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援军

岗田大队长发出一声惨响,马江龙大吼一声:“杀啊!”

在两侧准备已久的伏兵端着刺刀大叫着冲出来,而几乎同时,大队部的枪声也响起来了。

磐石城外。

一个瘦弱的身躯趴在草丛仔细观察着,只是在夜风下,他的身体却有点蜷缩了起来。

在将近半个月的行军之中,他原本就是坏得不能再坏的身体愈发脆弱起来,似乎只要一个少年随便一推,就能把这个男人推倒在地上。

但他还是坚持下来,甚至在没有任何药物的条件坚持下来,虽然他想连声咳嗽,但是惊人的意志让陆铁梅注视城内的一切。

这个人就是南满各支义勇军中的名将“铁梅将军”,他本是个中学校长,在乡里颇有名誉,在烈风人入侵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表示,他似乎就是个与政治隔绝的人。

只是那个傍晚,陆铁梅望着一丝不挂倒在血泊中的妻子,还有那可爱的三岁爱子……

男儿的烈性在那一瞬间被激发起来,本村有数十枝猎枪,邻近的村里也有各式各样的兵器,再加上流散的奉军败兵,陆铁梅集结了几万人的武装,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屡次与烈风人讨伐周旋。

在烈风军入关之后,一段时间内在他故乡只有少量兵力防守,借着这个机会,几支义军迅速扩大队伍,并在其后打了几场小战,斩有些斩获,而陆铁梅就推举这支六千人义军的副司令。

烈风人很快反应过来,一个步兵联队连带两个守备大队展开了围剿,在这种情况部队损失惨重,义军总司令高呼“奋战!奋战!”倒在黑山白水间。

余部三千人在陆铁梅的带领下向东突围。一路上虽然收容了六七百名山林队和义军,但是抵达磐石的时候,剩下的兵力已久不足一千七百人。

一路上分餐露宿,陆铁梅的斗志却是没有半点削弱,他的病体奇迹地支撑过这数百里的小长征,但是部队却不同,一路的行军让这支部队连吃饭的家伙都丢个干净,队伍有几百名伤员,弹药粮食也快尽了,再不打出一条路。恐怕大家都要完了。

所以官兵们的眼里都充满了期盼,“砰!砰!砰!”伴随着城内的枪声,陆铁梅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吼一声,杀向了烈风军的据点。

烈风人的哨兵在第一时间叫喊了起来,但是“砰!砰!砰!”一阵密集排枪就落在他们的身上,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枪竟是在据点内射出来的。

而刚刚赤着身子跑出据点的烈风官兵则立时遇到一批密集的手榴弹,接着是密集地排枪射击,许多官兵就在那一瞬间倒在地上。许多手上绑着白毛巾的伪军大声叫道:“反正了!反正了!”

陆铁梅的脸色都变得红润起来,他大声叫道:“打下这个据点,烈风人的这个步兵大队就完蛋了!大家加把劲啊!一定把烈风赶出去!”

对于磐石的这个独立守备步兵大队来说,这个据点足足有两个半中队。比城内的大队部附一个中队的兵力还要多,而县城里的大队部交给马江龙他们解决,只要解决了这里,烈风人在磐石只剩下两个步兵中队了。

被枪弹、手榴弹打了回去的烈风军很快就组织了一次冲锋,他们大吼着叫道,但是义勇军也打疯了,陆铁梅不顾身体,亲自带队杀了下去。把烈风人压回了营房,但是烈风人又冲了出来,时不时有人就在地上倒下。

但经过三次拉锯之后,烈风人终于崩溃了,义勇军兴奋地冲入据点之内,快意的解决残余的敌军。

而此时县城地枪声也已经告一段落。在天明之时,磐石这座县城,终于升起了代表共和的五色旗。

对于陆铁梅义军来说,打开磐石县城是十分幸运的。在这里烈风人为了准备下一次讨伐,特别储备地其他物资,足够陆铁梅义军支撑三个月之久,此外磐石还有烈风人的银行,里面有十几万块钱,再加上缴获的兵器,陆铁梅义军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整地。

在打开县城之后,陆铁梅并没有急于抢占仓库,而是赶到邮政局:“快!快!快!给我向山东柳将军发电,职部陆铁梅已突出重围,现仍在奋战之中!仍在奋战之中!急盼柳将军给予支援!”

