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

虽然隔着帘子,慈禧还是把下面群臣的神情,一一都收进眼底。

自从昨天先是被倭夷大军围了京师,然而却是围而不打,接着倭夷兵又让出了通州电报局。

慈禧就知道,这场清日战争算是真正的该结束了。

说句实话,自从知道倭夷到了山海关以后,一直都是夙夜难寐的慈禧,这回却是真正的放下心来了。

从昨天开始,这些天茶饭不香的慈禧,连吃了几顿有滋有味儿的饭菜,昨黑一觉香甜的睡到了天大亮。

手下的太监,女官,包括李莲英这个老东西,一个个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模样,看得慈禧都想笑。

然而,她却不能把自己心中深处的东西告诉别人。

在这之前,甚至在东洋对英国公使开出了他们的条件:让出朝鲜,三亿赔偿,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在长江,珠江水系拥有自主航行权,开放通商口岸,东洋拥有西洋同等的通商权利。

都不能让慈禧放下心来。

这些条件中,朝鲜,割让海外之地的台湾,澎湖列岛,开放通商口岸,东洋拥有西洋同等的通商权利。

这在慈禧的眼里,都不是事儿。

至于在长江,珠江水系自由通航,只要别碍着大清的事儿,别坏了大清的规矩,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是辽东半岛,三亿银两,这两条真真正正的是让人叫肉疼。

三亿两银子,小倭夷也真敢狮子大张口,也不怕活活的撑死他们?

——不过大清朝有三四亿百姓,合着一人头上还不到一两,也不是不能商量。

唯一麻烦的地方就是辽东半岛,虽然那地儿现在是一片荒芜的野山岗子,可毕竟是大清龙兴的地方。

太祖太宗的皇陵都在那里,怎么可能轻易交给蛮夷?

不过正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只要愿意和和气气的坐下来谈,在慈溪看来,总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媾和。

在之前,慈禧真正害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害怕这些‘狮子大开口’,其实只是倭夷的障眼法,目的就是破坏西洋的干涉调停。

而害怕东洋的真正目的,就如他们在《告豪杰书》里写的那样,推翻八旗的统治,回归华夏。

这些天里,慈禧一直的寝食难安,尤其是得知倭兵破关,竟而打下了乔山镇,而舰队又拿下了威海卫以后。

在夜晚睡觉,慈禧都是满身大汗,浑身颤抖。

然而,自从昨天倭夷兵围了京师,却又放开了通州电报局,慈禧一直吊在半空要死的心,立即就妥妥的落地安生了。

“原来倭夷的最终目的,就是他们之前在条件中所说的那样,不过是银子和土地而已。”

那么毫无疑问,倭夷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就绝对不会轻易的对大清皇室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保证紫禁城对中国的控制力。

老道狡猾的慈禧,此时已经完全看清了东洋手里的‘牌’和底线,所以她敢让强硬的刚毅去通知西洋公使,减半城外倭夷的蛋肉供应。

就是为了逼迫日军发兵,借力打掉何长缨手里的津门武装。

对。

现在在看明白东洋手里的‘牌’以后,慈禧已经完全不怕倭夷兵了。

在此时开始,她就已经在进行着更加长远的考虑,提前布局战后的事情。

比如这个异军突起,渐显示尾大不调的抗倭军!

在三十年前的太平祸乱中,长毛祸害了大半个大清,好不容易剿灭,却在上面诞生了湘军,淮军,楚军,这一大批实权地方势力。

然后朝廷费尽心力,左右倒腾,扶持淮系,楚系,压制湘系,然后再步步分拆,到最后通过津门教案,彻底的搞垮搞臭了曾剃头。

谁知道李鸿章这家伙却借着湘系的助力,凭着洋务运动这个虎皮,在京师侧畔长成了一头超级猛虎。

这些年,北洋日渐桀骜,朝廷控制的越来越力不从心。

只是慈禧想着李鸿章已经七十多了,早晚也蹦跶不了两天,而他的儿子又都不成器,所以也都捏着鼻子认了,只是苦等着这棵老树倒下,然后树倒猢狲散。

然而,李鸿章却想培养北洋下一代的接班人,这一点无异于触到了朝廷的底线。

所以光绪借着战事打击北洋,慈禧也是装着视而不见。

现在好不容易搞垮了北洋和老李,慈禧当然不愿意看到,何长缨,李经方,这些北洋余孽借势重新崛起。

在慈溪看来,旅顺诸军,进入旅顺港口的北洋水师,之前在山海关集结的何长缨,李经方,贾起胜,徐邦道,夏青云。

这里面的步步安排,都是如此的老道,充满了李鸿章的影子。

她绝不相信,只凭着何长缨这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大半年前还是一个芝麻哨官,就能有如此泼天的能量!

