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相处

曹沐眼瞧着崔永忠小心谨慎的和崔婉清相处,感概之余,也觉得蛮好笑的,大靖朝立国几百年来,都是孝为先,从来都是晚辈敬畏长辈,他还真没见过谁家老子,会害怕自己女儿的呢。

虽说崔永忠这是在担心,就怕自己一句话说的不好,或是某件事做得不对,又让对他持观望态度的崔婉清对他失望。

在这番患得患失的心情左右下,他的言行举止难免就显得刻意起来。

当着外甥女儿的面,曹沐要给崔永忠这个做父亲的留面子,也不好说些什么,不过背过人,他就开始将父女间理应如何相处,认真的给崔永忠说了说。

毕竟女儿和儿子是不一样的,儿子嘛,要撑门立户的,自然是要严苛管教,以免孩子长歪了。

可女儿呢,是家中的娇客,肯定是要娇宠的,就是要让孩子发自本心的,有大家千金的矜贵感觉,将来到了婆家,才不会凭白的做受气包。

他顺便来了个就地取材,就拿自己和曹棠这对眼跟前的父女,给崔永忠比了个例子,无比生动的给崔永忠上了一课。

不得不说,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他耳聪目明,能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为人处事,必然是通达干练,周全妥帖的。

可要是这人一叶障目,又或是为着某人某事,钻了牛角尖,那么他看事情会是极端的,心中只有自己的苦难被放大了无数倍,那里还能再容得下亲人的存在?

那么自然而然的,什么亲情啊,什么道德理念啊,就会一点一点的被淡化,甚至被抹杀了。

崔永忠就是被周氏的事情,给刺激大发了,一下子就缩进壳里不愿意出来。

固然。这个结果和他不坚定,甚至有些软弱的性格有关系,可是更多把他拽下忏悔沼泽中的力量,是源自于他对曹云岫的爱。和他对没能守护好妻子的恨。

现在因缘际会之下,崔永忠这个已经被往事重重禁锢住的人,奇迹般的挣开了捆绑着他的锁链,得到了属于心灵上的自由。

已然恢复正常的崔永忠,他愿意勇敢的面对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想要弥补他这做亲生父亲的,对女儿这么些年的亏欠。

所以对于曹沐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话,不但不会有所抵触和不满,还特别认真的把每一个字,每一个和女儿相处的技巧,都听进心里去了。

既然他已经在曹沐的提点下,知道了自己欠缺的是什么,崔永忠自然尽力要在崔婉清的跟前,做出像样儿的为父之举。

就像了然大师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世上从来都没有晚了这一说。只要你尽力去做了,就永远不晚。”

还别说,有了崔永忠的积极应对,现在瞧这对父女俩相处的模样,进步的还挺明显。

最起码,崔永忠不管做什么,首先会想到崔婉清和曹棠,这就是个挺大的进步了。

就比如说,以前这位崔二老爷要是饿了,面对着吃食。崔永忠绝乎是自顾自的开吃,那里会生出照顾他人的念头来?

倒不是他自私自利,而是他下意识的觉着,反正吃的东西不缺啊。谁饿了自己会吃,没有人会被剩下,要是谁没有吃,那只能说明那人还是不饿。

现在呢,但凡是休息打尖,下人送来的茶水点心。崔永忠就会先让捧去送给小姐与表小姐,看着孩子们用上了,他这做长辈的才会开动。

早晨出门冷的时候,他会温和的让方妈妈给崔婉清拿披风,不要冻着了,中午太阳大,他会让玉兰把兜帽给小姐呆上,不要晒着了。

不管事情琐碎与否,也不管他说的时候,下人们是不是都已经给自家小姐准备好了,最起码这份心意搁在这里的。

就连方妈妈都对崔永忠改观了,以前因着曹云岫的死,还有周氏苛待崔婉清的事情,方妈妈最是怨恨崔永忠这个男主人的。

但现在看着崔永忠虽然缓慢,但是很认真的在改变,是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女儿的上心,她这个做下人的,除了感激菩萨显灵,让崔永忠糊涂的脑子开了窍,还能做什么呢?

现如今,就属她一天往大殿上跑得欢实,临出门要上柱香,回来了也要先上柱香。

用她的话来说,“菩萨显灵了,咱们就要诚心诚意的谢谢菩萨才成,要不然,等你下次再有事情求菩萨,菩萨就不会搭理你了。”

对于方妈妈的虔诚举动,崔婉清从不阻拦,反而还是支持的,谁让她本来也就是个佛祖跟前的信女呢?

