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第509章 贫道来迟(求月票)

这要从常岁宁在庐州城中听到了一篇诗文开始说起——

常岁宁在庐州多留了几日,特意去了庐州守军营中察看,之后她提出想要四处走走,未再让庐州刺史陪同。

常岁宁行走于庐州市井间,甚是随意放松,但庐州刺史却心中不得安宁,每隔一个时辰便让人去打听常岁宁去了何处,做了什么,是否见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

在庐州刺史眼里,常岁宁这是明晃晃的微服私访,心中不信任他……但也没办法,谁让他有做假账的案底呢,在上峰面前留了个弄虚作假撒谎精的印象,难免会被疑心。

可他有了先前的教训,明知把柄被常岁宁捏在手中,近来可是很安份守己的,但新政实施之初,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庐州刺史反复和下僚们核对各处存在的问题,一时间将自纠自查做到了极致。

常岁宁见识罢大半庐州现状面貌,却是对所见出乎意料地满意。

庐州刺史擅钻营,心思头脑灵活,不是一味生搬硬套之人,在他治下,庐州一直便还算富庶。如今他肯听从常岁宁安排,认真施行政令之下,进展便也快于其它州。

至于问题,的确也有,但在常岁宁看来,皆在可控范围之内,常岁宁也不欲借此行针对怪责之举,让人半点不得安生。

这世上少有人做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无瑕,反而,大多人才之所以好用并可控,正因他们身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无伤大体的小毛病。

此一日午后,常岁宁随便找了一座临街的热闹茶馆,要了几壶新茶,听了半日的热闹。

茶馆中的消息最为繁杂,但常岁宁自坐下之后听得最多的,竟是自己的名号。

大多数人都在议论常岁宁赶赴岳州救治患疫百姓之事,也有消息灵通者得知了李献谋逆,道:“……那韩国公为打胜仗罔顾百姓死活,竟使出制造瘟疫,枉伤生民的阴毒手段,之后朝中欲有发落之举,他听闻风声后,竟直接举兵造反了!”

大部分百姓尚是头一遭听闻此事,闻言哗然而骇然,忙向那人追问后续。

“然此事败露,他并未能够得逞!之后逃窜至岳州城内,恰被常节使阻截!常节使令人将其悬吊于岳州城楼之上,以平岳州百姓众怒——”

四下立时响起解气之声。

常岁宁听在耳中,刚想夸赞一句此人的消息倒是十分还原,紧接着,就听那人道:“上天也看不过眼,那韩国公挂在城楼之上足足七日,七日间烈日不落,晴日起雷声!直到此人咽气,才突然天降大雨……”

四下感叹唏嘘起来:“可见咱们常节使所行乃是顺应天意之举!”

荠菜哈哈笑了两声,也跟着附和道:“是极!”

谁不喜欢听自家大人被夸呢。

另一桌上,又有人说起时下热度不消的话题:“……你们说,咱们节度使随手便捐了七百万贯给北境驻军,如此手笔,常节使祖上到底是什么人物?”

不少人围上去唧唧咋咋地说起来,一名文人捋着短须道:“要我说,那必然是……”

那文人说到这里,神情笃定地一笑,恰到好处地停顿了一下。

众人忙都朝他看去,凝神静听间,只听此人道:“那必然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四下顿时响起“嘁”声,有人挥了挥袖子:“这不是废话嘛!”

也有人哄笑起来,小二过来添茶,也笑着搭起话来。

这时,一名年轻的书生举着一张纸快步奔入茶馆,高声道:“……钱甚先生终于又有新作了!”

那扬言常岁宁祖上非富即贵的文人,赶忙站起身来,双眼发亮地看去:“借某一观!”

