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最佳太子妃人选

直到片刻后,他见得一道茜色身影带着女使从那竹院中走了出来。

少女刚出院子,目光探寻间,很快便看到了他。

秋日午后的阳光是近乎透明的金色,时有风起,银杏树沙沙摇曳,天地间浮光晃动。

目光搜寻到他的那一瞬,少女面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正如此时这天地间随风摇动着的光色,看似寻常安静,却粲然开阔。

刹那间,崔璟心底恍惚生出一丝从所未有的无所适从之感,面上未动声色,只下意识地收握紧了那只负在身后、藏有白棋的手。

待他回过神时,常岁宁已来到了他面前,了然道:“原来崔大都督也来了此处,实在巧了。”

方才崔琅回到席上与她随口说他家长兄在外面,她作为朋友,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总要出来打声招呼的。

崔璟握着那颗棋子,莫名有些许心虚之感,为掩饰这心虚,他随口道:“没想到你的棋也下得很好。”

“崔大都督方才都瞧见了?”

崔璟点头,拿视线示向二楼那扇半开的窗,常岁宁循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了然。

“那崔大都督看下来觉得如何?”她玩笑着问:“我不止棋下得好,风度也还不错吧?”

说话间,她在那石桌旁坐了下去,抬手示意他一并坐。

她的动作十分随意,待崔璟回过神时,已经在她对面坐下了。

他今日有些不太对劲,但他想这大约是因为……她身上的秘密似乎越来越多了。

他和往常一样提醒自己不该过度窥探,只顺着她方才的问话,往下说道:“风度也很好,待对方甚至称得上颇包容了。”

“我读过他的文章。”常岁宁诚然道:“此人是有真才实学在的,我一向敬重有本领之人,且这样的人说不准哪日便出头了,行事留些余地,权当结个善缘不是很好吗?”

宋显其人心性不坏,虽性子不讨喜,但这世上本也并非人人都为讨喜而生,有瑕疵不要紧,瑕不掩瑜即可。

对于有本领的人,在合理范围内,她总是乐意忍让一二的。

当然,她喜欢与人结善缘也是真的。

听得这“结善缘”三字,崔璟再看向那气势迂回的棋盘,便问了她一个问题:“起初言明不与之比书画,也是为了给对方留些余地颜面吗?”

“这个啊……”常岁宁看了眼左右,见无人,才与他道:“是为了给我自己留些余地颜面。”

崔璟抬眼看她。

“有一样我很不擅长。”她笑了一下,很坦诚道:“我的诗作得很烂。”

“……”崔璟默然了一下,道:“故而,你首先言明不比书画骑射,只道胜之不武,是为了让他也主动放弃比诗?”

常岁宁点头:“对。”

如此还能显得她有风度,实在一举两得。

崔璟:“……遇到你,实是他的福气。”

常岁宁感慨:“也该他服气。”

崔璟的嘴角似有若无地笑了一下。

“如他这般出身的寒门子弟,年纪轻轻便能走到此处,是极难得的。”常岁宁看向西斜的金乌,道:“愿来年春闱他能得偿所愿。”

崔璟也与她一同看向那斜阳:“会的。”

圣人整肃科举之心尤坚,来年春闱由褚太傅主持,这些寒门举子将会拥有一个有史以来最公正的考场。

“嗯……最好是考个状元郎回来。”那少女接着说道:“我虽不科举,但状元郎乃我手下败将,没准儿还要被讹传成我的学生——是比我自己考状元郎更要光彩呢。”

崔璟好笑地看着她:“如此一来,你便又可扬名了。”

“是啊。”常岁宁也看向他,笑道:“这局棋总也不能白白陪他下吧。”

崔璟“嗯”了一声,认真道:“只是此言断不宜被那宋举人听到——”

“为何?”

崔璟一本正经地道:“他但凡得知你在打着这个算盘,怕是回去头一件事便是将书尽数焚烧,宁可不考这科举,也不能便宜了你。”

常岁宁“啊”了一声,也煞有其事地道:“对啊,这倒像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那你可要替我保密了。”

“好说。”崔璟提议:“用一局棋来交换如何?”

