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盘算

第296章 盘算

天子要设东宫詹事府,要挑选东宫属官一事,朝中百官皆有耳闻。

心中意动的,不在少数。

太子李景才十七岁,还在听政学习的阶段,尚未正式接触朝事。这时候投到太子门下,等日后太子上位,东宫属官们就是新帝心腹。有潜邸从龙之功,还愁日后没有好前程吗?

这样的堂皇大道,谁不想走一走?

和乔阁老有些私交的,便私下去乔府求见乔阁老。

乔阁老是文官之首,当朝首辅,深得天子器重,又是太子嫡亲的外祖父。东宫属官的设立一事上,乔阁老张口自然有分量。

乔阁老为人老道,不管谁来求情,都未张口应承:“东宫之事,自有皇上做主。太子殿下也是有主见之人。你我身为臣子,岂能多嘴多言。”

前来求情的人,一个个碰了软钉子,讪讪离去。

乔阁老心中自有一杆秤,私下对李景进言道:“皇上正当盛年,明年还要领兵征伐燕楚。眼下,东宫詹事府的架子先搭起来,选忠心得用的臣子兼任便可。倒不必太多人,免得人心不一,心思浮动。”

也免得动静太大,惹得永嘉帝不快。

父子相疑,在天家绝不是什么好事。

李景郑重应道:“外祖父所言极是。此事我也细细思虑过了,太子太傅一职,我想请礼部尚书兼任。东宫詹事,由户部的沈侍郎兼任。另外,我意欲从新科进士中择两人为属官,方子詹和周礼都是年少英才,他们两人,一个为东宫少詹事,一个为东宫舍人。还有,再挑赵瑞和李晏进东宫詹事府,做东宫洗马。”

乔阁老先是一惊,仔细一想,又觉得李景挑的人都很合适。

礼部的罗尚书,曾是李景的太傅之一。且礼部掌管科举,罗尚书是本朝有名的博学大儒,由他做太子太傅,确实合适不过。

沈侍郎的女儿嫁到了陆家,和太子也算姻亲。且沈侍郎为人精明能干,被视为下一任户部尚书的不二人选。李景挑中沈侍郎为詹事,也是合情合理。

方子詹是乔阁老的孙女婿,是太子的表妹夫。

周礼是陆家的女婿,和太子是连襟。

这两人皆是新科进士,在翰林院里待了一年多,年少力盛,先拉进东宫阵营来。

赵瑞是濮阳侯的儿子,和李景是表兄弟。李晏是东平郡王的嫡长子,也是宗室少年一辈中最年轻出众的一个。

选了他们两个做东宫属官,以后,濮阳侯夫人和东平郡王妃进宫,就得在赵太后面前多说说太子的好话。如此,也能缓和东宫一派和寿宁宫之间的关系。

李景这算盘,简直打得叮当响。

乔阁老颇为欣慰,想了想又道:“殿下挑的人都很好。老臣再给殿下推荐一个人。”

乔阁老推荐的,是吏部郎中孙郎中。

这位孙郎中,是举人出身,从前朝就开始做官。一直做到了知府。后来前朝亡国,孙郎中慧眼识珠,投奔了乔阁老,做了几年的幕僚。

三年前,吏部出缺,乔阁老向吏部尚书举荐了孙郎中。

“这个孙郎中,今年已有五旬,年龄大了些,为人谨慎,当差尽心。”乔阁老低声道:“他是从末流小官做起来的,对底层官吏十分熟悉,当差经验丰富。殿下年少,挑的多是年轻俊彦。”

“年轻人最易热血气盛。有孙郎中在,也能稍稍弥补年轻人的不足之处。”

李景欣然笑道:“外祖父考虑得十分周到。多谢外祖父。”

乔阁老说话颇为委婉,其实是在暗指李景要以稳为先,别冲动热血早早露出争权之势。

乔阁老见李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眉头舒展开来,笑着说道:“既如此,老臣便上奏折,将名单呈给皇上。”

……

过了几日,乔阁老上了一道奏折,附了一份东宫属官名单。

永嘉帝细细看了一回,提起御笔,又添了两个名字:“太子太傅只设一人,未免不足。设三个吧!”

