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两个选择

第1019章 两个选择

张鸾子眯眼笑道:“王爷是高寿之人,子孙兴旺,福寿满堂。”

田承嗣有十几个儿子,子孙兴旺那是必然的,但田承嗣更关心自己的基业传承,他呵呵笑道:“承蒙天师吉言,不知魏国基业能传承多久?”

张鸾子伸出一个指头,“至少百年以上!”

田承嗣大喜,这时,魏云中带来十几个身穿锦袍的年轻人,在堂中站成一排,田承嗣笑道:“这些都是我的子侄,能否替我看一看?”

张鸾子笑眯眯一一看过去,目光落在最后一个唯一身着布衣的年轻人身上,他笑了笑道:“请各位公子先退下吧!”

众公子都退了下去,一个个脸色不屑,但碍于父亲的面子,都不敢多说什么?

田承嗣问道:“如何?”

张鸾子淡淡道:“令郎皆是享福之人。”

田承嗣脸色微变,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他的儿子皆平庸之辈。

张鸾子笑了笑又道:“不过最后一个布衣者,倒有点意思。”

田承嗣脸色稍稍和缓,微微笑道:“天师说的应该是我的侄子田悦,天师看好他?”

张鸾子点点头,“令侄的相貌不凡,依稀有几分帝王之相,更重要是,其他人我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唯独令侄深藏不露,我看不透他。”

田承嗣暗暗夸赞张鸾子不愧被称为三眼神判,他在一群子侄中,最看重之人就是侄子田悦,简朴、自律,不慕奢华,而且武艺骁勇,也很有头脑,很像自己,田承嗣就想把自己的事业传给侄子,而不是传给儿子,但这是他心中的秘密。

不料张鸾子今天初见,便一眼看出侄子田悦的不凡,田承嗣不由更高看张鸾子几分?也下定了决心和李希烈签约。

沉吟一下,田承嗣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天师认为李邺如何?”

张鸾子沉思良久道:“齐王李邺是人中龙凤,可惜他生不逢时!”

“此话怎讲?”

张鸾子缓缓道:“齐王会和朝廷一直缠斗下去,但父强子必弱,李邺的儿子成不了大事,虽有父亲给他打下的半壁江山,但他守不住,最终是鹤蚌相争,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东方六国。”

张鸾子又道:“再告诉王爷一个消息,李邺已经启程来洛阳谈判,这是刺杀他的一次好机会,就看王爷能不能抓住?”

韦见素先一步抵达了洛阳,他刚进洛阳城,便被天子李亨召进了皇宫。

韦见素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亨克制住心中的急切,笑眯眯道:“韦爱卿辛苦了,赐坐!”

“谢陛下!”

韦见素坐下,李亨这才急问道:“谈判到最后是什么情况?”

“陛下,荆襄和另外六州的谈判已经达成共识,但关中的双方述求差距太大,没办法达成一致!”

“他们是什么述求?”

“陛下,他们要求把关中从谈判清单中删除,我们不同意,他们又明确表态,齐王不会做出任何承诺,而且坚持要驻兵平等权。”

“什么意思?”李亨一时没有听懂。

“陛下,对方的意思,要么什么都别谈,维持现状,要谈的话,他们就要平等驻兵权,而且齐王不会有任何承诺。”

李亨脸色变得很难看,冷冷道:“什么叫做维持现状,他在陈仓驻兵五万,就是维持这个现状吗?”

“陛下,齐王的态度非常明确,河陇军肯定要进驻关中,区别只是控制关中的程度。”

“那关内道呢?”

李亨恼火道:“难道他们也想染指?” “回禀陛下,关于关内道,对方态度不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在原州和泾州的陇山关隘上部署重兵,河陇军肯定也同样会在萧关和延州部署重兵,这是刘晏亲口对我说的。”

“那李邺来洛阳又能谈什么?他能让陈仓的军队退出关中吗?”

“回禀陛下,有的事情换个思路,也就能理解了,比如长安有齐王府,他要回齐王府居住,那他的军队肯定会跟着一起来,不让军队入城,肯定不现实,长安已经不是都城了,贺兰进明没有资格不准齐王的军队入城,一旦爆发冲突,后果是什么陛下也能想得到。”

李亨愣了半晌道:“那问题出在哪里?”

“陛下,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实力阻挡齐王军队入关中,只有靠谈判,可如果谈判失败呢?陛下是否做好了彻底翻脸的准备?”

李亨颓然坐下,捂住脑袋道:“还真是让朕头痛欲裂啊!”

韦见素沉默片刻道:“如果陛下没有别的事情,微臣告退!”

李亨抬起头叹了口气,“韦爱卿不给朕一个建议吗?”

“就怕微臣的建议陛下无法接受!”

