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碎叶秋别

第513章 碎叶秋别

碎叶的秋天就是一个色彩绚烂的世界,大片大片山林染成红色和黄色,在湛蓝的天空下格外赏心悦目。

热海就像一块镶嵌在高山中的蓝色宝石,水质清澈,纯净无比。

在贺猎城不远处的热海旁,李邺从大石上一纵身跳入湖中,清凉的湖水瞬间包裹了他全身,他的整个人便融入了湖光山色中。

他不是练武,而是用心来体会水的世界。

自从飞龙选择了武亭川后,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他前世的意识来源于水,他此生最终也会消泯于水中。

李邺像一片树叶躺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他很喜欢热海,他经常一个人来热海游水,尤其是在夜里游水,他在水中仰望星辰,能感受到宇宙的辽阔,仿佛自己也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这时,远处传来的急促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路,紧接着有人在岸上大喊:“节度使,天子有旨意到来!”

一名亲兵跑上前,将一块厚布展开递给他,李邺将厚布系在腰间,从水里走出来,他走进一顶帐篷内,穿上了衣服。

李邺又让亲兵摆上香案接旨,宣旨宦官展开圣旨读道:“奉天承运,大唐皇帝诏曰,河中都督、安西节度使李邺须在明年一月底之前在京城述职,请早作安排,尽快赴京,钦此!天宝十三年九月。”

“微臣李邺接旨!”

宦官满脸堆笑把圣旨递给李邺,笑眯眯道:“时间紧迫,节度使必须尽快安排了!”

李邺点点头笑问道:“公公怎么称呼?”

“在下程元振!”

原来此人就是程元振,中唐著名宦官,原是高力士的心腹,后来背叛高力士,投靠了李辅国,后来又参与刺杀李辅国,此人倒是很善于审时度势,一个绝不可靠的宦官。

“程公公在路上走了多少时间?”

“走了整整五十天!”

“走了五十天就到碎叶了,太不容易了。”

“我们一路换马,昼夜驰行,若不是独孤使君告诉我们,节度使在碎叶,我们就去安西了。”

李邺心中一动,问道:“独孤节度使也要回京述职?”

“正是!这一次是所有节度使都要回京,但是分批回京,安西和北庭是第四批,明年一月份回京述职。”

“为什么大家都要回京述职?”李邺不解问道。

程元振向两边看看,欲言又止。

李邺带他来到大帐,让亲兵上了一盏热茶。

程元振这才道:“这次节度使述职可能和安禄山有关系,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说安禄山要造反,就算天子再信任安禄山,天子也会有点怀疑了,可能这次述职会宣布一些新的规则。”

“如果安禄山不来又会怎么样?”李邺问道。

程元振摇摇头,“高翁说,安禄山不会来,他肯定会找借口,比如说契丹入侵,反正各种理由,但朝廷拿他也没有办法。”

李邺听程元振说得东拉西扯,也知道他这种小人物不会知道内幕,便不再提安禄山之事,他又问道:“高翁还有什么事要交代我吗?”

程元振点点头,“确实还有一件事,关于边令诚,高翁让我问问你,边令诚在安西积累的财富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邺一脸愕然,“边令诚不是已经回京了吗?难道他的财富没有跟他一起走?” “据说是没有,因为吐蕃军入侵敦煌,运财富的队伍被迫退回,在半路就失踪了。”

“那就是遇到沙尘暴,或者被流沙吞没了,很正常,每年都会有人死在沙漠中,甚至一支军队也会消亡在沙漠中,和沙漠的狂野、浩瀚比起来,人类太渺小了,就像蚂蚁一样。”

程元振摇摇头,“不是这么回事,是被毕思琛抢走了,人都杀掉,但有一个小宦官去找水,逃过了一劫,他看到了整个过程,是毕思琛的儿子毕辉所为,这个小宦官走了几个月才逃回长安。”

李邺摇摇头,“这种事情肯定会很隐蔽,就算毕思琛的普通心腹都未必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了,安西将领都不知道,我也不知。”

“但节度使抄了毕思琛的府宅,据说得到了很多财富!”

“那是毕思琛贪污的军俸,还有私下在安西开矿得到了金银财富,你知道他贪污了多少军俸,我接手的时候,安西军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但他依旧向朝廷备案两万八千人,他把封常清架空了,连封常清都不知道安西军倒底有多少人?还有,他在焉耆军镇开铜矿,自己铸造铜钱,我得到的都是这些财富,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边令诚的财富。”

“那会不会他把边令诚的财富和自己财富混在一起?”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思琛所有的财富我都分给将士了,边令诚财富和我没有关系,毕思琛还有儿女在安国,边令诚应该去问他们,或许边令诚的财富都被他们运到安国去了。”

李邺一口否认,程元振也没有办法。

他沉默片刻道:“高翁要你关注一下康怀顺!”

