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川军出场

余额不足

上岸之后,川军倒给了柳镜晓一个下马威,迎接的宜昌官民代表告诉柳镜晓,巴东、姊归已告失守,川军顺流而下,来势甚稳,估计不日即可兵临宜昌。

柳镜晓当即在宜昌城内展开部队,柳镜晓带到宜昌的兵力约有三千人,为第一、二团的主力和一部分直属部队,宜昌一带皆为山地地形,所以蒙定国把四门山地榴先带了过来,三、四团和炮兵团主力仍在武穴待运

招商局的船队一卸下柳镜晓的部队,等一加好煤水,当即回程运送柳镜晓的第二梯队。

第二次运送的将是蒙定国的炮兵团主力和其余直属队,柳镜晓估计后天早上可到,至于其余的部队要等到大后天以后才能到达宜昌。

柳镜晓因为兵力不足,将部队全部部署在江北,不过有海军第一舰队在江上拦截,柳镜晓可以说是安枕无忧了。

宜昌一线山地起伏不定,最适合打防御战,柳镜晓的定边军在羊楼司一线和湘军血战八日,山地战的经验十分丰富,唯一的遗憾就是部队重新编成,官兵感情还比较陌生。

不过第一师有海军助战,两个团长都向柳镜晓表示“包打!”,也难怪他们心急,现在湖北陆军第一师编了四个团,按道理来说上面应当再编两个旅长,到营长直升团长已经是平云青云了,如果再进一步的话,那岂不是一步登天了。

四个团长眼睛都盯着这两个位置,萧如浪和李何一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参战,还向柳镜晓抱怨了几次。

部队的兵营宜昌地方人士早有安排,伙食军需则由郭俊卿负责,姊归距宜昌不过一日路程,所以柳镜晓又派了第二团的胡博营长到前线侦察。

这一天,柳镜晓是忙了大半天,说来也怪,和完颜玉琢几度春宵之后,他的精力依然充沛,让干部们好生奇怪。

等到中午,胡博回报向前方搜索无敌情,他刚报告完敌情,丁宁就风风火火冲进司令部,兴冲冲地报告:“西凌峡内发现川军!”

柳镜晓事先安排丁宁的任务是在宜昌城内巡逻,没想到她主动跑出去侦察,胡博因为被丁宁抢了头功,老大不快,便插嘴道:“怎么说?”

柳镜晓原本不想让丁宁的骑兵连参战,丁宁也想留在武穴继续训练部队,可补训营的副营长段智洁不同意,硬是让丁宁的骑兵连跟随柳镜晓的第一梯队抵达定昌。

胡博的第二团虽然是老定边军的骑兵营改编的,可现在全团一名骑兵都没有,原来的骑兵连被柳镜晓上调为湖北陆军第一师的直属骑兵营,宜昌一带山地甚多,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骑兵营就只能留在了第三梯队。

但宜昌一线虽然不适应于骑兵作战,但用军马代步是相当方便的,丁宁现在扮演的实际是下马骑兵的角色,他一听说胡博营要被派出去侦察,立即带着骑兵连狂奔数十里,双方正好在西凌峡相撞,她就柳镜晓报告实情:“川军一营朝这边过来!”

柳镜晓沉吟了一下,问道:“一营?”

丁宁的俏脸显现十分得意的神色:“大约六七百人……差不多是一营了!”

胡博找到这个报复的机会,得意洋洋地说道:“我的丁大小姐啊!那应是一团吧?”

丁宁用力握紧拳头,冲胡博大声道:“六七百人怎么不是一营?”

柳镜晓向她说明道:“川军的编制小,一团一般不到一千人,一般情况六七百人编一个团也是正常的……他们到哪了?”

丁宁迟疑了一会,才说道:“估计行程,今天晚上可以到南津关……”

南津关位于西陵峡东口,地形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岸地势险要,陡壁直立,江面狭窄,犹如细颈瓶口,锁住滔滔大江,柳镜晓的防线基本就布置在南津关一线。

一听说这消息,两个团长都十分兴奋,慕容雪海就说道:“不如在南津关一线伏击他们!南津关号称天险,几路伏兵齐出,必能一战而胜!”

对于这个意见,陈策也表示赞同,柳镜晓没仓促作决定,又问丁宁道:“川军发现了你们没有?”

丁宁拂了拂短发后说道:“没有,我在山上用望远镜侦察的时候,川军正好从那边山脚出来,但他们没发现我们!我们也很小心!”

柳镜晓又连续问道:“他们有后继部队吗?装备如何?有多少炮兵?”

丁宁十分心细:“看起来装备一般,没有大炮,军容也不整,但保持着战斗队形!”

柳镜晓点头道:“那好!俊卿,我们暂且放弃南津关吧!”

郭俊卿点点头道:“好主意!”

