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余波(二)

第220章 余波(二)

“所以,贤妃娘娘做了一个多月的秦婕妤,现在又是秦妃娘娘了?”

陆明玉闲闲问李景。

李景无奈地耸耸肩:“正是。母后今日下的凤旨,秦婕妤已经恢复妃位。”顿了顿又道:“我估摸着,也别两个月了,不出几日,秦妃大概就能出来见人了。”

陆明玉目中闪过一丝讥讽:“有太后撑腰,怪不得秦妃娘娘敢这般兴风作浪。”

正经的生死仇敌苏妃,一直龟缩不动。宫中宠妃孟贵妃,暂且也未出手。倒是秦妃,仗着赵太后的势三番五次地寻衅。

事实证明,遮在秦妃头上的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永嘉帝也不得不容忍几分。

李景搂住陆明玉,低声道:“此事早在我意料之中。父皇这般让步,接下来,皇祖母也不便再寻你我的麻烦。”

陆明玉略一点头:“这样也好。先安然生下孩子再说。”

李景嗯了一声,右手轻轻落在陆明玉的小腹上。

陆明玉孕期两个月,小腹尚未隆起。李景的手掌热烘烘的,那份暖意透过薄薄的衣衫传到她的皮肤上。

陆明玉轻笑一声:“你天天晚上都要摸几回,肚子还没鼓起来,也感受不到胎动。有什么可摸的。”

李景依旧爱不释手,摸了许久才笑道:“你坐好,我来读书给我们的孩子听。”

陆明玉哑然失笑,不忍推却,默默坐下。

李景拿来了简单易懂的诗经来,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陆明玉听了一耳朵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抽了抽嘴角:“你就不能换一首吗?”

李景低低地笑了起来,漂亮深邃的眼眸看着她,像是两把钩子……

空气莫名地热了起来。

陆明玉清了清嗓子:“天色不早了,还是歇了吧!”

李景应了一声,殷勤地替陆明玉更衣,一双手趁机摸来摸去。陆明玉被摸得全身发软。诊出喜脉之后,两人便没再同房,屈指一算,也快一个月了。

少年人的身体最禁不起撩拨,很快,两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李景抓住陆明玉的手,在她耳边低语。

陆明玉面颊泛起红潮,却未拒绝。

……

过了几日,赵太后偶感风寒,凤体不适。

永嘉帝和乔皇后一同去伺疾。躺在凤榻上的赵太后,哼哼唧唧地喊头疼。太医来诊脉,斟酌着开了太平方。

乔皇后看过药方,嘴角微微抽了一抽,脸上挤出关切:“皇上,母后凤体有恙,让皇子公主们也尽尽孝心,进宫来伺疾吧!”

永嘉帝略一点头,接了药方一看,也抽了抽嘴角:“皇后安排吧!”

倒是赵太后,立刻就道:“哀家也没什么大碍,不必大动干戈。让秦妃来陪哀家说说便可。”

永嘉帝和乔皇后对视一眼。

乔皇后不肯出声。

永嘉帝只得张口:“母后,秦氏还在禁足……”

赵太后用手捂着胸口,诶哟诶哟地叫唤。

永嘉帝深深呼出一口气:“罢了,朕这就令人宣秦妃过来。”

刘公公麻溜地退了出去,过了一炷香左右的功夫,刘公公回转复命。秦妃也随着刘公公来了。

秦妃一进寝宫,就先跪下请罪。

被禁足一个多月,秦妃清瘦了许多,未施脂粉,肤色暗淡,看着苍老了不少。

永嘉帝目光掠过憔悴消瘦的秦妃,心稍稍软了一软,淡淡道:“太后凤体不适,你好生伺候太后。等太后病愈了,朕记你一功。”

秦妃格外温顺恭谨:“臣妾伺候太后娘娘是应该的,不敢当皇上夸赞。”

乔皇后瞥了秦妃一眼,淡淡说道:“从今日起,你每日来寿宁宫。”

秦妃低头谢恩:“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赵太后咳嗽一声:“有秦氏陪着哀家,皇上皇后自去忙吧!”

待永嘉帝和乔皇后离去,赵太后立刻道:“秦氏,别跪着了,到哀家这儿来。”

秦妃应了一声,起身走到凤榻边坐下。赵太后见秦氏憔悴成这般模样,别提多心疼了:“这才一个多月,你怎么就瘦成这样了!”