说白了,还是老李在后面出鬼主意,跟朝廷较劲儿,扳腕子而已。

然而,假如只是这些,慈禧倒还犯不着急着逼迫倭夷兵攻击抗倭军的津门军队。

而是在之前,东洋陆军大臣山县有朋的那个‘辽东,朝鲜清军’,这几个字眼,让慈禧看出了一丝别样的东西。

从而产生了深深的警惕。

年轻人血气方刚,热血冲动,蔑视礼教,无法无天。

这慈禧都知道。

她也曾今年轻过,明白那时自己心的大和野。

现在执掌着辽南,直隶数万抗倭军的将领,都是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一旦将来数万倭夷兵撤回东洋。

在整个直隶,朝廷军力空虚。

津京这上万的抗倭军精兵,还有能通过海运,从旅顺快速投放到津门的几万抗倭军,北洋军。

只是想一想,慈禧都遍体发寒。

不得不防啊!

“给王文韶发电,倭夷兵舰兵临塘沽,李鸿章为大清国柱,不可临险地,立即把李鸿章全家老幼,一路安全护送到京师;传旨张之洞,旅顺副统领何长缨于国大功,立即将他的父母接到金陵好生安顿,等到倭夷退兵,哀家要亲眼见一见这两个老人家,询问他们的养儿成材之道。”

殿堂里面,几头修炼成老妖的老狐狸,在心里都是微微一凛。

太后,还是当年的好手段啊!

不久,刚毅抵达东郊民巷,面见英国公使欧格衲,刚毅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数落教训埋怨。

双方不欢而散。

近晚,消息传到通州城内的第1军司令部,山县有朋先是愕然,然后沉思很久,也没有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是逼迫联合舰队退兵?

可是惩罚也太儿戏了!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第1军少吃蛋肉,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攻击津门了?

这是什么道理?

之前,通过通州电报局,山县有朋早已就知道联合舰队炮击塘沽,其实就是兵力牵制,为了方便陆军第11旅团登陆唐河口。

而且在登陆以后,第11旅团也不会进攻津门,而是直接奔向燕京,和第1军汇合。

虽然在山县有朋看来,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多此一举,不过来就来吧,反正大清管饭。

可是大清朝的老佛爷,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山县有朋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

当然山县有朋也没有给欧格衲说明联合舰队的真正意图,以防大清知道,阻止陆军登陆。

这样,一直到深夜,山县有朋这只老狐狸,勉强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佩服’的拍着床板叹息道:“这个老女人,对外一团浆糊,内斗倒是真行家!”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虎山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伏击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沟的残兵第八十四章 山县小曼的七彩祥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族的脊梁第四百五十章 过关斩将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师,渤海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突袭栽松院第七百八十一章 礼炮为谁而鸣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驾驭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变一些第一百二十八章 叶志超要重兵安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辽东大势千里画卷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战,那就战第四百七十七章 酷烈第三百零三章 晨谈第七百七十章 突围中的绞杀战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东营一第五十一章 顺杆子上架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击第六百四十章 人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鸭绿江畔的首战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虎山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兵府第一百零六章 你知道我明白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关顶的遥望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来电第六百二十六章 炮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过鸭绿江第七百六十四章 直隶最后一战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刘明阳的格林炮第六百四十四章 决战山海四第二百八十章 旅顺,旅顺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师大战倭猪第四百零三章 大连湾海防战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镇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关防区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动进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兵府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关防区一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庆饱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亚第二百七十八章 凤凰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雾第三百九十章 胖军师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间,说理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雷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头就得敲打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击二四百五十九章 营城子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战,那就战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颜边的惊悚第五百一十七章 结果和过程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令吾不欢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畅饮一杯老茶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击第五十章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隶最后一战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关顶的遥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区既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县小曼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虎山一第三百八十章 破城第二百零七章 平壤夜溃第三十四章 张士珩第一百三十章 五条待遇引发的四百五十九章 营城子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隶最后一战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战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第三十六章 东方列强帝国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县扩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雾第九十六章 整军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间,说理想第二百七十八章 凤凰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关门打狗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谁匹敌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八百章 落幕大连湾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舰群的第一个失误第三百二十七章 松井真二被扁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无懈可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起第七百八十五章 旅顺战前会议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高任鸟飞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歼奉天日军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