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援军无望唯有突围

但是孙传庭想不到的是,他期盼中的援军之中的那个马科,却压根就没有来的可能性,马科在出顺德府的时候,便被孙传庭着令率领本部人马走大名府赶往济宁州,可是马科这家伙天生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本该比孙传庭和吴三桂的人马还先到济宁的,可是这厮率部出发之后,却顿兵不前,每天磨磨蹭蹭的只走四五十里路,从顺德府到大名府,他居然走了四天时间,甚至连绕远路的孙传庭和吴三桂被包围的时候,他才刚磨磨蹭蹭的领兵走到大名府。

可是在大名府,马科却遭到了刁正派出的小股人马的不断袭扰,每次几十个人抑或是几百人偷袭马科的兵马,搞得马科也是风声鹤唳,更是不敢冒然前行。

留守在大名府的刁正立即便看出马科这货是个草包,于是干脆便集结起了大名府之中他的人马,还有肖天健留下的部分辅兵,凑了四千多人马出城拦住了马科的去路,就在肖天健已经领兵包围了孙传庭和吴三桂的时候,刁正也和马科在大名府一带交了手。

马科虽然兵力不少,可是当被刁正率部如同恶狼一般的猛击之后,马科居然立即便下令撤兵,并且还派人去给孙传庭报信,说他遭遇刑天军大批人马的伏击,奋战之下不敌贼军,只能撤兵回顺德府去。

可是他这个消息却未能送入到孙传庭手中,因为他派出的人还没赶上孙传庭,便遇上了孙传庭麾下的溃兵,知道了孙传庭和吴三桂在杨谷金堤河畔遇伏被围的消息。

马科听闻之后更是不敢再朝杨谷方向前进了,既然孙传庭这个督师都被围在了金堤河,那么贼军肯定在那边有大批人马,他生怕撞过去之后,非但没有能救得孙传庭和吴三桂,反倒是也被刑天军留在哪儿了!

于是他便更是加快的脚步,率领兵马撤往了顺德府,在马科尚未撤回顺德府的时候,孙传庭派出的求救的人员也赶到了顺德府,见到了留守顺德府的白广恩。

白广恩倒是不含糊,立即答应率兵救援,于是收拾了一下之后,便带兵出顺德府,朝阳谷县方向开拔而去。

白广恩本来也是义军出身,跟着当初一个叫混天猴的首领做事,但是后来被官府逼降,便倒戈投降了朝廷,这些年跟着洪承畴在陕西“剿匪”,倒是立下了不少战功,逐渐的晋身为了总兵官,这一次洪承畴入卫,也将白广恩带到了关外,这一次也被调入关内从孙传庭剿贼。

所以白广恩也算是孙传庭的老部下了,得知孙传庭有难,也没有像马科一般掉头就跑,而是率兵开始赶往了阳谷县金堤河。

可是白广恩的兵多是秦兵,虽说秦兵素有彪悍之称,但是他们却是远离家乡,这次北上驻防辽东,本来就不情不愿的,现如今再调他们入关剿贼,更是心中不满,再加上他们秦兵装备远不如老牌的辽东军和关宁军好,故此战斗力很是有限。

白广恩刚刚率部出顺德府不久,便碰上了撤回顺德府的马科所部,马科信誓旦旦的说刑天贼调集了十万大军,不但在阳谷县包围了孙传庭和吴三桂所部,同时还在大名府陈有重兵,并且说以他们的兵力,是救不了孙传庭的,还是赶紧跟朝廷请援的好,待调动更多的人马来之后,再谋救援孙传庭不迟。

可是马科的话跟没说一般,等朝廷再加派援军过来,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到时候估摸着饿也能把孙传庭和吴三桂给饿死了,白广恩力劝马科跟他一起合兵南下,救援孙传庭,可是马科却拒不前往,反倒是直接率兵继续撤往顺德府,还信誓旦旦的说贼军另有图谋顺德府的以图,白广恩率兵轻离顺德府,顺德府兵力空虚,他要去镇守顺德府。

如此一来,白广恩也拿马科没有一点办法,只得率他麾下的兵马继续朝阳谷县方向进发,可是这个时候,一耽搁什么都已经晚了,肖天健已经在金堤河两岸,将孙传庭和吴三桂的人马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同时也抽出了兵力,可以来应付白广恩这路援军了。

大批的斥候来来往往在大名府和阳谷县之间奔行,将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入到肖天健的手中,肖天健很快便得知了马科未能打下大名府,反倒被吓得撤回了顺德府之后,又是哈哈大笑了一番,大明的军将们到了这个时候,早已是一盘散沙,什么袍泽之义这会儿全然都不顾了,满脑子都是拥兵自重,闷声发财的想法,而马科无疑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却想不明白一旦大明完蛋的话,他们这些军将岂能还有拥兵自重的余地。

倒是当他得知白广恩率部来援的消息之后,稍稍诧异了一下,不由得稍稍有点佩服这个白广恩的勇气,但是佩服归佩服,肖天健可不会因为这便放弃孙传庭和吴三桂这两条大鱼。

在和李信还有诸将们对着地图商量了一下之后,肖天健当即决定,留下部分兵马,继续在这里围困孙传庭和吴三桂所部,抽调出罗立所部和近卫师部分兵力,归罗立、李信二人统驭,前去拦击白广恩所部。

