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臣宦舌战

次日上午,李辅国匆匆来见天子李亨,这几天李亨正在策划一次大战役,准备动用数十万大军,将安庆绪军队全歼在安阳。

但李亨发现这个战役一旦实施,中原和关中都空了,他心中又有点担心吐蕃和李邺的军队。

把李邺的军队调去陇右,和吐蕃军队火并,这样,李邺和吐蕃的军队互相牵制,自己的威胁反而没有了,这简直就是一箭双雕的妙计啊!

李亨的心中便开始急切起来,很不得立刻结束谈判,把李邺一脚踢到陇右去。

李辅国既然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他还是比较看重信誉的,信誉好,又有能力替人解决难题,还愁钱财不滚滚而来吗?

当初他劝李亨把最没用的李环留在淮西,用来堵天下人的嘴,就让有心人看到了他的能力,才会有今天的八万两银子送来。

所以他必须要替李邺解决问题,他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也很清楚该怎么解决?

第一步就是要把李瑀调回来,把政事堂排除到谈判以外,很多事情就容易暗箱操作了。

“陛下,昨晚老奴得到监视人报告,有人给汉中王府上送了几十只大箱子,很沉重,说是襄阳特产,老奴有点担心啊!”

李亨顿时眉头一皱,“谁送的礼?有没有查过?”

李辅国摇摇头,又欲擒故纵道:“送礼的人来历不明,微臣手下追出去时,他已经离开长安城了,或许也是老奴想多了,只是普通的土特产而已。”

李亨冷笑一声,“半夜送土特产,这些人当朕是傻瓜吗?”

李辅国知道,天子的疑心病开始犯了,他叹口气道:“有句话老奴不知当不当讲,讲了会得罪人,但不讲心中又有根刺,觉得对不起陛下!”

“大将军尽管直言,朕想听真话!”

“陛下,君权和相权一向是很清晰的,和李邺的谈判,老奴认为和政事堂没有关系,应该由陛下主导,李邺无论是江汉节度使,还是山南道观察使,都是由天子任命,而不是由宰相任命,更不是政事堂任命,为什么现在变成了政事堂主导?”

李亨有点糊涂,“朕不是任命李瑀为谈判主使吗?哪里不对?”

李辅国叹口气,“李瑀是政事堂任命的,只是报经陛下批准而已,李瑀的头衔是政事堂特使,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天子特使,所以他的报告是交给了政事堂审核,然后才提交给陛下,程元振才是直接提交给陛下,陛下真正的代表是程元振,而不是李瑀。

现在变成了李瑀代表朝廷谈判,程元振为监督,这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就是相权侵犯了君权。”

李辅国想了一夜,他终于发现了这个漏洞,李瑀的报告居然是交给政事堂,或许是因为程元振也写了一份报告,直接给天子,所以李瑀就很顺其自然地将报告转而提交给了政事堂。

连政事堂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越权问题,但李辅国意识到了。

李亨终于明白过来了,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半晌道:“那依大将军之见呢?”

“老奴建议撤销李瑀的谈判使者资格,由程元振接任谈判正使,代表陛下和李邺继续谈判,陛下,只有程元振才会真正执行陛下的真实意图,让李邺以最快的速度滚去陇右,而不是一直用各种理由赖在襄阳不走,让陛下围攻安庆绪的大计迟迟无法落实。”

李辅国的一番话无疑说到了李亨的心坎上,且不说政事堂确实有越权的嫌疑,更重要是谈判遥遥无期,那李邺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襄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围剿安庆绪?

天子李亨是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人,在李辅国一再督促下,李亨终于下旨,免去李瑀谈判正使的职务,命令其立刻回京,改由程元振出任谈判主使,全权负责和李邺谈判。

天子旨意下达,立刻引起了政事堂的反弹,很快,右相韦见素和左相房琯一起来求见天子。

李亨知道他们来做什么,他看了一眼李辅国,李辅国冷笑道:“陛下尽管沉默,由老奴来和他们讲道理!”

李亨随即宣二人觐见,两人行一礼,韦见素急问道:“殿下为何免去了李瑀谈判特使之职?”

李亨沉默不语,李辅国缓缓走上前道:“这个问题我来替天子回答吧!”韦见素眼中顿时露出无比憎恨之色,他就知道是李辅国从中搞鬼,因为这是自己的方案,不是宦官们的方案,李辅国就在里面千方百计破坏。

房琯要圆滑一些,连忙道:“大将军请说!”

李辅国冷冷道:“天子免去李瑀的谈判使者之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李瑀和李邺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们不仅在一起打马球,甚至还有同门之谊,李瑀是飞龙的徒弟,李邺是飞龙的传人,两位相国都应该知道吧!”

韦见素反驳道:“公是公,私是私,这是两回事,李瑀在襄阳多次拒绝了李邺宴请,足见他公私分明。”

李辅国冷笑道:“在我看来,这恰恰就是公私不分的表现,正常情况下,谈判归谈判,喝酒归喝酒,这才叫公私分明,一昧讲公事,不睬私谊,要么是不徇私情,要么就是欲盖弥彰,韦相国认为是哪种呢?”

