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亡命一击

多尔衮之所以选择西罗城攻打,而不去攻打吴襄麾下明军驻防的山海关主城和北翼城以及东罗城,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吴襄麾下的明军战斗力明显要弱于镇守西罗城的大中军,他选择攻打西罗城似乎有点不太明智。

但是多尔衮并不是一个莽撞之人,他之所以选择西罗城发动猛攻是有他的原因的,首先从地利上说,山海关主城、北翼城和东罗城三个关城都是早年建造起来的,经过大明这么多年来不断的修葺,现如今可以说是城坚炮利,而西罗城则是这两年才开始修建的,因为明朝财政困窘,山海关这边也不宽裕,驻防这里的主将这些年轮换比较频繁,谁也不肯真的下功夫加紧修筑西罗城,所以西罗城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半成品,并没有彻底完善所有的建筑,故此西罗城比起吴襄负责镇守的三城显然是坚固程度远不如另外三城。

另外兵力上来说,吴襄只负责山海关主城和北翼城东罗城,麾下的明军基本上集中于这三城之中,防守的区域比较小,兵力比较充足,所以虽然明军战斗力差一点,但是兵力上的优势却弥补了他们的劣势,相对于大中军镇守的防线,他们的防御面积要小的多,而且三城刚好形成掎角之势,攻打其中任何一城,都会遭到其他两城的炮火轰击,所以攻打起来更困难一些,这也是当初吴襄耍的一个滑头,将西罗城和南翼城交给阎重喜负责的原因,他某种程度上还想惜兵,保存一些属于他的实力,这也是有情可原的。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尔衮已经发现吴襄麾下的明军胆子没有大中军大,这段时间他攻城的时候,只有大中军才敢出城逆袭,明军只敢困守城中,没敢派兵出城逆袭过一次,所以多尔衮担心如果他集中兵力火力攻打明军镇守的三城的话,那么保不准大中军又要从中作梗,侧面出击侧袭他的建奴军。

所以综合了各种原因之后,多尔衮才下决心要集中兵力火力攻打西罗城,这一点不但说明多尔衮并不是蠢货,恰恰也说明了多尔衮是个很聪明的建奴。

建奴的行动立即便引起了守军两军的注意,再一次立即开始布防,将大量的守具和武器运上了城墙,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而这一次多尔衮没有急于派兵进攻,而是首先集中起来了他手中可用的所有大炮,集中火力对准了西罗城发动了一场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炮击,而且这次炮击的时间几乎持续了一个时辰,各种炮弹如同冰雹一般的砸在了西罗城一带。

而大中军的炮手以及明军的重炮也立即展开了反击,双方的大炮几乎一刻不停,对轰了近一个时辰,可谓是各有损失,甚至于某种程度上建奴方面在炮战之中损失还要大一点。

但是对于西罗城的大中军守军来说,却可谓是一场灾难,在建奴炮火之下,几乎所有炮弹都集中打在了西罗城这一块逼仄的地方,虽然这些天来,阎重喜也已经每天都调集民夫,对西罗城进行了加固,可是这毕竟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罗城不够坚固的现状。

这一次建奴集中炮火炮击西罗城,一个时辰下来,不但守城的大中军兵将伤亡很大,西罗城北面和东面的城墙,也在重炮的轰击下,本来就没有包完的城砖几乎尽数剥落,仅余下面的夯土城墙,而夯土城墙也在炮击之中,开始垮塌,一些地方已经崩塌了下去,出现了豁口。

就连阎重喜本人,坐镇西罗城之中指挥,也被炮击激起的石块砸中了头部,身负重伤晕倒在了城墙下面,被手下的侍卫急忙抢了下去,送到了医营抢救去了。

阎重喜本人和诸军兵将都没有想到今天建奴换了这种打法,西罗城承受的炮击密度如此之大,思想上准备都不是很充分,所以这一战开始之后,西罗城的局面变得十分紧张了起来。

罗立本来是没有在西罗城跟阎重喜在一起的,但是他很快便看出了建奴的企图,于是下令他麾下的炮手们奋力反击,支援西罗城,没多长时间他便又得知阎重喜重炮负伤,已经被抬下去急救了,于是罗立也不推卸,立即便将手头的事情交给了手下诸将负责,亲自赶往了西罗城坐镇布防。

多尔衮远远的一直在死盯着西罗城的炮击效果,当看到西罗城的城墙已经开始坍塌的时候,多尔衮狂笑了起来,大声喝令汉军旗三旗主李率泰、刘之源、吴守进亲自率兵开始对西罗城发动最后一击,务求一战建功,先打下西罗城,然后再扩大战果。

三个大汉奸无奈之下,只得各自到了他们的军中,吼叫着开始指挥部下们发动进攻,这些汉军到了这会儿,其实已经不想为建奴卖命了,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的家人还在关外被建奴控制着,他们不打便要被杀,而且还要连累到他们的家人,所以无奈之下也只得奉命出击。

一批批厚重的橹车被建奴军推了出来,排布在了阵线最前面,在无数兵卒的推动下,掩护着更多的建奴军开始朝着西罗城攻进了过来。

虽然守军炮火不停的朝着他们轰击,时不时会有橹车被炮弹击中,化为一片碎片四散横飞,推动橹车的那些奴兵们伤亡惨重,但是在三个大汉奸的督战之下,这些汉兵们也只能无奈的继续前进,并且不断的朝着缺口处补充橹车,恢复橹车的防线。