虽然交通部邮政总局将邮政人员撤回关内,但关内外的电报联络一直保持着,激于爱国热情,这通电文顺利发给了济南。

电报发出后,陆铁梅才松了一口气,一部分官兵也在城中休整了一日,但是马江龙和陈远行的部队主力开出城去,在磐石县南,还有一个烈风人的大据点。

之所以说是大据点,是因为岗田大队仅存的一个步兵中队就固守在这里,结果战斗打得十分不顺利,虽然动用了缴获地火炮,但围攻两天之后,烈风军的残部仍据守在梅里据点。马江龙眼都红了,望着据地的尸体,他大声叫道:“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好弟兄!我连他们的尸体都没收回来啊!”

而此时,烈风军终于做了反应,由于梅里据点仍在固守,烈风人错误地认为岗田大队主力,从南北派出了援军,北路援军是步兵三个中队附骑兵一个小队。

南路援军则是由两个步兵中队、两个辎重中队,事实上烈风人决心这次救援要达到两种目的,一方面要成功解援磐石,另一方面则要向磐石县城实施补给。

这是一个庞大的辎重队伍,远远望去,骡马三四百匹,大车上百,陈远行看着这般庞大的辎重队伍之后,兴奋地叫道:“送上门来的!不能不吃啊!”

烈风人的队伍在天岭村进行大休息,他们并不知道地是,就在数十步外,已经潜伏着数以千计的陆铁梅义军。

凭借打开磐石县城的威名,附近率部来投地山林队、自卫队足有三四百人,再加上收容的旧部,陆铁梅所部已经有两千余人,而马江龙等部也有一千二百人。

在烈风人准备启程的时候,陆铁梅一声令下,密集到极限的排枪响了起来,烈风人痛苦地回忆到:“正在前面部队要开始行进的时候。砰砰地飞下来的子弹!”

在烈风人的部队没有展开,义军已经冲出队伍冲入烈风辎重队的队伍,对于辎重队来说,这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一个步兵小队只有十余枝步枪,其余的辎重熟卒都是手持着短刺刀做为自卫武器,而他们甚至连一块可以凭借地地方都没有。

而陆铁梅的义军中,有一条临时仓促成军的队伍,他们甚至还拿着红缨枪,烈风称之为“长剑”的红缨枪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捅穿了一条又一条任命,“短刀当作惟一的武器的特务兵的奋斗才正式眼边泛着泪的奋斗。没有枪,只有一把刺刀……”

而烈风军的两个步兵中队也遭到优势敌军地反复冲杀,甚至有个别连队在烈风人的队形中冲撞了两个来回。再两个小时的奋战之后,这八百余人烈风军除逃回十余人,全部化作冰冷的尸体。

陆铁梅冷冷地站在战场上,回想起爱妻和爱子地容颜,回过头轻声自言自语地说道:“终有最终解决的一天!”

而陆铁梅义军各部的伤亡则不过是二百余人而已,士气高涨的陆部回过头在半个小时解决了梅里据点,残存的三十多名烈风军自行破坏了武器,焚毁了据点。

而不幸的北路援军三个步兵中队又一个骑兵小队在一天才赶到磐石。士气高涨的陆铁梅部就把这支援路来试手,一场冲杀下来,北路援军丢下了两百多具尸体仓皇逃窜。

此时磐石附近各县城,由于增援磐县时兵力被抽调一空,各县城驻军多则两个中队,少则一个中队。陆铁梅领兵急攻,在数日之内连克三座县城,歼敌连七百人,五色旗重新飘扬在南满大地上。

而南满军损失在陆铁梅手里的兵力已经超过两千名。在这种情况下,兵力已经过万人的陆铁梅部更成了心腹之患,在这种情况下,南满军是不可能向关内派遣部队。

但是千望神度是被称为“天才军师”的人物,早已经深思熟虑的他已经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雷斯八郎少佐笑着对总军提出:“非常抱歉……但是总军应当想到,我们有数万人的援军……”

数万人的援军?难道是战斗可疑的伪军?还是柔然柔骑?但是千望神度的选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我们希望铁勒人能参加这场神圣的战争中来……我希望他们能派出十万人来,河北,不能让我们流血啊!”

