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席间谈兵

余额不足

仪式一结束,柳镜晓又请了前来传令的官兵一顿午餐,等用完午餐,便决定立即起程。

听闻到柳镜晓要走,几乎全营的官兵前来欢送,柳镜晓看到他们站在两边列队欢送,心中暗中得意。

柳镜晓原意是和郭俊卿双骑直走岭北回热河,但手下这些干部怎么也不肯答应,派了一个班前来护送,还有一辆马车。

柳镜晓揭开马车帐帘一看,正好望到完颜玉琢的秋水双目朝自己望来,心神一荡,不由低下头去,放下帐帘,转身上马,大叫一声:“起程!”

加上前来护送的一个骑兵班,护送的总人员多达五十,即使再不长眼的小贼,面对这么多凶悍的共和军人,也会绕路而行。

行了大约三四十里地,柳镜晓看天色渐渐阴沉起来,天空乌云密布,便下令就地驻营。

一行人中柳镜晓的军衔最高,自然也服从他的命令,就地找了个既防风又防雨的高地,大伙扎帐篷,生火,烧水,一阵忙乎。

柳镜晓则外围带那个班的士兵布置简易栅栏,虽然这时候遇敌机率不大,燕傲霜教导过柳镜晓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柳镜晓也对燕傲霜的这道指示奉若真理。

等他忙完的时候,正好也开饭了,李涛和副官长亲自做了一道柔然特产涮羊肉,叫柳镜晓过来一起享用。

今天刚到的副官长王烈坐在锅前,只见他身材魁梧,一脸大胡子,神色剽悍,军帽置于地上,风纪扣已然解开,露出胸前健壮的肌肉,配上虎臂熊腰,柳镜晓不由暗暗注意起这位少有接触的副官长。

王烈眼睛直盯锅里,等估计着火候差不多了,用筷子夹着羊肉片在锅内涮一下,然后将涮熟的羊肉片蘸着调味汁吃进肚子,连吃了几块羊肉,不由赞道:“好吃好吃!在司令部都淡出鸟来了,还是你这最痛快!”

在这草原上羊肉易搞,随处可见牧羊,花钱买上一只便是,心黑一点,手持步枪,带着几个弟兄去牧民家里“借”上几只也行,可涮羊肉的各种调料可不好搞,如芝麻酱、酱豆腐之类这草原岂能见到,柳镜晓也是很花一番功夫才弄到。

所以柳镜晓脸现得色,夹起一块羊肉,一边朝嘴里送一边说:“这哪能啊!王老哥在司令部吃香喝辣地,肯定比我这穷地方强多了!”

王烈苦笑一声,冲柳镜晓说道:“我这个副官长,名义是够可以了!可就是那么一回事,我倒想外放做个连长!到时还得请你老兄多多照应!”

定边军的指挥官王善诚不是第九师出身的干部,而是广东第四师出身的,辗转服务于奉军,在奉军中也属于杂牌,这次统率定边军还是自告奋勇接的苦差,据说还把他的积蓄全都拿来送礼才搞定。他也没有自己的班底,定边军的指挥只能依赖各个营长。

所以现在定边军基本由三批人组成,一批是象王烈、李涛这类行伍出身的干部,这些人颇有不得重用的感觉,出任各级主官的人很少,第二批是东北讲武堂出身的干部,第二营就是这批人的天下,在其它各营也颇有势力,只有柳镜晓的骑兵营是外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第三批人则是柳镜晓带到关外的八十多名朱雀军校学生,在定边军颇受重用,多任连排级干部。

当然定边军中人数最多的还是新征召的关内新兵,不过这些新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基本上,连排长属于哪一派,他们就属于哪一派势力。

柳镜晓的这个小团体颇有势力,各营各连都吃得开。王烈如果要外放做主官,如果能得到柳镜晓这帮人的支持,事情也基本成了一半,所以王烈特意把话挑明向柳镜晓讲。

不过柳镜晓也好一阵纳闷,按道理副官长这个职务,级别应当比连长要高多了,和营长差不多。如果外放的话也应当是个有实权的营长,怎么也不可能是个连长。

可纳闷归纳闷,柳镜晓在嘴上还是客气客气:“王老哥,您要去哪个营?我也好叫校友多多照应。我一进定边军就听闻您的大名,当年您在漠北打得柔然人抱头鼠窜,我可是非常佩服啊!”

一听这话,王烈乐开怀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啊……那事情还念叨干什么啊……”

“可是凭您老的资历,到哪个营长都应当是营长,怎么可能要做个连长?”

王烈也瞧出柳镜晓的不解,他说道:“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司令部已经三个多月没发饷了,现在李参谋也想出来带带兵!”