庐州距江都仅五百里,钱甚之名,在此地深受文人追捧。

许多文人都围上前去,有人诵念起来此篇《祭岳州文》,声音抑扬顿挫,读到愤懑处,语气中有热血腾然而起,四下皆随之震动。

常岁宁听在耳中,不禁也点头道:“真乃好诗。”

骆先生这诗写得倒也够快,她人还未回江都呢,便有这样一篇好诗快一步赶来相迎了。

“岂止是好诗!”那将此篇诗文带到此处的书生接话道:“简直是振聋发聩,有穿云裂石之力!”

常岁宁点头,是她夸得浅薄了。

那书生与她攀谈起来:“在下观小兄弟气质不俗,想来也是饱读诗书,可是也喜欢钱甚先生的诗文?那篇《观江都祭海以赠天下书》可曾听过?”

常岁宁打扮简便,但若稍加细观,便可发现是女子身份。如今江都附近,因女子做工之风兴起,许多女子为出行方便,常也穿袍束发,如常岁宁这般打扮的女子并不少见——

而这位书生看向常岁宁时,眼睛始终微眯,显然是个视力不佳的,瞧人只能瞧个大致年岁气质。先入为主地认定了面前是个小兄弟,便将那有失硬朗的声音当作是一个过于斯文的少年郎所有。

常岁宁笑着点头:“听过的。”

“那篇赠天下书,与今日此篇可谓各有千秋!”书生抬手间,滔滔不绝地剖析起来:“……此篇《祭岳州文》,立足于无辜受难百姓之间,将作恶者比作虎狼,字字如刀砭骨,叫人生出切齿痛恨,读罢却又觉酣畅淋漓,世间尚有正道在!”

而骆观临此诗文中所表“正道”,未吝于悉数归于常岁宁之身。

那书生又道:“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钱先生诗中所表,全然切合实际,未曾有半点夸大其词之处,实乃言之有物……”

常岁宁觉着,实则还是有夸大之处的,尤其是夸大了她的功劳。

但常岁宁半点不觉得心虚,心中仅有欣慰——先生果然还是满足了她的提议,实在好人啊。

书生犹在回味:“高明,妙哉……”

常岁宁赞成地点头,分明夸大了事实,却仍让人觉得全然切合实际,深信诗中即全貌,的确高明。

“听小兄弟口音似官话,可是打从西边来?”

常岁宁点头:“正是。”

“那小兄弟这一路,必然听了许多有关常节使的事迹!”书生干脆在常岁宁身边坐下说话。

常岁宁旁边的桌上,荠菜等人立时戒备几分,无声紧盯着那书生的动作,有护卫已悄然摸向了袖箭。

常岁宁未觉有异,反而随和地替那书生也倒了盏茶。

“多谢小兄弟。”书生端起,喝了半盏解渴,才又往下说道:“小兄弟路上可听说了,岳州百姓感念常节使恩德,欲为常节使建庙之事?”

常岁宁倒果真不知,摇了头,评价道:“建庙倒无必要,岳州百废待兴,还是不宜铺张得好。”书生不赞同地道:“民心所向之事,怎能叫铺张呢!”

或是喝人茶嘴短,书生反应过来,轻咳一声,语调平和许多:“小兄弟有所不知,民心有所依……这是好事啊。”

“再者道,这银子或许也不必岳州百姓来出。”书生道:“听说苏州一位富商愿意出资……这位富商也是个难得一见的君子人物,据说此番救治患疫百姓的药材,皆是其人所供,分文未取!”

常岁宁恍然,戴子发啊。

事前送药材,事后又包盖庙,天大的好人啊。

如此说来,当初明谨之死,死得的确合适,死一人,福泽却这般延绵不绝,怎叫一个死的合算了得。

见外面天色已近昏暮,常岁宁让人结了账,起身与那书生作别,走出茶馆之际,与一名匆匆寻来的文人擦肩而过。

那文人愣了一下,脚下猛地一顿,回头看去,见得常岁宁的背影消失,又在原处怔了好一会儿,嘴巴动了动,眼睛逐渐瞪大——

这时,那名书生也走了出来,隐约见是好友,便问:“燕明,你怎来了?”