“你说吧!朕就听听,不一定采纳。”

韦见素沉吟一下道:“齐王不是田承嗣、李希烈那样的藩镇,他是大唐宗室,任何大唐宗室对关中都有特殊情怀,他对关中势在必得,这一点微臣心知肚明,哪怕破坏规矩,他也会拿下关中,陛下要么体面让出关中给他,要么就和他彻底翻脸。”

李亨颤抖着声音问道:“他是要和朕翻脸吗?”

韦见素叹口气,点点头道:“他突然屯兵陈仓和汝州,并不是什么谈判施压,而是他已经做好了翻脸的准备,如果陛下不信微臣的话,可以问一问潼关守将,他究竟带了多少军队过潼关?”

说完,韦见素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把天子李亨留在极度震惊之中。

经过七天的行军,李邺终于抵达了洛阳。

他的随行军队在过陈仓后又增加了一万骑兵,加上两万头补充粮草的骆驼,这便是一支可以发动一场战役的骑兵军队了。

事实上,李邺对关中势在必得,正如李泌劝他,在核心利益不能过于守规则,他已经做好了双方谈判破裂,彻底翻脸的准备。

李邺将一万五千军队驻扎在新安县,新安县有一座很大的军营,正好可以驻扎骑兵,从新安县距离洛阳约八十里,骑兵半天就能杀到。

李邺率领五千骑兵继续东进,下午时分抵达了洛阳神都苑。

洛阳神都苑便是隋炀帝修建了西苑,周长两百里,北抵邙山,南至伊阙,向西进入新安县境内。

唐初改名为芳华苑,武则天称洛阳为神都,所以叫神都苑。

神都苑内还有一片周长十几里的人工湖,叫做北海,海中设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有亭台楼阁,海中靠船只往来。

整个神都苑内既有山峦起伏,也有幽深的河流森林,涧水、谷水,洛水流经其中,洛水北面还有广袤的草原,周围修建了两百里的围墙。

长安的商队来洛阳,必须绕道伊阙,然后沿着天街北上,从定鼎门进入洛阳。

所以洛阳城外的繁华在南面,伊阙就是人口聚集之地,极为繁荣,从伊阙北上,天街两旁全是各种商铺,酒楼、客栈、青楼随处可见。

历史上,洛阳遭到了回纥军队残酷破坏,百年神都几乎被摧毁殆尽。

由于李邺在草原成功阻击回纥大军南下,加上他是从皇宫杀入洛阳,洛阳基本上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安史之乱结束后,很快又恢复了元气。

====

【今天老高偷个懒,稍微休息一下,只有两章】

第1091章 视察流求(上)第334章 朝会之争(二)第245章 两国大战(二)第1079章 线索初现第223章 关键一票第1124章 夜间设伏第404章 战俘大营第1192章 江南蟊贼第1212章 夺取太原第160章 朔方大战第51章 赛前布局第126章 坊门遇袭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692章 再战北城第777章 再次入相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1266章 引蛇出洞第162章 新的任务第4章 心服口服第363章 榻中之物第684章 修补漏洞(上)第632章 特使李白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13章 比武较箭(上)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921章 清君之侧第933章 蹊跷猝亡第807章 馅饼砸头第1048章 秘密交易第1089章 密见彭王第424章 草原大战第607章 贼酋入京第1228章 郁洲奇兵第1253章 河间巷战第905章 绝好机会第666章 严庄之子第1150章 骄兵之计第536章 千金马骨第680章 再抵长安第1150章 骄兵之计第1059章 踏上返程第712章 案情复杂第981章 联名告状第1082章 杀人灭口第468章 又见手套第1263章 发现中计第428章 裴家之诺第347章 错失机密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483章 困局难解第4章 心服口服第486章 上兵伐谋第992章 招才纳贤第1245章 爆裂震慑第1174章 迫在眉睫第71章 常乐买房第62章 大赛前夕第749章 洮州激战(上)第873章 渑池大战(下)第1083章 幕后真凶第1219章 阴魂不散第337章 不肖子孙第633章 谈判背后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503章 再见阿灵第95章 李岱出事第801章 大斗血战(上)第1163章 泼天富贵第876章 遭遇之战第835章 酒楼遭辱第748章 调兵遣将第95章 李岱出事第1130章 科举取士(上)第796章 釜底抽薪第741章 皆大欢喜第567章 强夺武关第737章 明码标价第1145章 檄文初发第575章 离间之计第740章 臣宦舌战第748章 调兵遣将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924章 为利而来第454章 匪夷所思第852章 保存实力第47章 家有难经第737章 明码标价第334章 朝会之争(二)第724章 秋浦小县第974章 再议太子第461章 棋局之悟第1182章 黄雀在后第1028章 发现蹊跷第188章 留有余地第108章 猛将之道第280章 怛城决战(一)第355章 乔迁新居第1175章 居心叵测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9章 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