他也想与她下局棋。

常岁宁从善如流地点头:“好啊。”

“不急于此时。”崔璟道:“今日为你无二社社宴,改日得闲时再履诺不迟。”

与没有第二个朋友的他不同,她总是很忙,总有许多人要顾及,就像端午那日的五彩绳。

“那随时恭候。”

常岁宁言罢视线落回到那棋盘之上,忽而道:“此处怎少了一颗棋子?”

崔璟眉头一跳,随她看过去:“……有吗?”

常岁宁笃定地指向最后落子处:“就在此处,少了一颗白子。”

崔璟:“……”

如此敏锐真的合理吗?

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自然:“方才曾有伙计过来,欲将棋盘撤下,应是那时少的……”

这也不算撒谎吧,他只是……话说了一半而已。

但,一颗棋子,是什么值得私藏的秘密吗?

早在崔琅出声时,他便大可坦然地放回去,如此才是正常反应不是吗?

所以,他到底在做什么?

崔璟费解间,余光扫到站在不远处的下属,不禁想——他该不会是被崔元祥染了什么奇奇怪怪的脑疾吧?

察觉到自家大都督的视线,元祥有些莫名。

通往竹院的月洞门后,藏在那里的粉袍少年压低声音道:“瞧见了没,我师父和长兄坐着说话呢!”

一壶连连点头:“瞧见了瞧见了……”

所以郎君能不能把强行掰着他脑袋、撑大他眼睛的手拿开啊!

“你帮着看清楚了,回头记得和母亲讲!”崔琅强迫一壶看了又看,“这可是我的功劳!”

“是是是……”

崔琅面上忽现感慨之色:“先甭管能不能成,我替阿娘尽心卖命是真,想我这些年来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崔琅啊崔琅,这个家,没你怕是得散啊。”

言毕,转身拿事了拂衣去的语气道:“行了,走吧。”

常岁宁也未再与崔璟久坐,起身之际约定改日一起下棋。

崔璟目送她回了竹院,才转身离开了这座乐馆,临走前让元祥多付了些茶水钱。

上马之际,青年若有所思地将那枚棋子收入了怀中,妥善安放。

青年驱马而去,身形很快消失在长街之上。

夕阳西下,登泰楼内,有人静立许久,仰望着那幅大名鼎鼎的山林虎行图——

这大名鼎鼎四字,从前在他听来是有些讽刺意味的,但现下……

身边不时有人来往,有同样前来观画之人,也有寻常食客,但这些皆与他无关,他眼中只有那幅被高高悬挂于楼中的画。

他面上很静,然而内心从无一刻平息。

楼中开始掌灯。

有宵禁的日子里,晚间做不了什么生意,楼中伙计已经开始准备打烊。

但那站了半日的年轻人,此时仍独自站在楼中看画,只是大约是真的站不住了,改为了席地而坐。

孟列听闻此事,并未让伙计赶人,而是交待:“今夜给他留一盏灯吧。”

虽才半日,但那位宋举人输棋之事也已经传开了。

“说来,常大将军府上的这女娃娃……”他忽而眯起眼睛道:“同从前当真是判若两人啊。”

正对账的掌柜笑了道:“从前东家也没怎么见过这常娘子吧?”

“正是因为从前不经常见……”孟列仰头看向挂着那幅画的二楼,思索着道:“可如今几乎是每日都能听到她了。”

这京城之中,每日都有不同的新鲜事,想要被人记住并时常提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是因为您花了四千两买下了那幅画,挂在咱们酒楼啊。”掌柜的笑着道:“谁瞧见了那幅画,不得提到作画之人呢?”

孟列顿觉心口一痛。

他的四千两!

不,是殿下的四千两!

若殿下还在,得知此事少不得也要心痛,定会指责他没守好家业的!

