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卷宗

第596章 卷宗

文华殿的御案上,放了厚厚一摞卷宗。

刘公公恭敬地拆了卷宗。

永嘉帝伸手拿过来,从一份看起,面色越来越凝重。很快,龙目中闪过怒意,甚至怒骂了一句:“混账!”

也不知这句话到底是在骂谁。

刘公公垂着手束立,眼皮都没动一下。

在天子身边伺候,什么时候能搭话,什么时候绝不能插嘴,其中分寸拿捏,他早已炉火纯青。譬如现在,永嘉帝一肚子火气,最易迁怒,还是闭嘴为好。

文华殿里一片静默,只有细微的翻阅卷宗发出的声响。忽然嘭地一声响,永嘉帝拍案而起,将手中的卷宗啪地扔了出去。

刘公公心里咯噔一沉,这时候就不能再装聋作哑了,立刻跪下:“奴才该死,请皇上息怒。”

永嘉帝的怒意和刘公公没半分关系,此时语气森寒,令人心惊:“传朕口谕,立刻宣召乔阁老和几位尚书进宫。”

刘公公忙应下,小心翼翼地起身退了出去。

出了文华殿后,刘公公才将弯下的腰杆略略扳直,叫来几个内侍,吩咐下去:“你们现在去六部官署,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请阁老尚书大人们过来。皇上正发怒,要是你们迟了被降罪,本公公也救不了你们。”

内侍们各自心中一凛,应声退下。

六部官署就在皇城边上,一来一回半个时辰左右。

一把年纪的乔阁老,健步如飞,第一个进了文华殿。罗尚书等人紧随其后,一同跟了进去。

有这半个时辰做缓冲,永嘉帝的气头已经过了,不过,面色还是十分难看:“乔阁老,罗尚书,这是太子令人送来的笔录卷宗。你们也都看看。”

乔阁老和罗尚书迅速对视一眼,齐声应下。另几位尚书大人,也各自拿了本卷宗看了起来。

祝魏王沈钱五家不必说了,证据确凿,足够判诛灭九族了。

真正令人震惊的,是故意拖延迟迟不至的洛将军!

三年前,江南驻军主将出缺,是永嘉帝钦点了心腹洛武前去,掌江南兵权。谁能想到,洛武到了纸醉金迷的富庶地界上,胃口变得如此之大。瞧瞧那万亩良田七八处大宅子……

也怪不得永嘉帝如此震怒!

这份卷宗,打的是永嘉帝的脸啊!

说起来,太子妃娘娘去了江南后,迅速安定了江南局面,实在是大功一件。不过,以太子妃娘娘的脾气,遇到这等事,绝不会藏着掖着。果然就这么直截了当地呈了上来。

不愧是性情刚硬的太子妃娘娘!

看完洛将军的卷宗,众臣又传阅起了谢总督江按察使的笔录证词。

罗尚书看完后,先拱手道:“江南旧族胆大包天,刺杀太子殿下在前,围攻总督府在后。臣请皇上,严惩不贷!”

兵部杨尚书沉声道:“臣请皇上下旨,诛祝魏沈王钱五家九族!”

永嘉帝冷哼一声:“传朕旨意去江南,将他们五家诛灭九族,所有家资一律充进国库。”

户部高尚书顿时喜上眉梢,忙拱手谢恩。大魏的国库从来就没宽裕过,这几年与民生息,勉强缓过劲来。不过,需要支用银子的地方依然多如牛毛。

江南这五家,均是家资丰厚,不然,也养不起那么多死士。现在将所有家财尽数充为国库,于户部可是一桩大好事。

乔阁老咳嗽一声,拱手道:“江按察使和洛将军都是朝廷重臣,身负皇恩。只凭笔录卷宗给他们定罪,难服悠悠众口。臣请皇上下旨,令闵侍郎带着他们一同回京,由皇上亲自问审定罪。”

江按察使就是个幌子,真正要审的,是洛将军。要遮掩的,是永嘉帝丢出去的脸。

罗尚书又道:“没问审定罪之前,总该给他们留些朝臣的体面。臣恳请皇上,赏他们恩典,令他们乘坐马车进京。”

若是坐囚车回京,不仅丢永嘉帝的脸,也会令朝臣们心寒。

永嘉帝面色阴沉,略一点头:“朕也有此意。来人,立刻拟旨,宣召江按察使和洛将军回京。”

