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规矩?”

李鸿章一听,就来了兴趣。

看到众人或诧异或不解或有所思的神情,何长缨笑着朗声的说道:

“何为规矩?规矩就是方圆,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安之昨日在津海关道,因为安之本是一介布衣,又不是到道衙递状纸打官司,所以可以不跪道衙里的这个‘规矩’;今日安之来总督府衙得见中堂大人,虽然依然是以着一介布衣的身份,不过却是来拜见我肥西德高望重的长者,所以就心甘情愿的要跪这个长幼尊卑的‘规矩’。”

丁汝昌听得大张着嘴巴。

——居然还能这么玩?

还‘德高望重的长者’?嗯,当然老中堂也的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不过这小子可真够不要脸的!

这马屁拍的可是‘啪啪’的响。

“哈哈,好一个规矩;算你小子能胡搅缠。”

李鸿章扶须长笑,算是认可了何长缨的这个关于‘规矩’的狡辩。

盛怀宣的脸色也重新变得生动起来。

人家何长缨已经说的很明白,在你道衙不跪是因为之前人家何长缨和你盛怀宣没那份交情,他何长缨又不是官员,也不是来打官司,更不是来拍你马屁想从自己这里弄好处的,你凭什么让人家无端下跪。

至于刚才这个跪拜,人家何长缨也不是来跪中堂大人的权势的,人家是以着晚辈的名义,来跪乡党里面的尊敬长者。

随着李鸿章的笑容,大堂里面的人除了一脸郁闷的丁汝昌,其余人都是笑了起来,算是认可了何长缨‘填坑‘顺利,没把自己给埋进去。

然而何长缨费了这么多的口舌,目的显然不止于此,可是李鸿章似乎没有听明白何长缨的另一层意思。

在刚才的话里,何长缨连续用了两次‘一介布衣’,表明自己现在无官无职。

而且何长缨几乎都**的不穿内裤的坦白说道,自己之所以在津海道衙‘不跪’,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官职,享受不了官员们‘半膝跪’的待遇。

而自已又不愿去磕那种五体投地的,平民百姓见了官员磕的头,所以才有了这次‘跪于不跪’的争辩。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媚眼似乎算是白抛了。

“中堂,安之似乎对无辜捋了哨官的顶子,满腹冤屈啊?短短几句话,一连用了两次‘一介布衣’。”

在张佩纶看来,当官真是即操心又劳力,哪有自己这样一介无官文士,指点江山,笑傲王侯来的过瘾?

而且在他的心里深处,当年马尾海港无数战舰上那滔天的大火,法兰西巨炮的轰鸣咆哮,到处都是残破的尸体,凄厉的嚎叫,不时的在寂静的深夜里把他惊醒,让他心灵颤抖,汗水淋漓。

所以这些年来张佩纶多次推辞李鸿章的抬举,坚持不就官衣,而心安气和的原意当一个师爷幕僚,给老岳父出谋划策。

不过这个何安之既然想当官,张佩纶倒是不介意拉他一把,提醒提醒老中堂。

张佩纶的话,何长缨听的那是一个入耳,尤其是‘无辜’两字,简直不啻于画龙点睛。

他感激的给了对面坐的的张佩纶一个致谢的眼神,张佩纶微微一笑,表示小事儿,不值一提。

何长缨的这个坦荡要官的眼神,顿时也被他斜对面坐着的那个五十出头的五品老文官瞅到了,不禁莞尔一笑,心想着:这小娃娃好胆量,直接跑到总督衙门来要官了。”

“嗯?”

李鸿章听女婿的话,倒是一愣,这些年来进他总督衙门,诉苦的要钱的那真是过江之鲤,这么坦荡的要官儿做的倒真是罕见。

“哈哈,没想到写出不俗的《少年中国说》,说我们是一群老朽昏聩的何安之,原来竟是一个官迷;啧啧。”

丁汝昌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跟了李鸿章多年,再加上本来就是一个武将,所以在李鸿章的面前说话就没有太多的讲究,逮到了这个话题,哈哈大笑的继续嘲讽着何长缨。

李鸿章听丁汝昌这么说,也是笑着满脸的皱纹,想听听这个骂自己这一屋子老家伙都是‘老朽昏聩’的何安之,怎么辩说。

“丁军门大谬矣!”

