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龟兹古城

第225章 龟兹古城

如果说之前的敦煌城和内地县城没有什么区别,那么龟兹城完全就是一座西域古城了,到处是密集的房舍,以平房为主,街道很宽阔,两边都是各种店铺,贩卖着来自中原和西方的各种货物。

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满大街的胡人,当然也有汉人。

“张善!”

李邺回头喊了一声,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旅帅跑了过来,他主管后勤,手下有二十名士兵,一路上队伍的吃喝住宿和粮草补充都是由他负责。

“卑职在?”

李邺小声问道:“那三十几名胡姬真的不肯走了?”

张善苦笑着点点头,“他们都交换信物了。”

交换信物就相当于订婚了,李邺着实有些无奈,如果是战争期间,这种情况绝不允许发生,但现在不是战争,他也没有军职,这三百士兵只是保护他去西方调查,完成天子交付的任务,不能按照平时的军纪来处理。

士兵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成家的需求,这件事他得处理好,否则会失去军心。

李邺当即吩咐张善道:“先去找两个客栈把大伙安顿下来,再打听一下当地的房价!”

“卑职遵令!”

张善连忙带着几名手下分头去找客栈,很快,他们找到了一家很大的客栈,足以容纳他们几百人和几百头骆驼、战马。

李邺见客栈内没有其他客人,索性让张善把客栈包下来,三十五名胡姬也单独给她们找了两间院子住下。

李邺安顿好了军士,他带上两名手下前往安西节度府,来到军衙门前,军衙门口有十几名士兵站岗,也是巧,从军衙内一瘸一拐走出一名略有残疾的官员,李邺一眼认出,正是长史封常清。

李邺大喜,连忙大喊道:“封长史!”

封常清看见李邺,先是一怔,随即认了出来,又惊又喜迎上前道:“李公子,你怎么来安西了?”

李邺翻身下马,上前行礼道:“小弟奉天子密令,前来调查大食局势!”

说完他取出天子金牌给封常清看了一眼,封常清双眼微眯,拍拍李邺肩膀笑道:“小老弟一路跋涉辛苦了,我们去军衙内细谈!”

李邺让手下士兵在外面等候,他跟随封常清进了军衙。

军衙内也很有西域特色,庭院里到处都是架子,种满了瓜果葡萄,两人在大堂就坐,封常清让士兵上茶,又送来两盘刚采摘的葡萄。

“这种葡萄在长安挺贵,一斤要几十文,我们满大街都是,家家户户都种,但节度府的葡萄公认是最好的,老弟尝一尝。”

李邺尝了两颗,确实甘甜醇厚,回味悠长,李邺顿时赞道:“不错!不错!口感很好。”

他又打量一下四周问道:“高帅不在?”

“他去疏勒督办粮草去了,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又要出征了吗?”李邺立刻捕捉到了封常清话中的含义。

封常清点点头,“要去攻打朅师国,老弟来得也是巧,过两天我也要率军去疏勒了。”

李邺歉然道:“有件事要先请封大哥帮帮忙!”

“你说,只要不让我回长安,什么都好办。”

“我带了三百河西军过来,但路上遇到点麻烦。”

李邺便把路上遇到三十几名胡姬之事说了,着实惭愧道:“我治下不严,发生了这种尴尬之事。”

封常清呵呵笑道:“这是好事啊!我们安西军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水、粮食和女人,有了女人,士兵就能安心长驻,我去年去长安做什么?带马球队比赛是一回事,其实也是想招募一些女人来安西。” “那她们好安置吗?”

封常清笑道:“安西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和房子,我们有家眷聚居区,有几百间空房子,一句话就解决了。”

李邺大喜,“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安心率军跟随长史去疏勒了。”

封常清微微笑道:“你不是奉命去大食吗?”

李邺一摆手,“天子给我两年的时间,足够了,我自己也有安排,之前我参加了收复居延海的作战,现在我更想和安西军并肩作战。”

李邺带来了三百河西精兵,封常清当然求之不得,他当即道:“我现在就给伱的手下安排房子!”

唐军家属聚居区位于东北角,占整个龟兹城的两成,这里生活着一千多户士兵家眷,出于安全考虑,军属聚集区周围还修建了一圈高墙,有士兵站岗,进入大门要凭通行牌。

和睦相处并不等于水乳交融,汉人和安西胡人生活在一起,收入水平、信仰、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不同,肯定会产生各种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小矛盾就会酿成大冲突。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军队家眷就有了专门的聚居之地,当地人把这座城中城叫做唐城。

当然,在唐城以外,还是有不少汉人和胡人混居在一起,只是他们和军队家眷无关,是自己来安西谋生,不过他们也在税收、土地上得到很多关照,租种军方土地,可以免税,交租后剩下的粮食可以做到丰衣足食。

