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入籍【求订阅】

再说那已经随着陆皇帝转到益都的王楷一行,胡宗旦整日里忙活的脚不沾地,跟这个拉关系,给那个套近乎,为的就是给王楷争取更大的活动范围。

休忘了这益都城内还有一个赵九呢。可这厮自从进到益都后,看谁又见过这人?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甚至都明白他就在距离益都二十里外的逄山脚下一处庄园中,那逢山说起来也是处风景奇秀之地,但王楷也好,胡宗旦也罢,可都不愿意做那赵九第二。

也是因为陆齐朝廷对于行贿受贿查处严格,胡宗旦每每出手也只能寻些格调优雅,却又惠而不费的物件相送,比如颇负盛名的高丽纸和制作精美的折扇,还有那刚刚崭露头角却又为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要么就是高丽的一大特产果下马。

果下马身材矮小,骑着它能穿行于果树下,因此得名“果下马”。据三国志记载,汉时位于辽宁的濊族人也饲养矮马,并以此为贡品进贡中国。濊族人后又有一部分融入了百济,这成为果下马韩国起源说的由来。事实上只是中国北方的矮马培育没有成规模的保留延续下来罢了。

“若无必要,诸位暂且不要轻易出门,多看看这儿的报纸。至于打探消息,摸索路径这些事情,待我来日拜访了赵阁部,见了面之后再说。”赵明诚多年来为礼部尚书,内阁阁臣,于新朝中,如此之官员,便被敬称为“阁部”也。

如今王楷身边,且还跟随了一批忠臣。这些人已经皆被陆皇帝授官,自然不可能是实权官员,都是些闲职,如国子监下属的高丽办,内里一干人物的工作便是编撰《高丽史》,一如陆皇帝从燕云带回的那些契丹遗臣。

这些人一起点头。胡宗旦说话在理,且时到今日,他也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对来。深受王楷信任的同时,也被许多高丽遗臣敬佩。因为他们觉得胡宗旦到了如今时候,仍旧奉王楷为尊主,这太难能可贵。须知道,他是一汉人。如今情况下,他们都相信胡宗旦只要愿改换门庭,那眨眼就能以另一副姿态重新登上半岛的政治舞台。

眼下王楷献表内附,中原正需要对高丽局势了解甚深之人,胡宗旦简直是不二人选。在高丽政坛和士林中都留下不俗声名的他远比赵彦更合适执掌半岛。

但胡宗旦没有,自始至终,他似乎都以一内臣的模式,遵奉王楷。这真是不二忠良也!

却哪里知道,这只是胡宗旦与谍报司达成的一项交易。自幼受儒家理论影响的胡宗旦,实在无颜在卖了王楷后,再去高丽兴风作浪。他也没了心气,一切资本尽留给了他子孙去了。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外头传来侍卫的通禀声,却是户部来人了。众人都是一惊,他们与户部有鸟的关联?呼啦一声都站了起来,胡宗旦大步迎了出去。

到了外庭,就看到来人是一三十出头的小官。

为何这般说呢,却是此人官服已经露出他的根脚。只是一六七品官也。

早前陆齐官服袭汉之故旧,文官尚玄,武官服绯。个个头戴梁冠,宽袖束腰,非常华美。没有红的、绿的、青的、紫的,也不会有衣冠禽兽。文武官皆配刀剑,依各自择选。

那看起来端的有逼格。但却有一项不好的所在,那就是高下分辨不明。大家穿的都是红的黑的,除了帽子,只能以绶带来区分。不过这些都不够直观准确,要是哪天碰上了,互相又不认识,岂不是尴尬吗?

