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内乱之根

第128章 内乱之根

李邺见祖父对安禄山造反的说法不以为然,他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道:“现在大唐内忧外患,土地兼并,府兵制败坏,各地民不聊生,安禄山拥重兵于幽州,虎视中原,他怎么可能没有野心?”

李林甫摇摇头,“边军权势太重,不仅仅是安禄山的问题,其他地方都一样,高仙芝完全可以割据安西自立建国,朝廷更是鞭长莫及,哥舒翰也可以割据河湟陇右,安思顺也能割据河西,如果他们有这个心,都可以拥兵自立,这个问题难道就只有你能看到,别人都看不到?”

李邺冷静一下问道:“那朝廷怎么应对这个风险?”

“朝廷有制度来约束他们,一是人质,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等等,他们的嫡长子都在长安为人质,同时天子派了监军。

还有我这边,每隔三个月我就要派人去考察他们一次,他们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只要有严密的制度,他想造反也没有那么容易。”

李邺着实无奈,李林甫任相位时,确实制度健全,所有边将都老老实实,包括安禄山也不敢有任何小动作。

但杨国忠接任相国后,各种制度都荒弛或者废除,最终导致安禄山造反。

“祖父,但这些制度治标不治本啊!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消除风险。”

李林甫负手又走了两步,对李邺道:“你说的百姓生活困苦,朝廷财政拮据,土地兼并严重,这些祖父都懂,其实这些不是天下大乱之根,还有外患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吐蕃虽然窥视陇右、河西,但我们能对付。

野心勃勃的西突厥在天宝初年被灭,尽管回纥渐渐强大,可草原水草丰美,沃野万里,游牧民族并没有南下的动力,伱虽然忧国忧民,但你并不知道大唐危机的根源。”

李邺慢慢冷静下来,“能否请祖父告诉我!”

李林甫坐下来缓缓道:“事情还得从三百年前的六镇兵变说起,北魏王朝为对付柔然,在草原设了六大军镇,迁徙百万汉人驻守军镇,这些汉人在草原上生活了数十年,除了相貌、语言还是汉人,他们习俗和性格都已胡化。

后来六镇守军造反被镇压后,北魏朝廷将数十万六镇军士以及他们家人迁徙到河北、山东以及关陇安置,这是北魏朝廷最大的昏招,引狼入室。

这些军镇士兵个个骁勇强悍、不惧官府,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而且还特别团结,他们欺压良善,抢夺土地,联手对抗官府,杀人无忌,使各地官府不得不妥协,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每个县甚至每个乡的地方豪强。

几十万人放到河北、山东和关陇,迅速形成了两大势力集团,从北魏时代一直对抗到今天。”

李邺脱口而出,“河北集团和关陇集团。”

“没错!”

李林甫继续道:“北魏在这两大势力的操控下,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大势力集团索性又各自建国,成立了北周和北齐。

北周就是由关陇势力集团组成,先是宇文氏得了皇位,后来杨氏又推翻宇文氏建立隋朝,再后来我们李氏又取代杨氏,建立了唐朝。

邺儿,你明白了吧!统治唐朝的不仅是我们李氏皇族,而是整个关陇集团,大唐的财富和权力基本都被关陇集团瓜分了,武则天和杨广一样,都是想摆脱关陇集团控制,才迁都到洛阳,最后都失败了,还是重新迁都回长安。”

“河北集团呢?”李邺又问道。

“河北集团准确说叫做河北山东集团,北齐覆灭后,隋文帝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继续重用他们,用他们来牵制关陇集团。

隋末大乱,窦建德势力和瓦岗势力兵败后,他们又转而支持太宗皇帝,太宗背后的瓦岗势力,实际上就是河北山东势力,而支持太子李建成的势力,主要以关陇势力为主。

但河北势力集团并没有因为太宗获胜而得到重用,相反,他们渐渐被边缘化,尤其当今天子是依靠关陇贵族的支持才夺取了帝位,河北势力集团更是被全面打压,关陇集团几乎垄断了大唐所有的财富,天子又不能触碰他们的利益,这就使得河北势力集团极为不满。 眼看河北和山东的民心不附,河北势力集团渐渐有造反的迹象,而关陇势力越来越膨胀,我就向天子建议,用关陇胡人为边将,尤其是安禄山,他本身是河西人,又忠于朝廷,他能压制住河北势力集团的蠢蠢欲动。”

李邺这才明白了朝廷的意图,引入胡人势力来平衡河北集团和关陇集团,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啊!

前期虽然有用,但后来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不就是胡人势力和河北势力集团结为利益同盟的结果吗?

李邺无奈,又道:“祖父还是继续说同罗吧!”

