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巡视难民

第593章 巡视难民

穰县难民营占地极为广阔,甚至比穰县县城还大,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帐篷,这也是李邺才有的资源,他先后从河中带回来大量物资,其中最重要的物资就是帐篷,基本上都是历次战争中缴获的物资。

带回长安后,朝廷只对金银感兴趣,帐篷等物资都胡乱堆在仓库内,最后还是还给了他。

一望无际的旷野里扎了近三万顶帐篷,但对三十万难民而言,三万顶帐篷还是远远不够,整个大营显得十分繁杂混乱。

目前穰县难民大营的总管是襄阳长史柳洵,另外还有一千士兵和三百多名官学士子协助他,还有二十余名官员。

李邺在柳洵的陪同下视察难民大营,地上很泥泞,走路比较困难,柳洵有些难为情道:“启禀节度使,这几天一直在下雨,道路可能不好走!”

李邺点点头,他能理解,南面襄阳也在下雨,他一路北上,道路也很泥泞,但又不能把道路夯实,那样反而会形成积水。

难民营中脏乱不堪,地上除了泥泞外,还有各种垃圾和污水,和烂泥混在一起,臭气熏天。

到处可以看见随地大小便的痕迹,看得出,柳洵已经临时清理过了,要不然还会更肮脏。

但有些东西还是清理不掉,比如空气中弥漫的屎尿气味,浓烈得让人作呕,大帐旁还有烧火做饭的痕迹,每座大帐内都黑漆漆的,里面挤满了人,因为李邺到来,官员和士兵们不允许难民出帐。

走了一圈,李邺着实失望,柳洵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把整个难民营管理得一团糟糕,虽然难民人数太多也是事实,但李邺希望能够井井有条,可在这里看不到。

“我要见节度使,你们不要拦我!”远处有人大喊。

李邺骑在马上,远远看见几名官员要往这边冲,但被士兵拦住了。

“他们是什么人?”李邺问道。

柳洵连忙道:“他们是洛阳来的官员,前几天刚到,架子都很大,卑职也尽力优待他们了。”

“去看看!”

李邺催马奔上去,奔到几名官员面前,李邺翻身下马,抱拳道:“在下李邺,请问各位怎么称呼?”

汜水关失守,大量洛阳权贵及官员都直接逃往长安,逃往襄阳的官员倒不多,这几名官员看起来品阶不高,基本上都是八九品,品质最高的一人才六品。

为首官员上前行礼道:“在下刘晏,官任洛阳侍御史!”

原来这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理财专家刘晏,大唐著名的神童,李邺回礼笑道:“久闻大名了!”

其余五六名官员都是都畿道各地的县官,刘晏抱拳道:“节度使可愿意去我们那里坐一坐,我们有些建议!”

李邺欣然道:“各位请!”

几名官员有四座大帐,柳洵对他们还是比较宽待。

李邺坐下笑问道:“各位怎么现在才来邓州?”

刘晏苦笑道:“叛军一来我们就逃了,都躲在民间,早就想来襄阳,但沿途盘查严格,这些天盘查稍微松了一点,我们就夜间过关卡,逃过来了。”

“各位的家眷呢?”

“家眷都在穰县县城内,我们想帮忙做点事情,才来难民大营。” 李邺明白了,他们想帮忙,但柳洵又不愿他们插手,所以对他们敬而远之,不给他们做事的机会。

李邺随即对柳洵道:“马上到中午了,你立刻去通知难民营,严禁在大帐旁烧火做饭,一旦失火,几十万人都得烧死。”

柳洵一惊,立刻起身道:“卑职这就去禁止!”

“还有!”

李邺叫住他又道:“地上太泥泞,可以在主干道上铺上稻草,方便大家行走!”

“卑职遵令!”柳洵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

打发走了柳洵,李邺笑道:“大家尽管畅所欲言!”

刘晏叹口气道:“节度使也发现了,安全隐患太大,其实昨天就失火了,烧了三顶帐篷,要不是正好下雨,整个难民营都会烧掉,我就建议给百姓赈粥发熟食,不要再给米,但柳长史却不肯听。”

“除了安全隐患,别的呢?”

刘晏忧心忡忡道:“其实安全隐患还不是最急迫的,最急迫的是疫病,人口密集居住,几十万人随地大小便,水井被污染,我敢断言,再不改变,十天之内必有疫病流行。”

“那怎么改变呢?”

