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春雨

转眼间便是冬去春来,崔家东府花园湖边,载种着一圈的杨柳,那些长长垂吊着的柳枝上,仿佛一夜间就挤满了嫩绿的小柳叶。

温暖的春风取代了刺骨的寒风,吹呀吹的,就吹绿了满园子枯黄了一冬天的花草树木。

这些活泼的春风,最是调皮爱玩耍了,鼓起了它们的腮帮子,用力的吹皱了那静静的,泛着波光淋漓的湖面。

大靖皇朝的帝都,昨晚上才下过一场甘美的春雨,那细密的雨丝,像蛛丝一样轻,又像牛毫针针尖一样细,更像最长的绣线一样长,。

就像用细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将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雨雾中。

因着自家和外祖家很是不幸的同时服丧,崔婉清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过的是死气沉沉,没有大红大绿的喜庆,也没有欢声笑语的热闹。

有的只是无尽的灰败,满眼苍凉的白色,香烛和烧纸,还有那没完没了的叩拜。

而周家人也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这家子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不占理尚且要扯掰不休,更何况现在还是自家的小姐突然病死?

得了这个理由,周家那里还能放过送到眼前的机会?不出崔家人意料的,前来崔家大闹了一场。

几十口子人在崔二夫人的灵堂前折腾了个人仰马翻,又是哭周氏死的蹊跷,又是想要扑上去,推搡正在守灵的崔家公子们。

这其中,尤其以周妈妈嚎的最为卖力,简直就是涕泪横流。伤心的无以复加。

“也不知道你自己亲生爹娘去世的时候,你哭的能有这会卖力么?”崔婉清看着眼前上演的一场闹剧,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在崔家现在最不怕的,就是周家来闹腾了,崔大老爷,崔二老爷兄弟俩,很快便出现在灵堂。在众人意料之外的。逾矩请了周家老夫人,还有卞夫人一同往外院书房叙话。

周家母女进入崔大老爷的外书房时,真可谓是抬头挺胸。志气满满,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

却是没想到,双方的谈话时间,由前至后。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也真真是够短的了

屋外伺候的人。听着屋里自家老爷朗声言道:“送客。”

才要掀开门帘,就见卞夫人面色惨白的扶着周老夫人出了屋子,母女俩的神色很是慌乱。

就在她们俩要跨过书房门槛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没小心。还是心太乱,周老夫人竟是没有跨过去,脚下这么一绊。顺手就拽着卞夫人,娘俩在书房门口。滚做了一团......

这件事情,恐怕算是整个百期里,崔府下人们拿来消遣时间的,最好笑料了。

崔家东府,松翠院,东厢。

崔婉清隔着支起来的窗棱子,透过那层浅粉色的云雾绡纱屉,看着屋檐上滴滴答答不间断落下的雨滴,百无聊赖的暗自回想起前事来。

就算是在她的心里,也同样的认为,周老夫人连同卞夫人的这一摔,是这三个月以来,崔家西府所上演的,最精彩的一幕了。

有时候想想,她不由的也觉得挺悲催的,在名面上,周氏还是自己的继母,自己还是得恭恭敬敬的做孝女样,为仇人服丧致哀,叩拜上香。

明明就是满心的不乐意,可偏偏为了规矩,还得照做不误,崔婉清心里还真是难免憋闷生厌。

不过这些事情,再和去明安侯府上香的情景相比较起来,崔婉清倒觉得在自己家,还算是能忍受的了。

去了明安侯府,去世之人可是自己表兄表妹的亲娘,那对兄妹可是真正的伤心,再加上向氏一向为人很好,很多下人都是真心的为主子举哀,阖府上下都弥漫着愁云惨雾,气氛更是要比崔家压抑的多的多。

向氏和周氏生前是对私底下的密友,鲜有人知道她们俩有关系,这两个人一个心黑,一个手辣,联起手来,那是害了多少人啊!

结果老天也是跟她们俩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死的时辰大概都差不多,报丧也是一前一后,中间怕是连十二个时辰都没隔上!

崔婉清在两府同时举丧这件事情上,能想到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从崔府往明安侯府去奔丧的时候,还可以照样穿着自己身上那套,没有半点绣花的素白麻布孝衣。

也不用另外梳头,换首饰,更不用费心的换衣裳了,还真的是特别的省事。

只不过看到双眼红肿,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曹棠,还有那强忍悲痛,尚在兀自强撑着,规规矩矩待客的曹修,崔婉清真的有点在灵堂里坐不住。

倒不是她心虚,害怕什么,只是扑在自己怀里哭的像要厥过去的曹棠,实在是让人心疼的很。

造成表哥表妹现在境地之人,可不就是崔婉清自己么?

虽说她一点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更不会想着因为这些,便会起了放周氏和向氏一马的心思。

可是......唉,可是这种纠结外加郁闷的难受滋味,可真心不好受,如坐针毡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崔婉清算是切实的体验到了。

好在,崔婉清自己家里也死了人的,所以在向氏去世的头三天里来上次香,拜祭一下也就算过去了,并没有按着规矩,日日过来。

接下来这三个月里,崔婉清是烧了双份的七期,因着向氏比周氏晚了一天,她都是前一天在崔家西府折腾一天,第二天便又赶去明安侯府。

同样的事情一做就得做两遍,崔婉清在心里,也真的有点想要无语问苍天了......