陆皇帝又不愿意学明清的衣冠禽兽,那大家就只能这么受用着。

獬豸冠——法冠,为司法一系官员所戴,獬(音卸)豸(音志),传说是神羊,善判断曲直,故为执法官所戴,秦汉及秦以前各代常用。

进贤冠——文冠,为在朝的文官所戴,冠上有梁为记,亦称梁冠,以梁的多少来分等级高低,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并可再衬巾帻,如无巾帻与梁数,则为世人戴用。

鶡冠——武冠。为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音何)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如何分别之,只能看印绶了。从公侯到队官,皆有区分。

眼前的这户部官员,戴二梁冠,手里拿着厚厚一叠纸,未开口先陪笑,却是来通知王楷一行授籍归化之事的。便是那胡宗旦都需要乖乖来填写名表,谁让他现今里没有大齐朝户籍呢。

“……这些就是户籍名表,有一个是一个,诸位万不要大意了。上下人等填写,此乃朝廷规法,且请诸位海涵。”接着他又说道:“诸位的户籍皆被录在益都,但却分数不同区。”偌大的益都城已经被分做四区,东西南北很明了,内中又以东区为首,只因为城内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多住在那儿。王楷一行里,王楷本人“开城侯”的伯爵府邸便落在东区,但其他人可没这般的好运。“明个益都警局的户籍科会过来人给诸位复核登记,这些名表请诸位务必填写好。免得误了大事,到时候多有不便。”

这人语气并不怎么客气,但胡宗旦以下所有人等却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对中原也非半点不知情,明白这户籍是如何重要。他们从登州来到益都,这户籍申报终于是来了。

一些人心中甚至都很Q的想,好歹自己也是帝都户口了,倒是半岛之地上的那些叛贼匪徒们,却是想要落户益都,都无有门路呢。可没有他们这般的好运。

这些人在登州的时候便被告知,益都城内人口数额已经突破五十万了。若是算上流动人口,怕是六十万也是有了。

其人口增长之迅速叫陆皇帝都目瞪口呆。须知道,益都原本人口却是连二十万且都不足的。

而益都城内的五十万人口中,却是有半数的人都没有益都本地户口的。而拥有益都本地户口又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就是进学。

益都是目下中原学校最是密集之地。无论是寻常的官办学堂,还是武略院下属的陆水师小学堂,亦或是国子监、银行、税务总局、户部、工部、礼部,乃至刑部等中央官署下属开办的小学堂,那数量之密集较之金陵、大名、洛阳、苏杭、广州等地,高出的不是一个等级。

何况在小学堂之上,那些中高级院校的数量,也远远高出其他城市。

那些个重要城市的学堂院校密集指数若只是1的话,益都城内至少是10,甚至是更高。这就好比后世的帝都、魔都比之中原一样。前者那是一个羡慕妒忌恨,后者叫一个苦逼大苦逼!

至于子孙后人能够进入官办学堂,进入官学体系,那当中的好处有多少,已经不需要再废话了。

更不要说,益都作为帝都所在,每年的慈善捐款数额之高也是远超其他地方的。后者的钱财可不止花在济养院、育婴堂、义庄上头,有相当大一笔钱财还会用在教育上。

对优秀学生、老师等的奖励,对于困难学生的资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给予优待。也因此,益都城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绝冠陆齐。

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些好处都是对子孙后人的,对于他们本身的帮助并不大。这么说却又是瞎了。

整个益都有多少官衙官署?

大齐朝又处在一个生机勃发,如旭日初升之态。那些个官衙官署每年都不知道要招入多少文员小吏。别看那只是些不入品的职位,陆齐朝可没有官吏之区分,只要你这个人有才,现下的不起眼小吏,十年八年后未尝不能主宰一地权柄。

而这些不入品的文员小吏,都取自何人?

那自然是就近选择。难道还跟科举一样,全国招生面试吗?

如此,有着先天优势的县学学子便毫不客气的占去了内中最优厚的一部分,府学的学子便没人会将此看在眼,至于国子监学子,就更不须说了。

如是,那益都县学,一年换一茬学生,也不再话下。赶着了,一季换上一茬学子,也不是没见过。

除了益都县学学子,余下的部分方是被其他人物瓜分去,且还是被益都县学挑拣过的“残渣剩饭”。

所以,一纸益都户籍,那真的是不可小视的。

且这还只是文员小吏,益都府学的待遇更厚。这一切都是帝都的地位所决定的!就像后世网上有一阵在黑北平,黑兔子优待满族人啥的。内容太过荒诞无稽,可这当中反应的一个问题却没有作假,有着北平户口的满族人确实受到了超过全国九成九地方人口的优沃待遇。

当中原、皖省、齐鲁、粤东、川蜀等高考大省的学子们,拿着自己的成绩单痛哭流涕的时候,一样的分数在北平都可以轻松的进入一本院校了。这内里的差距大的叫人只恨“苍天”不公!

