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上兵伐谋

第486章 上兵伐谋

李邺直接问到:“你们是在哪里被伏击?”

“在大柳井!”

李开然在沙盘上找到了大柳井,“就是这里,这里有一大片红柳树林,长七八里,吐蕃军就埋伏在树林内,我们经过时,被他们先用弓箭伏击,然后杀出来,将我们军队一切为三,我们一万军队的士气当时就崩溃了,所有人都仓惶逃命!”

李邺用一面红旗插在大柳井上,他看了看路程道:“好像刚进沙州没多久!”

李开然点点头,“正是,这里距离敦煌县约八十里,距离晋昌县约一百二十里。”

李邺冷笑道:“都督为何没有想到对方怎么会在距离敦煌县八十里处伏击?”

李开然叹道:“在那里伏击,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我们一般都会在距离敦煌县三十里左右才会提高警惕,防备伏击,怎么也想不到吐蕃军居然会在大柳井埋伏!”

李邺摇摇头,“都督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在说,对方一定在晋昌县有探子,才能提前知道唐军出发!”

“我和陈枫也讨论过,对方可能有斥候,不一定在县城内。”

“不!一定在县城内,吐蕃斥候只会比你们快一点点,你急于救回儿子,一定心急如焚,伱们的行军速度很快,是不是?”

李开然点头,“行军速度确实很快,我们吃过午饭后出发,一路疾行军。”

李邺淡淡道:“所以如果是大营附近的吐蕃斥候,对方主力无论如何提前不了八十里,所以我确定一定是城内的飞鸽传信,而且还提前知道了你们的出发时间,至少提前半天发出鸽信通知敦煌吐蕃军。

对方中午接到鸽信时,你们正好出发,然后他们也同步出发,他们提前赶到大柳井,你们此时正好在四十里外,如果不提前发信,吐蕃军根本来不及。”

李开然听得目瞪口呆,仅仅从对方在距离敦煌县八十里大柳井的埋伏,李使君竟然推导出这么多细节,完全合情合理,滴水不漏,着实令他心服口服。

李邺又对他道:“事实上,我早已经部署下去了,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情报点,并利用它。”

李开然忽然醒悟,“晋昌县城内传得沸沸扬扬,说使君是大唐皇族,年仅二十岁,难道是使君安排人宣传的?”

李邺淡淡笑道:“我本来就是大唐皇族,只不过我要让吐蕃主将知道这一点。”

李邺心服口服,躬身道:“那卑职该怎么做?”

李邺微微笑道:“我可能需要你配合我演一出戏!”

在晋昌县北城门附近有一家皮货店,叫陇右皮货店,去年年底才开业,是一名来自陇右的汉人所开,三名伙计也都是陇右汉人。

皮货店生意一般,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掌柜便给街坊邻居解释,他是为了避税,才这里收皮货,送去陇右贩卖。

众人理解了,因为进北庭的星星峡有税卡,货物进出都要收税,所以开店在距离北庭最近的晋昌县,一些从北庭逃税出来的皮货就可以直接卖给他。

这倒是不错的好办法。

实际上,这家陇右皮货店正是吐蕃军安插在晋昌县的一个眼线,这位马掌柜是临洮人,从小就被掳去吐蕃,被吐蕃人看中,培养成了探子,改名马临洮,负责沙州和瓜州的情报探查,三名伙计也都是他的手下。

不仅如此,他还用重金买通了晋昌酒楼的掌柜,替他收集情报,上次李开然出兵的情报,就是酒楼掌柜给他收集到的,使他提前知道了唐军出兵的时间。

夜里,酒楼掌柜杨安来到了皮货店,他带来了几个重要情报。

房间里,酒楼掌柜杨安对马临洮道:“确定了,他的几名亲兵在酒楼喝酒,泄露了秘密,这个李元帅叫做李业,刚二十岁,是宁王的孙子,嗣宁王之子,高仙芝是太子的人,所以唐朝皇帝准备用这个李业为河西节度使,替代高仙芝,这次他是第一次带兵作战。”

“消息确切吗?他确实是第一次带兵?”

杨安点点头,“他的亲兵都很担心,说他虽然学了几年的兵法,但没有实战经验。”

马临洮记下了,又问道:“还有什么情报?” “还有就是今天傍晚那支军队是北庭过来的,有一万五千人。”

酒楼掌柜杨安带来的情报不多,但都很有用,第一是援军来自北庭,来了约一万五千人,加上原来的军队,瓜州唐军目前有两万人出头。

其次是唐军主将叫做李业,很年轻,不到二十岁,是大唐皇帝的侄孙.目前是一名郡王,第一次带兵出征,因为皇族权斗,大唐皇帝准备用他取代高仙芝。

马掌柜取出一包银子推给他,“这是三百两银子,接下来我要唐军出兵的准确时间,你要及时告诉我!”

杨安掂着沉甸甸的银子,眼睛都笑眯了,“放心,肯定会有消息给你!”