何长缨对着坐在他左上的丁汝昌拱拱手:“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盛唐孟浩然也曾经赋诗言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现在诚遇国家危亡之际,安之既然不愿‘端居’的独善其身,那么就要为国为民做一些事情;而在中国,想做事必先要做官。”

说到这里,何长缨潇洒的挥袖站了起来,在众人各异的眼神里重新走到中堂,神情严肃的对着李鸿章深深一拜:“安之今日进入总督衙门,不为别的,就是要向中堂老大人借一艘‘舟楫’。”

满屋俱静,众人都惊讶看看深拜不起的何长缨,又看看端坐在高堂主位的李鸿章,不知道李鸿章会如何回答。

盛怀宣李经方张士珩张佩纶四人,更是紧张的看着深拜着的何长缨,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他们四人对这个何安之的印象都是相当的不错。

今年5月,招商局的帮办郑观应推荐了一个叫孙文的家伙进入总督衙门。

那家伙虽然满嘴跑马,大谈毫无边际的改革革新,但是其中也并不是一无可取之处,可惜中堂大人不待见他,结果孙文就气呼呼的不知道现在跑哪里去了。

假如中堂大人今天不满足这小子的愿望,估计又是一个不知道明天要跑到哪里去’要官‘的孙文。

“想要做事必先做官,安之此话说的恰当;”

李鸿章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问道:“欲济无舟楫,不知道安之想在我总督府衙借一艘什么样的‘舟楫’?”

“现今东洋兵马霍霍,窥视我大清领藩,小子只想向中堂大人借一营的天兵,去平壤荡平倭寇,为我大清北洋守好辽东这个门户。”

图穷匕见,水落石出,废了这么多的口舌,何长缨终于说出了自己今天进入总督衙门的真正目的。

第四百零九章 为何不斗鸡走狗第四百二十一章 战前的短暂宁静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战内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零二章 李鸿章问计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见李博虎第九十二章 军歌嘹亮第四百八十章 静默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变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里,去不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师可算逮到你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话,定人心第四十八章 总督府衙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无疑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二百八十章 旅顺,旅顺第二章 来到甲午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乔装第三百章 火把长龙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县和大山第一百五十章 未开打,先虑跑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换第八十五章 沙子迷了俏眼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题,徐家山炮击第六百三十章 鏖战第五百八十一章 风往西吹第四百五十一章 龙隐于九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三百六十章 大厦将倾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击战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炮击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岛和山满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师不是地老鼠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关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兵中和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等待,进攻第六百五十九章 华夏之痛威海港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山岩的抱怨第六百五十章 克山海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聂士成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战役之将暮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时空的涟漪第三百三十四章 从长计议第四百七十三章 来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八十九章 李鸿章的泪第一百三十章 五条待遇引发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两千一百年第七十六章 津门武备学堂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题,徐家山炮击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这个国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圣明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来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雷第二百二十六章 国有难,君来否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马关港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见李博虎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当我女婿第二百零二章 平壤战役之落幕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换防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临城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长缨开始落子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岛义昌又吐了一口血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临城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鸭绿江畔的首战六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决战山海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广岛来电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击战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袭顺安驿第六百五十二章 克山海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风往西吹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头第四百九十二章 刘明阳的格林炮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鸿章,观柯不语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顺战前会议一第一百零二章 李鸿章问计第四百零八章 大连湾海防战十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东沟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场要塞炮击二第三百零八章 鸭绿江畔的首战三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风升云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岭伏击战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圣明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战役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虎山一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战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门口长城二第五百零二章 孤绝的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