秦妃红了眼眶,哽咽道:“臣妾言行不慎,惹恼了皇上,被罚是应该的。连累得太后娘娘心中一直惦记臣妾,如今还病倒在榻。臣妾心中真是惭愧。”

赵太后装病也是拿捏儿子儿媳的老戏码了,不足为奇。

赵太后冲秦妃眨眨眼,小声说道:“哀家躺几日就好了,你别担心。”

秦妃小算盘再多,也被赵太后感动得泪盈于睫,握住赵太后的手哭了一场。

赵太后低声道:“瞧你这点出息,哭什么哭。有哀家在,这后宫里总有你一席之地。哀家故意闹腾一场,瞧瞧,还不是让你出来了。”

秦妃一惊,用袖子擦了眼泪。低声问道:“姨母到底做什么了?”

赵太后洋洋自得地笑了一笑,将自己赏赐宫人的事说了出来:“……哀家早就想过了。二郎肯收下宫人,就给他们夫妻添添堵。要是不肯收,硬是送宫人回来,总得给哀家一个交代。”

“皇上亲自来和哀家说情,哀家已经应了皇上,以后不寻陆氏的麻烦就是。这不就放你出来了。可惜,哀家怎么说,皇上都只肯恢复你的妃位。贤妃之位,就是不肯。”

赵太后不是什么有政治智慧或是精明厉害之人,不过,她自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能达成目的。

秦妃又感动地哭了起来:“姨母对我这么好,我便是当牛做马,也没法子报答姨母。”

赵太后对乔皇后有多刻薄,对秦妃就有多慈爱。

她伸手拍了拍秦妃的手背:“这说叫什么话。你自幼丧母,是哀家照看着长大的。在哀家心里,除了皇上,也就是你最亲了。哀家不向着你向着谁。”

赵太后对秦妃,比对侄儿濮阳侯还要亲厚。

毕竟,论血缘,濮阳侯死去的亲爹是嫡出,秦妃的亲娘,才是赵太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秦妃红着眼眶说道:“位分高些低些,我不在乎。只要能常伴在姨母身边就行了。”心里却暗暗松了一口气。

……

(本章完)

第311章 旧怨第370章 病重第183章 闹剧第264章 妯娌第291章 册立(二)第697章 番外之李昊(一)第673章 重伤(二)第670章 动乱(六)第596章 卷宗第293章 东宫(一)第366章 军权第156章 前尘(一)第645章 翁婿(一)第517章 对峙第207章 嫉恨第545章 差事(一)第644章 冲突第148章 嫁妆第661章 惨剧第597章 牵连(一)第596章 卷宗第438章 归京(二)第82章 提亲(二)第473章 母女(一)第22章 父女(一)第521章 出手(一)第140章 嫉恨第82章 提亲(二)第600章 认罪(二)第257章 满月(一)第51章 隐秘(二)第574章 面圣(一)第348章 嫌弃第332章 乱局第399章 歹毒(三)第408章 受伤(三)第488章 有喜第89章 夜会第41章 心意第479章 心思(一)第330章 锋芒(二)第494章 风波(二)第719章 番外之李珍(一)第202章 余波(二)第219章 余波(一)第383章 变故(一)第426章 相聚(四)第675章 生死(二)第504章 大雪(二)第365章 伤重(三)第329章 锋芒(一)第629章 问审(二)第664章 瞒天(三)第104章 风波(三)第68章 乱麻第197章 长弓第94章 谢恩第505章 新宠(一)第290章 册立(一)第150章 出嫁(一)第334章 主将(二)第412章 喜讯(一)第130章 喜事第198章 有喜(一)第39章 心意第662章 瞒天(一)第669章 动乱(五)第348章 嫌弃第364章 伤重(二)第35章 反目(二)第433章 争宠第445章 天威(一)第277章 院使第84章 及笄(二)第296章 盘算第606章 卒中(二)第207章 嫉恨第452章 欢聚(一)第613章 浮动第149章 教导第94章 谢恩第544章 八卦第678章 丧钟(一)第724章 番外之归宁(二)第144章 添妆(一)第690章 结局第696章 番外之新年第254章 波澜第495章 风波(三)第27章 求娶(一)第342章 喜讯第647章 旨意第415章 雪恨(一)第250章 困境第213章 安胎(一)第182章 升位第520章 轮流第540章 父子第337章 翁婿(一)第103章 风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