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坐等上门

说起来凤阳府貌似一场大战,但是实质上官军兵力远没有刑天军多,而且战力也极差,两军只是隔河相望了几天时间,并未真正的交手,在两翼刑天军兵马渡过淮河之后,凤阳府的官军便直接崩溃,所以两军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战事,官军便轻易的丢掉了凤阳府,故此这一战几乎没有什么可只得一提的东西。

但是在刑天军攻下凤阳府的消息传至了丁启睿的耳中之后,对于丁启睿来说,无疑便如同五雷轰顶一般,上一次高迎祥和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攻下凤阳府,崇祯可是大发雷霆,事后为此追究责任杀了不少的官员,这一次他坐镇南直隶,却还是丢了凤阳府,天知道朝廷会不会下旨逮问他这个督臣,治他一个坐失中都的罪名,砍了他的脑袋。

шωш ▪ttkan ▪¢ ○

所以闻讯之后的丁启睿可以说是火烧屁股一般的便从九江府蹿回了南京城之中,立即查问凤阳府一战的情况,当得知朱大典弃城而逃,跑到了庐州之后,更是气的他连斯文都顾不上了,破口大骂朱大典是个废物,乃是一个祸国罪臣,当即写奏疏派人送往京师,弹劾朱大典,要求皇上逮问朱大典,顺便将这个坐失中都的罪责推到了朱大典身上。

但是责任是责任的问题,凤阳府被破,就必须要想办法收回来才行,毕竟凤阳府乃是大明中都,皇帝老子的老家,朱家的祖宗陵寝所在,不同于其它地方,丢了就丢了,这里绝不能就这么丢掉,于是丁启睿坐镇南直隶,令大将黄得功率领两万大军,在监军万元吉的率领下立即调集庐州一带的官军,集结起总共三万大军,开始北上凤阳府,但是丁启睿也知道,仅凭黄得功和万元吉这三万官军,是绝对不可能打得过刑天贼的这三万多人马的,去了也是给人家送菜,搞不好这三万生力军也会折损在凤阳府。

所以他在调派黄得功和万元吉兵进凤阳府的时候,又令徐州方向守将孙应元领一万大军赶往凤阳府,从侧后方面夹击刑天军,这还不够,他接着便又令此时坐镇滁州的监军孔贞会提兵一万,赶往凤阳府汇合万元吉,夹击凤阳府。

在调动了这么多兵马之后,丁启睿还是觉得没有把握,于是接着调遣淮安府一路人马,出淮安府汇合徐州兵从泗州一带直扑凤阳府,夹击刑天军。

这一次丁启睿可谓是下了血本了,几乎将整个南直隶北部的兵马都调动了起来,严厉训令诸将,不得擅自后退,务必要将凤阳府克复,将贼军至少赶回宿州一带,挡住刑天贼继续南下威胁南京城,谁如若胆敢临阵退缩,定要将其逮问。

这样的训令不可谓不严厉了,他让所有南直隶的官员们都明白,如果凤阳府拿不回来的话,那么大家伙都没有好果子吃。

各地诸将得令之后,也都深以为然,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凤阳府的重要性,一旦无法克复回来的话,朝中的皇上肯定会再一次龙颜大怒,少不了又要逮问杀一批人来追究责任,于是各部得令之后,在四月底的时候,纷纷点齐了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往了凤阳府。

而这个时候朝廷也得知了凤阳府再次被克的消息,崇祯急得是嚎啕大哭,跑到太庙之中跪在列祖列宗的画像面前,再一次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己诏,同时怒急的崇祯接着下旨,将逃到庐州的巡抚朱大典罢官逮问,送往京师问罪。

这些动作崇祯做的是一气呵成,少有的迅速,可见的崇祯时下已经彻底急眼了,除了逮问朱大典之外,崇祯还严厉呵斥了丁启睿以及在庐州坐镇的监军万元吉,令其戴罪立功,立即收复凤阳府,否则的话,也将对其追责。

崇祯的这种严厉的态度,无疑也给南直隶诸官敲响了警钟,他们眼下要么就继续阳奉阴违,等着被逮问杀头,要么就只能拼命去将凤阳府夺回来,于是在肖天健攻下凤阳府之后,整个南直隶都彻底被牵动了起来,一路路官军纷纷朝着凤阳府杀奔了过来。

就连京辅一带的官军和山东的官军,这个时候也彻底又被牵动了起来,在顺德府坐镇的马科和白广恩接到圣旨,令其率部攻打彰德府,以此在北方牵制刑天军的兵力,而山东总兵刘泽清同时也在济宁接到圣旨,令其立即出兵进击归德府,同样在刑天军背后牵制,为南直隶的兵马争取时间。

这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大明几乎都在这个时候又被搅动了起来,就连四川那边,四川巡抚邵捷春也下令调派蜀将张应元出川,顺长江而下,进逼荆州,试图从西南方向,对刑天军施压,迫使刑天军放弃对南京用兵。

其实这个时候,崇祯已经不再考虑能否重新夺回凤阳府的问题了,他之所以连连调动兵马,其实只为了能拖住刑天军,迫使刑天军放弃攻打南京也就知足了。

表面上来看,似乎朝廷控制的地盘还很大,起码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江西、浙江、两广、云南等地还在朝廷控制之中,刑天军只不过仅仅是控制住了山西、河南、湖广三省,但是湖广的陷落,使得朝廷失去了非常大一个财源与粮食供应的基地,此消彼长之下,刑天军却获取到了一大块富饶的地域,使得刑天军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兵,同时也获取了比较坚实的经济来源。