而崔永忠,他自打第一次将对女儿的关心,转化成行动和话语,全部展现出来之后,真心觉得,看着女儿有吃有喝的开心模样,他自己用的都香甜许多。

尽了做父亲的责任,看着女儿幸福,这种巨大的满足感,猛烈的冲击着他的心。

崔永忠到了这会才感受到,原来自家老娘总在他吃东西的时候,露出慈爱的笑容,是因为母爱。

而亲手给他缝衣,做鞋,也不是嫌弃家中绣娘的活计不好,只是因为做母亲对亲儿子的爱太深,太重,太想要找一样实质性的事情,把它完全的表现出来。

而不是只用嘴巴说,“儿啊,为娘的惦记你,为娘关心你。”这种空话。

想到这里,崔永忠对自家亲娘的的愧疚感,可就更深了,连夜连晚的给老娘写了一封书信。

上面是真情混着泪水,把这几年的不孝之举,写了个实在,足足写了十几页

第二天天一亮,就使人回江州城,连带着采买的一些江南特产,全部送回京城,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且不说京城里的崔老夫人,看到小儿子这样一封饱含歉意的家信,是怎样的喜极生泣,怎么样的感慨万千。

甚至拉着大儿媳妇一起,亲自跑了趟明安侯府,将自己的欢喜和老妹妹一起分享。更重要的,是表示她对曹三老爷此次的感激之情。

京城中的事情,江州城这边想要知道,也在个把月后了。现在的宏若寺中,随着崔家父女的隔阂,渐渐的缓和,就连他们晚上用斋饭的气氛,也轻松很多。

齐玄辉瞧在崔婉清。脸上笑容日益增加的份上,对崔永忠的态度,也从表面慢慢的往真心上扳正。

人嘛,都是感情充沛的,面对着自己喜欢的人,身处在一个气氛融洽的环境中,大家都觉得心情无比愉悦。

连带着这两日看过的景色,都觉得凭添了几分意境,就连广文师父没什么特色的介绍,说是一点润色也无。都不毫不夸张,可大家都听得是津津有味。

广文师父没有润色怕什么?这不还有曹沐,崔永忠和齐玄辉三人在吗?

这三个人,你添一句,我加一句的,不久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了?

连着在附近转了两日,曹沐和崔永忠一商量,决定休息一天,让两个女孩子歇一歇,别一下玩的太累了。

崔婉清上半天休息。下午就带着方妈妈等人,一起往宏若寺住持方丈的禅院行去。

她是想将来到江州后,所精心抄写的经书供奉在佛前,这固然是她的拳拳敬佛之意。也是为父亲此番的改变,来感谢菩萨的庇佑。

至于金铃姐妹俩手中所捧的锦盒,是装的一些玉佩,金银挂件,不光是样式别致,做工也不俗。

是想请主持方丈帮着在佛前开个光。回京后拿去送亲近的人,也要比一般的珠宝首饰有诚意些。

因着开光要择良辰吉日,仪式所需的准备也很复杂,所以很多信徒都是先把需要开光的物件,托付给方丈大师,等到吉日到来那天,一起开光。

崔婉清正是知道此节,所以才早早的就把东西送来,想来一年半载的,总会有个合适的吉日良辰吧?

这些玉佩金银挂件之类的物事,虽然看着耀眼生花,光彩夺目,但也不是特别的昂贵,更不是陈年的古董,就算放在寺里,也不担心会有什么闪失。

见过方丈,将事情说明,崔婉清就让玉兰她们将锦盒和五百两的香火钱奉上。

瞧着安源方丈收下银票后,神色还和刚才一般无二,依旧是慈眉善目,带笑捻珠,并没有见财心喜的神色流露,不由得对宏若寺的印象,又好了些。

“女施主,此刻正好无事,老衲便亲自带您去正殿供奉佛经吧。”安源方丈单手作揖,笑眯眯的说道。

他会有此安排,完全是刚拿着佛经,翻看了几页,觉得崔婉清所抄的经书,字迹娟秀又不失力度,纸张纯白无污。

雪白的上好纸张,配着散发着淡淡莲香的经文,真是再顺眼没有了,是真正能配得上那样庄严肃穆地方的经书。

其实像兰若寺这种香火鼎盛的寺庙,每年往佛前供奉佛经的人,可真是不在少数。

但有的是不耐烦,请别人来抄,也有的是诚心抄写,奈何书法上的造诣有限,像崔婉清这样漂亮的一手小楷,还是亲自认真抄写的,简直是少之又少。

一年到头遇不上基本称心如意的,现在合心顺眼的经书就在眼前,安源方丈大觉难得之际,自然要安排妥当。

谁知道,他们俩才出了禅房门,还没走到院子里呢,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呼和,很是乱糟糟的样子。