“很简单,第一建立病区,把所有生病的人集中起来治疗;第二,在远处建立公共茅厕,严禁随地大小便;第三,大量采购马桶,给每家发一个,夜里可以在马桶里方便,天亮后送往公共茅厕;第四、大量使用石灰水,把整个大营撒一遍,第五,大量收购金银花和板蓝根,熬制药汤给难民喝,对防治疫病有好处。”

李邺点点头,都是非常实用的办法,切中要害,为什么柳洵就不采用?

李邺沉思片刻道:“关键问题是难民太多,帐篷不够用,有点超过我们的接待极限,刘御史可有办法解决?”

刘晏微微笑道:“办法当然有,要么扩大难民营,要么加快流动,其实我们的问题还是要加快流动,不要住的时间太长,要提高效率,登记完就走人,而像那些赶着大车过来的富户,完全没有必要呆在难民营,在路上就可以登记完,发一块牌子,然后拿着牌子直接去安排的州县,在路上设立赈济点,这样至少能把难民营的人数减少一半。”

李邺微微笑道:“刘御史建议精辟深刻,非常好,可愿意留下助我一臂之力?”

刘晏就是得罪了杨国忠,才被排挤到洛阳,他不愿回长安,能在荆襄为官,他当然求之不得,他立刻起身道:“愿为节度使效力!”

李邺又对其他几名县官笑道:“你们也留下来吧!”

众人大喜,纷纷表态愿意为李邺效力。

李邺当即免去柳洵的难民营总管之职,让他返回襄阳继续出任本职,李邺随即任命刘晏为江汉节度府副长史,同时出任山南东道安民使,主管难民安置事宜,其余官员都协助刘晏。

刘晏不负李邺信任,他雷厉风行,实行严格的禁火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又提高效率,加快安置速度,短短五天时间,便把乌烟瘴气,肮脏不堪的难民整理得井井有条,难民营人数从近三十万人迅速下降到二十万,十天后降到十五万人,基本上就能保证一家一顶帐篷,极大地方便了难民。

李邺也拨出十万贯专用钱,大量采购金银花等药材,以及生石灰、马桶等物品,保障了难民营的安全运转。

这时,李邺的父亲李岱又重新抵达长安,接受天子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政事堂相国,这样一来,政事堂五相,杨国忠、陈希烈、韦见素、张均和李岱,张均勉强算中间派,其他四人分属于杨党和太子系,居然持平了。

(本章完)

第309章 寿星悟佛第459章 如梦方醒第6章 竞争上岗第59章 锦囊妙计第940章 巡视河西(上)第321章 蠢蠢欲动第411章 红袍圣女第22章 请君入瓮第656章 拦路抢劫第1199章 紧急事态第561章 弃权谈判第939章 宝应元年第245章 两国大战(二)第196章 再获遗留第171章 金山猎酋第841章 惊闻真凶第1093章 云州计划第522章 密旨之谜第1223章 除夕纳妾第929章 调虎离山第165章 仇恨难解第932章 荆襄快信第417章 远敌来袭第188章 留有余地第1171章 江淮来人第857章 喜得麟儿第394章 人约黄昏(二)第828章 引民入陇第324章 队友姓猪第433章 再三警告第128章 内乱之根第245章 两国大战(二)第533章 隐翅之秘第393章 人约黄昏(一)第978章 明年计划第1096章 携美视察第22章 请君入瓮第642章 江夏战备第1134章 大钟问世第29章 初试意外第936章 峡道困狼(下)第459章 如梦方醒第839章 东宫出事第351章 人质胁迫第29章 初试意外第610章 无奈接受第550章 初到襄阳第1132章 科举取士(下)第114章 比武较箭(下)第791章 苦口劝谏第49章 林家药铺第1070章 连夜奔丧第986章 不忠者亡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1003章 下定决心第1129章 进展汇报第1170章 太后交易第439章 危险提醒第1025章 协议漏洞第398章 再别长安第794章 交换俘虏第945章 偷袭惨败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71章 常乐买房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989章 寿春行动第1081章 以孙代子第168章 千里追杀(三)第705章 燕军东撤第633章 谈判背后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995章 没有选择第507章 许下重赏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680章 再抵长安第305章 李岱新官第14章 临阵磨枪第873章 渑池大战(下)第517章 血脉相连第377章 竞争危机第978章 明年计划第1126章 算科考生第407章 讨价还价第181章 飞鲨归来第870章 小试牛刀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184章 传递信号第389章 奸计得逞第558章 过境汉中第645章 关键人物第1081章 以孙代子第645章 关键人物第917章 使者到来第431章 恶念不断第367章 初次相约第431章 恶念不断第1129章 进展汇报第96章 难以翻盘第278章 峡谷血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