乔阁老和罗尚书暗暗松口气。

……

待乔阁老等人告退离去,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以后的事了。

此时天色渐暗,文华殿里燃起了牛油火烛。满殿被照得亮堂堂的。刘公公眼尖地瞄到御案边的地上还有一个卷宗。

刘公公正要上前去捡,永嘉帝忽地说道:“你们都退下,朕要一个人静静。”

刘公公和一众内侍鱼贯而退。

永嘉帝神色冷厉,眉头紧拧,目光定定地落在那个被他有意遗落的卷宗上。

这份卷宗里的内容,才是最令他震怒的。

他刚才压根没有给乔阁老等人过目。

过了许久,永嘉帝才弯腰,伸手捡起卷宗,缓缓打开后,几行触目惊心的字迹映入眼帘:钱家暗中和三皇子有勾连,所以屡次刺杀太子。甚至铤而走险,出动死士,围攻总督府,欲置太子于死地。

钱家人心狠手辣,临逃之前,将所有女眷幼童皆吊死在房梁上。钱家逃走的男丁共计三十二人,至今还没有下落……

这件事,竟牵扯到了李昊!

这份卷宗上所言,到底是真的,还是太子有意诬陷三皇子,故意捏造出来的证词,想借天子之手对付李昊?

永嘉帝用力捏了捏眉心。

李昊也被派出京城办差,几日前刚回京城。他要见李昊,只要宣召一声,不出半个时辰,李昊就会出现在面前。

这道口谕,他迟迟没说出口。

不知过了多久,天黑透了,夜幕笼罩下,巍峨的文华殿犹如一头巨兽,高傲地昂着头颅。

刘公公鼓起勇气进来了:“时候不早了,皇上该用膳了。”

永嘉帝哪里有吃饭的胃口,冷着脸道:“不必传膳。去寿宁宫宣口谕,朕去看太后,顺便瞧瞧小皇子。”

一炷香后,永嘉帝的身影出现在寿宁宫里。

赵太后也听闻了前朝传来的消息,急急问道:“太子现在到底如何了?那些该杀千刀的江南旧族,有没有都被抓起来?”

(本章完)

第311章 旧怨第227章 以退第418章 波澜(二)第210章 刁难第488章 有喜第516章 血脉(二)第184章 来迟第604章 乱局(二)第89章 夜会第112章 教训(二)第704章 番外之归京(二)第661章 惨剧第227章 以退第590章 审问(三)第123章 良人(二)第55章 交锋(二)第451章 冷落(二)第588章 审问(一)第129章 小产第225章 震怒(一)第109章 独处第12章 宫宴第371章 春日第544章 八卦第107章 过招第605章 卒中(一)第554章 散心(四)第502章 提议第211章 恼羞(一)第88章 难平第263章 民乱第631章 香消(二)第299章 属官(二)第559章 雷霆第165章 月下第714章 番外之孟氏第166章 圆房第704章 番外之归京(二)第321章 离别(三)第94章 谢恩第468章 静安第137章 新年第716章 番外之惹祸(二)第89章 夜会第498章 定亲第116章 送信(二)第349章 喜事第723章 番外之归宁(一)第565章 惊闻(三)第176章 婆媳(二)第663章 瞒天(二)第272章 归京第580章 援兵(一)第197章 长弓第32章 招婿第666章 动乱(二)第87章 姐弟(二)第623章 猜疑第546章 差事(二)第474章 母女(二)第608章 动手第486章 拒婚(二)第647章 旨意第562章 教养第127章 子嗣(二)第679章 丧钟(二)第186章 添妆第102章 风波(一)第137章 新年第159章 敬茶(二)第479章 心思(一)第598章 牵连(二)第119章 端宁第615章 弥天(一)第20章 归来第633章 下葬第593章 大军(一)第80章 夫妻第452章 欢聚(一)第144章 添妆(一)第19章 长姐第548章 三年(二)第13章 惊人第162章 过招(二)第300章 示警第505章 新宠(一)第317章 忠奴(一)第243章 醒来(一)第282章 请安(一)第356章 闹剧第306章 秘密(三)第588章 审问(一)第696章 番外之新年第422章 归来(三)第246章 补偿(一)第67章 不清第483章 较量(三)第53章 孽债(二)第548章 三年(二)第443章 风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