慕容雪海也点头赞道:“师长,这计妙也!”

川军入鄂的话,一条是走水路,但有海军保驾,不管川军的小木船有多少,第一舰队的几个军官早和柳镜晓通气了:“来多少,灭多少……如果放过一条舢板,你砍我便是……”

川军虽然有海军司令的设置,但水师却是奇弱,没有一艘百吨以上的小艇,第一舰队的军舰虽然全是破破烂烂的老古董,可面对这些小木船,却能豪气冲天,实在是逞足了威风。

另一条就是沿江而下,江南一路柳镜晓完全弃之不顾,他只要堵住江北这一路就行了,川军当然继续不管江北,沿江一路南下,只要川军不怕柳镜晓等他们前队过了宜昌,立即渡江抄了他们的后路的话,把他们的辎重、后继梯队全部打个稀烂,何况在江南行军,不被饿死也会被拖死。

至于江北的话,川军只要夺取南津关一线就算是大功告捷,继而攻下宜昌城,那就可以沿江直下,和湘军会师武汉(川军方面还不知道柳镜晓师前锋已经抵达宜昌的消息),即使不占领湖北全省,控制荆襄也是上上之策,古语有云,自古未有失荆襄而能保有东南者。

未占领南津关之前,川军肯定保持警戒,等他们过了南津关,戒备会立即松懈,到时候全军轻轻松松杀出,岂不是大功一件,所以慕容雪海对柳镜晓的计划赞不绝口。

柳镜晓一声令下,布置到南津关一线的守军当即撤退,等到傍晚时分,确实有一支川军部队穿越南津关朝宜昌行进。

这支川军只是半数人穿了军服,其它都是穿着便服,身上背了古怪形状的步枪,柳镜晓一时间看不出是什么货色,军纪也很懒散,开始还能拉成四列稀稀拉拉的行军纵队,后来干脆变成三三两两的散乱队形。

丁宁眼力不准,这一支川军总数约有八九百人,倒确实是一个团的部队,柳镜晓一拍巴掌,朝丁宁赞道:“这次你率先发现川军,大功一件!”

丁宁也很得意,只有胡博泄气,原本以为川军出了南津关会连夜向宜昌开进,没想到川军就近找了个村子就住起来,不多时,村子里响起了杀猪斩羊声,柳镜晓当即让胡博带自己的营重占南津关一线,把川军的后路给断绝了。

柳镜晓原来在往宜昌的路上用慕容雪海团布置了埋伏,一看这情形,没想到川军这么白痴,这花思是白费了。

川军占领的村里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继而声音越来越喧哗了,隐隐约约能听到:“先人板板……龟儿子”之类的川骂。

柳镜晓见时机已到,当即一声令下,慕容雪海团和陈策团的一个营猫着身子窜近了村子。

川军的防备实在太松懈了,连哨兵都没放,在村里摆开了上百张桌子,正等着上饭菜,在吃饭前这段的时间,自然拼尽全力和敌方交战。

至于作战用的工具,一非大炮,二非快枪,那便是川人的最爱-四川麻将。

有上百张桌子,就能展开上百幅麻将,东南西北风劲吹,红中白板清一色,大伙儿将武器扔在地上,就投入这场生死大战之中。

雀战有百相,有伏首低吟不语者,有双臂挥动高呼者,有一旁加油起劲者,有置于局外却胜生局内者,有老谋深算观察神情者,当真是显尽中国人的无限智慧。

川军的指挥部设在村西,附近居然是个乐队,用力吹着唢呐,不知道有什么喜事。

柳镜晓可不管这一套,亲自带队,左手持左轮手枪,右手拿雪亮战刀冲了进去,后面跟随一群虎狼之师,个个端着雪亮的刺刀,高呼:“缴枪不杀!举起手来!”

川军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有人大骂:“哪个龟儿子……”一回头,见到乌黑的步枪和寒光闪闪的刺刀,一时间脸全白,当即高举双手跪在地上。

进攻再顺利不过,当真是赵子龙七进七出长板坡之势,视这团川军为无物,不过川军的表现也实在不争气,只有一小队川军朝了这边打了几发子弹,结果慕容雪海回敬两轮排枪,对方就大叫起来:“我们投降……”

柳镜晓更是奋不顾身,冲在第一线,不理一路上跪地求饶的川军,就朝川军的指挥部冲了过云。

川军的指挥部设在村西,柳镜晓刚刚冲到,就见指挥部里走出一个人,还没响应过来,也不看这边的情形,大声骂道:“谁打枪!哪个不长眼的龟儿子打枪!今天可是老子大喜的日子!”

柳镜晓快步冲上去,两手刀枪并用,左轮手枪指着脑袋,战刀按在他胸口,大声叫道:“快投降!”

这人约莫六十多岁,十分干瘦,一见柳镜晓这般凶恶的样子,一下子就吓倒在地上了,嘴里大叫:“卫兵!卫兵!”