“我来寻你,我方才……”那文人道:“好似看到常节使了!”

“常……常节使?!”书生惊喜不已:“当真?在何处!”

“就在这儿!方才从茶馆中出来,同我擦肩而过!”那文人指向常岁宁离开的方向:“着青袍,十七八岁的模样……气势也一模一样,准不会错!”

方才离开,青袍,十七八岁……

书生忽然愣住:“总不能……”

总不能是方才与他喝茶的那位“小兄弟”吧!

“燕明,你当真没看错?!”

“去岁无二院挂匾之时,我曾远远见过一眼,虽未能近看,但那份气势……应当错不了!且算一算,常节使自沔州赶回,是当经过庐州的!”文人懊悔难当:“方才我竟一时呆在原处,连问候行礼都不曾!”

“……”书生面色起伏不定,简直要哭了:“你这根本算不得什么……”

论起和机会失之交臂,还得是他!

他和常节使说了那么久的话,且他还喝了常节使倒的茶……然而他却连自报姓名都不曾有!

机会如暴雨般向他打来,他却敏捷闪躲,半点未曾沾身!

书生猛地拔腿跑了出去,欲追寻那道青色身影,却无果。

他懊悔难当之际,不知想到什么,忽又往街角处跑去。

见那里已无之前的身影,书生忙向一旁卖烧饼的老人问道:“敢问老伯,今日晌午在此处替人算卦的那位道人呢?”

老伯只道:“早就走了。”

书生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处,这时好友气喘吁吁地跟来:“……跑这么快作甚?你要寻何人?”

“燕明,你有所不知……”书生满脸欲哭无泪:“今日晌午,我经过此处,遇一道人将我喊住,他言观我印堂,今日必遇贵人……”

他闻言来了兴致,又见那道人气质不俗,便掏出身上的几枚铜板,要道人细说一二。

道人告诉他,让他不可大意,要多加留心,否则这机会稍纵即逝。

他当即皱眉,只觉遇到骗子了——这种模棱两可,得失进退皆能编出说法的话,不是骗子又是什么?

若他未曾遇到贵人,对方岂不是可以解释为,是他未曾留心,才错失了机会?

风度让他强忍住了将那几文钱夺回来的冲动,当即拂袖去了。

可谁知……

如果他再脆弱些,此刻当真要坐地大哭了。

听罢全部经过之后,那名友人也愕然不已,旋即生出无尽惋惜——如今江都城中对人才的引进已然收紧,轻易已经很难再挤进去……今日得见常节使本尊,原是绝佳的自荐机会。

但他也只能拍着好友的肩膀安慰:“无妨,我等日后只要在淮南道谋事,便也算是为常节使效力……”

二人失落叹息着结伴而去,而未被寻到的那位须发皆白的道人,此刻正于一棵老枣树下静观晚霞暮色,片刻,含笑负手而去:“该动身了……”

常岁宁是于次日清晨动身离开的庐州城。

常岁宁昨晚在庐州刺史府内用了最后一顿“便饭”,席间,庐州刺史突然向她自述己过,将如今庐州存在的问题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通,并允诺必会尽快裨补缺漏,必不辜负节使大人的栽培与期望。

常岁宁觉得精益求精不是坏事,遂欣慰点头。

庐州刺史心中暗暗擦汗,事后同幕僚道:【她果然在等我主动供认。】

将常岁宁送走之后,庐州刺史很是松了口气,晌午饭都多吃了一碗。

晌午时分,太阳正烈,已不适合继续赶路,常岁宁便带人沿途寻了个茶棚,暂时歇脚纳凉,顺便喂马匹喝水。

常岁宁所领铁骑,一半在前开道,另一半跟在后方,此时身边虽只十数人,但个个腰间佩剑,气势迫人。茶棚里的其他过路人见状皆不敢靠近,只远远地偶尔看上一眼,却也总是飞快收回视线。

但很快有了一个例外。

一名牵着青驴的灰袍道人缓步而来,笑着问:“贵人远行,需问卦否?”

