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破敌

八月八,月明如灯。

我传令下去,大军急撤,二什共用一灶,另起新灶不用。

我能知道风何时停,久在西域的李彦亭没有理由不知道。师父说过:“为将者不知天文,不识地理,不明奇门,不论遁甲,庸将也。”但是天地之广,人力总有穷尽之时,就像我到了西域,简直如同到了另一个天地。

共用一灶乃是为了告知其我军数减,使其放心追击。另立新灶而不用,乃是加深其追击之念。这正是兵法中的“虚实”之道。

等李彦亭的大军赶到此处之时,郑欢这支奇兵也该动了。

八月初十,月又明。明日有大风。

斥候报我,李彦亭大军日行五十里,已经距我中军不足三十里。

我看了看天,丑时刚过。

“请正德营史将军,飞骑营石将军,龙门营阮将军,宣猛营成将军,树功营沐将军。”我让戚肩传来中军七营中的五位统领。

不一会,五位统领甲胄鲜明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有劳五位,今夜破敌。”我道。

五人互望一眼,史君毅道:“还请先生明示。”

“敌军距我中军不足三十里,轻军缓行四个时辰也该能到达敌营。石将军可率本部军马五千骑,带火引劫营。千万用布缠了马蹄,莫要过早惊动敌军。不求战果,只要扰敌不安便可归营。”我取出令箭,递给石载。

石载接过令箭,行礼出帐。

“四位将军,请率本部兵士轻甲偷营。莫要着急,待石将军归营之后再行攻取,可减少伤亡。不求战果,一击而还。”

“得令。”两位统领沉着道。

我目送着二人出帐,一阵冷风从外吹了进来,激得我打了个冷颤。

令世人叹惋的四刀旋之役随我的令箭而开。

石载率骑兵潜行至敌军大营之前二里,一鼓冲击,五千骑兵前后冲杀两次,几乎所有的营帐都烧了起来。统领校尉,安前将军石载,身先士卒,重伤方归。

正德龙门宣猛树功四营,于卯时袭营,敌军惊惶未定之下损失惨重,败走。

我于辰时拔营前进,收拢了飞骑营兵马,原地等候四部归营。

败走的李军于当日午后刀风将起之时撞到了郑欢三万伏兵的刀尖上,血战三个时辰,敌酋李彦亭束手就擒。

李彦亭之乱,前后不足一年,或许后世史家并不会以之为意,不过却是我第一次见识了战阵。

四刀旋一役,我军死伤三万余,阵亡兵尉十四人,卫尉二十八人,一名校尉重伤,便是石载。敌军攻我之兵十万,死伤七万!敌酋李彦亭被困于战中,久战不支,高声道:“李彦亭再此,愿降。”被赶来的郑欢绑于马下。

郑欢擒了李彦亭,风已再起。废了老大的劲才回到草草扎下的营帐,等待风停。我虽然不知道郑欢大功已成,却也深信李彦亭末日已到。经我军两次攻杀,死伤暂且不论,就是士气也必定大受打击。

夫战,勇气也。

风沙一停,西域的天便是风和日丽。

我坐在大车里,随着车轮辗过凹凸的砂土地上下起伏。昨天,我梦到娘、师父,还有虎哥一家,对我来说,李彦亭的被擒意味着一段生活的结束。原本投军乃是受大帅感动,现在大帅星殒,我还有必要呆在军营里吗?

我也害怕,下令焚烧珐楼城之时的布明真是师父说的“天性善良”的我吗?

车突然停了,我听到马蹄声由远至近,或许又出了什么事。

“先生!小将幸不辱命,擒敌酋李彦亭。”郑欢回来了。

我让戚肩掀开帷幕,只见郑欢单膝跪在车下。他们都是国家大将,披甲之时只跪将帅不拜天子,现在他居然跪在那里……

“郑将军折杀学生了,快快请起。”我连忙说道。

郑欢笑了笑,腾地站了起来,叫道:“将敌酋李彦亭带上来!”

两个高大兵士押解着五花大绑的李彦亭到了我的面前。

李彦亭原来是个这样的人。圆胖的脸上点着两个大有明亮的眼睛,生得有些女像,鼻梁高挺,虽然年过半百也看得出他年轻之时是个美男子。只是现在满头的风沙尘土,乌黑的眼圈,往日的光华不复可见。

“松绑。”我道。

郑欢迟疑一下,招手唤来附近的几个兵士,团团围住之后才命人解开绳索。

“李大人乃是皇亲贵戚,怎能如此对待?请上座,上香茶。”我的话让李彦亭大为诧异,半天没有动作。

“呜呼,若然姬远玄尚在,何至于此?”李彦亭仰天长啸。

我从未听说过姬远玄这个名字,想来是李彦亭的心腹。不过既然李彦亭辱我,我也不必那么多话,一切等到了阳关自有道理。

和郑欢客套了两句,郑欢下去休息,我继续拾起那本《孙宜子说》,反复揣摩。

“先生,这本书您已经看了几百遍了,怎么还看啊?”戚肩不解。

我叹了口气:“因为我还没有得其中三味啊。”

“先生对自己太过苛刻了。”

我摇了摇头。其实我明白,几次胜仗不是敌将少智便是兵行险着,若是遇上真的用兵大家,恐怕立于阶下的就是我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听说李浑率围关三十万众卸甲投降,自缚于阳关城下。听说,圣上身披戎甲,于城头受降。

我率军在关外扎营三日,等候内廷安排进城事宜。

“史将军,听说圣上要亲自迎军?”