李邺顿时明白了,天子安插的眼线是康怀顺,不用说,这一定是边令诚安插的,此人已经被自己阴差阳错干掉,运气还好。

“别的事情就没有了,我要赶回京城复命,希望节度使在规定时间前返回长安。”

程元振起身告辞,李邺随即赏他五百两银子,感谢他一路辛苦,程元振千恩万谢收下走了。

李邺随即下令收拾物品返回碎叶

时间确实比较紧迫,现在是十月中旬,一眨眼就到天宝十四年了。

虽然安禄山是在天宝十四年年底造反,但那只是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选择的时机而已,事实上,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就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用三十三名胡人将领换掉了汉人将领。

一旦安禄山走出这一步,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准备完成了,随时可以造反。

历史很可能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了,历史上,安禄山并没有杀杨国忠的儿子,李邺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安禄山极可能会提前发动叛乱。

李邺赶回碎叶,立刻召集众人议事,听说节度使又要赶回长安述职,众人都很惊愕,节度使是今天春天才来碎叶,才过了半年,又要离去了,他在碎叶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三个月。

但大家也理解,节度使是去年八月底从长安出发,参加几场战争,中间耗费了很多时间,尤其完成了大小勃律战争,无论如何,也要回京述职了。

“现在我们碎叶军有一万五千人,其中八千人到明年就满四年了,他们需要回长安,这是朝廷给他们的承诺,然后会有新的军队过来驻扎,这次我只带一千人走,我们会和朝廷协商,一旦确定士兵们的返程时间,就由裴将军、安将军和许黑茂带领他们返回。”

裴将军就是裴琇,他刚刚被调回碎叶,李邺需要他和安太玄以及黑矛三人统领军队,这三人是他的心腹,有他们在,自己才能完全控制一万余精锐的河中军、

裴锈、安太玄和黑矛三人起身承令。

李邺点点头又道:“我不在河中,还是按照老规矩,由副都督独孤应主管军务,政务由谢长史负责。”

独孤应和谢缙点头答应,这时,谢缙又问道:“都督是直接走北庭回长安,还是先去安西?”

(本章完)

第1117章 再托炼酸第815章 草原布局第451章 黄雀在后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1078章 案情分析第310章 嫉恨如狂第480章 终成良缘(下)第999章 视察工坊第1021章 上皇诏书第820章 家有小女第1204章 惊悉机密第1024章 嫁祸淮西第291章 金鼎失窃第1109章 彻底翻身第351章 人质胁迫第1064章 权斗初始第822章 发现卧底第24章 财运亨通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82章 求票!求打赏第454章 匪夷所思第418章 果断出兵第761章 湖畔小叙第240章 哈里发石第237章 上师之忧第627章 朔方来使第80章 三十七郎第838章 上书反对第615章 大军压境第1015章 关中僵局第94章 押宝祖父第290章 祖孙夜话第445章 寻找破绽第5章 临危担当第81章 入学考试第438章 五大势力第1147章 金蝉脱壳第24章 财运亨通第939章 宝应元年第54章 龙争虎斗(中)第1186章 凶神之死第1158章 韦公之策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965章 谈判开始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945章 偷袭惨败第430章 嫁妆苦恼第730章 时机成熟第125章 告密者谁第730章 时机成熟第863章 知微见著第232章 主动请缨第322章 追悔莫及第836章 兄弟阋墙第1042章 阴差阳错第968章 谈判僵持第4章 心服口服第1212章 夺取太原第76章 寿命之忧第118章 勇闯敌穴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955章 面临城下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469章 以牙还牙第868章 心中不甘第495章 野心之枭第244章 两国大战(一)第390章 父子谈心第1127章 兵临飞狐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1095章 转换思路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881章 北军到来第973章 结个亲家第653章 萌生退意第819章 草原变局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221章 一级戒备第167章 千里追杀(二)第914章 时机成熟第1087章 贵妃是她第730章 时机成熟第170章 误打误撞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986章 不忠者亡第613章 意外发现第725章 再见高适第1182章 黄雀在后第743章 南郑新家第264章 深谋远虑第367章 初次相约第569章 长安兑钱第585章 金口一诺第665章 再破武关第410章 灭国之财第858章 吐蕃动静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620章 初战鱼梁第1074章 神龙之令第33章 考试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