李林甫道:“我可以说服天子,不让安禄山插手阿布思叛乱,我看你的方案是让我率军坐镇朔方,用朔方兵马使郭子仪为主将,再用北庭节度使程千里切断阿布思的退路,将阿布思部彻底围剿。”

李邺欠身道:“祖父不一定要亲自前往朔方,但一定要成为主帅,可以坐镇原州,集结各路兵力北上,这一战若处理得好,祖父将会获得巨大声望,至少三五年之内天子不会动祖父。”

李林甫点点头,孙子建议自己为主帅,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但天子不一定会答应啊!

他苦笑一声道:“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安排王子为主帅,军权不会轻易给外人!”

李邺想了想道:“祖父可以试一试,孙儿觉得天子既然对皇子很防范,未必会把军权给皇子,另外,孙儿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还有什么建议?”

“朝廷出兵三万可以,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军队,目的是让阿布思心怀侥幸,觉得自己能够击败朝廷军队,占领朔方,从而不会逃走。

孙儿的意思明暗结合,明面上是三万朝廷军队,但暗中还要让张齐丘在河湟的两万四千朔方军回援朔方,这样五万四千军队加上朔方留守的一万军队,才能战胜三万同罗骑兵,否则兵力太少,一旦惨败,祖父反而责任重大。”

李林甫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这是一把双刃剑,要么巩固我的相位,要么掀翻我的相位,我尽量按照你的方案说服天子!”

该说的都说完了,李邺告辞,走到门口,他又回头道:“假如有一天安禄山和河北集团结盟,那该怎么办?”

李林甫缓缓点头,“你的提醒,我会放在心上!”

李岷最终没有能逃过父亲李林甫的严惩,他涉嫌买凶伤人,首先被吏部革去官职,县衙得到李林甫的默许,判李岷有罪,杖一百,流放云南三年。

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也被送去汉中庄园居住,不得再住相国府。

就在这时,五强赛也随之拉开了序幕,这次五强赛包括了骁骑卫马球队、范阳军马球队、陇右军马球队、安西军马球队和天鹏马球队。

五支队伍中,以骁骑卫马球队和范阳军马球队为最强,而天鹏马球队为最弱,他们上一轮运气很不错,抽到了杨家马球队,侥幸杀进了五强。

五强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天鹏马球队第一战就抽到了范阳军马球队。

很多历史书上说,安禄山造反是李林甫用人不当,但我觉得应该从历史经纬来分析,隋唐实际上是北魏和北周的延续,安史之乱所产生的根源也在北魏。

北方两大势力集团的斗争,一直到宋朝才结束,宋朝时,整个经济已转到江南,北方衰落。

就像我们分析明清一样,就不能忽视江南财阀一千多年的影响。

(本章完)

第834章 独孤内裂第291章 金鼎失窃第96章 难以翻盘第789章 父子血脉第16章 王府扬威(二)第506章 百密一疏第41章 搬家计划第851章 运筹帷幄第919章 收买小人第1021章 上皇诏书第411章 红袍圣女第957章 发现真相第28章 自作多情第913章 冯家后路第1043章 战书示警第254章 金山阿灵第90章 淘汰复赛(上)第402章 艰巨任务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249章 再出奇兵第627章 朔方来使第228章 勇夺险堡(上)第59章 锦囊妙计第813章 驱逐出境第1004章 上元灯会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1021章 上皇诏书第687章 黑云压城第4章 心服口服第1008章 及时出手第1008章 及时出手第818章 奇计在马第530章 寻找同盟第62章 大赛前夕第983章 西迁陇右第92章 淘汰复赛(下)第49章 林家药铺第561章 弃权谈判第1114章 接见官员第258章 石国宝册第137章 初为队正第1074章 神龙之令第35章 入会终试(二)第1123章 料敌如神第909章 巧破防御第835章 酒楼遭辱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262章 回京述职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1225章 顺藤摸瓜第883章 突袭洛阳第236章 峡谷遇劫第315章 财不露白第134章 柳叶飞刀第971章 撤离巴蜀第12章 西市买杆第632章 特使李白第668章 紧急部署第193章 谋事在先第681章 杀入长安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84章 欺人太甚第179章 无能之辈第900章 辞去相位第383章 相亲首关第1194章 发现秘密第1091章 视察流求(上)第712章 案情复杂第378章 心有不甘第128章 内乱之根第337章 不肖子孙第1011章 一声惊雷第507章 许下重赏第1022章 两个方案第1013章 阉党误国第69章 无奈抉择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804章 枕边之风第622章 拦截情报第30章 酒楼遭遇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727章 交易盛会(下)第752章 半渡而击第173章 张掖街头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989章 寿春行动第528章 揭穿谜底第660章 曲线劝谏第203章 月夜捕狼第675章 满城皆焚第947章 上皇驾崩第915章 连夜告密第724章 秋浦小县第945章 偷袭惨败第1106章 动员部署第169章 千里追杀(四)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1224章 找到线索第1019章 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