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默认

洪承畴心中异常恼怒,可是恼归恼他也不能真格请出尚方宝剑把这帮以下犯上的军将们都给推出去砍了,如果是他敢翻脸的话,这帮家伙肯定敢立即便率兵造反不可!

正在洪承畴不知道该如何给这帮军将们交代的时候,祖大寿再一次开口道:“想必是督抚大人也很为难吧!如此看来,连督抚大人恐怕也不知道朝廷何时才能将粮饷拨下来吧!

我等身为大明臣子,外虏来犯为国守边乃是我等为将者的本分,末将等也义不容辞,可是末将们的为难之处,也望督抚大人能理解一二,时下粮饷亏缺严重,无饷的话,倒还好说一些,但是粮秣之事却绝对拖不下去了!

今日末将等听闻一件事,说刑天贼肖天健告知天下,愿意为我们提供两万石粮食,令我等守边军将们得以饱食,有力气抗御建奴军入寇,不知督抚大人可曾听闻此事了?如果督抚大人知道的话,那么今日请督抚大人拿个主意,这件事该如何办是好!”

洪承畴一听,得了!这就说到正题上了,这帮家伙这次过来,果真就是因为这件事来逼他拿一个主意的,于是他伸手摸了一下下颌的大胡子,又是一番沉吟,良久之后他点头承认了他已经知道此事,但是认为此事乃是刑天贼妖言惑众,并不可信,他们身为大明臣子,岂能靠着贼军的接济就食,所以他认为宁可再坚持一下,也不能轻信刑天贼的话。

祖大寿一听就不干了,立即摇头道:“请大人赎罪!祖某乃是粗人!说话直来直去,这件事上末将对大人的话不敢苟同,时下朝廷明知我们无粮无饷,而且建奴入寇在即,可是朝廷却始终拿不出一点粮饷来给我们这些兵将们用度,无饷也就罢了,大敌当前我等也可以理解朝廷的难处,可是无粮的话,即便是末将等都是神仙,恐怕也无法率军在此抗御建奴大军!

时下既然朝廷既不下旨给我们一个交代,也不能给我等调拨粮秣,既然刑天贼愿意给我们提供两万石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坐视不要呢?

在对付建奴之事上,末将以为刑天贼虽然为贼,但是也知建奴乃是我汉人之大敌,崇祯十一年间,他们便北上于建奴死战,后来之事不提也罢!总之贼人这件事上做的不错!我等虽然身为大明臣子,是该避嫌,可是事到如今如果我们不接受贼军所供这些粮秣的话,又岂能与建奴大军相抗?总不能坐视大军崩溃,让建奴如此轻易破关而入直抵京师城下吧!

反过来说,虽然我等收了贼军所供粮秣,可是保的却还是朝廷的边关,为的还是大明朝廷,又有何错之有?还望督抚大人能不要顾及这么多,眼下先解决军中粮食为重!”

诸将听罢之后也立即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摆明了是都和祖大寿是一个想法,这次洪承畴是答应也要答应,不答应也要答应,反正总之就一句话,没粮食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

洪承畴听罢之后,虽然非常震怒,几次都想拍案而起对祖大寿怒斥一番,将祖大寿推出去砍了,可是最终却都不得不按下了怒火,听祖大寿把话说完。

其实祖大寿对于刑天军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然他也认为刑天军乃是逆贼,但是某种程度上他并不是非常痛恨刑天军,要知道当初他的堂弟祖大乐还有他的家丁祖宽,都在河南和刑天军交过手,但是却都败在了肖刑天的手中,并且被刑天军生擒活捉,本来肖刑天完全可以毫不留情的便杀掉他们,可是最终肖天健却暗中将他们释放,并且派人将他们护送回了山西,赠与了他们路资盘缠,让他们悄然返回了关外,而朝廷也因为这件事,看在他的面子上,没有太过追究,在这件事上,刑天贼是对他们祖家有恩的,故此祖大寿对刑天军的心情很复杂,说不上是敌视还是该对他们有好感。

但是最起码在辽东之事上,祖大寿是很同意肖天健的意见的,当初肖天健在崇祯十一年末悍然率兵北上帮朝廷共御建奴大军入寇,这件事传至关外的时候,祖大寿便曾经为此叫好过,他们这些辽东大将们坐视建奴入寇,却不能阻止,倒是肖刑天在京辅南部一带打的建奴军满地找牙,慌忙跑到了山东境内,这让他不得不对刑天军刮目相看。

后来朝廷和建奴议和,割让锦州城给建奴,祖大寿便曾经极力反对过,可是最终木已成舟,又有朝廷圣旨压下来,他才不得不放弃了他祖家经营镇守了近十年的锦州城,这件事上,让祖大寿对朝廷非常非常失望,而肖刑天则公告天下,不承认大明和建奴的这次和约,称关外辽东之地,乃尽是中华汉人之土,这一点也让祖大寿很有共鸣。

现如今建奴大军压境,朝廷无力调拨粮饷供给他们这些关宁军使用,而在这个时候,又是这个已经在南京城登基称皇的肖刑天昭告天下,他可以放弃和关宁军的敌对,出粮援助他们这些关宁军,解决关宁军缺粮的问题,这一点更是让祖大寿很是钦佩,一般人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考虑来帮着他们这些大明的官军共御建奴的,恐怕高兴还来不及呢!他们这些关宁军被建奴杀光才好呢!今后他肖天健也就少了一支劲敌了!可是这个肖天健却在这个时候还是放弃成见,表示愿意出粮帮他们度过缺粮的困境,这就说明肖天健这个人却是有过人之处!

