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妒意

余额不足

曹明贿选,别人或是不知道这其中共花了多少款子,但既然王斌城主持其中,柳镜晓自然是清楚清楚,总计花了一千三百万之巨。

这其中的大头是拿来收买议员,一些有特别票的资深议员甚至收到二万元之多,除此之外,发出了大量的节敬、炭敬,为了吸引离京议员回京每人又发出旅费若干,为了收买议员又给中间人若干好处……

这一千三百万元是什么概念啊……柳镜晓现下的胶济铁路预算亦不过是一千六百万元而已,这笔一不拿来救济难民,二不拿来扩军,却花费在这种不关大体的小事之上,直系恐怕也不会太成气候。

现在的情况到了什么程度?破产的不再是那些农民,而是有着大批的光鲜人士,光山东省辖区之内破产和倒闭的银行就有五家之多,如果把眼光放在整个共和国,这个数字会增加五百家。

在经济高峰期,银行疯狂向外贷款以谋求超额利润,其利润与资本总额膨胀到疯狂的程度,无数的资金非法流入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繁华过后是一片废墟,济南的房产素来是以稳健著称,依然跌落到高峰期的六成,这仅仅是报价,如果真心购买价格还可以商量。

与无数空置的房间相对应的是济南城每天上演赶房客的好戏,每天都有付不起钱的房客被房东赶出,以致小孩子已经玩“赶房客”的游戏。

柳镜晓素来崇尚西洋的“守夜人”所说,执政三年不兴土木,银行对外收款数量并不大,可有有钱人虽然成群成群地宣布破产。

听说上海的情况更掺,有些身家百万的超级富商贷款炒楼,结果却是一梦醒来,根本付不起银行的款子,辛辛苦苦二十年最终为人作嫁衣。

但是银行的坏帐率也是高得出奇,无数的大额款子烂在地里了,很多昨天还生意兴隆的商店工厂突然就宣布破产。

这些人往往是有“能人”、“经营能手”之称,中国的经济特色就是没有常青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轮烂了换一轮,那些堂而皇之的经营理念,现在变成反面典型,那些口口声声“为社会为国家”的优秀人士纷纷携款出逃,留下一个又一个经营神话。

而伴随着银行的破产,大家的信心都落到极点,大家拼命屯积硬通货,首先是从银行兑换黄金,当银行限量兑换黄金,转而兑换现洋,现洋兑换不到的时候就要求纸币,银行库存的纸币根本无法应付如此这样大规模的兑换。

这简直是一场灾难,为了应付这样的挤兑,银行只能抛售手里的有价证券和黄金白银收兑白银,损失掺重,但这根本无济于事,根据军事情报局和麻风病人统计局联合调查,全国各家银行手里的现款大约只有六十亿元甚至或低,而要求兑换的存款数量可能达到二百四十亿以上。

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幅发行纸币,但是银行手里的准备金已经达到极其危险的程度,或者说他们手里因为被迫抛售黄金和白银,导致准备金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善于利用这笔钱恐怕会赚得很多吧?

不过柳镜晓这也只能在心里说说,现在已经有人同他唱对台戏,那李瑜一得到曹明当选总统的消息之后,当即组织一次庆贺大会,“明帅经天纬地,这小小危机必然不在话下”,只可惜人丁稀少,总计不到二十人到会。

现在麻风病人统计局是把他的经历查得一清二楚,纯正的浪荡子,劣迹极多,甚至因罪入狱,而现在勾上保定这棵大树,拿到了一笔款子在山东活动。

曹明似乎对他的行动寄以厚望,只是山东没几个人理会他的行动,毕竟即使柳镜晓死了,也轮不到丁静上台,在她前面的人多着。

不过银子倒听说是蒙到了点,总有人想着一本万利,更有趣的是保定曹明方面派了使者来游说柳镜晓,请他当机立断废了丁静,自己出任督军、省长两职,总统保证这次任命能在中央顺利通过。

都是自己碗里的肉,一个虚名又有何用?保定方面不出人才啊!

柳镜晓也当即当机立断,宣布全省高级官员减薪若干,困难时期自然要同舟共济了,柳镜晓自已只领六成薪水,最苦的可能是丁静了,她的开支本属可有可无之列,结果折扣程序最大,生活费只发给三成,特支费取消。

困难时期大家只能同舟共济,但面对消费不足,柳镜晓也只能冻结了工资水平,严禁擅自降低工资水平,但据说已经有很多工厂大量使用童工,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承担着近乎于成年劳力的工作,而工资水平每天只有六分钱。

这种情况甚至已经摆开台面上了,任何一家工厂不这么干,就立即有被血汁工厂压倒的可能,那些工厂的老板甚至振振有词地对柳镜晓说道:“我国人素以吃苦耐劳著称,若不在少年时期受些锻炼,怎么又能成才啊……”

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帮工厂主当即纠合一帮主流经济学家大事反击,其中某经济学家大事宣扬:“最近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共和知名企业家队伍的舆论。我们不能低估这种舆论对共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并举出二百条论点批驳这些不符合实际的论点,一再声明让少年儿童多受一些锻炼是关系到否支持柳镜晓,中华民旅是否能够振兴,共和经济是否能够发展的最最重要问题,只有将这一问题同共和企业发展路径的大视野联系起来,才能够领略到它的意义。

