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将计就计

李泌缓缓道:“或许马重英是在整合军队内部,就像卑职之前给殿下说的,吐蕃内部同样矛盾重重,吐蕃贵族和吐蕃赞普有利益冲突,必然会反应在军队上,极可能马重英在借我们之手铲除一些异己者。”

李邺点点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如果是铲除异己,一般都只针对将领,很少针对士兵,而且人数也稍微少了一点,我在考虑,是不是在试探我们的防御线,为他冬天进攻做准备?”

李泌摇摇头道:“每次都被水鬼干掉,根本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了,一次就足够了,连续四次,却什么都没有试探到,吐蕃军可没有这么蠢,不可能是试探。”

“刘使君的想法呢?”李邺又回头问刘晏。

刘晏正站在沙盘前注视着什么,沙盘是哥舒翰留下的陇右沙盘,做得栩栩如生,非常精细实用。

刘晏沉默片刻道:“卑职觉得,马重英是在转移殿下的注意力!”

这个想法很突然,李邺连忙问道:“转移什么视线?”

刘晏用木杆指着兰州北面的广武县道:“殿下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小小的广武县,怎么会有两千吐蕃驻军?”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一直认为广武县是河西的南大门,也是往来商队进行补给的重要之地,如果没有广武县,很多商队就有可能走不出来了。”

刘晏微微笑道:“殿下说的两点倒也对,其实还有第三点殿下没有看到。”

旁边李泌脱口而出,“广武县是朔方连接河西的重要节点。”

刘晏点点头,“李军师说得一点没错,广武县是朔方前往河西的关键节点。”

刘晏木杆指着朔方道:“从朔方前往河湟有两条路,一条路向南到会宁县,再到金城县,再沿着唐蕃古道去河湟,这是主线,现在主线被我们掐断了,还有剩下另外一条副线。”

刘晏指着会宁上方的乌兰县道:“从灵州出来到乌兰县,再沿着洪池岭南下,这里有一个山口,从这个山口进去就是广武县,再沿着丽水北上,进入河西走廊,再穿过大斗拔谷进入河湟,稍微绕得比较远,但也可以抵达河湟。”

李邺笑道:“你说的那个山口我走过,当年我和黑矛还在那里歼灭了一支羌人马匪,山口所在的山脉我叫它乌鞘岭,原来叫做洪池岭,我倒不知道。”

“殿下明白了吧!朔方产出的粮食运往鄯州,唐蕃古道走不通了,那就只能走河西走廊,偏偏最重要的广武县被我们占领,他们九月的春小麦就要成熟了,他们怎么把粮食运出来?”

“从黄河上走,用大型皮筏子,不正好适合运送粮食吗?”

刘晏笑了起来,“殿下,从金城县到灵武县,黄河要经过数百里的无人区和峡谷,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法拉纤,从兰州向下,顺流而下可以,但逆水行舟就算能划桨,又怎么可能穿过金城县?殿下会看着百万石粮食从眼皮子经过而无动于衷吗?”

李邺摇摇头,“我肯定要拦截,绝不会放过一颗小麦!”

“所以啊!他们只能走副线,必然是先到乌兰县,再走广武县到河西走廊。”

李泌点点头,“殿下,刘使君说得对,马重英进攻洮州极可能就是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声东击西,他的真正目标是广武县!”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他为什么还不动手?”

“因为动手过早会被我们发现他的意图!”

刘晏解释道:“麦子还有十天左右才最后成熟,他一定要等收了麦子,把粮食先运到乌兰县,这时候再突然袭击广武县,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夺下广武县,粮食迅速过境,我们还没有得到禀报,他们的过境行动就完成了,我们却一无所知。”

李邺笑了起来,“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将计就计?”

李泌抚掌大笑,“好一个将计就计,我们商议一下,如何才能将计就计?”

wωw .TтkΛ n .¢○ 从兰州向北便进入了丽水河谷,两边都是巍巍高山,河谷宽敞平坦,最宽处达数十里,最窄处也有数里,是一条天然的通道,但河谷内气候干干冷,常年气温很低,几乎都是荒滩戈壁,只有广武县一带分布着大片草地。广武县北面便是著名的洪池岭,也就是现在的乌鞘岭,洪池岭有两条,一条南北向,正好把河西走廊封住,另一条是东西向,和丽水平行,两条山岭就像一个反写的厂字。

从广武县向北走,有一条山谷,当然人叫做黑风峡,长约十里左右,正好穿过了洪池岭。

到了洪池岭北面,便是数百里荒无人烟的地区,这里属于会州,气候干旱,地形复杂,既有戈壁荒滩,也有黄土沟壑,一东一西分布着两座县城,会宁县和乌兰县,正好都在朔方前往陇右和河西的官道上。