新添的名单里,赫然多了乔阁老和荥阳王陆临的名讳。

乔阁老看了名单,忙张口推辞。

永嘉帝笑道:“举贤不避亲。乔阁老是太子的外祖父,由你亲自辅佐太子,朕没什么不放心的。”

“荥阳王是太子岳父。平日在军营里练兵,以后,每隔五日,让荥阳王进宫一日,给太子讲一讲用兵之道。大魏朝的太子,不能只会坐在朝堂里,还得懂行军打仗。”

永嘉帝确实胸襟广阔,直接就让乔阁老和陆临做了太子太傅。半点没有忌惮太子结党的意思。

乔阁老推却一番,到底推辞不过,便谢了天子恩典。

李景当时避嫌,并未在场。在被宣召进殿的时候,才知道此事,也是一阵惊喜,忙拱手谢恩。

永嘉帝笑着说道:“你是朕的儿子,也是大魏太子。朕打了天下,以后总要交到你手上。你在朕面前,还耍什么心眼。”

“瞧瞧你挑的这些人,除了罗尚书沈侍郎孙郎中之外,一个比一个年少。方子詹和周礼也就罢了,好赖都是新科进士,才学是有的。赵瑞就是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还有李晏,还没成年,进了东宫能做什么?”

“你这是在担心什么?怕朕会忌惮你不成!”

“也罢,你挑的人,朕都给你。你好好培养他们,日后为你当差办事尽忠。不过,太子太傅,只一个太少了。”

“乔阁老是文臣之首,荥阳王是大魏名将,他们两个,也都是你的至亲。一心为你谋划考虑。朕让他们做你的太傅,你要好好学***之道,也算是对朕的孝心了。”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令李景心头一热,鼻间阵阵酸意:“父皇处处为儿臣考虑着想,儿臣感激不尽。”

永嘉帝笑着叹了一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往日对朕有些怨气,朕不怪你。是朕疏忽了你,朕不是个好父亲。如今朕立你为太子,自要好好教导你,为你谋划考虑。”

“阿景,别辜负了朕对你的厚望!”

(本章完)

第267章 捷报第239章 纷乱第340章 厚颜(一)第86章 姐弟(一)第458章 中宫(一)第569章 震怒(二)第617章 毒发(一)第601章 昏迷(一)第131章 新妇(一)第710章 番外之太子第122章 良人(一)第644章 冲突第431章 离宫(二)第621章 鹤唳(一)第34章 反目(一)第583章 重逢(一)第493章 风波(一)第245章 后续第156章 前尘(一)第6章 苏氏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659章 驾崩(二)第36章 无力第160章 敬茶(三)第130章 喜事第406章 受伤(一)第191章 告状第554章 散心(四)第515章 血脉(一)第661章 惨剧第167章 回门(一)第439章 厚赏(一)第101章 聘礼第521章 出手(一)第628章 问审(一)第218章 无赖(二)第663章 瞒天(二)第516章 血脉(二)第432章 离宫(三)第429章 静养第231章 乱麻(一)第145章 添妆(二)第708章 番外之安置第567章 隐瞒(二)第22章 父女(一)第507章 新宠(三)第69章 周礼第121章 大戏(二)第712章 番外之李显(二)第391章 兵临(一)第544章 八卦第523章 出手(三)第320章 离别(二)第412章 喜讯(一)第716章 番外之惹祸(二)第482章 较量(二)第481章 较量(一)第170章 新婚第6章 苏氏第423章 相聚(一)第416章 雪恨(二)第76章 再遇(二)第430章 离宫(一)第513章 聚麀(三)第565章 惊闻(三)第589章 审问(二)第681章 相聚第68章 乱麻第546章 差事(二)第309章 露面第403章 大胜第266章 冷战(二)第551章 散心(一)第165章 月下第169章 女婿第280章 争宠(二)第253章 愤慨第266章 冷战(二)第298章 属官(一)第651章 疯癫(一)第542章 新妇(一)第419章 苏柔第596章 卷宗第53章 孽债(二)第331章 锋芒(三)第5章 姐妹第635章 风起(一)第326章 处置第100章 婆媳第167章 回门(一)第335章 家书(一)第719章 番外之李珍(一)第290章 册立(一)第127章 子嗣(二)第415章 雪恨(一)第482章 较量(二)第262章 撑腰第198章 有喜(一)第321章 离别(三)第305章 秘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