柳镜晓没想到司令部的经济也困顿到如此境界,转头朝李涛道:“李大哥,这事当真?真要下营,就来骑兵营吧,虽然我走了,可说的话可还有几个人听!”

李涛也带着一肚埋怨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我这个作战参谋能有什么混头!还不如趁现在年轻,出来搏一搏!”

王烈道:“也真不搞清啊……定边军的经费怎么会这么困难!”

柳镜晓应道:“是啊,按理说,象我们这种部队中央会有补助,东北九省又不穷,怎么可能困顿到这种情况!”

一拍脑袋,柳镜晓自言自语道:“难道是司令部有人……?”

王烈直摇头道:“这不可能,司令部的经费都是我和师长亲自具领的,每个月只有一万元,怎么够用啊!”

王烈称定边军司令官王善诚为师长是有原因,共和创建以来,就一直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所谓的“军”只是临时指挥机构,一般下辖两到三师,在战时临时建立,战后又立即撤销。

虽然历史上曾有出现常设的军级单位,比方说共和十年间做为战略预备队存在的“拱卫军”,还有历史上屡设屡废的“禁卫军”,但存在时间都不长久,只有师级单位才是共和军的主干力量。

“军”级单位没有人事权和经理权,大多数时候也没有直属部队,只有一个司令部和下辖的各师旅单位,更要命的各师旅的经费也不同军发生结算关系。

一个精锐师的师长一年下来过手的经常费大约在一百四五十万元,战争期间可能更多,而军级单位的办公经费一年下来只有三四万元,所以“军”长并不是令人羡慕的职务

很多时间,军长一般都由下属的某个师长兼任,不过也由于是战时临时指挥机构,很多“军”可能今天有四个师,明天就被调走三个师,只剩下一个师,而最极端的情况就是这个只有一个加强团规模的定边军。

有史最大的“军”级单位是共和三十年间,南方各省进行“北伐”时所组织“粤桂湘滇闽大联军第一军”,该军辖有七个步兵师又五个混成旅,外配属了七个特种兵团,足足十三万之众。

不过这个“共和史上最大的军”遇上“共和史上最强的将军”木铁侠,一战下来,这个“最大的军”虽然没有立即灰飞烟没,但在木铁侠的三个师攻击下,这个军居然全线崩溃,一路向南方败逃,成就了木铁侠的一世威名。

所以定边军虽然有军的名义,但它的最高指挥官王善诚,他更喜欢部下称呼他为“师长”。

第14章 马桶机关(上)第3章 乱战第15章 胜算第37章 反水第7章 南方(三)第31章 扣车案第38章 南下归鄂随笔巴布扎布父子第44章 直鄂冷战第37章 风雪漏汁湖第19章 脂粉香帅第29章 权威报道第27章 兵进鲁南第33章 刘黑七第5章 川鄂和谈第12章 河北义师第15章 胜算第12章 湖南问题(中)第六 卷结束座谈会第9章 宣战(二)第24章 策马第16章 天山要塞第7章 晨间恶战(中)第19章 再见雪海第21章 大战序幕第16章 胶东战局(二)第20章 软玉温香第25章 起程赴鲁第8章 大海战(下)第9章 夜有艳遇第11章 鄂奉破裂第8章 大海战中(二)第17章 群魔乱舞万岁机子修好了第43章 四月八日第6章 晨间恶战(上)第1章 漠北骑营第43章 四月八日第19章 再见雪海一个步兵营击败一个骑兵军第39章 川鄂战争(五)第34章 破弦第39章 冯大总统第35章 再起第16章 空额议员第43章 海上(下)海军第一舰队军舰设定集第19章 偷香第39章 川鄂战争(五)第34章 剿匪第38章 平乱第5章 故人第4章 血之地第39章 上第25章 起程赴鲁第38章 川鄂战争(四)第13章 小气督军科隆多战记废稿第37章 迷离第23章 激战正烈(中)第41章 林西决战(五)第10章 超级杂牌第26章 开战第36章 决战前夕(三)第35章 逃督军第14章 四大舰队第39章 有美来访第42章 大错铸成第18章 南征令(上)第六 卷府院之争预告第15章 人浪第36章 意外第12章 故人来访第14章 马桶机关(下)海军第一舰队军舰设定集第35章 刮地皮第17章 八日苦战(一)第21章 八日苦战(五)第1章 第一次碰撞第35章 三堂会审第30章 鱼死网破第42章 林西决战(六)第20章 软玉温香第13章 巨炮第32章 林西苦战(八)第37章 风雪漏汁湖第40章 沦陷第28章 转折第17章 共和旧事第6章 三遇镜晓第六 卷结束座谈会第七章第12章 巧芷第1章 初遇苏雪第3章 夺权之会第15章 胜算第2章 飘雪第40章 下第45章 海州第20章 八日苦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