这天上午,斥候郎将张典率领百名斥候出现在乌兰县附近的一座山梁上。

张典当即将斥候一分为三,一支前往广武县北面的河西走廊出口附近监视敌军,一支留下监视乌兰县,另一支由张典亲自率领,从乌兰县前往朔方的路上巡查。

此时朔方前套平原上的小麦开始收割了,每年产小麦上百万石,不仅养活了朔方军,也养活了陇右军和河西军,是军队著名的产麦区,也是吐蕃垂涎了上百年的农业区,现在终于关于落入吐蕃人手中。

不过陇右的近五万军队基本上都是吐蕃汉人,是一支奴隶之军,除了相貌和汉人差不多,整个语言和生活习惯都已经吐蕃化,对他们的主人忠心耿耿。

他们年初占领了朔方地区,种了一季麦子,这些麦子当然要运回吐蕃,交给他们的主人,这是吐蕃贵族和吐蕃朝廷达成的协议,他们出兵帮助朝廷夺取河陇,他们利益就是陇右的人口、河西走廊的羊只和朔方地区的粮食。

现在已到了秋天,进入收获的季节,是吐蕃赞普兑现承诺的时候了,牛羊已准备好,暂时放养在凉州,准备和粮食一起送回吐蕃。

就在唐军斥候开始监视乌兰县一带时,李邺率领五万精锐之军已经悄然离开金城县北上,李邺知道金城县一定有吐蕃探子,所以这次出兵是在晚上,直接动用驻扎在黄河北岸的军队。

大军昼伏夜行,带着一万头骆驼的补给,三天后,军队抵达了广武县以南三十里处,这里已经有绿色了,分布着大片的草原和森林。

这时天色快亮了,李邺下令大军在一片森林内原地休息,又派人去打探消息。

大约一个时辰后,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了,并带回来几名斥候。

为首斥候单膝跪下禀报,“斥候校尉程静业参见殿下!”

李邺点点问道:“有什么重要情报?”

“回禀殿下,我们发现在乌城守捉潜伏着大量吐蕃士兵,足有数千人之多,估计北面的和戎城也有吐蕃军队。”

洪池岭有两条,北面是南北走向,正好封住了河西走廊出口,今天有乌鞘岭隧道,但在此之前,必须翻山越岭过去,才是河西走廊。

但大自然一向会留有余地,在白雪皑皑的洪池岭中,有一条稍微平缓的山道,可以走战马和骆驼,霍去病西征时走的就是这条山道,把河西走廊纳入了大汉版图。

为了管控边疆和方便商队,唐朝在这条山道南北各修建了一座军城,南面叫乌城,北面叫和戎城,有军队在这里验通关文牒,历史上的唐僧去西天取经,就企图混过洪池岭,结果被守军抓住,又被遣返回来,好容易得到陇右官员的担保,才过了洪池岭。

目前两座城池都落在吐蕃军手中,也是李邺下一步攻打河西时,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李邺就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直接拿下洪池岭,打开河西走廊的大门。

李邺又问道:“你们估计有多少军队?”

“汇报殿下,我们估计有一万人左右。”

一万人,正好就是凉州的吐蕃军,李邺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利用这次机会,把凉州一并夺取了。

第1086章 真相如此第50章 酒后失言第532章 又见张平第631章 计中有计第731章 腾笼换鸟第879章 反击痛处第354章 返回长安第262章 回京述职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868章 心中不甘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659章 究竟是谁第573章 回头是岸第515章 枕边劲风第589章 验明正身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984章 乾元重宝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57章 妙手小厨第346章 抵达郃阳第835章 酒楼遭辱第426章 急转直下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559章 过关斩将第291章 金鼎失窃第409章 夺取坚城第1157章 击掌为誓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973章 结个亲家第863章 知微见著第680章 再抵长安第239章 夜袭陷阱第311章 范阳猛将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774章 激战金城(下)第465章 节度述职(下)第273章 痛下杀手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369章 酒楼听曲第298章 家经难念第855章 惊闻变故第458章 动机渐明第714章 孰不可忍第750章 洮州激战(下)第405章 安抚警告第482章 临危授命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427章 咸海边城第690章 曲江攻势(上)第522章 密旨之谜第1194章 发现秘密第55章 龙争虎斗(下)第814章 回纥可汗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366章 朱雀回京第1019章 两个选择第11章 乐极生悲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1175章 居心叵测第101章 五月一号,求双倍月票!!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206章 救赎之道(上)第1051章 水军摸底第464章 节度述职(上)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1164章 法网恢恢第852章 保存实力第913章 冯家后路第711章 两个大案第912章 凯旋归来第524章 太平凶案第964章 盗贼事件第9章 扑朔迷离第132章 还是要恳请书友们支持啊!第911章 旧人到来第1033章 两军遭遇第1074章 神龙之令第57章 妙手小厨第1083章 幕后真凶第592章 乔彬要官第884章 半渡而击第204章 出线一战第1197章 午后小憩第352章 激烈交锋第76章 寿命之忧第1164章 法网恢恢第395章 人约黄昏(三)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688章 试探初战第211章 长街杀戮第399章 穿针引线第606章 司竹之变(下)第273章 痛下杀手第816章 迎头痛击第1125章 科举来临第185章 利益交换第484章 赶往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