而且建奴军的大炮在轰塌了一部分西罗城的城墙之后,便转而开始炮击两翼的守军,试图压制守军的炮火,双方的炮战到了这会儿,已经是进入到了白炽化的程度,双方的炮手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的装填弹药,朝对方轰击。

在炮击速度上,守军特别是大中军的炮手占据着绝对优势,他们的整装药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他们装填炮弹的速度要远超过建奴军很多,所以短促炮战之中,大中军方面可以压倒建奴大军。

但是这个时候的火炮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开炮之后,很快炮管会过热,就此引发火药自燃的情况,于是双方炮击一段时间之后,都要让大炮休息一下,降温之后才能再次装填发射,如此一来,双方打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炮火都不得不停息下来,否则的话后果很严重。

两方到了这个时候,都出现了大炮炸膛的现象,令炮手死伤不少,不得已之下,守军方面也只得下令暂时熄火,等候火炮降温。

眼看着守军炮火变得稀疏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大批的建奴军疯狂的推动着橹车,掩护着更多的奴兵开始朝着西罗城逼近,这一次多尔衮、多铎也算是下了大决心了,不惜与将他们麾下的两白旗之中的葛布什贤营也增强到了进攻的兵马之中,一是令其充当弓箭手掩护汉军进攻,另外就是起到督战的作用,监督这些乌真超哈营的汉兵们进攻,一旦有人不肯卖力,便就地将其射杀。

除了这三旗汉军旗兵将之外,两个蒙古八旗的蒙古兵也被加强到了进攻队伍之中,形成梯队进攻的阵型,就连从朝鲜调来的那些朝鲜的火铳手也被驱赶到了进攻队伍之中,包括那些俘虏来的汉民之中的青壮也作为跟役被命令去推橹车抑或是抬大盾,掩护进攻。

总之多尔衮是下定了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拿下西罗城,在山海关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让背后的皇太极瞧瞧,他多尔衮不是酒囊饭袋,这大清之中,他多尔衮三兄弟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不容任何人轻视他们。

进攻的建奴如同蝗虫一般黑压压的便朝着西罗城涌来,眼看着火炮已经无法阻止他们的进攻,火铳手们便开始列阵登墙,开始对准城下进攻的建奴开火,就连吴襄这会儿也已经察觉到了建奴的想法,不惜拿出了压箱底的一批火箭,架在了城墙上,开始点燃,铺天盖地的朝着城外的那些建奴军射去。

一排排火枪打下去,一丛丛的火箭发射下去,建奴兵将死伤很大,但是他们的橹车和大盾也挡住了不少弹矢,比较成功的掩护了建奴大军的进攻。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守军的火铳手也开始不停歇的瞄准射击,建奴军兵将们很是惊惧,稍有不慎便会被一弹打翻在地,他们只能趴在橹车后面,亦步亦趋的朝前迈步,后面的那些兵卒们则想尽办法贴在大盾后面,抑或是干脆自己也举着盾牌遮挡住自己的上半身,像是乌龟一般的朝前爬动。

随着距离的拉近,建奴一方也开始对城上的守军开始反击,他们利用手中的各种火器、弓箭,不断的从橹车后面探身出来,朝着城上开火。

(哇!今天打赏不少!特别鸣谢不开心胆小鬼、东宫、一醉人三位兄弟的不吝打赏!寒风拜谢了!)

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76章 受降第38章 留发不留头第13章 成功脱逃第53章 两强之战(9)第64章 城门3第16章 纠结第92章 炮袭第181章 两路进逼第195章 破南阳第98章 宿命第87章 有根有据第177章 猫哭耗子第190章 陕军入剿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25章 胁迫入伙第55章 定心丸第106章 兵临城下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112章 崇祯的宿命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5章 较量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28章 送行第199章 履约第32章 援军已至第48章 喜峰口第209章 出师马尼拉第94章 伊河之屠新书快讯第163章 平乱第37章 陇州之战4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82章 波涛汹涌第143章 侥幸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37章 陷落第17章 突击第59章 勾心斗角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11章 夜袭第86章 意义重大第7章 大战四起第38章 扩大战果第236章 大阅兵3第112章 震服第95章 宿敌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04章 兵围承天府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98章 铸币第130章 遇阻第139章 铁范铸炮第61章 决胜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43章 救人第82章 保长上任第107章 伏兵四起第127章 讨逆军第90章 大敌当前第56章 不分敌我第46章 烦恼第40章 内丘之战1第88章 医护队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40章 红石山2第10章 清点第7章 反中其计第39章 蒙古八旗第27章 反应各异第53章 初战失利第36章 去留自便第70章 背水一战第29章 挑衅第227章 大中国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64章 进展第110章 赌约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31章 暂时失利第32章 醋意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11章 莫名其妙第69章 磨刀霍霍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23章 震慑第26章 孤胆第18章 行赏第88章 挥师汝阳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107章 伏兵四起第66章 步骑对阵1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158章 小施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