全天下有多少人期望着拿到一益都户籍,因为益都的县学、府学学子,都必须是本地户籍;因为这一纸户籍代表了太多太多的可得利益。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六百一十五章 赵桓称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金子要变软第二百八十一章 陆寨主笑讽宋公明【求订】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次“投资”第七十三章 黄安首级在此!【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关羽战秦琼,张飞杀岳飞第三百四十章 淄青大都督府【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梁山军,威武!【求订阅】第一千零六章 宝贵的阳光第七百七十二章 宰相必起于州郡,正堂必发于乡间第九百九十八章 福从天上来第九百零四章 皇子【三】第二百零五章 皇帝面前构陷人,论奸臣的道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文崔临阵纵关胜,好汉合伙下梁山第七十七章 一夜暴富第九百三十章 生存的智慧第八百八十六章 继续追查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百人打五百人?(求订)第九百七十五章 吃钩容易,脱钩却难第五百七十一章 西夏兵的追求第七百零一章 燕云(二十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水陆接龙第七百一十九章 金陵见闻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三十三章 这仗打不得!第一百一十四章 传道受业,教人造反(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贤君仁主第三百零三章 一脸惊怖颜色第三百零三章 一脸惊怖颜色第九百八十一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虎狼之穴行大谋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地神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第八百三十六章 捐官就往大里捐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谦‘小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历史小白第六百一十六章 恰逢其时第四百九十九章 契丹入寇第一百零六章 齐上梁山第五百九十七章 辽金第九百八十六章 我回来晚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宋公明编织罗网,阮小二火烧船舶【求订阅】第一百五十章 老奸巨猾张叔夜【求订阅】第二百九十四章 死高俅,活存保【求订阅】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州海事【求订阅】第八百九十二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这个女婿,最是爱惜羽毛的第九百八十章 哈里发第七百四十二章 御前司火枪营第一百零六章 齐上梁山第八百二十五章 万万急不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乱斗第九百零三章 皇子【二】第四百九十章 将军为何还不纵火?第五百二十九章 他还没有走?第五百零八章 万人坑上镇铁塔第九十二章 风雪归途,徐州偶遇第七百七十八章 不想当元帅的将军不是好的将军第九百九十五章 拜占庭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平辽寨第九百零一章 略施小计第九百九十章 人海战术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化中的士林【求订阅】第七百五十八章 中国新篇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十恶不赦之罪第五百一十五章 鱼饵,诱饵和钓鱼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燕云(二十二)第五百零三章 齐辽大战第五十五章 呼保义【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范县城外战尤酣(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五章 铁骨硬汉第五百八十四章 进展神速第六百九十一章 燕云(十四)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佛齐王抓到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杀人一时爽,事后……第六百七十二章 巡幸边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本王有一计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耻第九百七十八章 冠冕堂皇——救民于水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南财富云集,将士何不自取?第九百五十六章 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第三百五十九章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破了……第七百零八章 岭南都护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遛狗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仇来生必报!【还是四千大章,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一章 陆大王的“滑铁卢”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是谁都是刘备第八百七十章 南天竺风云第九十八章 贼老天何其不公?第九百七十六章 玄机奥妙第三百一十四章 二破大名府【求订阅】第八百一十九章 梦醒时分真分外残酷!第二百六十章瞒天过海曾头市,最顶级Mt【求订阅】第七百五十四章 算计第四百九十一章 虎狼之穴行大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移民第六十七章 陆谦忘形!【求收藏】第九百六十五章 我可怜的孩子