“李瑀当然是不徇私情!”

李辅国摇摇头,“圣上也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昨晚上,有人给李瑀府上送来几十口沉重的大木箱,可不是李瑀派人送回家,来人说大箱子里是襄州特产,李瑀府上欣然收下,这叫不徇私情?”

韦见素愣住了,“这件事我不知道。”

“相国当然不知道,但我很清楚,我立刻向天子汇报,我和天子都认为,不管送的是不是襄州土特产,李瑀这个时候都应该避嫌比较好。”

韦见素沉吟一下道:“如果陛下觉得李瑀有受贿嫌疑,不适合再参与谈判,也无可厚非,我们政事堂可以再向陛下推荐新的谈判使者,而程元振只是监督,他不适合直接出任主使。”

李辅国就等着他这句话呢!

李辅国冷冷道:“李邺的江汉节度使是天子册封,山南东道观察使也是天子任命,除此之外,他没有再任其他刺史官职,而改封河西、陇右节度使,也是天子册封,李邺从头到尾都是天子任命和改任,那么和他谈判也应该是天子决定人选,什么时候变成政事堂越权替天子任命谈判人选了?”

韦见素额头见汗了,他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个权限问题,他反应极快,躬身道:“我们政事堂仅仅只是推荐人选,当然是由天子任命!”

“不对吧!李瑀的报告是写给政事堂的,可不是写给天子,要我拿给韦相国复核吗?”

“这个.这个是李瑀疏忽,因为程元振也写了一份报告,所以李瑀就直接把报告给政事堂了,确实只是小疏忽,绝不是越权的问题。”

李辅国忽然厉声道:“但我偏偏认为这是大事,相权越了君权,那以后就不要天子了,大唐天下由政事堂做主就是了,反正一个疏忽就可以给天下人解释,韦相国,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韦见素满头大汗给天子跪下,房琯也连忙跟着跪下,韦见素急道:“陛下,微臣天日昭昭,绝无越天子之权的想法,微臣只是担心李邺要价太高,程元振不明事理答应了,最后损害了大唐的利益。”

Wωω●ttкan●¢O 李辅国大怒,什么叫不明事理?宦官做事就叫不明事理,程元振是自己的副职,这分明是在羞辱自己。

李辅国正要怒斥,一直沉默的天子李亨开口了。

“韦相国言重了!”

李亨淡淡道:“李邺是大唐的臣子,内部的讨价还价很正常,他多一点,朝廷就少一点,但大唐的总量不会变,既然和他谈判是朕的权力,朕就已经决定,由程元振为朕的全权代表,和李邺谈判,朕相信程元振会顾全大局,尽快结束谈判!”

韦见素万般无奈,只得叹口气道:“微臣遵旨!”

第95章 李岱出事第941章 巡视河西(下)第61章 尔虞我诈第1039章 两个方案第770章 金城备战第520章 再爆内幕第881章 北军到来第600章 未雨绸缪第826章 关键点拨第791章 苦口劝谏第956章 大胆猜测第359章 酒馆小叙第693章 破敌有术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273章 痛下杀手第1091章 视察流求(上)第870章 小试牛刀第1045章 切实威胁第411章 红袍圣女第846章 家有丑事第478章 喜庆迎婚第510章 失财之恨第24章 财运亨通第140章 狭路相逢第215章 河西裴氏第162章 新的任务第171章 金山猎酋第1192章 江南蟊贼第71章 常乐买房第462章 闻危知险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278章 峡谷血战(上)第212章 祸水西引第155章 路遇主力第323章 猎鹰下落第484章 赶往河西第804章 枕边之风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730章 时机成熟第1185章 注定灭亡第566章 两个消息第92章 淘汰复赛(下)第408章 碾压之战第168章 千里追杀(三)第16章 王府扬威(二)第1165章 心怀侥幸第687章 黑云压城第32章 前因后果第1070章 连夜奔丧第134章 柳叶飞刀第390章 父子谈心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811章 拖字之策第1224章 找到线索第702章 南城决战(六)第564章 画蛇添足第642章 江夏战备第321章 蠢蠢欲动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10章 神秘男子第1146章 情报欺骗第268章 联合军议第792章 街头偶遇第1207章 首战祁县第851章 运筹帷幄第850章 杀入河北第1106章 动员部署第537章 以势胜术第99章 改变策略第73章 入籍归宗第1026章 鲁王遇刺第1145章 檄文初发第272章 围城打援第1045章 切实威胁第1115章 布置任务第710章 合适人选第448章 特别办案第500章 元庆提醒第302章 恶有恶报第858章 吐蕃动静第184章 传递信号第655章 人才难得第312章 两剑之威第1211章 连环之计第920章 单独召见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697章 南城决战(一)第119章 杀人救人第775章 乘胜追击第379章 一举两得第278章 峡谷血战(上)第11章 乐极生悲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308章 并非贵客第95章 李岱出事第1125章 科举来临第549章 最后一步第878章 危机来临第95章 李岱出事第1222章 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