孟列又在心里将常阔那老贼骂了一通。

不多时,他回到后院,来到了自己的卧房之中。

他无儿无女,虽在京中另有住处,但更多时候还是歇在此处。

卧房中仅点着一盏纱灯,孟列行至床后,以手旋开墙壁暗格中的机关,取出了里面藏着的一只匣子。

木匣被打开,其内仅有半枚令牌。

孟列拿起那半枚令牌,冰凉而沉甸。

殿下当年离去时,将此物留给了他,道是若有差事需交待他,来日便会使人持另外半枚令牌相见。

就只是为了给他一个念想吗?——他总不喜欢去想这个可能。

“殿下,已经十多年过去了……”

他叹了口气,昏暗灯火下,眼角处是一年比一年更清晰的纹路:“您若再无差事示下,属下可就要老了。”

有生之年,他当真还有机会见到另一半令牌吗?

夜风拂过窗棂,寂寥无声。

随着一轮弯月渐盈,馥郁的桂花香飘满京师,中秋便到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处瞩目已久的中秋花宴。

中秋除了赏菊赏桂,亦是赏看芙蓉的好时节。

此番举办花宴之处,便在京郊芙蓉园内。

此次花宴自中秋当日始,大办三日,凡收到花会请柬的人家,皆需携家中适龄女郎前往芙蓉园参宴。

常岁宁与父兄抵达芙蓉园时,已是午后。

秋高气爽,风景宜人,芙蓉盛开,实是赏景的好去处。

但谁都清楚,凡入此园者,无人是为赏景而来。

历年中秋圣人皆会宴请百官,今日的晚宴便是为宴群臣,女眷们只是作陪而已,明日的花会才是女郎们表现的时候。

故而女席这边散得更早些,她们还需要为明日的花会做准备。

常岁宁离席后,出了宴厅,下了石阶,脚下短暂地停留了片刻,目光下意识地看向那些守在廊下的内侍。

“可是有事?”

忽有一道声音在身后响起,常岁宁回过头去,只见是崔璟走了过来。

他身穿玄策府上将军官袍,应是刚在外安排罢事务,身上好似沾染了夜色的寒凉,但眼底待人时一贯的疏冷气此时却隐了去。

“没什么。”常岁宁与他相处已日渐随意,“只是今日好像未瞧见喻常侍。”

她很久没见过阿增了,自从玉屑口中得知了那件事后,便未再见过了。

她未有刻意去找过他,他忙于司宫台之事,也甚少有出宫的机会。

“宫中需有人留守,喻常侍此番并未随驾。”崔璟与她道。

常岁宁了然。

原是没来。

“你若有事,也可使人寻我。”崔璟道。

常岁宁看向他,他这是以为她有事要寻喻增帮忙吧。

她笑了笑:“现下无事。”

此时,身着女官官服的明洛由厅内而出,见此一幕,脚下微顿了顿,复才敛容走了过来。

她的目光未有在常岁宁身上停留,只看向崔璟,行礼罢,道:“圣人召崔大都督宴后议事。”

崔璟颔首,看向常岁宁:“我便先过去了。”

常岁宁点头。

明洛随崔璟转身之际,眉间几不可察地微皱了一下。

常岁宁刚要离开此处,只见宴厅内走出来了一群衣着鲜亮的少女。

“常姐姐!”

姚夏朝她快步走来,和往常一样亲昵地挽住她的手臂。

常岁宁的视线却被一名被众人拥簇围绕着的绿衣少女吸引了去:“那是……长孙家的娘子?”

姚夏点头,小声道:“没错,那正是左相大人家中最小的嫡女,七娘子长孙萱。”

常岁宁点头。

果然没错。

这位长孙七娘子,生得很像其大姑母——从前她父皇的那位元后,长孙皇后。

长孙家曾出过两位皇后,家中儿郎也不止一个尚过公主,这位长孙七娘子的父亲长孙垣,正是当今左相大人,魏叔易的上峰——虽和不与皇室联姻的崔氏做派不同,但长孙氏出身关陇门阀,也是实打实的士族高门。