到这个时候,朝廷方面的财政更是变得越发艰难了起来,为了应付这样大规模的战事,崇祯在四月底的时候,再一次下旨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南直隶各镇增加剿饷六百万两,这么一来,各地百姓的负担也就变得更重了起来,消息一出各地便一片哗然,老百姓一个个破口大骂,只盼着刑天军赶紧将这该死的朝廷和官府给掀翻拉倒,南直隶的百姓更是闻风而动,大批的逃往了刑天军的控制区,投靠了刑天军。

在刑天军控制区和官府控制区之间,几乎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络绎不绝的逃入到刑天军的控制区之内,官军试图阻拦,但是却怕遭到刑天军兵马的偷袭,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百姓大批的逃离他们的地头。

中国的老百姓都有恋土的情节,觉得土地就是他们的根,一般情况下,只要还能活,是轻易不会弃了土地,远走他乡的,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实在被逼得没法活了,所以宁可丢了自家的土地,也要逃离他们的家乡到刑天军的地盘上讨一条活路,可见的在这种怪圈之中,崇祯已经彻底无法挽回了。

本来肖天健在攻下凤阳府之后,原打算是立即发兵进攻庐州,在打下庐州之后,便沿长江而下直扑南直隶的,但是在他拿下凤阳府之后,却发现这么做并不见得就是上策,凤阳府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凸显了出来,朝野为此是大惊失色,丁启睿更是直接放弃了攻打湖广,蹿回了南京坐镇,到处调派兵马准备来克复凤阳府。

于是肖天健马上便在凤阳府一带调整了原来的作战计划,这一次他们打凤阳府,没有消耗多少物资人马,付出的代价很小,各部基本上还都保持着完整的建制,甚至连补充都不用,反倒是收降了五千多官军,缴获了大批官军丢弃的物资。

肖天健着令石冉立即就地以这批官军降兵为基础,挑选出其中堪用的两千人,又从其它诸部各营之中选派提拔起了一批精干的兵将,补充到了石冉手下,又令其在投靠他们的民众之中挑选出数千民壮,直接在凤阳府组建起了一个师,暂时坐镇凤阳府为以后接管南直隶提前做准备,石冉的这些兵马,很显然眼下还不能作为主战军队使用,但是却可以暂时先充作辅兵使用,边打边练兵,假以时日便可以逐步的接管刑天军攻占的地盘,使得肖天健不用一再分兵。

其余的诸部也都被肖天健着令暂时停止朝庐州进兵,而是屯驻在了凤阳府周边,顺应官军的调整,给官军来一个以逸待劳,等着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对于罗立这个家伙,一到凤阳府便摩拳擦掌的对肖天健提议,将大名府南面的明皇陵干脆给掘了拉倒,直接掘了他们朱家的祖坟,一是可以断了朱家的龙脉风水,二是使劲的羞辱一下当今的朝廷,但是他这个提议立即便被肖天健给呵斥了一通,虽说他们刑天军现在跟朱家王朝誓不两立,但是罪不在朱家的祖先身上,对于死人他们要给予最起码的尊重,否则的话虽说可以打击当今朝廷,但是却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得罪了天下人,要知道古人最忌祖坟被人给挖了,这么干是会损阴德的!

他肖天健在这个世上没有祖坟可挖,但是朝廷对于李自成可不客气,据传前段时间新任的三边总督汪乔年便在陕西那边,为了对付现如今盘踞在汉中一带的李自成,派人跑到米脂找到了李自成的祖坟,把李自成家的祖坟给挖了,气的李自成在汉中发兵,猛攻凤翔府,非要干掉那个汪乔年不可!

可见的古人是十分忌讳被人刨了祖坟这件事的,他肖天健自认为不需要这么干,照样也可以掀翻朱家王朝,所以在拿下凤阳府之后,肖天健下令李栓柱的人马撤离明皇陵,并且不许任何人去再破坏明皇陵,同时将在凤阳府皇城之中俘获的一批留守中都皇宫的太监,都尽数发到了明皇陵之中,给其食令其照看皇陵,就连凤阳府城中的中都皇宫,肖天健也不入住,派人将其封存了起来,不予破坏。

第118章 出发第115章 山外之乱第66章 密旨第17章 宁远陷落第62章 军情第41章 激战山海关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9章 背叛第43章 叛徒第76章 便宜可捞第168章 再议迁都第32章 醋意第94章 伊河之屠第81章 轻下一城第77章 战云密布第33章 兵临城下第43章 去意第68章 风水炮手第62章 城门1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69章 再战再败第14章 损失惨重第201章 虎大威之败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99章 山海关之役5第64章 诛心第27章 小事一桩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83章 无奈就范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29章 挑衅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15章 巡视第188章 石冉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148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121章 炮灰第68章 布置第70章 亲人相见第34章 险胜第126章 激将第147章 山西战局第6章 出卖第206章 奇兵2第65章 扑城第27章 小事一桩第237章 大阅兵5第85章 赵灵儿的意外抉择第110章 赌约第167章 陆海之争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177章 困兽之斗第232章 制服控第24章 迷情夜2第67章 马贼第95章 宿敌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20章 官道口决死战3第60章 鞑子避战第34章 骑兵逆袭第142章 缴获甚巨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58章 棱堡式寨墙第126章 无毒不丈夫第92章 炮袭第122章 三段击第172章 破局第153章 问题第182章 郑家乞降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27章 攻渑池征汝州第165章 完胜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82章 风波平息第64章 建奴破关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战况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88章 困局第95章 宿敌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1章 宿命第44章 转送民众第122章 息兵罢战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95章 破南阳第156章 新年攻势第96章 纵虎第180章 招安风波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177章 五五制整编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40章 缺才第57章 石桥攻防战7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14章 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