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扩城方案

长安扩城并不是临时才有的想法,唐高宗时代就有了,新建大明宫就是扩城的一种方案,最后是选择洛阳东都的双京制作为扩大都城的方案。

如果从广义的概率上来说,唐朝甚至还有太原府、河中府、成都府、凤翔府、江陵府等等都城,甚至唐肃宗李亨在朔方灵州登基,那么灵武县也短时间成为过唐朝的都城。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都,长安作为唐朝都城有两百六十六年时间,而东都洛阳成为都城也不过才二十六年,所以真正意义上扩都还是要扩大长安城。

长安扩城的思路是李邺最先提出来的想法,主要源于两个朝廷合并,涉及到大量官员的既得利益,还有军方将领希望在长安有宅子的诉求,还有江南士族也抱怨距离长安太远,长安控宅太严,他们在长安买不到宅子。

所以李邺从泉州回来后,就提出了扩城思路,然后政事堂讨论通过,由工部制定扩城方案,交由军政议事来讨论。

按照李邺最初的思路,长安扩城是向西向北扩,把汉长安城和现在长安城融为一体,但遭到政事堂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这会破坏长安城的统一协调,破坏长安风水。

右相李岱提出了第二个扩城方案,东西南同时扩城,东北方向灞桥也修建一座新城,和汉长安城平衡呼应,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虽然李邺觉得这个方案牵涉面太大,但这是他父亲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方案,李邺也勉强认可了。

工部制定的细节方案已经下放到各部寺监,各部寺内部也进行过讨论。

右相李岱缓缓道:“扩城就涉及到把农田变成宅地,大家都知道,农田才多少钱一亩,宅地又要多少钱,这里面有巨大的利益,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冻结一切土地交易,由朝廷统一收购农民手中的土地。”

李岱作为统治者的代表,文官集团的领袖,他首先考虑的可不是农民的利益,而是朝廷的利益,大家都清楚,一旦扩城会产生大量的土地利益,这块利益大家都要抢,李岱主张朝廷拿大头,李岱的思路自然得到了政事堂的一致支持。

李岱这个思路还是儿子李邺教他的,当年李岱出任户部侍郎,朝廷极度拮据,李邺给他出的主意就是卖地,卖掉了部分土地后,财政拮据极大缓解,李岱尝到了卖地的甜头,他很清楚,一旦扩城后,大量土地会产生多少利益?

今天军政议事敲定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土地并购法案,朝廷一致同意,以农田五倍的价钱收购农民手中的土地,当然,农民的宅地不会收购。

但城外真正属于农民土地并不多,恐怕连一成都没有,唐朝兼并土地的风潮如此强盛,紧靠长安城的土地简直就是黄金中黄金,哪里还会有多少属于农民,大部分都在各个权贵的手中,其中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

这里面包括了三座各自占地万亩的皇庄,以及禁苑大量的土地,这些都属于皇帝所有,占据全部土地的四成。

其次便是朝廷,这得益于阉党集团的覆灭,数十名宦官贪财如命,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在长安和洛阳占据了大量土地,收敛天量财富,阉党集团覆灭后,金银等财富七成进了内库,三成进左藏库。

然后所有不动产,包括土地房宅等等,都归了朝廷,加上官府控地,比如汉长安城基本上都属于官府,所以朝廷、官府占了全部土地的三成左右。

第三大地主是权贵,包括皇族、关陇贵族、外戚、高官士族等等,他们积累百年,土地数量也十分庞大,大概占据了全部土地的两成。最后才是商人、农民和普通平民等等,他们的土地非常零星,几乎几亩、十几亩,几十亩,汇集起来最多只占一成,这里面农民的利益会更多一点,他们有宅地,目前只有百贯一亩,一旦扩城,亩价至少会涨三五倍。