所以他这次才在众将的怂恿之下,带头来找洪承畴,逼洪承畴接受刑天军给他们提供的粮秣,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年来,他们那些死在建奴刀下的袍泽们,祖大寿也觉得承肖天健这个情,他也不愿意看着自己麾下的这些关宁军们,就这么因为缺粮缺饷,最终在建奴军面前一战都不打就彻底崩溃。

人有的时候,是自私的,历史上洪承畴和祖大寿都投降了建奴,成为了后世万人唾骂的贰臣和汉奸,但是最起码在这个时候,他们并未考虑就投降建奴,而且当时的情况也是他们被围于松山,力战兵败才被俘的,后来彻底对大明绝望之后,才在自私的想法之下投降了建奴一方,所以有时候仔细考虑一下他们的处境,既有可恨之处,但是也却是有情有可原之处,更何况祖大寿这个人在投降了建奴之后,并未像吴三桂、耿忠明、孔有德等大汉奸那样,充当建奴的攻打中原的急先锋,这一点上,祖大寿的为人还是比起其他汉奸来说,算是稍微好一点的。

眼看着众将都是这个念想,洪承畴不由得心中更是连连哀叹,现如今军将们已经是形成了共识,想要接受刑天贼的粮食,而且实际情况上来看,他们也却是急需这些粮食来满足军中需要,否则的话很快他们这些兵马便会因为缺粮彻底丧失战斗力。

这也是形势所迫,不由得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而且祖大寿这个大老粗有一句话说的不错,那就是他们可以吃贼军给他们的粮食,保的却还是大明的边关,还是在为大明守边,这一点也不错!

于是洪承畴虽然心中不情愿,可是最终迫于残酷的事实,也不得不放下了架子,点头答应了下来,下令准杨国柱在宣大接收刑天贼给他们提供的粮秣,然后速速转运到诸军之中,有了粮食最起码也可以稳定一下军心,同时再招募一些关宁和辽东一带的汉民青壮增强一下守御的实力,这仗总是还能打下去,他们总是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但是洪承畴还是要求杨国柱接受刑天贼的粮食可以,但是决不许刑天贼进入宣大境内,一旦刑天贼试图借机进入宣大的话,这粮食不要也罢,也务必要挡住刑天贼北上。

至于朝廷那边的反应,他洪承畴这会儿也顾不上了,爱咋地咋地吧!你们没粮食给,总不能就让这么多兵将瞪着眼饿死吧!

于是不几日时间,在宣大北面的道路上,便开始源源不断的出现了一辆辆满载着粮食的大车,在少量刑天军的护送之下,开始进入到了大同府境内,并且在大同府南面的雁门关外面,将这些粮秣甚至于是大车和骡马,都交给了在此等候的宣大总兵杨国柱,然后换人赶着这些车辆,继续朝山海关一带运送了过去。

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京师之中,顿时让朱由检龙颜大怒,在宫中大骂洪承畴和众关宁诸将乃是逆臣贼子,居然和刑天贼相互勾结,甚至于想要下旨罢免掉洪承畴这个蓟辽总督,换人去接管山海关防务。

可是他这个念头也只是动了一动,便颓然作罢,因为他也知道洪承畴恐怕是眼下他的大明王朝之中最能干的一个大臣了,现如今建奴已经开始出兵南下,直逼山海关一线,那里大战在即,临阵换将肯定是自废武功,另外不让洪承畴他们接收刑天贼的粮食,他又从那儿调来这么多粮食来给这些关宁军们呢?现如今京师也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粮荒,每天都有饿死的人被运出京城,他已经是没有半点办法了,又哪儿去弄粮食给洪承畴呢?关宁一带尚有不少官军,他总不能下旨,让这些官兵们勒紧裤腰带,不能要刑天军给他们的粮食,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抵御建奴大军入寇吧!

皇帝不差饿兵,他这个皇帝当的够惨,自己都混的快要吃不饱饭了,拿不出钱粮去养活朝廷的兵马,现如今总不能不让这些官兵自己想点办法,有人愿意给,他们愿意要,他这个皇帝倒已经不是关键问题了,于是恼怒归恼怒,可是朱由检还真是没有办法,也只能颓然默认了这件事。

第58章 冲突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02章 王家祯的抉择第13章 侥幸退敌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89章 疑窦第82章 定装颗粒火药第161章 不识时务者第8章 出迎第82章 波涛汹涌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81章 驱降攻城第9章 时局第70章 大举报复第70章 中套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41章 骑战2第157章 错综复杂第52章 危局第40章 骑战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136章 曹操来投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32章 醋意第46章 事有异常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处第14章 舌战老粗第59章 决胜4第39章 总结第86章 磨刀霍霍第42章 内丘之战3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161章 交锋第74章 投名状第19章 艰难的抉择第123章 各地局势1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24章 洪流第12章 八队闯将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章 困顿督臣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10章 灵机一动第59章 石桥攻防战、死神之镰第167章 陆海之争第180章 招安风波第15章 巡视第98章 合纵第7章 大战四起第58章 棱堡式寨墙第91章 实证第181章 断然拒绝第4章 终归要来第38章 留发不留头第56章 决胜1第103章 无奈的放弃1第97章 绝非君子第90章 缩头乌龟第69章 看破第82章 波涛汹涌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20章 如山推进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170章 尸山血海第144章 首尾两端第114章 妇孺肉盾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20章 火力输出第197章 冬季休战第45章 京师第1章 命如草芥第61章 陷阱第86章 磨刀霍霍第94章 炮轰襄阳第69章 再战再败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45章 京师第9章 怒屠溃兵第63章 崩溃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33章 忠臣之“死”第211章 暴起第213章 临危受命第114章 违纪第67章 纷杂局势第92章 弃卒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