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狼子野心

第937章 狼子野心

此时,雷万春率领两万大军坐镇夷陵县,这次大军南下,雷万春不放心襄阳,留下五千军队守襄阳,又要求王孝汝派水军封锁淮河,防止南阳梁崇义军队偷袭襄阳。

这次雷万春困狼之计之所以能成功,关键是归州刺史杨子霖的全力配合,他编的二子争权故事非常具有迷惑性,完全符合李璘掌握的情报,季广琛脚踏两只船,两个儿子一个效忠河陇,一个效忠朝廷。

若不是雷万春的到来,二子争权的故事或许真会发生,但雷万春到来后,迅速控制了荆襄军权,没有了军权的豫州刺史季江宁只得明哲保身,表示要为父守孝三年。

在襄阳建了一座父亲的衣冠冢后,兄弟二人便带着母亲,扶着父亲灵柩回老家寿春安葬去了。

算起来今天对方应该已经断粮了,探子赶回来向雷万春禀报,三万前军被困在兴山县以东约十里处的山道上。

探子当然是在峡谷南面用千里眼观察敌军的情报。

雷万春当即下令,重新铺设栈道,大军向西进发,准备去收编被饥饿彻底击败的三万军队。

三万李璘大军反复铺设栈道,无论用什么手段,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无法抵抗对面荆襄军的强弓硬弩和火油袭击,铺设了三轮都惨遭失败后,铺设栈道的材料也耗光殆尽。

李侦又派两千士兵去三十里外砍伐竹木,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所有士兵都成了荆襄唐军的战俘。

其实雷万春算得不准,三万前军拼命节省粮食,又将断粮日向后推了两天,但还是没有用。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李侦大军最害怕的一刻终于来临了,他们彻底断粮,从早上到中午,由到晚上,三万士兵都饿得饥肠辘辘,躺在地上无精打采,眼巴巴地等待食物到来。

但更多士兵是三五成群,一群群向东而去,东面三十里外是一处山坳,这里有大片树林,至少树林能采到野菜野果充饥,说不定还能逮到一些野味。

但山坳前是无数的荆襄唐军,蒸着热腾腾的米饭和馒头,放下兵器投降,可以领到馒头充饥活命。

所有巴蜀士兵都放下兵器,脱去盔甲,义无反顾地向热气腾腾的蒸笼走去。

雷万春又让数十名士兵回去宣传,得到消息的李璘军士兵纷纷挣扎着爬起身,互相搀扶着向东面艰难走来,强烈求生欲望使他们战胜了身体的极度乏。

最后连李侦也不得不下令全军投降,给士兵一条生路。

这是一场经典的战役,李邺把它写进了培训教材中,告诫将领们在绝路上行军时粮食的重要性,只要前后一堵,就成瓮中之鳖了。

但就在荆襄唐军全力对付李璘军的同时,北方一场危机悄然而至。

在襄阳以西一百五十余里外的谷城县,五万大军借助夜幕的掩护,开始在汉水上搭建浮桥,三更时分,两座浮桥搭建完成,五万大军连夜渡过了汉水。

用战船封锁汉水其实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战船不行,还得用大量步兵和大量斥候在两岸进行巡逻,随时掌握敌军主力的动向。

但目前襄阳已经不具备这种防御能力,他们只有五千军队,连守城都困难,何况是封锁淮河,战船也只能照顾到襄阳一线的防御。

襄阳副节度使陈景光得知梁崇义五万大军已经渡过汉水,五万大军正向襄阳杀来,谨慎有余而勇烈不足的陈景光以为是朝廷军队收复襄阳,他做出了一个事后让他无比悔恨的决定,他感觉自己守不住襄阳,便率领五千军队放弃襄阳撤离,将襄阳拱手让给了梁崇义。

朝廷对河北三镇的处置产生的巨大恶果之一,就是示范效应,让很多本来就有野心的人发现,原来朝廷的中央权力可以妥协下放,原来节度府可以成为国中之国。

在史思明的叛乱中,朝廷为了保住中原和江淮,成立了大量节度府,放权给他们自己组织军队和史思明对抗。

在史思明灭亡后,一些节度使把权力归还了朝廷,但另一些节度使看到了河北三镇的割据效应,开始也有效仿之心,野心膨胀,比如许叔冀、刘展、梁崇义、田神功等等,还有一些野心勃勃的将领渐露头角,比如李正己、李希烈等年轻将领。

梁崇义无疑是其中最有野心,也最狡猾低调的一个军阀,他投靠了李辅国,不仅没有被追究汴宋失守的罪责,还被任命为南阳节度副使,李岘回朝任命为宰相后,梁崇义便成了南阳节度使。 在季广琛猝死消息传来后,梁崇义倒还不敢轻举妄动,但在儿子梁兴和幕僚军师刘本昌的不断怂恿下,梁崇义的野心也不断膨胀,以至于天子的旨意也阻挡不了他野心的膨胀。

当他发现雷万春率领主力大军南下后,梁崇义便果断向襄阳发动了进攻。

梁崇义并不血刃占领了襄阳城,他心中得意非常,城头上,梁崇义望着远方微微升起的朝霞,他竟然有一种权握天下的雄霸之心、

但他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心,他迈出这一步,不仅得罪了河陇李邺,也违抗的天子的旨意,接下来他会遭遇什么的打击,他心中没有底。

“军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梁崇义沉声问军师刘本昌道。

刘本昌身材矮小,却十分狡诈,他扶着城垛笑道:“使君若想长久,无非文武二手。”

“怎么说?”