而铁勒人地远东总督很快就收到了从铁勒首都来的加急电报:“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速派步兵五个师南下参战,索里温支队立即开往沧州前线……”

穆拉维约夫是一只真正的老狐狸,他总是期盼着烈风人和中国人的血能早日流干,那时候就能轻轻松松出来收拾局面。

他是铁勒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堪称第一流的人流,他转转眼睛就能想出许多的法子,他私下说过:“我们和烈风,总有开战的一天……在那之前,就让烈风人先在河北流血把……”

可是现下居然自己流血,这是穆拉维约夫所无法忍受的,但是在数通电文之后,他无可奈何地承认了一个事实。

无论是烈风人,还是铁勒人,事实都是为阿尔比昂的利益而奋战,阿尔比昂人以取消即将交付的一笔贷款为威胁,迫使陛下同意向河北派遣五个师,同时只参加过几次小战斗的索里温支队立即开促前线。

这个索里温支队由两千名骑兵(两个骑兵旅四个骑兵团)和八千名步兵(两个步兵师六个步兵团)组成,除了在长城线参加过几次战斗后,始终驻在通州附近,但是现在到了使用他们的时候。

索里温支队的到来,让对面的共和军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说烈风人是野蛮人的话,我想我们对面的敌人是野蛮人中的野蛮人……但愿我们的援军能胜过他们……”

铁勒人抽调了五个师,都是所谓的“轻步兵师”,这是穆拉维约夫所特意制造出来糊弄烈风人的,每个师没有重装备,全师只有六千人,穆拉维约夫笑着对烈风人说道:“到了沈阳的时候,请配齐重武器把……”

虽然在编制上与铁勒人异曲同工,但柳镜晓的这支援军在装备上却完全不同于铁勒人,按照丁宁的说法便是:“我的天啊……第二舰队在玩什么啊……”

援冀陆军第一特别旅,全旅计有步兵营一个(四百五十名)、炮兵营一个、十二磅山地榴弹炮连一个、辎重连一个、工兵连一个、骑兵连一个、猎兵排一个……特种兵的数量甚至超过步兵,这种编制让柳镜晓的司令部都为之不解。

但是至少这是除柳镜晓控制各省外派出来的第一支援军,而且一千一百名的兵力也不算少,为此柳镜晓立即给这个特别旅增调了两个步兵营,并且保证绝不分割使用。

按柳镜晓的自己说法是:“以一人敌一国,难也!求各省共施援手!”

事实上,这也是第二舰队无可奈何之举,南洋的战斗始终陷入胶着之中,双方都不能以胜利者自许,而烈风人屡次炮击台湾沿海各港,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必须保留庞大的部队,不过第二舰队派出这支部队也是第二舰队各部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

非常有趣的是,双方的援军很快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干得一场。

第3章 晚间小役第19章 再见雪海第34章 长者之风第14章 四大舰队第33章 伶人传第四 卷结束感言第18章 世宗皇陵第37章 春宵帐暖第11章 瑞军出师第二章第二章第17章 友舰押阵第14章 初挫强敌第16章 欲战不得第38章 林西决战(二)第21章 闺中乐事第9章 宣战(一)第23章 夫人路线第11章 借将(上)第2章 烈酒淡水第13章 政治婚姻第9章 电文大战第6章 转机第10章 前奏第8章 天堂地狱第13章 席间谈兵第9章 变乱突起第9章 清纯妙尼第9章 宣战(二)第30章 风烟第42章 热河第14章 慕容兰珠第33章 民主选举第20章 阵前反水第14章 旧时恩怨第15章 大局第17章 八日苦战(一)第16章 天山要塞第4章 弄财有道新书恶霸上架拉点月票第20章 林铃草第28章 金玉良言第27章 丁静第12章 全军出征第37章 川鄂战争(二)第42章 林西决战(六)第18章 铁路第24章 激战正烈(下)第14章 破敌第42章 东南(四)第11章 借将(下)第1章 人事交流第5章 入城之争第6章 皆大欢喜第11章 阵前会议第42章 东南(二)第6章 破碎(二)不幸的事情第5章 恶战将至第7章 南方四(下)二十一章 前金遗迹下士兵生活的演变第10章 超级杂牌第37章 反水第41章 川鄂战争(七)第46章 豪赌第38章 曲阜攻坚第7章 死投第38章 曲阜攻坚第16章 欲战不得第25章 起程赴鲁第7章 南方(二)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17章 胶东战局(三)第5章 恶战将至第13章 密报第9章 电文大战第40章 北归第13章 席间谈兵紫钗恨新书壮志千秋开始连载第2章 援军第40章 中第8章 大海战上(二)第30章 林西苦战(六)第42章 林西决战(六)第18章 八日苦战(二)第39章 川鄂战争(五)新书恶霸上架拉点月票第2章 既成事实第33章 誓死不降第35章 三堂会审第13章 崩盘第6章 初会丁帅第20章 前金遗迹(中)第15章 瑞军陈帅第16章 空额议员第34章 长者之风第13章 巨炮第9章 夜有艳遇第6章 破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