所以通过的土地并购法案,主要就是针对第四类人,商人、农民和普通平民。

这并不是朝廷剥削农民,现在长安城外的农田亩价二十贯,以五倍价格收购就是百贯了,这和宅地的价格一样。

如果被权贵抢先去收购土地,溢价两三倍就已经是菩萨心肠了,大部分都原价收购,如果不卖就得罪了权贵,现在不收拾你,等着吧!以后会慢慢算账。

小民得罪不起权贵,只能被迫出售,所以朝廷及时出台并购法案,实际上是保护了农民,同时朝廷也获得了未来的土地利益。

长安扩城讨论涉及面太大,直到天黑,才讨论完成了一部分,剩下的延期后天继续讨论。

独孤烈回到了府中,长子独孤晋阳已经先一步,在书房里等候父亲。

独孤晋阳目前已辞去所有职位,只保留蓝田县公的爵位,他代父守孝三年,独孤老太太去世,独孤烈应该丁忧三年,但独孤家族不想放弃这次出任辅相的机会,一致决定由独孤晋阳代父守孝三年,独孤烈出任兵部尚书辅相,和当年李岱一样,里面不脱孝衣,不饮酒,不聚会,府中不张灯结彩。

父子二人在书房里坐下,独孤晋阳问道:“父亲,听说朝廷已经决定要扩城?”

独孤晋阳看了儿子一眼,淡淡道:“朝廷已经出台法令,暂时禁止长安周边土地买卖,你就不要想去买农民的土地了,买了官府也不会给你过户,另外,军政议事还没有进行表决,最终是否扩城还没有决定下来。”

独孤晋阳脸上露出失望之色,只得苦笑一声道:“这种大事摄政王决定就行了,还需要军政议事表决吗?”

独孤烈冷笑一声道:“你就不懂摄政王的政治智慧了,像太上皇和先帝,什么权力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白白便宜了宦官,有智慧的上位者,把权力分给了大臣,同时把风险也分给了大臣,但你敢说这个天下不是他的?”

停一下,独孤烈又道:“你其实没有看懂,摄政王并没有把权力都交给政事堂,他实际是用军政议事来牵制政事堂。”

第640章 巡视汉阳(中)第393章 人约黄昏(一)第388章 谋士高人第273章 痛下杀手第78章 效力天鹏第499章 清除毕党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1252章 枭雄谢幕第236章 峡谷遇劫第521章 初探桥陵第812章 独孤抉择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430章 嫁妆苦恼第151章 山谷避难第1091章 视察流求(上)第645章 关键人物第462章 闻危知险第1111章 身份确定第535章 改变风格第357章 恶妇上门第487章 兵不厌诈第932章 荆襄快信第881章 北军到来第379章 一举两得第261章 烫手之银第824章 酒楼定策第763章 相州兵败第638章 荣升县令第661章 笑谈八卦第94章 押宝祖父第65章 出线之战(下)第815章 草原布局第57章 妙手小厨第298章 家经难念第258章 石国宝册第489章 陷入绝境第306章 飞刀释仇第139章 紧急出发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332章 天子态度第402章 艰巨任务第843章 安西将领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836章 兄弟阋墙第905章 绝好机会第86章 弟兄纷争第510章 失财之恨第271章 推卸责任第982章 必须妥协第1127章 兵临飞狐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101章 五月一号,求双倍月票!!第885章 喜忧参半第785章 一网打尽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1172章 深夜急报第951章 智取剑门(中)第916章 抢先下手第554章 抢先下手第501章 喜获新宅第647章 惊天骗局第32章 前因后果第284章 初步善后第332章 天子态度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105章 道家玄学?第1244章 云中报警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174章 天宝九年第785章 一网打尽第1143章 懦夫有用第940章 巡视河西(上)第1225章 顺藤摸瓜第145章 叛军来袭第959章 实力为王第278章 峡谷血战(上)第1139章 三娘避难第1226章 出师未捷第1067章 揭露真相第1270章 退位建议第289章 王者归来第565章 全军覆灭第736章 谈判僵局第503章 再见阿灵第731章 腾笼换鸟第138章 刺头尉迟第957章 发现真相第1046章 收复四州第408章 碾压之战第170章 误打误撞第327章 群体事件第311章 范阳猛将第756章 降唐反唐第683章 紧急备战第827章 明军实匪第1113章 求贤若渴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724章 秋浦小县第960章 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