不过卫兵是没戏了,后继的部队冲进司令部,当即把卫兵全给缴械了,那边陈策回报,川军这个团已经全部解决了,第一师方面的伤亡不到十人。

柳镜晓十分高兴,又瞄了一眼吓倒地在的川军军官,只见这人裤子湿了一大片,竟是尿裤子,再仔细看这个家伙,须发皆白,眼珠子乱转,没穿军服,倒穿着新郎用的宝蓝湖绉襕衫,斜绑了条红缎带,全身衣物全是崭新的,倒是十成的新郎装扮,再听里面有女子的哭哭啼啼声。

得,这家伙刚进了村子,不到一个小时,就强抢民女还操办起婚事!

一听说前线抓了大量俘虏,窜得最快的就是傅斯博和花月影这两位老兄,傅斯博飞奔而来,大声说道:“真好真好!柳兄弟,这一营俘虏全归我!”

他仔细看又指着,觉得这老头不顶用,拉到台湾也是浪费吨位,又说道:“当然了,这个破营长除外!”

那老头这时候缓过神来,一听傅斯博这话,大声反驳道:“我是旅长……旅长……”

柳镜晓笑道:“好说!好说!这一团的俘虏全给你了!”

那老头当即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说:“那是说把我这个旅其余两个团的部队都还我吧?那好那好”

三个团?柳镜晓和傅斯博顿时一起发呆,刚才慕容雪海通报了一下俘虏数,总共是九百挂零,这点兵力,编个步兵团还很能勉强,难道川军竟是如此变态,九百多人能编一旅三团?

正想着,慕容雪海哈哈大笑地走过来了,手持一把川军使用的步枪,大叫道:“古董!古董!我发现了古董了……”

柳镜晓只是觉得川军步枪十分奇怪,仔细一观察,果然发现了了奥诀。

此等古董,市面上已极难寻觅,纵有哪位行家肯卖出件现货,亦要售出一个天价,没想到这川军之中,竟有如此之多的精妙之物。

此物便是当年光复义军创建共和时,从西洋购得的新锐火绳枪,只是实在没想到川军竟然装备了这样先进的步枪。

要知道这等步枪,莫说精锐部队,就是再杂牌不过的部队,五十年前也早已换装了新式滑膛枪,川军竟是如此爱惜当年第一镇的光荣传统,这些川军几乎装备了清一色旧式火绳枪……

一想到这,柳镜晓也不由大笑起来,朝傅斯博说道:“川军就靠这些货色来援鄂?”

第三十章 1两线第3章 扑朔迷离科隆多战记废稿第24章 结攀强援第8章 大海战中(二)第18章 铁路士兵生活的演变第15章 瑞军陈帅第20章 一路平安第23章 鸿门宴(上)第17章 群魔乱舞第41章 两女相争第20章 破敌第6章 破碎(二)第28章 扩军第10章 琼音(三)第40章 川鄂战争(六)第29章 光怪陆离第12章 全军出征第34章 决战前夕(一)第9章 莫名结果第13章 柔佛第9章 宣战(二)第4章 正式夺权第43章 笑剧连篇第5章 故人第5章 入城之争第8章 千望第2章 一纸电文惊天下第7章 卧虎第30章 抢地盘第1章 情债第31章 翻盘第41章 两女相争第1章 玉人共枕第9章 援军第六 卷府院之争预告第10章 超级杂牌第6章 前金瑞军第8章 江汉宠儿一个步兵营击败一个骑兵军第6章 皆大欢喜第25章 林西苦战(一)第10章 超级杂牌第10章 归德第3章 松散联盟第13章 美男计第13章 崩盘第5章 川鄂和谈第1章 情债第25章 起程赴鲁第16章 十七师第34章 决战前夕(一)第34章 剿匪第33章 战前第28章 武装示威第28章 黄羊军第四章第3章 夺权之会新书恶霸开张第24章 崩溃第25章 军议第17章 偷袭第42章 东南(一)第37章 春宵帐暖第38章 丁宁出战第28章 林西苦战(四)第25章 鄂奉停战第3章 松散联盟第22章 断后第37章 迷离第七章第4章 战毕第2章 大好局面第41章 含韵第8章 大海战(下)第9章 爵帅来由第29章 权威报道第18章 世宗皇陵第36章 共和万税第41章 含韵(中)第五章第39章 川鄂战争(五)第12章 逆流千里第16章 初次缠绵第13章 哀兵必胜第7章 公馆惊变第3章 扑朔迷离第29章 林西苦战(五)第17章 胶东第25章 雁菲第34章 剿匪第18章 铁路第30章 以水代兵第18章 威海之役第10章 海上沈家第36章 川鄂战争(一)第20章 鱼龙混杂第28章 转折第28章 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