“先说武,武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收集各州钱粮到襄阳,然后招募军队训练,只要使君的军队达到十万人,就具备了割据荆襄的实力。”

“那文呢?”梁崇义问道。

“文就有讲究了,卑职建议使君向天子上书谢罪,就说襄阳无兵驻扎,机会难得,所以忍不住出兵为朝廷夺回襄阳,请朝廷立刻向襄州、房州、唐州、随州、豫州等地派官员,卑职相信天子也想将李邺的势力赶出荆襄。”

梁崇义沉思片刻道:“李辅国那边呢?”

刘本昌点点头道:“李辅国那边是关键,使君要立刻向李辅国送五万贯钱,同时向鱼朝恩和程元振各送两万贯钱,使君的位子基本上就稳了。”

梁崇义目光露出一丝担忧,“但李邺的军队还在荆州,怎么办?”

“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卑职建议把河陇军的家眷都礼送去荆州,或许会减少李邺军队反弹的力度。”

“会吗?”

“很有可能,据卑职所知,雷万春之前一直驻守鄂州,或许他会重返江夏,荆襄这边,李邺极为看重汉阳,只要我们不动汉阳,我估计能维持现状。”

梁崇义点点头,“但无论如何,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要立刻扩军。”

当雷万春率领大军从三峡道撤出来,正好遇到了撤退到峡州的五千荆襄军,雷万春大怒,下令将弃守襄阳的陈景光斩首,众人苦苦求情才得以告免。

失去襄阳,也意味着和陇右断绝了联系,不过汉中也可以送去鹰信,雷万春当即派人赶往汉中送信,同时率领大军撤退到荆州江陵县。

目前雷万春手上有六万三千人,包括三万荆襄军,三万巴蜀降军,还有三千骑兵,军队倒是不少,但粮食却有不足。

就在这时,梁崇义将一万两千户军队家眷礼送出了襄州,这倒出乎雷万春的意料,使雷万春没有了夺取襄阳的紧迫感。

但下一步该怎么办?雷万春等不及齐王殿下的命令,他必须要自己做决定了。

第1197章 午后小憩第921章 清君之侧第400章 战略目标第975章 两祠合并第72章 不得要领第333章 朝会之争(一)第1159章 棋子命运第377章 竞争危机第1251章 狼群战术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386章 恼羞成怒第413章 汉女小康第220章 追杀入薛第390章 父子谈心第1016章 李泌原则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328章 血腥杀贼第932章 荆襄快信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1070章 连夜奔丧第693章 破敌有术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182章 真假两难第1071章 夜过函谷第749章 洮州激战(上)第18章 王府扬威(四)第1178章 仓惶北逃第423章 大战来临第377章 竞争危机第816章 迎头痛击第124章 利益之争第188章 留有余地第440章 主动反击第482章 临危授命第224章 抵达龟兹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991章 关陇支持第56章 破烂得宝第764章 奇怪骚扰第595章 家族撤退第324章 队友姓猪第741章 皆大欢喜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446章 确凿证据第562章 致命刺杀第339章 穷途末路第1116章 张家报道第1142章 出师未捷第564章 画蛇添足第718章 被迫自刎第991章 关陇支持第1078章 案情分析第126章 坊门遇袭第32章 前因后果第865章 备战正急第224章 抵达龟兹第1216章 游牧消息第297章 哥奴之梦第43章 不合常理第813章 驱逐出境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1227章 除夕守岁第908章 石堡之城(下)第788章 旁观者清第971章 撤离巴蜀第1189章 江南沈氏(中)第347章 错失机密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154章 血战峡谷(下)第282章 怛城决战(三)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628章 家宅密道第935章 峡道困狼(上)第107章 临阵磨刀第817章 奇袭大斗第1058章 巡视安西第952章 智取剑门(下)第94章 押宝祖父第149章 最后机会第456章 浑水时局第80章 三十七郎第190章 精准狙击第654章 投名之状第1086章 真相如此第1146章 情报欺骗第848章 意外凶器第983章 西迁陇右第950章 智取剑门(上)第936章 峡道困狼(下)第992章 招才纳贤第101章 五月一号,求双倍月票!!第336章 朝会之争(四)第604章 如约而至第567章 强夺武关第767章 重返河西第128章 内乱之根第436章 姑爷上门第912章 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