对付白广恩的人马,肖天健和诸将研究了一下之后,认为不用太多,只需四千人马足矣,再加上在大名府驻防的刁正所部的少量人马,足以收拾白广恩所部了。

于是在兵围孙传庭和吴三桂的第六天,罗立和李信便领命点了兵马,和其它诸部交接了防务,开始朝着大名府急进而去。

刑天军的动静孙传庭这边也在密切的关注着,第六天刑天军一动,他们便感觉到了情况的变化,于是在吴三桂的力主之下,孙传庭还是同意了他们朝大名府突围和援军汇合的意见。

就在下午的时候,吴三桂便和孙传庭点齐了兵马,现以部分兵力在金堤河边集结,作出了要朝着济宁方向突围的架势,然后另一面则以吴三桂的人马为主力,朝着北面突围。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官军的这些动作显然是逃不过刑天军的眼睛的,肖天健马上便进行了部属,一方面令刘耀本加强金堤河南岸的防御,严防官军抢渡金堤河朝南岸突围,另一方面则下令在北岸的兵马做好应战的准备。

而孙传庭和吴三桂的突围行动随即便开始展开,吴三桂这一次下了血本,直接便将手下的家丁充作了先锋,集中了一批甲胄,加强他们的防御能力,同时组织力量,又赶造了一批橹车,供他们使用,先派一千多人打头阵,推着这些橹楯出营朝刑天军的防线强攻,而剩下的兵将则列阵其后,掩护他们的侧翼,并且支持先锋的突围行动。

肖天健登上望楼,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的形势,只见得大批官兵滚滚涌出了他们的大营,直扑向了刑天军北侧的防线,而且随军推出了大批橹车,很显然彻底暴露了他们突围的方向。

而这个时候镇守北侧防线的是李定国和刘文秀统带的两个营,面对着这么多的官军,显然兵力有点单薄,于是肖天健立即下令抽调西面的李栓柱麾下一个营支援李定国和刘文秀所部,增强他们的守御能力。

另外肖天健直到这个时候,才下令准许布置在西北角和东北角的黄生强麾下的两个炮营可以放开手打了。

如此一来,黄生强算是高兴的一蹦老高,这些天来,每天他们都是零零星星的在放炮,打的是实在不过瘾,而且他们这几天以来,又从后方运送上来了不少的弹药,储备下的弹药足够他们折腾好一阵子了,现如今得知可以放开手打的时候,黄生强立即便蹦着高的奔回了炮阵之中,大吼着开炮……

在官军两翼突然间便如同火山爆发了一般,腾起了一团团的烈焰硝烟,整个金堤河畔几乎都颤抖了起来,正面有营属的三磅炮,侧面有炮营的六磅炮、八磅炮甚至是十二磅炮同时开火,各种各样的炮弹呼啸着便飞向了战场之中。

而且黄生强还下令八磅炮和十二磅炮使用开花弹轰击官军,顿时在官军之中便腾起了一团团的硝烟,各种炮弹可以说是精确的落入到了官军的兵群之中,几乎每一颗炮弹都能在官军之中开出一条血胡同,开花弹爆炸的时候更是常常一下掀翻一片的官兵,打得官兵血肉横飞,惨嚎声响彻了云霄。

孙传庭和吴三桂都在后面督战,当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头皮都一阵阵的发麻,他们也知道刑天军有些大炮,这几天炮战之中,刑天军的大炮准确的敲翻了他们拥有的那些红夷大炮,虽说他们也给贼军的炮阵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具体情况却并不清楚,这会儿看到刑天军大炮全开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刑天贼在这个时候拥有的火炮数量已经远超过了他们官军的配备,而且质量上也超出了他们官军装备的火炮质量,而且训练上就更没法相比了,刑天军的大炮在这样的距离下,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指哪儿打哪儿的程度了。

第62章 总结第73章 以杀立威第94章 望风而逃第22章 兵部特情处第43章 杀牛第123章 北方战区第72章 斥候的对决第215章 非议第68章 风水炮手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168章 再议迁都第171章 入福建第115章 山外之乱第16章 纠结第117章 任凭处置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87章 请辞第157章 袭破潞安第9章 时局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35章 赏罚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26章 胜利会师第134章 朝议3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38章 试炮第146章 册封朝鲜王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79章 进展神速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93章 团山防线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第38章 真相大白第95章 宿敌第60章 炼铁炉头第86章 激辩1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49章 赐鞭第32章 打上门来第70章 中套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30章 挖坑第54章 逆攻第231章 拍卖第43章 兵至柳泉镇第36章 跟踪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50章 双雄会第32章 醋意第117章 绝杀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9章 艰难的抉择第42章 万人敌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114章 违纪第39章 勾结第14章 舌战老粗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47章 恼羞成怒第220章 轻取外城第19章 艰难的抉择第141章 血腥善后第41章 骑战2第4章 檄文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45章 投靠者第87章 鸡飞狗跳第124章 各地局势2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第69章 磨刀霍霍第24章 言而有信第10章 转战阳城第82章 定装颗粒火药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197章 猪油蒙心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211章 中转站和桥头堡第41章 报复第10章 定四川第106章 春耕第107章 卧式钻床第23章 迷情夜第84章 恍如隔世第31章 好大绿帽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230章 失望第210章 大雾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132章 朝议第157章 袭破潞安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114章 妇孺肉盾第190章 陕军入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