荠菜刚要摆手让人离开,常岁宁闻声微微一愣,意外地转头看去,立时露出欣喜之色。

她放下茶碗起身,抬手示意护卫不必阻拦,自己也走上前去。

看着走近的少女,道人再次笑问:“这位贵人,需问卦否?”

常岁宁一笑:“今日得遇仙人,必是诸事皆宜上上大吉,又何必再多卜问——”

“死而复生”,如何算不得仙人呢。

天镜朗声笑罢,静静注视了片刻少女眉宇间已然清晰可见的伐道之气,似连骨相都无声起了变化,抬手深深施礼:“贫道赴约来迟,叫大人久等了。”

第53章 见女帝(二更合一)578.第572章 这得是什么关系?第359章 我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第155章 都是看脸的货第481章 棍棒之下出孝子(求月票)第325章 好大的口气!第330章 哈!515.第511章 怎么又活了?(求月票)第224章 至宣州第362章 唐休困(大章求月票)第3章 跑掉了吗第176章 她问,他都会答第416章 女客深夜登门第23章 另有玄机第150章 必要时他会战死沙场第286章 万人空巷(求月票)第398章 一个杀十个(求月票)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161章 相当炸裂的程度第47章 我记得你!第421章 磨人的老来俏(常阔和大长公主群像第491章 这门户由我清理第81章 包杀包埋第181章 失踪第7章 难逃一疯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亲吗?522.第517章 是否对吾主有心?560.第554章 你正常时不长这样?第323章 她来取生辰礼了第66章 喝的是人情世故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204章 蝼蚁的道理532.第527章 崔家的决定第50章 朴实无华且免费第123章 让人知道常岁宁是谁552.第546章 比刀刃更加锋利510.第506章 毙命第391章 “守好” “守富”第452章 璟渐贫,无力奉养第201章 悔恨如刀第109章 他是为她而来541.求双倍月票 )572.第566章 大者(月底求月票)564.第558章 自己定下的规矩第327章 朕,只能答应她580.第574章 愿节使夙愿得偿第176章 她问,他都会答第153章 求圣人成全第206章 指一条生路第45章 卧龙凤雏第9章 崔大都督第113章 我与潘安情投意合576.第570章 不喜欢太容易得手的东西?第2章 初来乍到第487章 一朝断前程第273章 不是还未到吗?第115章 真是好运气新年快乐第69章 需要很多功德傍身581.第575章 何尝不是另一种耍弄547.第541章 禁宫血光第412章 你和李效是何关系?第140章 除非你嫁给他第112章 岁宁不许第471章 准备聘礼还是嫁妆?第461章 从来都是同一人(求月票)第198章 来得刚刚好第342章 我喜欢读书(求月票)第80章 别让她跑了第225章 宣安大长公主第213章 让阿爹从了就是第180章 变废为宝新思路第405章 天不肯赐,吾自造之第442章 一直陪在我身边吧第39章 美得不讲道理(一更)第398章 一个杀十个(求月票)第487章 一朝断前程第122章 性情天差地别第467章 无力奉养?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来了第326章 宋大人是不是想拜师了?第174章 自此将星凋零第22章 秀才周顶(加更)第269章 可敢赌一赌(求月票)第331章 “金山女郎”第165章 大可来利用愚弄我第285章 何妨大度一些?第375章 昔致远的秘密(求月票)第257章 千里共同风第154章 更讨厌了第380章 他愿救世,谁来救他?第176章 她问,他都会答第32章 别院第47章 我记得你!第338章 每字诚惠二十五万两(求双倍月票)第91章 她就这点儿爱好第466章 父母超额常岁宁第105章 先太子殿下很风趣第308章 我不同意此事!(五千大章求月票)第273章 不是还未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