在反对明后擅权之事上,长孙家的立场和其他士族是高度一致的。

甚至抛开此事不谈,长孙家与明后的过节还要更久远一些。

当年长孙垣的长姐长孙皇后病故,才有了明后取而代之成为了后宫之主。

而那个曾因欺负阿效被她揍过的三皇子,自幼养在长孙皇后膝下,是长孙家想要扶持的对象——

那些关于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她在做李效时,曾置身其中,那些来自长孙氏的手段,她自也领教过。

“我听人私下说……这位长孙七娘子,可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选呢。”姚夏小声说道。

常岁宁不置可否。

应当说,长孙萱是那些士族官员眼中的最佳太子妃人选。

可在明后眼中,便是恰恰相反了。

只是,明后打算推哪家的女郎来与之一争呢?

大家晚安

第210章 接阿兄回家第330章 哈!573.第567章 剑锋(打滚求月票)第283章 她不需要从天而降的英雄第396章 她要抢一处最好的(求月票)519.第515章 无我常岁宁之名第369章 我这么有钱啊(求月票票)第341章 她要两样东西(求月票)第344章 祝你们幸福第319章 闭嘴,我自己会哭(求月票)第370章 看来那个人很特别(月初求月票)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20章 她回家了第293章 送我的?第379章 “无绝,快过来”(求月票)第360章 她这盏灯比谁都黑(求月票)第34章 昔日密友539.第534章 敢欺中原无主第374章 真相背后的真相(求月票)第151章 净身房操刀管事转世(求月票)第417章 见着活的金山了第330章 哈!第185章 谋害(求双倍月票)第251章 常副帅回来了第478章 以身入局,续以白昼第320章 崔璟,你要什么第469章 等大人践诺之日第386章 戴假髻,熬羊汤577.第571章 请将军肃清内乱第225章 宣安大长公主第384章 跟娘走,不缺爹第352章 最佳分配之法第479章 造反的好苗子(月底求月票)第159章 起兵匡复(瓊如 万赏加更)587.第581章 破京师558.第552章 阴曹地府更适合阁下第30章 怕是爱惨了他第153章 求圣人成全第442章 一直陪在我身边吧第122章 性情天差地别第374章 真相背后的真相(求月票)第189章 交易523.第518章 更大危机的预演第281章 前方来者何人?(求月票)第373章 只要阿尚开口第13章 救命的来了511.第507章 是天下人的节度使第316章 这一切都是他所为(五千字大章补更)第277章 有点担心他(求月票)第242章 好刀好甲好崔璟(五千字大章求月票第303章 必遭天谴第337章 刺史府不养闲人(月底求月票)第473章 取荆州,破王庭第45章 卧龙凤雏第244章 再见面第1章 魂归故土第291章 象园旧梦第336章 好多钱呢(中秋快乐)第381章 我走到哪里,你活到哪里564.第558章 自己定下的规矩第62章 老匹夫竟如此粗鲁第26章 忽现异象第293章 送我的?第372章 “惯兄如杀兄”(六千字大章)第125章 不是省油的灯第376章 报仇的时候到了(求月票)第168章 帝心起第496章 您想伤几成重?第461章 从来都是同一人(求月票)第91章 她就这点儿爱好第49章 双向救赎第173章 还做得成朋友吗第493章 除非是聘礼!第493章 除非是聘礼!第33章 阿爹取之不竭第126章 闻有崇月之风(求月票)第99章 作废(iwannacola打赏加更591.第585章 为我做个见证吧第351章 阿无和它娘(求月票)第179章 郎君过于自信第7章 难逃一疯第234章 不让他的善成为愚善第360章 她这盏灯比谁都黑(求月票)第313章 他不干净了第434章 杀掉一个废物有什么好处?第456章 我负责打架(求月票)第75章 如此不守驴德(求双倍月票)第74章 争气又短命第20章 她回家了第237章 如一颗珠,似一棵树第139章 先探一探路第391章 “守好” “守富”第31章 豪门梦碎第255章 他也记挂身在江南的人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亲吗?第443章 去问段真宜吧第56章 像,真像第395章 必有大战(求月票)第379章 “无绝,快过来”(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