就连过年,崔府和明安侯府也都是这样乱糟糟的赶过来的。

想到再过七日烧了百天,去万佛寺给亡者做过道场之后,自己的生活也就能够重回正常,这种希望就在前方的感觉,终是让崔婉清有点茫然的眼神,算是有了点焦距。

“九小姐,这窗子可开了有好一些了,您还是坐到榻上来吧,让婢子把窗子合上吧,这才初春,外头还下着小雨,仔细着可别着凉了才是。”玉兰一边说,一边亲自扶了崔婉清起身。

站在书案旁边的郦哥早就有眼色的,走到书案前方,伸手轻巧的关了窗子,安安静静的,一点杂声都没有发出。

就听玉兰小声嗔了一句,“瞧瞧您这手冰的,人都说什么春困秋乏的,婢子往日间还不以为意,现如今看您这懒散的模样,那可是全信了,好在再有几日,您便能回书院上学了,要不然,婢子真是担心您,连动都懒得动呢。”

崔婉清听着玉兰这好一通透着关心的嘟囔,呡嘴一笑,正要说话,就见芳绒已经将一个翠玉镶银丝挽花的小碗,笑着双手奉给崔婉清,“九小姐,您先喝口红枣桂圆茶暖暖吧,这里头婢子加了点红糖和牛乳,您尝尝可还入得了口不?”

崔婉清顺手接了过来,先是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卖相,这才扭脸笑着问郦哥,“你这个小馋猫可已是已经先尝过了?说说,这滋味究竟如何?”

郦哥笑嘻嘻的回话道:“婢子觉着甜味适中,就是奶味重了点,不过,您用的这个是改过之后的,奶味不会很重,应该会更好喝一些,芳绒的厨艺那是越发的好了,您就放心用罢。”

芳绒这丫头,在四个芳里,是话最少的一个,个性也最是踏实,偏就喜欢往小厨房钻,拿着崔婉清写的方子,一做就是半下午,真有点孜孜不倦的架势。

刚开始做出来的点心,汤品,压根谈不上好吃,也就是勉强能入口罢了,可是这锻炼了几个月下来,总算是没白浪费材料,做出来的吃食,也总算是小有所成了。

喝完手中热乎乎的红枣桂圆茶,崔婉清全身上下都觉得冒着热乎气,因着这碗甜茶,她却是想起来,就因为周氏的丧期,崔长健的那个茶楼,也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了。

现在南街的铺面里头依旧卖着文房四宝,兼古典书籍之类的万一儿,只不过在崔长健的帮助下,换了个信得过的掌柜,生意倒是日渐的兴旺起来了。

这么一拖,两拖的拖下去,也不知道自家三哥心目中,那所在京城里独一份的茶楼,还能不能开起来了?

崔婉清将手中的翠玉碗递给郦哥,轻声问道:“祖母那边还是不见人么?”

玉兰闻言不由得笑容散去,不无担心的言道:“是啊,这都快一个月了,连婢子亲自过去,都问不出来任何的消息,老太君这身子骨到底是好是坏,咱们可真是一点都不清楚。”

“眼看着她老人家的寿诞之日,可就不远了,今年虽说因着二夫人的丧期,不能大办,但是好歹咱们家的老太君,也总得露个脸,让公子小姐们的磕个头,送上寿礼,表个孝心不是?”

“唉,真是冤孽......”崔婉清一听玉兰的话,忍不住就又低下了头,默默的看着红木脚踏子上的雕花,出起了神。()

第101章 诡异第40章 姐妹第127章 陪你第57章 疑问第92章 生气第80章 反将第13章 公道第130章 高枝第221章 震惊第53章 作怪第140章 前事第40章 新家第50章 明说第61章 如愿第125章 激愤第11章 手笔第176章 出面第14章 痛处第31章 同盟第93章 委屈第122章 抵达第50章 明说第134章 初冬第213 退让第80章 出游第132章 五家第100章 怀疑第125章 准备第70章 欢乐第65章 赴约第144章 偿还第53章 比试第14章 预谋第46章 看重第74章 破财第126章 警告第74章 破财第105章 难得第51章 按耐第214章 欢喜第41章 机锋第100章 不同第207章 解气!第25章 关窍第50章 结盟第27章 偶遇第146章 愤怒第119章 送炭第216章 身家第82章 计算第185章 密鼓第61章 如愿第185章 密鼓第143章 变数第123章 夜会第85章 找补第23章 巨变第117章 惠柔第95章 出行第13章 公道第82章 计算第112章 兄弟第43章 利益第69章 配合第21章 烦恼第107章 等待第137章 怀柔第184章 生变第16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二章第92章 起因第84章 甜蜜第5章 不甘第129章 初一第132章 交往第110章 对立第169章 处置第38章 涌动第1章 春雨第53章 作怪第87章 暗涌第114章 崇拜第164章 西府第64章 表哥第17章 帝心第124章 时间第35章 再见第98章 煎熬第178章 证词第150章 弥补第47章 建议第38章 立场第58章 要求第56章 情迷第55章 惬意第136章 熟悉第48章 三哥第51章 按耐第56章 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