还有很多汉人是获罪后全家发配来安西生活,占的人数还不少,每年都会迁来上百户人家,他们也属于西迁汉人,比如封常清就是从小跟随获罪的外祖父从河东蒲州发配到安西。

封常清拨给了李邺十五座小院,又给了这些胡姬出入牌,让她们和士兵安顿下来,当天晚上,李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集体婚礼,给三十五名士兵成了亲。

这里面职务最高的就是丁盛,丁盛找了一个性格最温顺老实的小史国女子,成了他的妻子,李邺很理解丁盛的心情,他是想早点建立新家,把自己女儿接过来,据丁盛说,他的小舅子一家比较势利,看在钱的份上才收留他女儿,绝不是真心疼爱孩子。

当然,李邺也比较心急,后天一早封常清就要率军出发,他必须尽快安排好士兵家眷。

当天晚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士兵们拥着各自的女人进入洞房,度过他们美妙的洞房花烛夜。

第二天一早,士兵们结伴着上街采购物品,置办家当,李邺给了每个成亲士兵五两黄金作安家费。

李邺则带着安太玄和裴琇二人出城参观龟兹的情况,明天一早他们就要随军出发,今天是他们唯一的休假之日。

陪同李邺参观的年轻人正是封常清的儿子封诚,他也只有十六岁,不过看起来非常稳重老成,这里面年纪最大的是裴琇,只有二十岁,安太玄更年轻,只有十七岁。

四人纵马到高处,封诚用马鞭指远处一望无际的农田道:“这些农田都是我们的军田,有三千多顷,我们还挖掘水渠,引龟兹河水灌溉,我父亲说,这里比中原的农田好,不用靠天吃饭,这里水源充足,光照充足,种植的小麦年年都能丰收,亩产达四百斤,听说中原小麦亩产只有一百多斤。”

封诚从来没有离开过安西,他对中原和长安都充满了向往。

李邺笑问道:“这里的农田都是军田,那当地人呢?”

“当地人是畜牧,养羊养牛,西面一望无际的牧场都是他们的,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土地,东面大片土地都可以开垦,但人手有限。”

李邺点点头,回头指着北面白雪皑皑的雄伟大山笑问道:“这就是天山?”

“一点没错,龟兹城就在天山脚下,天山冰雪融水带来了一片片绿洲,有绿洲就有城池和人口,实际上所有的绿洲都在天山脚下,从东面的焉耆国开始,向西一路过去,有十几个小国。”

“我们去军营看看吧!”

www.T Tκan.¢ Ο “跟我来!”

封诚调转马头,带着三人向北面的军营奔去。

(本章完)

第982章 必须妥协第965章 谈判开始第1028章 发现蹊跷第167章 千里追杀(二)第1166章 历阳拦截第421章 兄弟阋墙第315章 财不露白第662章 用人失误第436章 姑爷上门第312章 两剑之威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10章 神秘男子第141章 打进楔子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763章 相州兵败第1166章 历阳拦截第5章 临危担当第56章 破烂得宝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426章 急转直下第372章 上辈恩怨第75章 程家后人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710章 合适人选第515章 枕边劲风第160章 朔方大战第581章 秘密会见第160章 朔方大战第981章 联名告状第1098章 长远计划第1223章 除夕纳妾第294章 知情泄秘第947章 上皇驾崩第798章 关键提醒第175章 寻衅滋事第1056章 颠覆认知第1002章 名将之死第1181章 吞食残兵第785章 一网打尽第437章 欲壑难填第1139章 三娘避难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257章 暗度陈仓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449章 捷足先登第134章 柳叶飞刀第1212章 夺取太原第370章 再次相约第506章 百密一疏第485章 天子心机第965章 谈判开始第888章 史系覆灭第827章 明军实匪第943章 疑是阿三第374章 宇文怀德第1139章 三娘避难第1160章 穷途末路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977章 等级制度第483章 困局难解第839章 东宫出事第1136章 犀利武器第1095章 转换思路第95章 李岱出事第877章 刺杀大案第1145章 檄文初发第7章 奇货可居第914章 时机成熟第362章 河中新军第892章 谈判变故第684章 修补漏洞(上)第172章 误人清白第1104章 引贼入瓮第962章 再谈交易第963章 漫天要价第1084章 仇不过夜第2章 游侠本色第346章 抵达郃阳第626章 夜战南阳第689章 出击弱点第934章 后顾之忧第461章 棋局之悟第752章 半渡而击第427章 咸海边城第305章 李岱新官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740章 臣宦舌战第132章 还是要恳请书友们支持啊!第38章 入会终试(五)第831章 无意插柳第486章 上兵伐谋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850章 杀入河北第653章 萌生退意第1127章 兵临飞狐第399章 穿针引线第598章 兵败崤函第943章 疑是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