“先生,不是听说,今天内廷不是已经发了接礼文书?”史君毅笑道。

我沉吟片刻,道:“还请几位将军替小生隐瞒,不可让圣上知道在下,一切军功皆是众将军所立,如何?”

“这是为何?”史君毅看着我。

“学生只是从八品的行军长史,统领大军已是僭礼。残疾之身,受圣驾亲迎更是无礼无伦。”

“可是……这武勋全靠先生啊!别的不说,光是葛重周的铁甲骑兵,纵横大漠了无敌手,若是没有先生,恐怕我军二十万光是对付这三万人就要大费周章了。”史君毅顿了顿,“小将尚记得先生在阳关之役中所言:贪天之功,必有祸降。敢问先生,此等天大武勋,谁人敢贪?”

我默默无语,已经决定今日闭关之前偷偷入关。

待我告诉两人我的打算,于吉倒是没说什么,戚肩颇有不平之色。

“那你跟着史将军吧,或许凭着战功还能有个官秩。”我对戚肩道。

戚肩慌忙认错,低下了头。

其实他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非讥讽他,也不是不想要他。他年纪尚轻,为自己挣下个大好前途也是正理。

我换了师父的故衣,重新梳了发髻,只带了于吉和戚肩两人,悄悄离开了军营。

全军十数万人,现在已经鲜有不认识我的了,出营的时候连口令都没有问我。我有些得意,也有些失落。

入关时,我打出了“医字相卜”的招牌,准备回老家去给爹娘守坟。同时,我也将身上的黄金分给了于吉和戚肩,让他们自定前程。

于吉没什么说的,去钱庄兑了碎银,给我磕了三个头,拿了我给的遣退文书,雇了车回珐楼城去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恨我,下令烧了他家的人正是我。戚肩待于吉走了,想了又想,终于开口道:“先生,我原本只想回老家照顾娘,但是……我现在又想像史将军他们一样,威风凛凛……这金子,还是还给先生吧。”

我摇了摇头,道:“你要走哪条路由自己定,有道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认准了,莫回头。金子你还是拿着。”

戚肩摇了摇头,把金子往我手里一塞,转身跑了。

我转过轮椅,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更有些孤寂。十里阳关,茫茫大漠,只有我一个天地过客。

第七章 蛮使第三十三章 翰林待诏郎第十二章 进退第三章 燕云经营相公第八章 从戎第二十二章 前方有伏兵第三十章 老兵第三十八章 弹劾第二十六章 熊庆州攻战第三十二章 酒逢知己第十章 阴差阳错第二十四章 珐楼城之插曲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敌军第十八章 死村第六章 异人第三十一章 破敌第三章 战棋战第二十八章 十万火急诏第四章 回京慢第十五章 失败的空城计第三十四章 圣驾回师第二十六章 熊庆州攻战第一章 死牢里的老人第四十章 回家第八章 对攻第三十七章 朝会第二章 忍辱负重第五章 离间第九章 受令第十章 黄泉路第十二章 进退第六章 异人第十五章 失败的空城计第十七章 余孽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三十七章 朝会第一章 破落第六章 交心第十一章 将陨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二十五章 兵临熊庆州第二章 闲相第八章 对攻第四十章 回家第三十九章 阴谋第十二章 初到高济第二章 拜师第一章 入阁第五章 离间第十一章 将陨第七章 隐兵第六章 交心第十三章 李浑第二章 忍辱负重第三章 战棋战第三十章 替人织就嫁衣第三十章 替人织就嫁衣第二十四章 拔钉春川口第二十八章 玉龙将军第十九章 祸福不测第三章 战棋战第十三章 汉平城第十七章 余孽第三章 战棋战第二十章 圣上来了阳关第十三章 李浑第十九章 军心第三章 天灾第十三章 或跃在渊第二十五章 兵临熊庆州第十章 元宵第十四章 陷阱第三十二章 酒逢知己第三十一章 破敌第二十九章 白云蔽金阁第一章 破落第二十五章 兵临熊庆州第十九章 祸福不测第十四章 陷阱第八章 回京受审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六章 交心第十八章 死村第二十一章 祸不单行第四章 回京慢第二章 闲相第六章 交心第十七章 军威第四十章 回家第八章 对攻第七章 元平六年第二章 闲相第二十章 接敌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没完的故事第十六章 京观第六章 北疆策第三十章 老兵第四章 旧识第十一章 往事如血第二章 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