数年后,旧案重提,由于河北会战中部分召集兵员的身体素质普通存在严重问题,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这些好心老板纷纷被人踩在地上抨击,这位知名经济学家一再表明他与这帮企业主不熟,对这些企业也不太熟,“我从来不会评估某个单个的企业,我所发表的看法,都是针对整体的共和经济评价的问题”。

当然这时候有人发现当初他为老板们作了一篇八百字的演讲,自然也收八百元的出场费,当然了在收钱之后为顾客服务这一点,经济学家和妓女都是同一性质的,而且经济学家的节操未必强过青楼女子。

这是题外话,眼下柳镜晓首先还是解决最头痛的问题。

山东陆军的核心部队是五万三千名正规军,正规军的骨干则是几千名军官、士官、军士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年鲁南起兵应征的大头兵十不余一,都回家抱老婆孩子,但只要这些老兵骨干尚在,柳镜晓就能保持对部队的指挥,而部队的战斗力也能保证。

山东执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每年征召两万名士兵服役两年,今天因为经济危机财政吃紧,柳镜晓不得不决心压缩部队人数,在征得军官们的同意之后,决心把部分部队压缩到平时建制,退役照常进行,而征召入伍的士兵则为一万五千名。

这等于是变相裁军五千名,不过这命令下去之后立即炸了窝,各县县长纷纷来电抗议,一致要求柳镜晓依旧制征集兵员。

山东陆军编制不大,因为兵员待遇好,普通二等兵的军饷可以养活三口之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甚至能比上小康人家的水准。各县的财政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已经是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而这么多失业青年在自己境内总是大麻烦,自然是把推到省财政这边。

非但要求按原数征集,甚至还要求加征一部分兵员,在这种情况双方天天扯皮,柳镜晓甚至没时间到学校看美女,真是麻烦啊……

现在就连晚上都要加班加点,估算兵员征集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柳镜晓伸伸懒腰,就想回房睡觉,没想到走到半路上竟然杀出了程咬金,林楚气鼓鼓地挡在道上,一见柳镜晓就把他抓进房间里来审讯。

“听说你把云梦也给欺负了?还打上了巧芷的主意?”

这早就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林楚似乎有些来意不善,柳镜晓一想到她手里似乎有把磨得又利又快的菜刀,赶紧打滑腔:“怎么了?”

林楚的脸色就变了:“你这个色狼……整天欺负我都不够,把主意打在巧芷身上,我砍了你……”

柳镜晓反应甚快,赶紧向后退了两步,林楚倒没什么动静,不过她生气的样子也是蛮好看的,当即说道:“你今天干什么啊?”

“你是不是想去海若那里?人家才十七岁啊……残害少女,饶不过你……”

柳镜晓暂居下风,连连摇手道:“没有……没有……”

林楚柳眉直竖,娇叱道:“还没有……你整天玩弄海若和云梦,你说是不是……你这个家伙,整天酒池肉林,迷沉于欲海之中,肯定会……”

罪行不少,柳镜晓大是不解,不禁问道:“怎么了……”

说话间,不禁向前一步,抓住了林楚的纤手,林楚没因由脸一红,大声说道:“难道你就只知道整天跑海若和云梦那边吗?”

冤枉,柳镜晓从来是大被同眠胡天胡帝,当即说道:“到底怎么了?”

第29章 诡变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5章 起程赴鲁第22章 八日苦战(六)第5章 入城之争第17章 胶东第45章 海州第39章 川鄂战争(五)第21章 大战序幕第11章 瑞军出师第43章 驱张第20章 软玉温香新书恶霸开张第37章 川鄂战争(二)第3章 泉城镜晓向大家拜年第15章 人浪第11章 瑞军出师第5章 荣耀(三)第8章 晨间激战(下)第16章 空额议员第14章 战事将开第31章 丁省长第19章 夺印第17章 胶东战局(三)第19章 偷香第10章 海上沈家第24章 鸿门宴(中)第18章 世宗皇陵第36章 意外第34章 暗流第26章 复兴强烈推荐两部好书第5章 荣耀(完)第19章 脂粉香帅第6章 转机第17章 胶东战局(三)第31章 丁省长第8章 决断强烈推荐一部架空小说第20章 八日苦战(四)第24章 山东问题第5章 中将诱惑第8章 决断第19章 八日苦战(三)第26章 林西苦战(二)第18章 两种命运第24章 鸿门宴(中)第5章 入城之争第1章 玉人共枕第36章 意外第40章 启程南下第9章 八省援陕第10章 琼音(一)第17章 胶东第1章 烈风(下)第30章 栋梁第22章 美女高参新书恶霸开张第37章 南下北进第30章 栋梁第15章 小胜湘军第17章 友舰押阵海军第一舰队军舰设定集第10章 海上沈家第12章 故人来访第28章 折翼第15章 雨夜情怀第33章 优势第18章 威海之役第21章 全军倒戈第11章 湖南问题(上)第18章 威海之役第19章 八日苦战(三)第10章 林楚第24章 山东问题第6章 间谍第16章 欲战不得第3章 泉城镜晓第30章 风烟第27章 丁静第17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大局第18章 南征令(上)第19章 前金遗迹(上)第30章 栋梁第11章 慕容风华第3章 松散联盟第8章 信徒第33章 民主选举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0章 归德第18章 黄金第19章 变幻第44章 直鄂冷战第5章 荣耀(一)第11章 慕容风华第40章 川鄂战争(六)第30章 抢地盘第40章 川鄂战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