收获红利第49章 两强之战5第43章 去意第33章 不相为谋第67章 纷杂局势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52章 钻地鼠第23章 迷情夜第80章 李自成的无奈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93章 溃逃第216章 澳洲远征军第38章 陇州之战5第236章 大阅兵3第164章 风声鹤唳第237章 大阅兵4第171章 骁将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206章 叱令第14章 损失惨重第50章 献策第52章 危局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6章 磨刀霍霍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94章 以汉制汉第95章 宿敌第11章 托大第101章 兵败如山倒第237章 大阅兵5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64章 诛心第203章 处处受阻第153章 首战建功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225章 班底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29章 转变第43章 救人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100章 逆袭2第30章 悍勇知县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04章 兵围承天府第64章 肥肉第135章 英烈祠第76章 需求、给予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3章 强度黄河第20章 毫无悬念第73章 家宴?第61章 决胜第77章 通州会战4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30章 初战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