佛寺最是讲究安静自然的地界,安源方丈听到竟然吵闹成这阵仗,面色当即就变的难看起来。

他转身对崔婉清言道:“还请女施主在禅房稍坐,待老纳去看看,到底是出了何事。”

这是怕万一有事,崔婉清这位千金小姐,会被那些闹事的莽夫给冲撞了,他还真担不起这个责任,干脆就让崔婉清在屋里呆着吧。

崔婉清闻言,也觉得正当如此,当即便从善如流的屈膝应了,不过却看着金铃使了个眼色,等她回到禅院的会客厅坐下,银铃便已经不见踪影了。

“听着刚才的动静,可真的不算小,听着那呼喝声还很是霸道,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儿?”崔婉清饮了口小沙弥重新奉上的新茶,心里暗暗的揣测着可能发生的情况。

原本想着有主持方丈出面,再大的事情,也能很快被解决掉,毕竟在江南,不买他面子的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谁知道,崔婉清这一坐就是小半天,消息银铃倒是早就打探回来了,说是打探回来的消息,其实也不尽然。

这孩子连禅院的门都没能出去,就被门口守着的官兵给拦了回来,好在门口的官兵见她穿着不俗,晓得不知道是哪家的丫鬟,也不敢轻易的得罪。

只是厉声让她进去,不得擅自出入。

银铃一想,“不对啊,这小姐还等着消息呢,我就这么回去了,算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她灵机一动,便学着方妈妈他们,用银子开道,这才从官兵的口中探知了消息。

外面为什么会吵闹的原因,她是知道了个大概,答案还很简单,有江洋大盗昨天晚上越狱了,有人看到,那越狱的一行人,是往宏若寺方向来的。

为了保护千年古刹,更为了寺中数位高僧的安全,江州守备就赶紧派兵马前来保护宏若寺。

这话说的端的漂亮,可是崔婉清听着外面的动静,那里是在保护寺庙?根本就是在搜拿人犯好吧?

好在这里是方丈接待贵客的禅院,里面坐的又是京城远道而来的女眷,那些官兵倒是只在院子里看了看,没有冲到正厅里来。

不过到底这些人还是不放心,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妇人,借着来添水送点心的借口,把厅里探看了一圈。

算是不伤脸面,又把事情给办了,看起来负责这片的小头目,还是个挺有眼力见的人,

既然人家给留了余地,崔婉清也不想太过娇嗔,这牢里走脱了重犯,上官着急发火,底下办事的也不敢耽搁不是?

她让方妈妈出去,找那负责的小头目,赏了十两银子,算是承了他的人情。

шшш●тт κan●C○

又让厅里守着的小沙弥,从西边厢房找出来本经书,翻翻看看的,权当打发时间。。

第114章 出发第72章 自由第83章 迷恋第53章 作怪第143章 血缘第73章 安全第130章 活着第61章 如愿第159章 深意第48章 太极第131章 枕头第146章 改变第212章 吉日第170章 迷惑第112章 秘宝第158章 处置第44章 分心第166章 成功第一百七十五章第5章 猜想第86章 送礼第2章 传递第34章 巧说第43章 消息第90章 文武第213 退让第30章 拜访第166章 成功第113章 来历第79章 乌金第4章 激动第44章 安抚第77章 挑明第46章 拜帖第87章 木钗第100章 贵人第20章 拜访第83章 心慌第105章 激将第130章 活着第31章 同盟第128章 折腾第39章 曹棠第26章 监视第101章 心累第161章 接人第35章 毒瘤第127章 信任第125章 断肠第179章 对头第188章 混战第47章 续弦第126章 警告第78章 宝弓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0章 登门第92章 起因第99章 齐至第118章 偏向第92章 生气第42章 故事第29章 试探第33章 相较第79章 利弊第148章 贪恋第21章 烦恼第97章 有意第128章 打听第152章 明争第70章 贿赂第46章 拜帖第97章 利益第39章 曹棠第46章 插曲第131章 枕头第六十章第10章 绣经第77章 大的第77章 挑明第147章 人心第37章 挣扎第162章 兄弟第64章 表哥第80章 恩科第132章 揣测第60章 铺垫第10章 抓住第110章 对立第38章 立场第206章 出嫁第60章 铺垫第76章 对比第107章 戴家第60章 选择第153章 心思第77章 用饭第87章 暗涌第58章 客人第45章 趣闻第123章 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