马掌柜点点头,“天亮后我来找你,把消息发出去!”

马掌柜重金收买杨安,不仅是他消息广,更重要是,晋昌酒楼有信鸽能送到敦煌县,这对马掌柜至关重要。

“行!我先走一步,你天亮过来吧!”

马掌柜开了后门,探头看了看,给杨安使个眼色,从后门溜出去了。

杨安怀中抱着沉甸甸的银子,不敢走大路,都是走小巷赶往酒楼,他就住在酒楼的后面。

走到一条小巷时,忽然从墙上跳下一人,似笑非笑看着他,杨安吓得魂飞魄散,转身便跑,却迎面撞在一人身后,他后面也被人堵住了。

“银子给你们,饶命!”

身后之人揪住他脖子,笑眯眯道:“刚才你还向我敬酒,这么快就不认识我了?”

杨安慢慢抬头,忽然认出了眼前之人,竟然就是刚才在他酒楼吃饭的亲兵头子,他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想到后果,他顿时吓得得瘫软在地上。

“不要那么绝望,和我们合作,你还有活命的机会。”

杨安的眼睛蓦地一亮。

四更时分,李邺被亲兵叫醒,他披上衣服走到外帐,亲兵队正关沛行礼道:“启禀都督,卑职已经确定了对方的探子。”

李邺确实是派亲兵队去查找城内的奸细,当然,他不是和李开然谈过后才意识到城内有奸细。

早在长安时,李邺就意识到了吐蕃一定在敦煌安插了大量奸细,所以才能里应外合,轻松夺取敦煌县,晋昌县应该也一样。

作为拥有后世认知的人,李邺深知情报的重要,老祖宗早就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说过‘兵不厌诈’。

李邺当然要把晋昌县的情报点挖出来,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它。

李邺笑道:“详细说一说!”

“卑职按照都督的要求,查找城内的信鸽点,一共有三处,一处是瓜州州衙,这里不可能,其次是县学,这里可能性也不大,第三处就是晋昌酒楼,这里的可能性最大。

这几天卑职就盯住了晋昌酒楼,不断派手下假扮酒客去散布消息,卑职发现掌柜杨安颇为可疑,晚上,卑职和几名手下去喝酒,故意泄露了一些情报,然后盯住了杨安。

卑职发现他鬼鬼祟祟去了一家陇右皮货的店铺,目前我们已经抓捕杨安,并审问了他,他承认那家陇右皮货就是吐蕃军的情报点,他被对方用重金收买,专门替对方收集情报,然后明天一早,对方会来酒楼发送鸽信给敦煌县。”

李邺点点头,“把这个杨安安抚住,我要继续用他!”

(本章完)

第560章 汉中咽喉第267章 前辈教诲第327章 群体事件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777章 再次入相第659章 究竟是谁第1257章 渡河再战第302章 恶有恶报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964章 盗贼事件第301章 说服王家第1101章 连夜出击第71章 常乐买房第179章 无能之辈第37章 入会终试(四)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291章 金鼎失窃第37章 入会终试(四)第836章 兄弟阋墙第1214章 恢复马球第1220章 钓鱼掌柜第547章 王储遇刺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224章 抵达龟兹第452章 原来是他第1257章 渡河再战第1169章 郭公之择第358章 改变策略第352章 激烈交锋第1230章 交释兵权第1082章 杀人灭口第464章 节度述职(上)第677章 再战汉水第690章 曲江攻势(上)第555章 返回河西第312章 两剑之威第1156章 皇宫铲阉第1204章 惊悉机密第899章 兄弟翻脸第1066章 觅药吊命第1251章 狼群战术第365章 名人荟萃第122章 飞龙遗物(上)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208章 救赎之道(下)第264章 深谋远虑第1173章 将计就计第1158章 韦公之策第646章 斩首行动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737章 明码标价第657章 局势严峻第1259章 抓住弱点第264章 深谋远虑第1180章 投名之状第1224章 找到线索第757章 隔墙有耳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90章 淘汰复赛(上)第1032章 长安团聚第431章 恶念不断第469章 以牙还牙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1063章 视察弩院第1156章 皇宫铲阉第606章 司竹之变(下)第323章 猎鹰下落第1040章 取舍之间第771章 黑云压城第42章 捏住七寸第596章 将相生恶第1179章 暗访药铺第1002章 名将之死第557章 风声鹤唳第460章 最后遗留第1163章 泼天富贵第901章 陇右谈判第30章 酒楼遭遇第1058章 巡视安西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1100章 错失良机第863章 知微见著第1033章 两军遭遇第110章 同行风波第601章 强迫交易第245章 两国大战(二)第319章 隐患难除第1137章 铁腕手段第857章 喜得麟儿第177章 证据纰漏第207章 救赎之道(中)第1182章 黄雀在后第939章 宝应元年第667章 攻心为上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1130章 科举取士(上)第275章 惊悉叛变第532章 又见张平第1130章 科举取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